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手機幾乎全是全面屏手機,拋去了實體按鍵,雖然樣子更好看了,但是玩遊戲的手感卻越來越差,甚至還不如以前的諾基亞NGAGE等手機。
尤其是那些手心容易出汗的玩家們,徒手搓玻璃的感受,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針對這些玩家們,遊戲手柄就應運而生了。
理論上來說,其實任何遊戲都可以通過手柄映射來匹配的,但是大多數遊戲開發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手柄,所以即使可以映射,但是感覺也是很痛苦的,體驗也是很糟糕的,經常造成操作上的卡頓(這裡的卡頓,不是指手機配置低,運行卡頓或者是手柄斷觸的問題,而是主觀感受上的,手不靈便的卡頓)。
所以,我們在選擇遊戲時,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育碧、SE 、Gameloft等知名大廠類
現在因為手機遊戲是個風口,格局越來越大,所以很多主機界的遊戲大佬們,也開始考慮入駐手機遊戲領域,比如育碧、SE等。
這些大佬因為就是做主機遊戲起家的,所以也非常重視遊戲體驗,儘可能地讓遊戲體驗更為順暢,所以他們出品的遊戲,一般都是支持手柄的。
比如育碧的《刺客信條系列》、《波斯王子系列》、《雷曼》、還有SE的《混沌之戒系列》等
除了這些主機大佬,其他一些本身專攻手機領域,且在手機遊戲界就比較權威的廠商,也會適配手柄,比如Gameloft旗下的遊戲,還有國產的《艾希》、《聚爆》等。
2、主機移植類
主機移植類的遊戲,本身它們就是在主機上首發的,所以當然都是針對手柄優化過的遊戲,那麼把它們移植的時候,除了遊戲本體,也會順帶把手柄映射優化捆綁移植到手機端。
比如微軟的《光環:斯巴達突襲》、《光環:斯巴達進攻》、R星的《GTA系列》、《惡霸魯尼》等。
3、模擬器類
模擬器類的遊戲,和前面理由差不多,本身就不是在手機上發售的,而是在對應的主機上發售的,然後可以用手機來模擬這些模擬器。
手機上可以用的模擬器有很多,比如FC、GBA、NDS、PSP等,這些模擬器上的遊戲多的數不勝數,而且在手柄匹配上,相當舒服,沒有主觀感受上的卡頓。真的是最佳的用手柄遊玩的遊戲類型了。
不過IOS最多只能運行到PPSSPP模擬器,像3DS模擬器、PS2模擬器,這些模擬器只有安卓版,比較遺憾。
結語
除了上述之外,其實還有些個別的遊戲,也支持手柄操作,比如某些獨立遊戲。不過那些都是個例,找起來也不太好找,如果手機市場越來越好後,以後,可能就越來越多的廠商會去支持手柄匹配。
畢竟,比起搓玻璃來說,還是實體按鍵玩起來更加的爽快,更加的靈活,體驗性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