江蘇大學男生墜樓:21歲的人生AB面

2020-12-12 騰訊網

一周以來,圍繞他的爭議和疑團並未因此消散。在舊日朋友的印象和網上流傳的匿名描述中,他的人生在短短三年內被撕裂成截然不同的兩段:一個是成績優良、和善聰明的高中生楊凱;另一個則是曠課逃學、掛科留級的大學生楊凱。

視頻:江蘇一大學生校內墜亡,家屬質疑校方處理措施不當,學生生前留下的信息成謎,時長約29秒

長達534天的時間裡,楊凱的微信裡除了一日一條打卡英文單詞的朋友圈,再未留下其他活躍的生活痕跡。他生前發出的最後一張圖片,是一個逐漸消失在濃重迷霧中的模糊人影,正朝著一座懸空細窄的黃色木吊橋走遠。

不知是隱喻還是巧合,這張圖片對應的單詞為vanish(消失)。次日的10月12日傍晚,楊凱以一種決絕的方式選擇從世界消失:越過大學校園六樓的廁所窗戶,墜落身亡。

家人試圖找到楊凱的死亡真相,卻發現無法準確歸因,最後一刻壓垮他的究竟是什麼,只能從一些零散細節中尋到方向:比如,這個曾經高考554分的理科生幾乎唯一的愛好是打遊戲,進入大學後一度難以自束,陷入無法按時畢業的學業危機;以及這段時間,他正面臨調換寢室新環境的人際選擇。

一周以來,圍繞他的爭議和疑團並未因此消散。在舊日朋友的印象和網上流傳的匿名描述中,他的人生在短短三年內被撕裂成截然不同的兩段:一個是成績優良、和善聰明的高中生楊凱;另一個則是曠課逃學、掛科留級的大學生楊凱。

家人從警方得到的信息是,孩子在校園內並未與人發生過激烈的矛盾衝突,也不存在校園霸凌或是他身處網貸之困。

父母很少聽到他提起哪位大學好友的名字,只覺得他在大學與人交往大多是淺淡的、片段式的。在選擇結束生命之前,這位21歲的年輕人重置手機清空信息,最大限度抹掉了外人探知他精神世界的可能性。

10月11日,楊凱發出的最後一張圖片,在此之前的500多天,他的朋友圈裡只有單詞打卡的信息。 圖 | 新京報記者杜雯雯 攝

最後一個擁抱

沒有異樣,沒有徵兆。母親至今都想不通楊凱突然墜樓的原因。

兒子出事前的10月10日,44歲的黃敏霞從500多公裡外的湖北老家趕來鎮江的江蘇大學。她原本是來處理兒子膠著中的學業問題——自9月7日開學返校後,楊凱已經五天沒有出現在課堂。

五天曠課,是她到了學校才知道的情況。早在10月9日,她曾收到楊凱的同班同學發給她的微信:阿姨,楊凱今天沒來上課。與孩子碰面後,她得到的回答是:因為腳後跟磨破了,以及一個用了很久的水杯摔壞了,心情不好。

過去幾年裡,這並不是楊凱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黃敏霞說,學校為了督促楊凱的學習,讓他近期交一份學習計劃書到學院並保證以後的學習態度,如果不繼續好好讀書,或將面臨休學一年的決定。

10月12日下午,楊凱在母親陪同下前往所就讀的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在那份用黑色籤字筆手寫的計劃書中,楊凱規劃了早上八點至中午十二點的行程:起床洗漱、操場慢跑、吃早餐、玩手機、上課、午飯後回教室預習。

楊凱10月12日寫好的學習計劃書。圖 | 新京報記者 杜雯雯 攝

據黃敏霞回憶,當時在學院辦公室裡,兩名輔導員、孩子的班長、學院的一位副書記均在場。楊凱口頭承諾自己以後會好好上課,還主動詢問了多久需要來匯報一次。黃敏霞覺得,兒子這次「是真的想改變了。」

2019年9月,楊凱因修不滿學分跟不上同年級進度,從2017級轉至現在的2018級繼續學習。黃敏霞說,留級之後的期末考試兒子功課都通過了,成績從60多分到80多分都有。

那天整個溝通過程中,黃敏霞覺得,前期大家的對話還算愉快,只有在談到換宿舍的問題時,兒子的神情變了——2020年新學期入學,學院按照規定,準備將他的宿舍也更換到現在就讀的2018級。

黃敏霞說,楊凱在辦公室表達了自己不願換宿舍的意願,並稱"想好好學習首先要改變我自己,不是環境所造成的。"學院最終的意見是,楊凱需要在一個星期之內搬到新的宿舍。

母子倆大約是在16時40分左右走出學院大樓。步行在校園裡,黃敏霞先是詢問兒子搬寢室是否需要她幫忙,得到「不需要,可以找同學幫忙」的答案後,她便讓兒子在手機上幫自己購買次日返家的火車票。從鎮江市回浠水縣,通常需要先坐高鐵到麻城,再轉乘K字頭的火車才能抵到,全程大約6小時,過去也都是由兒子在手機上幫她買好。

離開前,兒子告訴她有點累,想回宿舍休息一下,母子倆便分開。

在那之後,黃敏霞先後給楊凱撥打了13個電話,均無人接聽。那時她並未多想,只覺得兒子可能是因為搬宿舍的事情不太高興,情緒不好。直到當天夜裡,她才得知這些電話未能接通的原因:兒子在與她分開後,獨自前往食品學院對面的主A樓,並於17時03分左右從6樓衛生間的窗戶一躍而下。

楊凱從圖片右側的江蘇大學主A樓6層衛生間墜亡。圖 | 新京報記者 杜雯雯 攝

在江蘇大學1月15日發布的《關於我校一學生非正常死亡的情況通報中》,警方的調查結論是,楊凱系高空墜樓死亡,排除他殺。

事後,黃敏霞想起,在與兒子最後見面的那個下午,他們還曾在三食堂旁邊的水泥花壇邊小坐了一會兒。那時接近飯點,看見校園裡同學往來,黃敏霞嘮叨了幾句,「你看同學們都穿著淺色的衣服,你喜歡白色還是淺藍色?」

臨走前,她還擔心兒子生活費不夠花,並在起身後主動擁抱了一下兒子——這個擁抱,也成為母子倆人生最後的永別。

知之甚少的三年

這部黑色的vivo手機,是楊凱縱身躍下時放置褲子後兜中的隨身物件。

父親楊廣昌於10月14日從警方處拿到這部手機,摔碎的屏幕已經更換,機身後蓋起翹與主體分離。家人原本想從手機中探尋到一些遺留的線索,但得知,手機應該是被孩子進行了恢復出廠設置的處理,出事前幾乎所有的信息都被抹掉。

楊凱的部分遺物,嶄新的拖鞋是出事那天媽媽買給他的。圖 | 新京報記者 杜雯雯 攝

過去三年裡,楊凱的人生幾乎從踏入大學校園後便走向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方向。在校方的通報中,這位原本應當於明年畢業的大三學生,是一位學習困難,需要母親在校外租房陪讀,學分修不夠甚至不得不留級延畢的學生。

黃敏霞記得,大一上半年,兒子的學習還算可以,到了大一下半年她收到輔導員通知,楊凱四門功課沒參加考試。兒子的理由是「可能考試會不及格。」

大二開學時,黃敏霞再次送楊凱到學校,被告知按照當時楊凱的表現,學校可能會勸退他。她還問兒子「是不是不喜歡這個專業,實在不行就不讀了,回家重新參加高考。」楊凱拒絕了她的建議,並表示自己喜歡現在所學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輔導員當時的建議是,楊凱的情況如果想繼續讀書,需要有家長陪讀監督。從2018年9月開始,黃敏霞以每月600元的價格,租住在江蘇大學一街之隔的水木陽光小區的一個房間中,直到今年春節前學校放假,她才返回湖北老家。

但她並不是24小時都陪在孩子身邊,為了補貼家用,她先是在小區裡幹保潔,每月有1200元左右的收入,去年三月份經房東介紹到江蘇大學一個食堂的麵條檔口工作,每月能多增加五、六百塊錢。每天早上六點多黃敏霞就需要到食堂上班,那時兒子還未起床,下班回到出租屋裡,才會與兒子產生交集。

算起來,這是楊廣昌第二次來到孩子就讀的學校,第一次來還是大一時送兒子入校。過去十來年,他一直是家裡的經濟支柱,打工的地方遍及上海、合肥、無錫、常州,月收入五千餘元。

他與兒子的溝通並不算多,見面也少,半個月左右打一次電話。通常是楊廣昌主動打給兒子,隔著手機,兩個男人的交流顯得有些生硬,也不會聊到太深入的話題。據楊廣昌回憶,兒子從未在電話中表露出自己在大學生活中的困頓。

他與兒子脾氣相近,幾乎沒有強迫或是命令式地去要求孩子做什麼。他曾建議楊凱去學一門樂器,或是練習一項體育運動,跑步打球都可以,「主要是持之以恆每天要去做。」

在父母的印象中,楊凱從小到大還算乖巧懂事,也受到老師喜歡。在上大學之前,楊凱的成績雖然稱不上拔尖,但也一直處於中上等。

楊廣昌和張敏霞都覺得兒子的性格溫和,基本很少會發生爭吵,但是他脾氣中還是有自己的倔,「如果你和他是溫和的談話,他也會順著交談,如果你是高高在上命令式的,他會有一點逆反。」

不出門的日子,楊凱的愛好是打電腦玩遊戲,或是刷刷視頻和直播。前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學生們大多在家上網課。湖北的冬天冷得僵手,兩代人的臥室房間挨著,一般到了晚上九點多,他們便會提醒兒子該睡覺了。

除此之外,夫妻倆並沒發現兒子有任何異常,一直以來楊凱也沒有做出過什麼太過出格的事情。在兩人的印象中,他們沒有直接和孩子聊過死亡的話題。但是初高中時,偶爾在電視上看到一些關於自殺的情節,母親會帶上一句,「人可以犯錯,但是不能走極端,生命就這一次。」

直到今天,楊凱的父母對於兒子在大學裡的具體人際交往不甚了解,也沒有察覺到兒子在情緒上和心理上有明顯的不同於以往的表現。在他們知之甚少的三年大學時光裡,父母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學期的禮拜五,兒子回來提前說要在周末和同學去附近的景點短途旅行,還要和同學聚餐,臉上滿是高興的表情。

「兩個」楊凱

在楊凱名為「勿忘名」的微信中,僅保留了57位聯繫人的名字。聊天記錄全部被清空,無從得知他生前最後的時刻是否與人溝通。僅存的QQ列表裡幾乎展露了這位大學生20年來生活交際的全部圈子:初中、高中、大學同學以及遊戲好友,也不過107人。

墜樓前楊凱重置了手機,QQ裡留存下一些同學的聯繫方式。圖 | 新京報記者杜雯雯 攝

出事後,他的一些大學同學選擇沉默,甚少發聲。在網絡上只有零星的匿名帖子或評論,以他同班同學的身份述說他在大學期間的種種表現:比如他曾在一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考試現場,僅完成選擇題作答後就交卷,面對老師質問以「不會」答覆後便離開;或者是經常逃課、抄同學作業、通宵沉溺遊戲。

一周以來,楊凱的事情數次登上新聞熱搜,在一些學習群裡,他被視為教育失敗案例的負面典型,被評價為「無所事事、混日子、不堪一擊,是現代大學生的恥辱。」

他的許多高中同學和好友在得知他墜樓的消息後,不少人在微信、QQ空間上給他留言緬懷。但更多的人對他大學生活的細節表示驚愕,不敢相信這是他們「曾經認識的楊凱」。

幾乎所有受訪的高中同學在評價對他的印象時,都提到了「聰明」。他曾經的同桌,也是為數不多的異性好友劉媛媛記得,楊凱走路很快,做作業也很快,數學時不時會考滿分。他們最近一次見面是去年三月的同學聚會,劉媛媛並沒有感覺到他與過去有何不同,依舊與同學們說笑。

他高中時期最好的朋友之一方明超,在今年的6月28日還在QQ上和他有過交流。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方明超認識的楊凱是一個「該做事做事,該玩玩,有分寸的人」。

朋友們普遍的感受是,楊凱的性格比較溫和,和不熟悉的人話相對較少,不會主動去交朋友,但也是一個樂觀的男生,與同學們相處融洽,是「能被開玩笑開得起來的人」,還曾因披著衣服的搞笑形象,被同學們調侃為「村長」。

大家的共同記憶中,沒有聽說楊凱有女朋友,為數不多的愛好是打遊戲,大多為男生常玩的天天跑酷、植物大戰殭屍、地下城之類,但高中時並沒有因為遊戲影響學習。那時他的成績在班上大多是前五至前十左右的排名,2017年高考時554分的分數也遠超當年的一本線。

只有1994年出生的表哥楊宗元在楊凱剛進入大學時,電話交流中偶然聽他提起過一次,「要學的記的東西特別多,有點困難。」建築工程專業畢業的楊宗元還開導他,「有困難很正常,盡力就好。」

在江蘇大學,陳少宏是唯一同為楊凱高中同班同學的校友。進入大學後,兩人分屬不同院系,居住的宿舍也有一公裡多遠。去年開學沒多久,兩人還相約吃了一頓飯,他也從未聽楊凱提起過大學裡的具體遭遇,感覺他「還是蠻陽光的」,只是相比高中話稍微少了一點。

他從未主動向過去的朋友們坦露過自己在大學學業上的困境,也似乎不打算尋求幫助。那些匿名的信息中提到,負責學生身心健康的導師曾找他多次談話,最開始他還會去,後來便不再出現。成績好的同學約定了時間地點去幫他,但卻被放鴿子。

劉媛媛覺得,以楊凱的資質本不會走到如此消極的地步,「除非他自己有牴觸心理。」她惋惜這位昔日好友的逝去,在文字中多次表達遺憾,「他不擅長交朋友,有事情都自己扛的話,或許是心裡壓了太多情緒,可他沒想過我們都願意做他的宣洩口,只是他從未提及過。」

楊凱的人生,在進入大學後,走入了與高中截然不同的方向。圖|受訪者提供

被改變的

兒子出事後的12日晚上,楊廣昌先是接到妻子的電話。他不敢相信兒子離去,反覆追問,「是不是受傷了?是不是還在搶救?」最開始他定的高鐵票,被妻子責罵太慢,轉而連夜包車到廣州,買了最早的航班飛到南京,再轉乘高鐵到鎮江。

一周以來,他和妻子居住在江蘇大學對面一家名叫「烏託邦」的小旅館。對於夫妻倆來說,他們不得不直面中年喪子的悲痛。但這個家庭被改變的遠不止於此。孩子出事後的第三天晚上,楊廣昌在微博上發出了關於兒子墜樓一事的信息,隨即很快登上熱搜,這也給他和家人帶來麻煩。

他用「冤案」等充滿情緒化字眼寫就的信息,事後為他招來大量罵聲。兒子離世一周後,坐在旅館的床上,楊廣昌一臉疲態。他解釋說,自己最開始想得到關注弄清真相,放上了自己不打碼的身份證就是為了表明清白和態度。但之後輿論發酵的程度超出他的預想。

他沒想到,隨著兒子在大學學習情況的披露,網上的評論裡轉換成他與校方之間對立般關係的罵戰。不少江蘇大學的學生或實名或匿名站出來,在網上指責楊家父母的行為。

在大量湧入的陌生評論中,夾雜對他們「利用網友同情心訛錢」的嘲諷,也有質疑他平靜口吻發文是「團隊操縱」,更有罵他「獅子大開口要200萬賠償」的,最惡意的語言甚至開始對兒子進行侮辱。

手機裡的信息多到楊廣昌看不過來,他挑出一些最在乎的回覆過去。

圍繞在夫妻倆身上最大的一個爭議點是。他們一直在追問,為什麼楊凱墜樓後,學校不立即通知當時還在校園內的黃敏霞,而是等到晚上將其帶到酒店後才告知。黃敏霞從12日晚上九點多鐘到第二天丈夫趕到之間,都不被允許走出房門。這讓夫妻倆覺得學校的處理不人道,甚至涉嫌非法拘禁。

楊廣昌說,他後來多次去校方警方溝通此事,得到的答覆是,當時是出於保障黃敏霞安全的角度,怕她情緒過於激動。

10月16日上午,江蘇大學接受紫牛新聞採訪,就事件細節給予公開回應:楊凱墜樓後,校方聯繫了120和110報警。當時正值晚高峰,調派的法醫需從城西的公安局穿城到城東的校區,調查確認身份後才由校方告知家長;楊凱的手機在事發後由警方取證帶走,校方沒有接觸。在更換宿舍的問題上,江蘇大學表示,直至事發,孩子也並沒有更換宿舍,且在10月10日,楊凱母親提出已和家人商量好,讓孩子跟18級同學住在一起。

目前,楊凱的遺體已經火化,並被父母帶回老家入土為安。10月12日的那個傍晚,很難說清具體是什麼原因讓楊凱選擇靠近衛生間的窗臺。他還摘下了黑色的全框眼鏡,放在半米高左右的貼著白色瓷磚的窗沿上。

那個黑色的三層雙肩背包就放在衛生間的地面,裡面裝著一個大學生最常見的生活物品:一本紫紅色封皮的《電工技術》和一本黃白封皮的《食品化學》,黑色的科學計算器和文具袋。錢夾裡除了銀行卡和社保卡,還有80來塊零錢。

這些物件大多跟了主人有些年頭,帶著舊舊的使用痕跡,充電線也已經變髒發黃。整個書包裡,只有一雙咖啡色的棉絨拖鞋是嶄新的,還印著棒球圖案。那是母親黃敏霞在那天上午特地買給他的,鞋底乾淨沒有沾過灰塵,連26元的價籤都還沒來得及剪掉。

(應受訪者要求,楊凱、黃敏霞、楊廣昌、李元凌、劉媛媛、方明超、楊宗元、陳少宏均為化名。)

文|新京報記者 杜雯雯 編輯|陳曉舒 校對|盧茜

相關焦點

  • 江蘇大學墜樓男生楊凱:21歲人生的AB面,網友熱議:現在的人都扛不住...
    虎撲10月22日訊 近日,據媒體報導,江蘇大學學生楊凱跳樓身亡的這一周以來,圍繞他的爭議和疑團從未消散。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江蘇大學楊凱# 江蘇大學墜樓男生:21歲人生的AB面】大學生楊凱跳樓身亡的這一周以來,圍繞他的爭議和疑團從未消散。
  • 江蘇大學墜樓大學生,是什麼奪去了他的生命?
    江蘇大學1月15日發布《關於我校一學生非正常死亡的情況通報》,透露了警方的調查結論:來自湖北的大學生楊凱系高空墜樓死亡,排除他殺。楊凱出事後,在網上迅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一方面,對於楊凱父母來說,他們不得不直面中年喪子的悲痛。但這個家庭被改變的遠不止於此。
  • 江蘇大學回應「學生墜亡事件」:高空墜樓,排除...
    江蘇大學回應「學生墜亡事件」:高空墜樓,排除他殺15日晚,@江蘇大學 發布情況通報:10月12日17時03分左右,我校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學生從主A樓6樓衛生間墜樓。17時18分左右,120救護車趕到現場搶救,經確認學生已無生命體徵。警方調查結論為「高空墜樓,排除他殺」。
  • 女生離家出走4年後深夜半裸墜樓身亡年僅17歲 一涉案男子被刑拘
    12月11日,湖南邵陽的李女士告訴記者,近日她從武漢警方處了解到,她離家出走4年的堂妹李寧(化名)在11月27日0時左右在武漢某居民樓的21層墜樓身亡,年僅17歲。讓李女士想不通的是,警方告訴她,李寧死時身上只有內衣褲,墜樓時現場另有一自稱與堂妹交往的男子,但事發後男子離開了現場,李寧的遺體是第二天早上被其他居民發現的。「警方說男子被捕後稱,當時我妹妹是自殺的。」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醫聯體醫療隊成功救治一名2歲墜樓...
    6月20日,一名2歲幼兒因不慎從二樓墜落,被送入撫松縣人民醫院。據悉,患兒到醫院急診科時已處於昏迷狀態,搶救難度大,情況十分危急。該名墜樓患兒被送入撫松縣人民醫院當天,恰逢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醫聯體醫療隊到撫松縣開展義診活動。
  • 江蘇大學一新生墜亡,父母被隱瞞。是意外,還是他殺?
    江蘇大學的一位大一新生「意外」墜樓。事發後校方有意隱瞞。而眾多網友紛紛感到疑問,是真意外,還是故意掩飾?大學生楊凱跳樓身亡的這一周以來,圍繞他的爭議和疑團從未消散。楊凱的手機疑似被恢復出廠設置,聊天記錄也全部被清空,很多信息無從得知,家人試圖找到楊凱的死亡真相,卻發現無法準確歸因,最後一刻壓垮他的究竟是什麼。
  • 香港美心集團「駙馬爺」周裕農墜樓身亡 現年70歲
    香港美心集團「駙馬爺」周裕農墜樓身亡 現年70歲 來源:金投網 丨 2020-10-20 14:43:46
  • 江蘇漢城一初三學生墜樓,經歷一天搶救無效身亡,畫面痛心
    12月14日在江蘇徐州發生一起初中生墜樓事件,場面令人痛心。據悉,在14日晚位於漢城國際學校發生了一起初中生墜樓事件,一名初三的男同學在五樓窗戶口墜樓,事情發生後當地醫療人員立刻趕往現場救援,墜樓者被送往當地縣醫院進行搶救,隨後轉到第二人民醫院繼續搶救,可惜15日晚22點時依然搶救無效身亡。
  • 21歲男生穿「緊身衣」隱藏身體秘密 不敢交女朋友
    21歲男生穿「緊身衣」濟南上大學的小王,今年21歲,身材健碩,個子挺高,可是他就有一個怪癖,他喜歡穿女式緊身衣。脫下緊身衣的時候,我們才知道。男性乳房發育症令他擔心的乳房從高中開始發育,竟越來越大,只有女性有的乳房,21歲的大學生,本是最美好的時間,他卻因為身體,羞於與他人接觸,更害怕和異性接觸,也不敢和女同學去談戀愛。
  • 唐澤雪穗:「完美」女神的AB面人生,看似贏家,卻永在深淵掙扎
    是的,這個26歲的女人佔據了一切完美女人所擁有的優點,譬如令人驚豔的美貌,智慧的頭腦,以及擁有獨立的人格,豐富的學識與得體的修養。對於很多女性來說,26歲的時候,諸多女性還可能只是個工作兩三年的普通員工,有一個普普通通的婚姻或者依舊獨身打拼。
  • 12歲四川眉山女孩墜樓身亡!警方通報:事發前曾與家人發生過口角
    就在昨天,四川眉山就有一12歲女孩疑似與家人發生爭吵,隨後跳樓身亡。據了解,2020年12月9日在陽光新城某一小區,12歲女孩跳樓身亡。女孩墜樓後,當救護車趕來的時候,女孩早無生命特徵。經過警方初步調查,女孩在墜樓前曾和家裡人發生爭執,所以才想不開跳樓自殺。
  • 中北大學大二學生補考作弊被抓,如何看待其被沒收試卷後墜樓身亡
    事件聚焦6月6日,山西太原中北大學的一位大二學生在補考考場上作弊被抓住,試卷當場被沒收,該生走出考場後不久就墜樓身亡。據悉,考生在墜樓之前有給母親發過消息,言語中無限悲哀:媽媽,我不配做您兒子,你要好好的,我對不起你。
  • 「人境達人」從偶像歌手到口腔醫生——許君豪體驗人生AB面
    【達人檔案】許君豪,今年40歲。2002年11月,許君豪作為臺灣偶像組合「可米小子」成員,發行專輯《Hey Hah!可米小子》。2002年11月,許君豪參加節目演出時發生意外後,決定退出可米小子,繼續學業。2004年參加港澳臺聯考,被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錄取。
  • 石家莊女嬰墜樓背後:如何監督監護人?
    隨後,女嬰出生六七天時也曾墜樓、哥哥半歲溺亡且生前多次被丟到門外等消息相繼曝出,引發公眾憤怒。 女嬰墜樓具體原因有待調查,父母監護不力是不爭事實。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未有效履行監護職責,誰來監督?如何及時發現並救助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特別是嬰幼兒? 女嬰父母應擔何責? 女嬰為何會從五樓墜落?
  • 畢業季·校長寄語⑨|江蘇海洋大學校長寧曉明:從「一」開始 遇見更...
    6月21日起,「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手推出「畢業季·校長寄語」,為大家呈現特別的畢業季,特別的校長寄語。(投稿聯繫方式:手機13913990137;郵箱:12755061@qq.com)江蘇海洋大學校長寧曉明:從「一」開始遇見更好的自己各位老師、2020屆畢業生們:大家上午好!再過兩天就是夏至,是太陽直射點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的轉折點,寓意著同學們就要轉變航向,開始一段新的人生徵途。
  • 17歲女孩深夜僅穿內衣褲從21層天井墜亡!認識僅四天「男友」涉案被...
    湖南邵陽李女士告訴 記者,堂妹從小就和我們一起生活長大,我們的感情非常好,沒想到她就這樣走了,她才17歲,我們全家人希望知道真正的死因,到底是自己跳樓還是被人謀殺,我們相信警方會給我們一個真相。 記者從警方獲悉,目前涉案男子已被刑事拘留。
  • 武漢護士為什麼墜樓?
    7月29日上午,網絡盛傳武漢協和醫院一名女護士墜樓。說實話,一開始我真不相信這件事情的真實性。為什麼呢?因為,一些五線城市醫院的窗戶都裝了防墜樓裝置,所有平開窗和推拉窗開啟縫隙都小餘20cm,正常人的頭部都伸不過去的,你說這大名鼎鼎的協和醫院咋就沒有這個裝置?但是,到了中午晚些時候,醫院證實確有此事!
  • 8歲孩子模仿動畫墜樓身亡,悲劇事件又發生,這些動畫片該禁播嗎?
    小朋友因模仿動畫片的情節墜樓身亡近期,有這樣一個讓人感到非常痛心的新聞出現,一位8歲的小朋友模仿動畫片中的的情節,由於她的母親是精神二級殘疾,沒有基本的認知能力。小朋友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幸墜樓身亡了。小朋友在玩耍時模仿動畫片人物的「攀巖遊戲」,在高處綁起繩子往下跳,但是一不小心從家裡的玻璃窗戶跌落。
  • 俄羅斯新冠疫苗專家神秘墜樓身亡,被發現時僅穿內衣,還有刀傷
    【南方+12月21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一名負責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的科學家在聖彼得堡不幸墜樓身亡,被人發現時其僅身穿內衣,身上還有刀傷。亞歷山大·卡根斯基據報導,此次遇害的是俄羅斯著名生物醫學家亞歷山大·卡根斯基,他曾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美國華盛頓、英國愛丁堡的生物實驗室進行過多年研究,他還是在符拉迪沃斯託克的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的基因組和再生醫學中心主任
  • 小學女生校內遭4名男生拉男廁侵害,官方:多人受處分【三分鐘法治...
    每天3分鐘,速覽全國法治新聞6月8日星期一,農曆閏四月十七封面新聞小學女生校內遭4名男生拉男廁侵害,官方:多人受處分 5月27日,陝西西安藍田縣一小學四名男生將一名十三歲女生拉至男廁所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