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萬姓,終於知道它的來歷了,帶你去了解一下

2021-01-11 做一個愛分享的達人

萬姓的得姓始祖為芮伯萬。周初,成王封同姓族人姬良夫於芮(今山西省芮城和陝西大荔一帶),遂建芮國。芮國是一個諸侯國,其國君人稱芮伯,芮伯傳至春秋時,出芮伯萬,因其寵姬眾多,風流成性,致使母親芮姜極度不滿,將其驅至魏城(今山西省芮城)。其子孫有以萬為氏者,稱萬姓,並奉芮伯萬為萬姓得姓始祖。芮國在周襄王姬鄭十二年(公元前640年),為秦穆公嬴任好所吞滅,其王族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字為姓氏者,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萬氏正宗。

姓氏源流,源於姬姓,出自周王朝芮伯的後裔芮伯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成王姬誦敕封同族人姬良夫於芮地(今陝西大荔朝邑城一帶),史稱芮伯,建有芮國,為姬姓諸侯小國。春秋時期,芮國傳至芮伯萬,他曾一度官至周王朝的大司徒。但後來由於芮伯萬的寵姬太多了,鬧得內宮不安,其母親芮姜一怒之下將芮伯萬趕出國去,住到魏城(今山西芮城)。

源流二,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畢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期,畢公高的後裔畢萬在晉國擔任大夫,在周惠王姬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畢萬等人輔助晉獻公姬詭諸消滅了三個小諸侯國,即耿國、霍國和魏國,畢萬以戰功受封於故魏城(今山西芮城),因此他又稱魏萬,成為後來戰國七雄之一魏國統治者的先祖。在畢萬(魏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字為姓氏者,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有鮮卑拓拔部有複姓葉萬氏、萬紐于氏等部落,隨北魏孝文 拓拔宏(元宏)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在漢化改革過程中皆改為漢字單姓萬氏,後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據《魏書·官氏志》載,北魏文化漢化政策的推行,鮮卑族複姓大姓吐萬氏也改單姓萬,並迅速發展壯大,形成又一郡望——河南郡。鮮卑族萬紐于氏, 在代北(泛指漢、晉 代郡和唐以後代州及以北地區,大致相當於今山西、河北省北部一帶。)的三字姓萬紐于氏改為萬氏。

源流四,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初期商王湯的屬下萬舞,屬於以官職稱號為氏。萬舞,就是萬人之舞的總名,為商王朝初期的盛大活動總指揮一類的官職。據史書記載,商湯因「以萬人而得天下」,一舉擊敗夏桀,建商王朝,其後就有人以「幹舞」為其國人軍隊的代稱,組成歌舞予以典慶,即稱萬舞。在史籍《大戴禮·夏小正》中記載:「萬也者,幹戚舞也。」在典籍《韻會》中也記載:「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幹舞稱萬舞。」在萬舞、幹舞的後裔子孫中,因以以為姓氏者,即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遠早於姬姓萬氏。

源流五,源於任姓,出自戰國時期孟子弟子萬章,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通志·氏族略》中記載:「萬氏,孟子門人萬章。」萬章,任姓,全名叫任萬,字子章,被後世稱作萬章、萬子章,公元前305年左右戰國時期薛人,是孟子的重要門徒,也是儒學名著《孟子》的主要編纂者。在史籍《綱鑑易知錄》中記載:「孟子去齊,絕糧於鄒薛,退與萬章之徒,述仲尼之意,著孟子七篇。」在典籍《孟子·序》中也說:「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在戰國時期周遊列國,宣傳儒家的仁愛治國之道和唐虞三代德政,希望各國能採納它的主張,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是,魏、宋、滕、齊等諸侯國都沒有接受他的遊說,最後他離開了齊國,回到了家鄉鄒國薛地(今江蘇邳縣),課徒講學,他的門徒萬章等,把他的言行主張記錄編輯成《孟子》七篇,後來的韓子說:「孟軻之書,非軻自著,其徒萬章,公孫丑相與記軻所言焉耳。」孟子的偉大思想、言行,能夠傳播並存至今,萬章的功勞是巨大的。在萬章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亦稱萬氏正宗。

源流六,源於改名,出自宋朝時期南仲丞相幕客趙方,屬於冒姓為氏。在宋朝理宗趙葵執政時期,有一著名的參議大臣方嶽,授為南仲丞相。在他的門客幕僚中,有一幕客叫趙方,號稱趙父,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幕僚。因自己的名字「方」與主公方嶽的姓氏衝忌,因此去掉一「點」改為萬字,稱趙萬。這在史籍《齊東野語》中有記載「方臣山,名嶽,為南仲丞相,幕客趙父名方,乃改姓為萬」。在趙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源於地名,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傳說,在古代有個叫弈葉的人,曾居住在陰山北面的萬紐於山,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為氏,取山名的第一個字「萬」作為姓氏。源流八,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土默特氏,以部為氏。土默特氏族最初是東胡民族的一支即鮮卑族,唐朝時期稱其為木馬突厥,到了元朝時期已經歸附於蒙古族了,曾隸屬於喀爾喀蒙古,講的是蒙古語,風俗習慣、生產生活皆與蒙古族人相同。土默特氏族在明朝時期世居中衛(今遼寧瀋陽),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Tumot Hala,所冠漢姓皆為萬氏、金氏等。

源流九,源於回 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 族萬氏,源出 西亞中亞的音譯名 宛葛思諧音。萬氏在回族中為數不多。歷史上,僅知其清末有著名的阿拉伯文書法家萬景和,人們尊稱他為「萬巴巴」(先師),由他抄寫的伊斯蘭教典籍《古蘭經》,書體精美之極,被教徒們視為經書典範,後者爭相仿效。在萬景和的後裔子孫中,皆稱萬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圖們氏,亦稱圖莫圖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陀幔部,金國時期為女真駝滿部,以部為氏,滿語為Tumen Hala,漢義「萬」,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萬氏、圖氏、門氏、莫氏等。⑵.滿族瓦色氏,滿語為Wase Hala,漢義「瓦」,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烏喇(今吉林永吉)、葉赫(今吉林梨樹)等地,後多冠漢姓為萬氏、瓦氏等。⑶.滿族萬旒哈氏,滿語為Wanlioha Hala,世居清河(今遼寧本溪清河流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由包衣抬入正黃旗,後即冠漢姓為萬氏。

源流十一,源於趙姓。方嶽字巨山,官參議官及知州有幕客趙萬後改萬姓。源流十二,源於鮮卑姓氏万俟氏,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枝萬姓讀mò不讀Wàn,也不可寫作繁體的萬。廣東新會等地有此姓。得姓始祖,芮伯萬。周初,成王封同姓族人姬良夫於芮(今山西省芮城和陝西大荔一帶),遂建芮國。芮國是一個諸侯國,其國君人稱芮伯,芮伯傳至春秋時,出芮伯萬,因其寵姬眾多,風流成性,致使母親芮姜極度不滿,將其驅至魏城(今山西省芮城)。其子孫有以萬為氏者,稱萬姓,並奉芮伯萬為萬姓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春秋時,芮國佔今山西、陝西間地,晉國則佔山西一帶,故早期萬姓當發源於山西、陝西省境,此二省亦為後世萬姓支系主要源頭。漢代以前,萬姓有入遷山東者,如戰國時有山東人萬章,但兩發源地仍為萬姓主要繁衍生息之地。兩漢時期,陝西扶風一帶萬姓枝繁葉茂,遂有郡望——扶風郡。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戰火四起,萬姓有避居南方者,此次南遷,奠定了後世萬姓盛於南方的基礎。另外,北魏遷都洛陽後,隨著漢化政策的推行,鮮卑複姓吐萬氏改單姓萬,並迅速發展壯大,形成又一郡望——河南郡。唐時,浙江、安徽萬姓較盛,時有浙江崑山令萬齊融;安徽人萬敬儒,三世同居,族人所居之所稱「成孝鄉廣孝聚」。

唐代以後,史載萬姓名人比比皆是,且多出南方。宋元時期,更朝換代頻繁,少數民族遼、金、蒙皆想爭霸天下,北方時有戰爭,致使萬姓舉族南遷,南方萬姓由此陡增,江西、湖北、湖南、天津等地均有萬姓散居點。據載,宋有萬頃,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萬鎮,出平江(今屬湖南省);萬人傑,出大冶(今屬湖北省);元有萬邦寧,出寶坻(今屬天津市)。明清時期,是歷史上萬姓最盛階段,四川、江蘇、廣東、廣西亦有萬姓足跡。可見,萬姓已涉足於祖國最南端,遂有清代萬姓渡海遷播於更廣闊之領域。據此期史載萬姓名人來看,多出江蘇、江西一帶,則此區誠為萬姓發展最望之地。另,明代萬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於河北、河南、山東、安徽、陝西、北京等地落籍。

萬姓名人,萬章:戰國時期孟子門下的得意弟子,是最早揚名於中國歷史的萬姓先人。關於他的事跡,史書是這樣記載的:「孟子去齊,絕糧於鄒薛,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萬修:字君遊。東漢茂陵人,平河北立大功,大將軍。更始年間(公元23--25年)任信都令,迎光武帝,拜偏將軍。平河北,因功封槐裡侯,為雲臺二十八將之一。

萬安國:北魏代郡人,大將軍,大司馬,封安成王。萬寶常:隋代音樂家,擅長多種樂器,著有《樂譜》。萬其融:唐代越州人,善詩,文詞俊秀,與賀知章揚名上京。萬敬偳:唐代廬州人,三世同堂,力盡孝道,高宗詔表,居所改名成孝裡。萬齊:唐代,代宗欽點翰林院大學士,後升殿前侍郎。萬楚:唐代,代宗開元進士,善攻詩聞名。

萬虎:唐代,代宗御前鎮殿大將軍。萬彪:唐代,代宗九門提督大將軍。萬頃:宋代浙江紹興人,十歲受帝召見誦經史、子書如流,欽賜文林郎。文勝:宋代寧國人,倜儻有大志,累官至福州觀察使總殿前諸軍。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在位)以飛白體書寫「忠實」二字賜之。萬昌泰:南宋進士。萬子庚:南宋進士。萬人傑:南宋,創前直諫大臣。萬金:元代,進士,兵部侍郎。萬玉:元代,進士,升傳宣太史,時人稱萬氏三龍。萬斯同:清代著名史學家,博通諸史,尤精明史。他講求志節,堅決不願在清朝為官。。康熙間,應邀以布衣參修《明史》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歷代年表》。 萬壽棋:清代著名國畫家。萬樹:清朝文學家、戲曲作家。在詞的格律方面,造詣很深。編有《詞律》20卷,為填詞者所推重。又有雜劇、傳奇21餘種。萬香鳳:清代,江西寧義人,進士,兵部經筵講官左侍郎。萬啟均:清代,江西南昌人,進士內閣中書,癸酉四川大主考。萬世發:清代,江西南城人,進士,國了監,修道院助教。萬方雍:清代,江西寧義人,廣東行走主事。萬紹修:清代,江西南昌人,甲武恩科進士。萬世美:清代,福建甌寧人,進士,內閣中書。萬云:清代,浙江仁和人,監察御史。萬文選:清代,同川人,歷陝西教諭。萬演光:清代,浙江臨安人,舉人,歷雲南教諭。萬朝宗:清代,湖廣人,歷江西訓導。萬承宗:清代,湖廣舉人。萬邦彥:清代,順天府人,歷江西巡險。萬豫安:清代,順天府宛平人,歷廣東巡檢。萬人傑:清代,潼川人,資州學政。萬誠:清代,湧州人,內閣中書。萬達:清代,滿州人,戶部司員。萬其智:清代,江西人,康熙十九年,任職納溪。萬聽:清代,湖廣楚雄人,廩生。萬川:著名畫家、繪畫理論家,博學能文,尤精繪畫,擅長花鳥。用筆含蓄,色調柔和清新,富有天趣,為當時藝苑所推崇。有《繪事瑣言》、《繪事雕蟲》等繪畫論著,影響頗大。萬玉山:名僧、氣功大師。郡望堂號。郡望,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裡(今陝西省興平東南)。相當今陝西麟遊、乾縣以西,秦嶺以北地區。西晉移治池陽(今陝西省涇陽西北)。

河南郡:漢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相當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遊,雙洎河、賈魯河上遊地區及黃河以北原陽縣。槐裡縣: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唐「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安史之亂有功,故於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該軍之名命名為興平縣,取「興旺平安」之意,縣名沿襲至今。

堂號,隰西堂:明末萬壽祺,萬曆舉人。明亡以後,誓不降清。穿著儒士的衣服,戴著和尚帽子,往來吳、楚之間,世稱「萬道人」。他的書房叫「隰西堂」。他和閻爾梅被人稱為「徐州二遺民」。他的著作有《隰西堂集》。此外,萬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扶風堂」、「河南堂」、「成孝堂」、「滋樹堂」、「永思堂」、「敦睦堂」等。

家譜文獻,江蘇常熟古虞萬氏宗譜八卷,(清)萬文焯纂修,萬文庶等校訂,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江蘇常熟古虞萬氏宗譜八卷,(清)萬士奎纂修,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浙江常熟古虞萬氏宗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萬人廣修,萬士瑢纂,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江蘇吳縣洞庭東山萬氏宗譜十二卷,(清)萬履佔等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藹吉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浙江寧波濠梁萬氏宗譜四集十四卷,(清)萬表重修,萬斯大增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辨志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仙居寺前萬氏宗譜二卷,(清)萬佳年等纂,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市博物館。物館。安徽當塗宛陵萬氏宗譜二十四卷,末一卷,(民國)萬選輯,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安徽涇縣涇川萬氏宗譜,(明)萬世霖重修,程文繡纂,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修,民國年間思誠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館。

安徽黟縣萬氏宗譜不詳,(清)萬英修,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安徽省圖書館。山東即墨萬氏族譜二卷,(民國)萬辛謹纂,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石印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即墨市博物館。山東新泰鎮裡村萬氏族譜(先賢萬子世系譜)續修1934年春,續修2010年。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新泰市宮裡鎮鎮裡村。族譜為上下兩冊,從始祖至96代。

湖北新洲萬氏宗譜十卷,(民國)萬永清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徐古鎮萬崗村。湖北羅田萬氏宗譜五卷,(民國)高旭樞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羅田縣檔案館。湖南長沙萬氏三修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湖南寧鄉萬氏四修族譜十卷,(民國)萬高濟等修,萬顯儀等纂,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萬氏七修譜六卷,(民國)萬尚邁纂修,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萬成堂鉛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湖南湘鄉萬姓重修族譜,著者待考,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四川崇寧萬氏宗譜,(民國)萬全澤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

四川中江萬氏宗譜三卷,(民國)萬德厚、萬德彰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四川中江萬氏宗譜,(民國)萬文葉等續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四川簡陽萬氏族譜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萬殊、萬運森纂修,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石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萬氏族譜四卷,(清)萬成纂修,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滋樹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萬氏宗譜,(民國)萬心麟等纂修,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萬氏宗譜,(民國)萬承宗等纂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萬氏族譜,(民國)萬殊、萬定森纂修,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4年)石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湖南東安萬氏重修宗譜六卷,手繪像四十八幅,墳圖十三幅,(民國)徐晏升纂修,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槐裡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萬氏族譜十卷,(民國)文忠主修,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湖南瀏陽萬氏族譜九卷,首上中下三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扶風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湖南安化小羅萬氏家譜十卷,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孝裡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相關焦點

  • 生僻字:百家姓中的厙姓,你知道多少?帶你去了解一下
    生僻字:百家姓中的厙姓,你知道多少?帶你去了解一下。本文由婉兒原創並獨家發布於百家號平臺,未經允許不得抄襲或轉載。最近一首歌「生僻字」很火,其中有很多我們不常見的字或者是見過但是沒念對讀音的字,不過這首歌中的生僻字與我們的百家姓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 哪個姓是「萬姓之祖」?此姓已有5000年歷史,你的姓氏可能源自它
    雖然我們經常將「百家姓」掛在嘴邊,但實際上中國的姓氏遠遠不止百個,從古至今,見諸於文獻記載的姓氏數量就達到了5662個。每個姓氏背後都有一段起源故事,你的姓氏便可能是從別的姓氏演化分支而來。 在先秦時期,「姓」和「氏」的概念不一樣,這兩者沒有合為一體。周朝的宗法制度非常嚴格,同姓不婚,因為姓代表著共同血緣關係宗族的稱號,而氏則作為姓的分支存在。打個比方說,春秋霸主之一的晉文公,就是姬姓、晉氏;大家都很熟悉的秦始皇,就是嬴姓,趙氏。
  • 為什麼趙錢孫李排在前面,《百家姓》中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
    《百家姓》是一篇關於中文姓氏的文章,成文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124個。它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它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它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 此姓在中國被稱「萬姓之祖」。我國82%的姓氏都來源於此姓
    據如今統計,我國目前史料文獻和如今現存的姓氏高達5600多個,百家姓收錄的姓氏連其十分之一都沒有。如此之多的姓氏,加上各個姓氏的形成各有各的歷史過程。導致同姓不同源,異姓卻同宗的現象不在少數。就像同為劉姓,其實深究歷史,劉姓就有多達5處起源。
  • 姬姓來源於黃帝,是「萬姓之祖」,姬姓為什麼沒有滿天下?
    說到尋根,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百家姓》。可是《百家姓》這本書,只告訴了我們天下一共有多少個姓氏,卻沒有說是怎麼來的,這還得往前倒吧。倒來倒去,我們最終就倒到了現存最早的史書《春秋》,和他描述的那個春秋時代。而無數的線索,把我們苦苦尋找的根,齊齊地指向了同一個人。我們今天大多數人的姓氏,我們數千年的中華文明,都來源於這個人。他就是我們中華的人文始祖 - 軒轅黃帝。
  • 中國最奇特的一個姓,人口超七百萬,百家姓沒收錄,你身邊卻有很多
    由於「肖」和「蕭」就是一家人,所以《百家姓》只記錄了「蕭」,沒有記錄「肖」,「蕭」在《百家姓》排第三十的位置,這個姓氏的漢族人約有0.7%。 「肖」在古代作為姓氏的例子也不是完全沒有,只是很少而已,明《萬姓統譜》記載了各個姓氏的名人,其中提到「肖」姓名人有肖始、肖玉等等,明朝有個解元叫肖靖,元朝則有個萬戶叫肖乃臺。
  • 百家姓駱姓,關於它的知識你真的知道嗎?帶你去了解一下
  • 楊家坪謝家灣...重慶有姓氏的地名 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楊家坪商圈 陳林 攝  熟讀《百家姓》後  你能數出多少姓氏地名?軌道交通2號線 鄒樂 攝  重慶以姓氏命名的地名,結合《百家姓》來看,你能數出多少來?
  • 萬姓之祖——姬姓,八成以上的姓氏來源於它,為何如今卻沒落了?
    如今,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萬餘,僅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33%左右,算不上大姓,可是在三千多年前,天下可遍地是姬姓。姬姓直接分化出的411個姓佔《百家姓》總數504姓的82%,由這411個姓衍生出來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姬姓是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參考資料:《國語·晉語》、《姓氏考略》、《史記·五帝本紀》、《史記·三代世表》
  • 504個百家姓,有411個都得喊這個姓「祖宗」,第一王姓都是它後人
    如今姬姓並不是一個大姓,卻被奉為萬姓始祖,很多姓氏都起源於姬姓,只是在歷史的發展中產生了較多的改變。姬姓來自於黃帝,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姬軒轅。 相傳黃帝出生在姬水河畔,就用這地名作為自己的姓氏。黃帝二十五個兒子中只有兩個繼承了黃帝的姬姓。被稱為周朝始祖的姬棄精通農事,深受大禹器重,大禹尊稱其為后稷。
  • 馬上就要過年了,年的來歷你知道嗎,這個來歷很奇怪
    春節越來越近了,也就是說新年馬上就要到了,那麼有多少人知道我們的傳統節日——年的來歷?可能大人知道和「年獸」有關,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年的來歷吧。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外形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散居在深山森林中,人們把它們叫「年」,又名「夕」故過年又稱「除夕」,每「年」出來害人一次,當時的人無法制服它,只能受其侵害。怪物來到村裡,嚇得人們四散奔逃,它見人就追。凡人怎能鬥得過妖怪,轉眼間幾十個人已經在它的肚子裡了。它吃飽了之後,便搖搖晃晃地走回去了。
  • 百家姓中居然有一個來自外國?如今已成大姓,你知道是哪個嗎?
    百家姓對於中國人來說,其實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存在,因為絕大多數人的姓氏都是從百家姓中來得,因此這其實將所有中國人連在一起的,一個重要鎖鏈,而在大部分的認知裡,百家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自然就完完全全是來自中國的。
  • 百家姓圖騰:你的姓氏圖騰長什麼樣,你知道嗎?
    在此整理百家姓的圖騰,以供各位參考。說明:通常百家姓指大約360多個姓氏,此處因篇幅的限制,只展示人數最多的一百個姓氏。先上一張圖,諸位猜猜這是哪個姓氏的圖騰?這個姓氏還是比較好猜的,畢竟百家姓中帶田字的並不多見。
  • 百家姓之劉姓的來歷,和御龍術有關
    說到百家姓之劉姓,不得不說這個姓是百家姓中最為傳奇的一個姓氏,因為其得姓始祖會御龍術,且聽筆者給您一一道來。孔甲帝知道後,寬宏大量,決定不再追究,丘公就改為劉累,劉累族人遂改姓劉氏,中華劉姓遂繁衍生息。早在明代前,後人把邱公城附近的耿集鎮(古稱竹峪寨)雅稱「豢龍故裡」,又在西寨門迎門額上鑲刻「豢龍故裡」門額石記之。劉累終卒於今河南省魯山縣邱公城,葬於邱公城東北30米處。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修築昭平湖,劉累墓便沒於昭平湖中。
  • 你的姓在《百家姓》排在哪裡?《百家姓》姓氏排序有何依據
    你的姓在《百家姓》排在哪裡?《百家姓》姓氏排序有何依據?相信大家對這兩個問題都比較感興趣,沒事的時候大家都會查一查。《百家姓》的排名是經常改的,現在排名大都是按人口數量的多寡來排的。那作為第一本《百家姓》是怎麼來的?
  • 我國百家姓沒有收錄的一個姓氏,人口眾多,你身邊應該也常見
    中國的歷史上經歷了父系氏族和母系氏族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孩子只知道母親或者只知道父親,這時候也是非常混亂,婚姻狀況也沒有很規範的制度,近親尤其是兄妹近親很普遍,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發現了這種狀態對人類的延續是不利的,所以才有了後來的不能近親結婚的制度,但是這些制度也只是劃歸為倫理,也就是一家的直系血親不能通婚,對於旁系血親卻是崇尚親上加親的做法,這種方式延續到了今天
  • Nurse|你知道5.12國際護士節的來歷嗎?
    那麼,你知道國際護士節的來歷嗎?這個節日與一個人密切相關,TA是誰呢?讓我們先學習單詞,然後在Tips小貼士裡一起了解一下5.12國際護士節的來歷吧!寶寶讀對了沒?爸爸、媽媽們要給寶寶一個大大的鼓勵哦!
  • 不管去哪旅行,都要牢記「四帶四不帶」,不懂的了解一下
    其實,收拾行李貴「精」不貴「多」,用不上的物品帶去了也是白添負擔,真正需要的物品被遺漏往往給旅行帶來麻煩。今天,蝸牛就根據過往的出行經驗,給大家總結出行李收拾的8個小技巧,可以歸納為「四帶四不帶」,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
  • 現在終於知道它的來歷了!
    哈嘍大家好,又到了小飛豬為大家帶來的遊戲時間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念小飛豬呢?今天呢,我們就來聊一聊《明日之後》這款遊戲。想必大家對於這款遊戲都很熟悉。剛過了新手教程直接去快樂101大家都知道吧?今天呢,我們要說的就是圍繞著快樂101的一件物資,閒話少說,趕快來看看今天的內容吧!
  • 姓氏起源之姬姓—你的姓就是它演化而來的
    書接上回,之前我們說了上古八大姓,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可能是流傳最廣,發源最多,分支最大的一個姓:姬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是黃帝的姓,至今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黃帝長於姬水,所以以姬為姓。大家別看姬姓不常見,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