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相信未來一定會湧現一批老年頭部博主。這裡面是巨大的機會。」
60歲那年,高建華決定不再染頭髮了。
她166cm的個子,皮膚白皙,染一頭黑髮,再穿雙高跟鞋,路人都說她大約40歲。但不染頭髮就會有人問,70了吧?
女人都怕老,一開始高建華也面對不了滿頭白髮的自己。糾結了兩年,她有一天突然想通:白了就白了吧,我就是我!她大大方方加入北京的「白髮群」。群裡全是白髮老太太,今天你的頭髮白了,明天她的白了,染來染去,到最後都慢慢學會了和白髮和平共處。
不久前,66歲的高建華成了ChinaJoy上年紀最大的showgirl,穿著高中生制服,大跳二次元宅舞。如果是30歲的女星穿成這樣,也許會被批評「裝嫩」。但面對一位說出「年齡只是一個數字」金句的奶奶,年輕人都很買帳。一頭蓬鬆的扎著紅色蝴蝶結的白髮,成了全場焦點,不少女孩問:奶奶你的頭髮是真的假的?太美了!
高建華在ChinaJoy大跳宅舞 賴鑫琳 攝
在年輕人那裡,「奶奶灰」的發色早已成為時尚。而去年,高建華加入的「時尚奶奶團」,也靠著白髮紅唇、窈窕身姿和不老心態,在網絡橫空出世,粉絲超600萬,抖音帳號播放總量超10億。在她們背後,是一代中國老人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升級,是網際網路對「銀髮流量」的追逐。
平均年齡65,意外成團
作為一個「50後」,高建華的名字,是一個時代的烙印。她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長大,父親是轉業軍人。14歲加入宣傳隊,唱歌、演話劇,是宣傳隊「一枝花」。相聲演員姜昆,比她大幾歲,當時在隔壁團宣傳隊。
在北大荒,高建華早早嫁給一位北京知青,生下兒子。1988年,全家回京,她進入一個有1800位員工的國營大廠。上世紀90年代末趕上國企改革,45歲「退休」。為了供兒子上大學,她又進私企幹了幾年,一天上十幾個小時班。55歲,總算閒下來,又遇孫女降生,一帶就是8年。
高建華奶奶
雖然一直忙忙碌碌,但高建華從38歲開始,每天堅持鍛鍊,打太極、跳繩、踢毽子、打羽毛球、抖空竹……她都玩得有模有樣。孫女上幼兒園後,高建華加入社區舞蹈隊。年過六旬,舞跳不大動了,她轉戰老年模特隊,每天和老姐妹們一起走臺步。
在北京,業餘中老年模特隊有上千支,裡面不乏氣質出眾的奶奶參加商演,拍廣告。去年5月,從事廣告營銷工作的「90後」何大令在一場時裝走秀上看到T臺上的白髮奶奶,眼前一亮。當時她正在做蠟染旗袍的營銷創意,於是從幾支老年模特隊裡找來一群奶奶,組成了「時尚奶奶團」,平均年齡65歲。
一個月後,奶奶們穿著蠟染旗袍在北京三裡屯走秀的視頻迅速登上微博、快手、抖音三大平臺熱搜榜。一天裡點讚近280萬,播放超4000萬次。「時尚奶奶團」一炮打響。
目前,何大令的公司籤了包括高建華在內的10位奶奶,並從北京搬到杭州。高建華和劉小平,也跟了來。
「50後」高建華與「90後」何大令
今年72歲的劉小平,是這群奶奶裡最早「火」起來的。2018年3月,她和老伴一起去蘇州拙政園玩。她穿著藍灰色旗袍撐著油紙傘的樣子被一位路人拍下,傳到網上,很快有了100多萬點擊,有人留言:「希望老了可以像這個奶奶一樣優雅」。
劉小平當年是工廠女工。廠裡發的勞保草帽,被她加一條飄帶,戴上就像《亂世佳人》裡的費雯麗。
如今在杭州,公司給奶奶們租的房子,有一面白牆。高建華不喜歡,就把面膜包裝紙上的花剪下來,貼到牆上,還在窗臺上養起花花草草。
「不是有錢了買了幾件高檔衣服就是美。我們這代人都是從計劃經濟時代走過來的,穿舊布都能穿出美來,才叫真的美。美是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美就是熱愛生活。」高建華說。
高建華沒想到,66歲了,她還會意外加入「女團」,開始了乘風破浪的新事業。「我都好多年沒上過班了,拿著國家給的退休金,但什麼貢獻都沒有,心裡挺愧疚。忽然間來了『時尚奶奶團』,發現自己還有點用。走在街上有人會說,哎呀,我也想像阿姨這樣不染頭髮,像阿姨這樣活得漂亮。起到一點小榜樣的作用,就覺得活著還有點價值。」
幕後推手多是「95」後
「時尚奶奶團」的運營團隊,除了何大令和她的合伙人胡媛是「90後」,其餘全是「95後」。一幫嘰嘰喳喳的姑娘和奶奶們在一起,會有代溝嗎?
公司裡,年輕人從不稱呼高建華「奶奶」,而是叫她「姐姐」,或者「小華」。「稱呼的變化是自然而然的,因為在這裡大家的相處是平等的,不會有長輩晚輩的刻意區分。」何大令說。
雖然此前和兒子都住在北京,但帶完孫女之後,高建華和兒孫一年也見不了幾面。「其實我們老兩口就是空巢老人,一直在學習享受孤獨。」
搬到杭州後,身邊被年輕人圍繞,高建華很高興,天天追著問:怎麼用打車軟體?怎麼點外賣?怎麼玩抖音?
有空的時候她天天去辦公室,找個工位,坐到電腦前,但感覺不是在上班,像是在上「幼兒園」。「他們每天領著我們玩,照顧我吃飯,問我身體舒不舒服,我偶爾還會跟他們發個小脾氣。這是我兒子做不到的事,他們卻可以做到。小孩子創業,挺不容易,該出力就要出點力。」
公司裡的「95後」們,天天和奶奶們相處,比和親奶奶在一起的時間多。女孩們有時會跟走得比較近的奶奶們傾訴心事,無論是感情還是事業,奶奶們常常耐心給出過來人的建議,甚至會為公司的規劃、創業方向出謀劃策。
奶奶們的美,還要靠這幫深諳網際網路規則的年輕人來發現。何大令把自己比喻為「星探」:像高建華、劉小平這樣本來就挺時髦的奶奶,並不多見。更多的奶奶,乍一看很普通,實際上很有自己的風格,美而不自知。
時尚奶奶團
「時尚奶奶團」的成員,有的霸氣,有的溫柔,有的智慧。「95後」運營團隊會根據不同奶奶的個性,樹立差異化的「人設」,拍攝不同風格的視頻,上傳各大平臺。
劉小平的抖音帳號叫「少女心奶奶」,裡面全是她和金婚老伴「溫柔爺爺」日常「秀恩愛」的畫面。一段244萬人點讚的視頻中,「溫柔爺爺」正拿起數字給「少女心奶奶」梳理她的白色短髮。畫面一轉,穿越幾十年,還是這兩個人,還是在梳頭,只是變成了一頭烏黑的長髮。花式「秀恩愛」,讓不少年輕人「又相信愛情了」。
高建華是「華奶奶」,常發一些帶情節的短視頻,為年輕人的愛情、工作、生活支招。「當年在北大荒,一把火把草點了就開始建廠。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老想著為國家幹點事。我想做一個有趣的人,不光是看上去挺漂亮,更要做有思想的奶奶,去影響人,我的偶像是傅瑩、華春瑩這樣的才女。」
奶奶們的粉絲,一開始以年輕人為主,慢慢地,30-45歲的中年人佔據主力。一位網友評價:「這些奶奶代表的是一種永不妥協的人生態度,到了這個年紀,依然不服老,不認輸,對自己不放棄、對歲月不妥協。這種態度可以感染到任何年齡層的人。看到她們的視頻,發現原來老了也可以活成這個樣子,就不再怕老了。」
打破「中國大媽」刻板印象
去年年底,「時尚奶奶團」的奶奶們登上一艘遊輪,向南太平洋進發,開始了為期53天,穿著旗袍遊世界的旅程。整個遊輪上有2000人,中老年人超過一半。
旗袍遊世界,向南太平洋進發
雖然當「網紅」這件事,兒子和老伴都挺支持,但要離開53天,難免有點擔心,高建華還是去了。「以前都在為自己忙,為兒子忙,為孫女忙,很少有機會出國旅遊,這次旅行改變了我的人生。」
穿著旗袍爬火山、玩叢林索道、開飛機、潛水,上天入海的事兒,高建華都嘗試了一回。何大令說:「這些運動,很多外國老人會玩,但中國老人很少參與,我們本不敢讓奶奶們嘗試,但她執意要參加。我們一起潛入海底,看到各種海洋生物,她全程像孩子一樣高興,唱歌,手舞足蹈,比我們還勇敢。」
除了下船玩,高建華還喜歡的是在船上上課。她每天遊泳、做瑜伽、上課,雖然船上美食不斷,但她常常忙得飯也來不及吃,嚴格遵循日程表,聽教授、非遺傳承人、工藝大師講課。「我知道了珊瑚是怎麼產生的、火山為什麼會爆發、為什麼會有海浪……小時候沒有機會讀太多書,現在特別渴望學習。」
當然,高建華和「時尚奶奶團」此行還有一個目的:展示中國旗袍的美,展示中國奶奶的美。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火山腳下、在大溪地、在斐濟街頭……無論走到哪兒,她們都是一道美景。
「之前大家對『中國大媽』有一種刻板印象,覺得這群人素質相對低下。其實中國有許多時尚、優雅的奶奶,只是沒被看到。『時尚奶奶團』不僅在看世界,還在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高建華說。
旅行中的奶奶們
「時尚奶奶團」今年4月本計劃再次穿上旗袍開啟歐洲遊,但因疫情擱淺。8月6日,「旗袍遊世界」啟動了中國遊第一站,在烏鎮,35位奶奶一邊遊玩、一邊聽課。月底,她們即將出發,奔赴內蒙古阿拉善的大沙漠。
時尚奶奶團在烏鎮
何大令發現,如今市面上面向老年人的旅遊項目越來越多,但只是玩一玩、拍拍照、購購物,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他們希望玩點新鮮的,也希望老有所學。「年紀大的人,最怕別人說自己老,說自己落伍。他們想要學到新知識,認識同好,擴展圈子,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爭奪「銀髮流量」
網際網路給世界各地的人提供了展示、溝通的機會。長期一段時間,網絡是年輕人的領地,老年群體處於失聲狀態。但如今,越來越多網紅爺爺、網紅奶奶走入大眾視野,這也漸漸演變成一門生意。
近日走紅B站的「敏慈不老」已是89歲高齡,在孫子的幫助下,她僅靠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就在短短3個月內吸引了30餘萬年輕粉絲。年輕時抗日逃難、逃婚上學、拒絕裹腳,老來上老年大學、學習拼音和電腦;當奶奶將傳奇人生娓娓道來,網友不禁感嘆她是「活的歷史教科書」。
B站「敏慈不老」,彈幕裡「奶奶好」刷屏
來自山東的「阿木爺爺」63歲,憑自己的木匠工藝「圈粉」無數。魯班凳、將軍桌、搖椅,還有孩子玩的竹蜻蜓……通過如實呈現一個木匠的日常,爺爺不僅在國內吸引大量觀眾,在海外也獲得了上百萬的訂閱。
在中國農村,還湧現了一批老年「李子柒」,比如抖音上的「秦巴奶奶」「大博奶奶」。這些老年美食博主是鄉村的代言人,他們拾柴火、用土灶,說地方話、做地方菜,堪稱最接地氣的美食博主。
「秦巴奶奶」和「阿木爺爺」
和「時尚奶奶團」一樣的都市奶奶也不少,「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和「銀髮閨蜜團」就是。這些奶奶們大多銀髮飄飄、身材苗條,在街頭拍攝「時尚大片」,上傳到社交平臺。她們身穿旗袍、禮服,在鏡頭前走臺步、載歌載舞。
「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
網紅爺爺、網紅奶奶們的視頻,一類由兒孫拍攝、剪輯,另一類按照寫好的劇本,由專門的團隊製作。粉絲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他們可以接商業廣告、參加線下活動。以前,何大令的團隊籤約了不同年齡的「達人」,如今只專注老年群體。
做出決定前,何大令曾在去年夏天和團隊花了兩個月時間調研。他們看到中國社科院公布的數據,中國目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已達2.49億,據預測,10年後,這個數字將達到3.71億。這一代老年人中,有不少是1977年高考恢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無論是文化程度,還是消費水平,都比上一輩人高。許多老人的人生態度也發生從「為子女而活」到「活出自我」的轉變。他們樂於擁抱網際網路,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50歲以上的用戶已超過5000萬,每日活躍在網上的時間大幅上升,尤其青睞短視頻。
奶奶們身著扎染旗袍,成為旅途中的風景
帶著「年輕人社區」標籤的B站,也在「後浪」視頻刷屏後,推出過面向老年群體的宣傳片《喜相逢》,把一批銀髮博主推到臺前。B站還發布了一則「銀髮族」招聘啟事,邀請熱愛網際網路的50後、60後入職,「精緻奶奶」「帥氣爺爺」優先考慮。各大短視頻平臺也紛紛進入賽道,爭奪「銀髮流量」。在他們看來,許多老年人有錢、有閒、愛分享,不可忽視。
目前,「時尚奶奶團」接到的廣告包括服飾、食品、營養品、醫療用品等。除了為籤約的每一位奶奶註冊帳號、製作內容,何大令還計劃在今年年底舉辦「中國時尚奶奶大賽」。「不是只有高高瘦瘦的奶奶才可以參加,矮矮胖胖的也可以。我們希望能發現不同奶奶獨特的美。當然還有才藝考核,太極、舞劍、唱歌、跳舞都有。」何大令希望從中吸納更多奶奶加入「時尚奶奶團」。
「目前網絡上已充斥年輕的網紅博主,市場飽和、同質化嚴重。而老年美妝博主、時尚博主、健身達人、意見領袖非常少。我相信未來一定會湧現一批老年頭部博主。這裡面是巨大的機會。」何大令說。
高建華已經挺久沒回北京,沒見到老伴了。她每天都在忙著拍視頻,磨鍊「演技」。目前她個人帳號的粉絲已有20萬,這個數字每天都在上漲。「我今年66歲,等我76歲,還不能混到一千萬粉絲?奶奶很自信。」(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