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朝花夕誓》:在離別之朝豎起的約定之花
首先,感情兩個字貫穿整部動漫,親情 愛情 友情艾瑞爾生母直到死都在保護艾瑞爾的愛,瑪奇亞給予艾瑞爾的母愛親情,蕾莉亞和克裡姆從最開始單純的愛戀到後面演變成克裡姆病態的愛,米多獨身一人撫養蘭格兄弟的愛,蘭格 我想你來麻煩我 這種不求回報的單相思,蕾莉亞和女兒梅德梅爾愛,騎士團長伊佐爾為了國家的感情也可以定義為愛。騎士團長伊佐爾這個角色,初登場對這個角色行為有些不解,看到後面蘭格和艾瑞爾的對話我有了些想法。蘭格對梅薩迪沒這麼忠誠,只不過是想躲著瑪奇亞。艾瑞爾有了蒂塔,有了兄弟,有了即將出生的孩子,這個梅薩迪是瑪奇亞走之後我打造的第一個家,我要守護我的家園。
其次,融入社會、融入集體、融入家庭是本片的一大核心。劇中瑪奇亞多次提到要做一個合格的母親,「母親「不單單是一種對生下孩子的女性的稱謂,它隱含的意味是本片想要探討的一點。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法想像一個比兒子年輕的母親,母親這個身份在最基礎的生物領域已經隱含了比兒子年長的信息,而瑪奇亞長生不老的體質顯然導致了母親這個身份的錯位。
這個生物上的反常識直接導致了社會上的排斥,這也是長老一再告誡眾人不要去愛他人的原因,正常社會所建立起的常識、規則必定會被伊歐夫的融入所打亂,矛盾與孤獨便會因此而生。再者,整部動漫的劇本容量很足,反戰,親情,離別與救贖,它想表達有很多,我覺得原著應該能更好的表現出主題,115分鐘的時常極大地限制了發揮。但強就強在這還敘事清晰,人物性格飽滿,劇情震撼人心,還能找到所有主旨,可以很容易地代入到角色當中。
小天使媽媽瑪奇亞是純真與善良,兒子艾瑞爾是青春叛逆與覺悟。「淪為傀儡的公主」蕾莉亞是孤苦與救贖。「差不多是個鰥夫」烏裡姆是無奈最後崩壞。「離別」貫穿了全劇,而作者也從全新的視角詮釋了離別。與親人的離別。與愛人的離別。陰陽兩隔的離別。「此日一別不知何日能相逢」的離別。對於艾瑞爾來說,那條蘇牧是短命的,它的離去也是讓人難過和不舍的。
可對於瑪奇亞來說,艾瑞爾又何嘗不就是那條蘇牧呢?艾瑞爾在晚年又養了一條蘇牧,可我們又怎麼知道,在這條蘇牧之前又還有多少條蘇牧呢?這些蘇牧們是代替品嗎,還是永遠不如第一任感情深厚?誠然,對於瑪奇亞來說,也許在她漫長的人生中,她還會遇到其他的「艾瑞爾」,只不過第一個艾瑞爾教會了她什麼是愛,讓她明白了如何別離,最為深刻罷了。一個有限的生命是無法向一個永恆的生命承諾永遠的。
因為超出對方能力的期待,對方給不了,於親情,於友情,於愛情亦是如此,不要期望從窮人那裡得到錢財,不要期望時間可以倒流。要學會面對別離,學會把期望調到正好能得到的那種程度,那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開開心心。最後,如果說瑪奇亞代表愛,那麼蕾莉亞顯然就是代表自由的一方。瑪奇亞甘願被社會枷鎖所束縛,以此融入社會。
蕾莉亞則是偏愛無羈無絆地飛翔,甚至連女兒都不帶上。兩者都否認了原先的生活方式,即克裡姆所倡導的一種部落式的生活。部落式的生活是無法穩定存在的,終會被強權國家所解體。但無論是瑪奇亞的生活方式或是蕾莉亞的生活方式都不免離不開離別,準確來說,活著的每個普通人都離不開離別。或是不斷旅行,離開一個個地點;或是與社會關係的割裂,離開一個個愛你的與你愛的人,於離別之朝束起約定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