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EOSR5/R6發布之後,市場反響良好、熱度很高,甚至一度一機難求。對這兩臺機器感興趣的朋友相信對其性能和優缺點已經大致了解了,本文就不再贅述,而重點說說這兩臺機器及系列微單的鏡頭配置。
關於鏡頭的配置應該說各人的觀念、用途、喜愛、預算不同,很難說哪種配置就最好,但是大致了解一下佳能RF卡扣微單有哪些鏡頭可以配置,每支鏡頭性能、用途、價格等,還是必要的。
大多數題材的拍攝常用的焦段是從廣角到中焦,如24-70mm,24-105mm等。
佳能微單的RF卡口24-70mm f2.8,也就是俗稱的大三元鏡頭之一。這支鏡頭的光學性能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拍攝用得很多的焦段,但是價格比較高,大約1.4萬左右,重量也比較重,有900g。配置這支鏡頭屬於高端配置,R5配置這支鏡頭總價4萬出頭,R6配置這支鏡頭3萬左右。
但是佳能RF卡口還有兩支鏡頭焦段非常實用,可以說能滿足大多數題材的拍攝需求,那就是24-105mm,而且有兩支可供選擇,一支是最大光圈f4恆定的RF 24-105mm F4 L IS USM;另一支是最大光圈浮動在f4-7.1的RF24-105mm F4-7.1 IS STM。
這兩支鏡頭的焦段相同,最大的區別在最大光圈。前者全焦段恆定在f4,後者24mm端也是f4,但是隨著焦距的變化最大光圈會逐漸縮小,到105mm端就只有f7.1了。至於成像畫質方面,不能說沒有差別,但是真的差別不大,這個差別也很難定量地進行描述,如果定性地描述,就是全焦段下大部分焦距下,兩支鏡頭拍攝的照片即使放大到100%,人眼看不出很明顯的差別。但是兩支鏡頭的價格差距比較大,恆定光圈f4的那支,價格達7000;而f4-7.1光圈的那支,價格僅2000出頭。例如R6配置這這支鏡頭總價約1.8萬,但是配f4的就要約2.3萬。
在鏡頭配置有這樣一種現象,不少人如果不配置一支頂級的鏡頭,心裡老是有一種欠缺感,尤其對R5這樣的高像素相機,總感覺會"餵不飽「。誠然,如果經濟寬裕,買頂級的鏡頭一來心裡上得到滿足,二來頂級的貴那麼多,性能上總是要好點。但是鏡頭這種東西性能小的提升,尤其光圈的加大,成本成倍增加。再加上高端鏡頭本來就針對那些不缺錢的機構用戶和專業用戶,廠商在銷售定價策略上也有意識地將其價格抬高。所以高端鏡頭性能是會有一點,但是性能上的差距遠沒有價格上的差距那麼大,就是說性價比不是很高。
例如上面說的24-105mm鏡頭,恆定f4光圈的與f4-7.1浮動光圈的,價格差了近5000元。恆定f4光圈的是佳能的紅圈鏡頭,除了最大光圈不同,在用料、結構、做工等方面也有不小的區別,在直觀感覺上和手感上會感覺更有檔次。當然到105mm端光圈差了近兩檔這個區別也是不小的。如果你不太在乎這些,那麼浮動f4-7.1光圈在畫質上還是可以滿足需求的,就是說在畫質上基本上不會影響任何攝影創作,怎麼選就看的錢包和觀念了。
另外需要說的是,雖然即使恆定f4光圈的,也不算大光圈鏡頭了。所以有人說這支鏡頭不上不下,價格還不低。但是這樣的鏡頭真的很方便,你外出拍攝配上它既比較輕便,在焦段也能滿足大部分拍攝需求,免得頻繁換鏡頭。基本上可以實現」一鏡走天下「。
當然如果你還想嘗試一下定焦大光圈定焦鏡頭,那麼作者就會推薦RF50mm F1.8 STM這支鏡頭。這支鏡頭擁有f1.8大光圈,因為50mm標準焦距的鏡頭,結構上比較簡單,但是光學性能也非常不錯。價格在1600左右,也不算高,個頭非常小巧,攜帶幾乎不增加什麼負擔。但用它拍攝人像、花卉特寫等因為f1.8的大光圈,虛化效果也非常不錯。
如果你主拍的風景類照片,需要一支超廣角鏡頭,那麼就有RF15-35mm F2.8 L IS USM這支鏡頭可供選項,這是一支佳能RF卡口的的大三元鏡頭之一,價格大約1.4萬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