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門前弄大斧——不知天高地厚,「地」究竟有多厚?

2021-01-11 知識方便麵

我們總是說「天高地厚」。天確實高得看不到邊,但地到底有多厚呢?

有很多人都會留意到,我們在蓋房子的時候,挖地基甚至會挖十幾米;尤其是在打水井的時候,會打100多米深;鑽探油井的時候往往會鑽到地下幾千米的地方。目前,地質勘探所鑽到的最深深度為地下10000米。由此可見,「地」確實夠厚的。

那到底有多厚呢?我們都知道地球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橢圓形球體,赤道半徑是6378千米,南北極半徑是6357千米。也就是說,從地球表面赤道上的一點,穿透地心到地球另一面對應的一點,有12756千米;從北極點穿過地心到南極點,有12714千米。即使我們鑽到地下10000米,也不過是地球厚度的1%而已。形象些講,地球就好比一個蘋果,我們打的10000米的深度,連個蘋果皮也沒有鑽透呢。所以,鑽機想把地球鑽透只能說是妄想。

地殼

地殼深度介乎於5公裡至35公裡之間,是地球最外層的結構。海盆下比較薄的海洋地殼是由含鐵鎂的矽酸鹽巖石組成的。比較厚的大陸地殼則是由含鈉鉀鋁的矽酸鹽巖石構成。由於大陸地殼的主要構成元素是矽和鋁,因此也稱為矽鋁層。同樣,海洋地殼被稱為矽鎂層。

地殼和地幔的區別有兩部分。首先,地殼和地幔間有一個不連續面,導致地震波的速度變化,稱為莫霍洛維奇面,簡稱莫霍面。造成莫霍面的原因是面上方的巖石包含長石,而下方的巖石不含長石。第二,鐵鎂堆積巖和橄欖巖之間有一個化學不連續面。

很多構成地殼的巖石年齡在1億年左右,但已知最老的巖石年齡為44億年。因此可以推斷,地球在那時就擁有一個固體地殼。

地幔

地幔深度達2,890公裡,是地球最厚的層。地幔底部的壓強高達140×109帕(約140萬個大氣壓)。地幔由富含鐵和鎂的矽酸鹽巖石組成,和地殼相近。雖然地殼是固體,但是高溫使矽酸鹽擁有足夠的延展性,以在很長時間內緩慢流動。

地幔的對流在地面上體現為板塊運動。物質的熔點和粘度隨著壓強的變化而變化。由於地幔越向下壓強越大,因此地幔上方的部分比下方的部分更容易流動(化學變化也可能起著一定的作用)。地幔的黏度介乎1021-1024Pa·s之間。作為比較,水的粘度約為10-3Pa·s,而瀝青的黏度為107 Pa·s。

地核

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5kg/m3。由於地表物質的平均密度只有約3,000kg/m3,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地球核心區域有密度更高的物質。關於地核的更多信息則來自地震學研究。

地震學測量顯示,地核由2部分構成:半徑為1,220公裡的固體內核和裹在外面的液體外核,總半徑3,400公裡。固體內核是由英格·萊曼在1936年發現的,成分主要是鐵和鎳。

在45億年前的地球早期,高溫熔融的狀態使較重的物質下沉到地球中心,較輕的物質上浮到地殼,這個過程稱為行星分化。地核的成分因此可以推斷為80%的鐵、鎳,以及一些輕元素。其他的重元素例如鉛和鈾,不是含量過少,就是同其他輕元素結合而留在地殼裡。內核甚至被認為是由鐵晶體組成。

液體的外核包裹著內核,成分也是鐵和鎳,還有少量的輕元素。

最近的研究顯示,地核最內部可能富含金、鉑和其他親鐵元素。

組成地球的成分和普通球粒狀隕石和太陽外部的成分有很大關係。地球的成分同普通球粒隕石相似,而與另一種頑火輝石球粒隕石完全不同。在1940年初,包括弗朗西斯·伯奇在內的很多科學家在這個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地球物理學。兩種隕石出現如此巨大的差異之原因是生成頑火輝石球粒隕石的環境必須是極端缺氧的環境。這使親氧的元素部分或全部保留在和地核相同的合金中。

發電機理論認為,外核的對流,以及科氏效應為地球創造了磁場。內核由於高於居裡溫度而不能保持一個穩定的磁場,但是可能對外核產生的磁場起了穩定作用。

最近的研究顯示,內核可能比地球的其他部分轉得快。在2005年8月,一些地球物理學家在《科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地球的內核每年比地表多轉0.3至0.5度。

相關焦點

  • 不知天高地厚?中國古代傳統的世界觀,天地有多高多厚?
    在荀子的《勸學篇》中,有這樣一句話,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這裡邊有個成語,就是天高地厚,一般形容天地的廣闊和厚重,人只有了解到這點,才會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和無知。天高地厚這個成語,也指恩德極其深厚,或者比喻事情的艱巨或複雜,但現實生活中,一般都是反著用,用於貶義,比如說某某不知天高地厚,形容一個人無知、自大,不明事理。不知天高地厚,貌似老人經常這樣評價年輕人。那麼我們在用這個成語評價別人的時候,是不是想過一個問題,天到底有多高?地到底有多厚?
  • 俗話中說:不知天高地厚,那「天」究竟有多高呢?
    往常我們俗話中說啊,不知天高地厚,現在是既知道天多高,也知道地多厚了。想要知道天多高,就得明白天究竟是個啥,然後才能去測量,你說對不?如果說把天定義為大氣層的話,這就好辦了,因為這件事情是可以辦到的。大氣層是籠罩在地表上空的濃密氣體,不僅起到保溫的作用,而且平流層中還有平均厚度僅為3毫米的臭氧層,可以吸收大量的紫外線,僅允許少量的紫外線透射進來,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
  •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科學家有說法
    天高地厚,這一成語出自《荀子·勸學》。如今,人們多以「不知天高地厚」比喻不知事情的艱巨、嚴重,諷刺那些不自量力者。那麼,究竟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呢?  地厚,是指從地面到地心的厚度。有意思的是,人類居住的地球,既不是圓形,也不是橢圓形,而是南路大,北路小,中間略凸的「梨形」。科學家通過衛星測定,地球各處厚度不一,赤道周圍地區要比其他地方厚。因此,儘管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其峰頂到地心的直線距離有6381.9公裡,但是,南美洲厄瓜多中部的欽博拉索山,其峰頂到地心的直線距離為6384.1公裡,這裡便成為了地球最厚的地方。
  • 不知「天高地厚」是說人淺薄無知,古今又有幾人知,你能說清嗎?
    常聽一些人批評某人「不知天高地厚」,也在一些評論裡常看到有人噴人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那麼真正的「天高地厚」是怎樣的呢?古今中外有幾人能夠知曉呢?我們今天就來把這個問題透徹的討論一下。
  • 人生對標「天高地厚」:大恩大德莫若此,自驕自大莫知此
    相對地為最下者,則天為至高者。「天者,高之極也;地者,下之極也」(《荀子·禮論》)。地為至下存在者,又襯託出天的至高。天至高則賦以至尊之名,地至下則配以至卑之名。「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易·繫辭上》)有高下則有尊卑,有尊卑就有貴賤之序次。以天為高之極,以地為厚之極,後來成為高下或高厚至極的代稱。
  • 《抖音》不知天高地厚風起雲湧萬星隕落歌曲分享
    18183首頁 《抖音》不知天高地厚風起雲湧萬星隕落歌曲分享 《抖音》不知天高地厚風起雲湧萬星隕落歌曲分享 來源:
  • 不知「天高地厚」,地厚有多厚?大概是一頭豬的重量吧
    天和地,從古至今就像孿生兄弟存在在祖先的精神世界,天代表頭頂之上,地就代表腳底之下;天代表陽,地就代表陰;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那地勢坤,君子應以厚德載物……今天就來看看地的故事。意思是說宇宙從混沌分開成天地的時候,輕而清的物質往上升,形成了天,而重而濁的物質往下降,形成了地,地,就是承載萬物的地方。這個解釋很熟悉,來源於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釋地的意思。其實地現在的本意大地之意,可能能從「土」、「社」兩字得到更好的解釋。
  • 小學4年級文憑的馬未都,365天曬詩不斷,是有才還是不知天高地厚
    雖然席慕蓉、舒婷、北島等人的詩集仍有,但多數都是一些很早之前的作品,已經成名的大詩人們似乎很少寫詩了。正牌詩人們寫得少了,文化界有些其它領域的名人卻很有興致,比如本期要說的馬未都。以王朔的話來說,馬未都就是一個倒騰古董的,他與詩本是沾不上關係的。
  • 《招搖》不知天高地厚的林子豫在吃不到天鵝肉的時候果然黑化了
    不知天高地厚的林子豫在吃不到天鵝肉的時候果然黑化了hello,大家好!大型古裝仙俠劇《招搖》是根據九鷺非香的同名小說改編,主要講述了萬路門門主路招搖和厲塵瀾歷經千難萬阻相愛相殺最終走到一起的愛情故事。該劇由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播出,並在愛奇藝同步播出。
  • 變老時,才知道天高地厚(深度好文)
    年輕,幼稚,無畏,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一種勇闖天涯高傲。待至中年,走過風雨,歷經磨難,慢慢懂得了,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當脾氣磨光,稜角磨圓,才學會放下身段,夾起尾巴,力求平平安安,穩穩向前。在變老的路上,漸漸懂得了,人生,平安是福,健康最美,平平淡淡才是真。抬頭看天,低頭走路,才不會跌倒,才能平順地走完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如此安好。人在世上,祈求圓滿,可是上天只給片斷。
  • 地殼有多厚?地球若是個雞蛋,地殼還沒蛋殼厚,但最厚處在我國
    以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話形容地球陸地的厚度,就是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那麼地球的地殼還沒有雞蛋殼厚。我們常說「天高地厚」,天當然很高,但是大氣層的厚度不過才幾百公裡,在往上的空氣就非常的稀薄了,人造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穿越其間都沒有問題。那麼地有多厚呢?
  • 謹以此類股獻給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股民
    謹以此類股獻給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股民,以此為戒,可以銘心。一路上漲,強勁有力,一路下跌,毫不客氣,理由,沒業績,主業差,擊鼓傳花,硬炒它,純粹莊股,一旦套人,不死也得掉層皮。越來越成熟的市場,並不適合散戶,都是機構抱團大白馬,大科技,高位業績股,成長股,散戶看不到實質,只看到虛表,很容易遭遇障眼法,核心資產在哪裡,價值就在哪裡。東打一槍西打一槍的遊資,就是引誘著小散雜亂無章的遊走在a股的中小創和垃圾股,最終小散被榨乾出局,換一批進來繼續日復月復年復。
  • 王者榮耀孤影的魯班七號究竟有多強?網友:上巔峰賽如喝水!
    關注過孤影的王者榮耀玩家都知道,前段時間孤影因為發育路被搶,孤影閃現吃線的魯班七號鬧得沸沸揚揚。日前王者榮耀S21賽季更新,一些別有用心的網友竟然開始懷疑孤影會不會打魯班七號。為此,孤影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開始使用魯班七號瘋狂上分,結果光速登頂國服第一,瘋狂打臉鍵盤俠。
  • 海賊王:路飛等人都曾不知天高地厚,挑戰過超級高手,年輕真好
    《海賊王》的世界裡,有許多讓人高山仰止的存在,比如四皇、三大將等。不過也有許多正在攀爬高山的人,比如路飛、古蘭特等人。路飛他們就曾經不知道天高地厚,挑戰過在當時比他們強大許多的人,全然不顧後果。不得不讓人感嘆,年輕真是好。
  • DNF有意思的卡片說明,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說我是野豬?
    這傢伙的卡片上的字很有意思: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傢伙竟然說我是野豬?的確它的外形是像野豬,大家也都叫它野豬,其實它是由無數致命的病菌組成的,可以化為任何形狀,你說它說野豬,其實也不太對。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讀者,竟然說我說LMZ?
  • 抖音雕蟲小技竟敢班門弄斧是什麼電影
    抖音雕蟲小技竟敢班門弄斧是什麼電影? 電影名:《青蛇》,該段臺詞是由扮演法海的趙文卓說的。 完整版臺詞: 妖孽! 以上就是小編帶來的抖音雕蟲小技竟敢班門弄斧是什麼電影?雕蟲小技竟敢班門弄斧大威天龍臺詞出處介紹了,更多熱門資訊內容,請關注3DM手遊網。
  • 《仁王2》大斧開荒怎麼玩 大斧開荒玩法技巧教學
    導 讀 相比其他熱門武器,大斧在仁王2中的選擇率並不是很高,但仍有許多對大斧有著感情的玩家在2代中一路砍到底
  • 早讀丨變老時,才知道天高地厚
    可實際生活中,學習不注意細節,粗枝大葉,工作敷衍了事,不拘細節,不精益求精,待人不慊虛,不重注禮節、仁義,總是以自己為中心,不以大局為主,說話咄咄逼人,禮讓三千他卻得寸進尺,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到頭來即無人氣,又無人緣、人脈,一世平淡、平庸,為年輕留下了半生的遺憾。
  • 天到底有多高?人類在天上發現了什麼?地球上空比你想的有趣多了
    在荀子的《勸學篇》中有這樣一句話: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我們不難看出這段話中存在一個成語,即天高地厚,一般用來形容天地的廣闊和厚重,而人類只有了解到這一點,才會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和無知,其實天高地厚這個成語,也指恩德極其深厚,或者比喻事情的艱巨或複雜,在現實生活中,一般多為反語,用於貶義,例如某人不知天高地厚,來形容一個人無知、自大,不明事理,當人們使用這個成語評價他人時
  • 《極刑飯》之燈心草瘦肉粥:葉老闆不知天高地厚虐打範禪,結果被金...
    《極刑飯》之燈心草瘦肉粥:葉老闆不知天高地厚虐打範禪,結果被金殺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