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填詞人的老去,他們寫的歌都堪稱經典,天王天后都在唱
如果說一首歌的靈魂是他的旋律,那麼歌詞就是給予了歌曲的生命,而歌手就是傳播他們的載體,一首歌曲的成功與否這三者缺一不可,而一個歌手的成功與否也離不開作曲與作詞,可以說每一個成功的歌手背後都有一個或者數個詞曲作者,當然了那些詞曲一手承擔的諸如李榮浩、汪峰、羅大佑這類的猛人就另當別論。
今天我們不說那些光芒萬丈的歌手,說說那些站在歌手身後的人 ,說說那些作詞填詞的創作者,看看他們給予一首歌賦予了怎麼樣的靈魂。
華語流行樂壇發展到現在,從最開始的翻唱到現在的自主創作,一直都離不開的一個群體就是作詞填詞人,這些創作人數年來默默的站在歌手的身後,絕大多數創作者被歌手的光芒掩蓋,一生默默無聞,明不見經傳。
但是事有例外,也總有一些創作者,哪怕歌手多麼輝煌也無法掩蓋他們的鋒芒,甚至於有些歌手靠著他們的作品一炮而紅。
總有那些幾個人會脫穎而出,出自他們之手的歌曲幾乎每一首都堪稱經典。總有那麼幾個人,即使不是歌手,也能影響樂壇。並不是所有的歌手都是音樂人,也不是所有的音樂人都是歌手,那些詞曲作者告訴我們,他們一樣也是很優秀的音樂人。
香港樂壇風生雲起的那20年間,靠的是翻唱,翻唱最多的是日本的歌曲,然後重新填詞,林夕的詞就是那段時間被大家慢慢認可的,王菲的《紅豆》、陳奕迅的《K歌之王》等歌曲都出自他的筆下,那個時候林夕的詞幾乎覆蓋了香港樂壇的情歌領域,他為張國榮、張學友、楊千嬅、劉德華、張惠妹、王菀之等眾多歌手創作過經典歌曲,眾多天王天后唱著他寫的歌。
林夕以精美、細膩的歌詞聞名,林夕的詞中意境迷離朦朧,給人以很大的回味空間。很多作品有著先聲奪人的效果。他的詞作在意象表達上的高人一等來自於他文學上的造詣。林夕擅用各種修辭描繪繾綣情感。排比、比興、象喻是其最常用的手法,用婉轉曲折甚至隱晦的方式摹飾複雜多變的情感,更給了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林夕擅長寫人的內心,那些傷情、敏感在他填詞的情歌裡被描寫的迷離朦,給人希望但也充滿失落,林夕把感情裡的分分合合,世間的紛紛擾擾都寫進了詞裡,讓多少人痛哭不已,撫慰千千萬萬傷心人。
每一首看似量身定做的背後,都是一顆愛而不得的靈魂在歌唱。林夕更多的時候仿佛寫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那些苦情就是他的苦情,或許他溶入的也只是自己。
這是林夕與另外一個創作者的不同,李宗盛更懂得別人,都說李宗盛最懂女人心,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出來。
李宗盛的歌詞簡單質樸,沒有連篇累牘華麗辭藻的堆砌,也少有高深莫測故弄玄虛,李宗盛的歌詞簡單到僅看歌詞就會觸動你,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李宗盛,因為他寫盡了平談生活,以生活為出發點,用簡練樸實、平易近人的文字捕捉聽者的心靈感受和感情寄託,將濃濃的感情深藏在理性的文字中。
無論是他的那一首歌 ,他都像一個心理醫生一般,把它刨解出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直擊內心,遺憾、希望都會在他的情歌裡呈現出來。
李宗盛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製作人,更是一位詞曲創作者,他曾經一度引領了華語流行音樂的潮流,他為張信哲、周華健、莫文蔚、孫燕姿、李憶蓮等創作的歌曲,無一不是那個時代的經典,直到現在依然令人難以忘懷。
李宗盛的成就在華語樂壇有目共睹,出道到現在創作作品無數,經典更是不少,也是現在華語樂壇為數不多的高產作者之一,也是經典最多的創作者之一,少有人能夠企及。
如果李宗盛的歌適合太多人,而羅大佑的詞只有他自己才能唱出那種韻味。1974年還在上學的羅大佑創作了第一首歌曲《歌》,兩年後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羅大佑是流行音樂的黑衣教父,在華語樂壇沒有人能夠取代他的位置,他就像一座裡程碑屹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
羅大佑有著很深後的文學造詣,他所創做的歌詞有一定的文學意義,這是當今樂壇很少有人能做到的,羅大佑的出現也喚醒了華語流行樂壇對於原創的追求。此後的齊秦、崔健、黃家駒以及後來的華語搖滾運動都受到過他的影響。
不論是林夕還是李宗盛、羅大佑,都是曾經那個是的最優秀的填詞人,有人稱他們詞聖,或許過譽,但是他們確實打造了那個時代最為經典的歌曲,一直影響到現在。
如果對他們有一些質疑,那麼說起黃霑知道的人應該很少會有質疑,說到他可能90後00後或許不會熟悉,但說到《射鵰英雄傳》《英雄本色》等電視電影主題曲,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那個時候的香港影視黃霑佔了一半主題曲的填詞,他是不但樂壇的傳奇人物,他的影響力在當時已經超出了流行音樂,成為代表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
其實不論李宗盛、羅大佑,還有黃霑,他們本不是專職意義上的填詞作詞人,但是他們確實詞曲創作領域難以逾越的標杆,他們的作品影響深遠,塑造出一個輝煌的樂壇。
而與他們不同的是林夕,方文山這類專業的填詞人,他們的出現綁定的是歌手的演唱,林夕寫了多少歌詞,才成就了如今的地位,方文山在遇到周杰倫之前曾寫出過經典。
更多的時候填詞人只是歌手背後默默無聞的一個人,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名字,只能慢慢的,慢慢的積累,直到到了一個連歌手也難以掩蓋鋒芒的地步。
詞曲創作者更多的是創作,他們沒有歌手的光芒萬丈,沒有歌手的光鮮亮麗,或許這與這個時代人的追求不符……只是華語樂壇輝煌的八九十年代填詞人老去的老去,退出的退出,這將會是一個怎麼樣的樂壇。
如果說一首歌的靈魂是他的旋律,那麼歌詞就是給予了歌曲的生命,再有趣的靈魂,沒有了生命,也只是無根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