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醬釉色瓷器是對宋代定窯紫定的致敬

2021-01-18 樣子收藏

醬釉因以「紫金土」配釉亦稱「紫金釉」。其釉色類似芝麻醬色。醬釉瓷早在宋代就多見於北方的許多瓷窯,其中以定窯的「紫定」器最為著名。醬釉瓷器釉色是因為鐵元素而呈醬色,醬釉是一種以鐵為著色金屬元素的高溫釉,釉中氧化鐵和氧化亞鐵的總量達5%以上。宋代定窯瓷器的紫定是燒造最好的醬釉色瓷器。明清兩朝尤其是清代瓷器仿造宋代醬釉瓷器比較多。因為後人都以宋代瓷器為榮,像重視文人的朝代致敬。

宋代醬釉瓷器以定窯紫金定為最

宋代定窯以白瓷聞名,殊不知宋代定窯最值錢的釉色是紫金定,也就是醬釉瓷器。宋代備份磁州窯也有醬釉瓷器,但是沒有定窯紫定出名。宋代醬釉瓷器都在北方燒造。

宋代定窯醬釉蓋碗

宋代定窯醬釉蓋碗,通高6釐米,口徑12釐米,足徑5.3釐米。碗直口,深腹,圈足。蓋頂置瓜蒂形紐。通體施醬色釉,碗口沿及圈足無釉,露胎處呈白色。

宋代定窯醬釉蓋碗

宋代定窯除以燒造白釉瓷器著稱外,其黑釉、醬釉瓷器也相當精美,俗稱「黑定」、「紫定」。與定窯白釉瓷器相比,這些器物燒造數量較少,因此更顯珍貴。

元明醬釉瓷器不溫不火

醬釉瓷器在宋代得到了幾大發展,很多宋人都喜歡收藏紫定瓷器,而且紫定非常少,異常珍貴,但是在元代基本沒有聽說過醬釉瓷器,自明代洪武時期就燒造醬釉瓷器了,但是一直默默無聞,直到明代中期才有大量醬釉瓷器出現,所以很多人以為明代醬釉瓷器燒造於明代中期,其實明初就已經開始燒造了。

明代宣德時景德鎮官窯出產的醬釉瓷造型規整,色澤溫潤純正,釉面肥厚並有橘皮紋。常見器物有撇口碗、撇口盤、收口盤和瓜式執壺等。

明宣德醬釉盤

明宣德醬釉盤,高3.6釐米,口徑15釐米,足徑9.5釐米。盤撇口,弧壁,圈足。底微塌。通體內外施醬色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暗刻雙線圈內暗刻楷書「大明宣德年制」 雙行六字款。

明宣德醬釉盤

如火如荼的清代醬釉瓷器

清代康熙帝勵精圖治不僅打開了國家的政治版圖,也打開了景德鎮御窯廠的寶庫。自康熙至雍正至乾隆,三朝134年讓最不起眼的醬釉瓷器在這一一時期的景德鎮展開了最後的輝煌。數以百計的陶瓷品種,個個神完氣足,鮮豔奪目。只有醬釉,鮮豔不如彩,深沉不如黑,羞答答地站在中間,兩邊不靠。打醬釉誕生之日起,從來未有過如此高貴的地位,雖曇花一現,卻也耀眼。

清代青花醬釉瓷器
清代青花醬釉瓷器
清代青花醬釉瓷器

明清景德鎮醬釉配方又因使用紫金土而獲名。醬釉本名不好聽,紫金成為藝名,醬釉名正言順地叫紫金釉了,康熙醬釉還僅限於茶具餐具,到了雍正乾隆時期醬釉瓷器進宮廷大內。

明清醬釉瓷器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因為國外人喜歡收藏宋代瓷器,為了創匯明清開始大量燒造仿造宋代醬釉瓷器紫定,所以有了醬釉瓷器的輝煌過往。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宋代五大名窯?
    中國宋代瓷器生產,以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個窯口產品最為有名,後人統稱其為「宋代五大名窯」。 官窯 也泛指明、清時期景德鎮為宮廷生產的瓷器。元代景德鎮官窯稱「樞府窯」。明清景德鎮官窯,近代常以帝王年號分別命名,如;「宣德窯」、「成化窯」、「康熙窯」等。明清官窯亦稱「御窯」,存世量極少。 3、胎體較厚,天青色釉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種開片與同期的哥窯有很大不同,一般來說,官窯釉厚者開大塊冰裂紋,釉較薄者開小片,哥窯則以細碎的魚子紋最為見長。
  • 遼金燕川定窯黑釉茶入
    遼金燕川定窯黑釉茶入 遼金燕川定窯黑釉茶入 尺寸:直徑11.5釐米,高9釐米 品相:全品
  • 收藏瓷器,你必須要知道的五大名窯,八大窯系!
    在我國瓷器的製作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陶器誕生那天起至今有數不清的窯口在誕生、在製作無數的精美瓷器,不能一一例舉,縱觀歷史在我國瓷器歷史上有著名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窯最令世人注目。八大窯系是越州窯系、耀州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磁州窯系、建陽窯系、定窯窯系、鈞窯窯系。但後來又有德化窯、醴陵窯。
  • 如何區分各種黑釉瓷器?
    從唐宋時期至明清時期,黑釉瓷器都經久不衰,較為盛行,尤其是明清時期的御窯廠所燒造的黑釉瓷器做工精細,受到世人的喜愛。二、黑釉瓷-建窯瓷器南宋時期,黑釉瓷器製作最為推崇的是建窯,又稱之為「黑建」。黑釉瓷器美觀大方,釉色滋潤,而且還有各種形狀的銀色白波紋,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兔毫釉」、「油滴釉」、「玳瑁釉」、「鷓鴣斑釉」等,這些都是名貴的顏色釉瓷。建窯以生產碗和盞為主,尤其宋代的兔毫盞知名度非常高。1.兔毫釉兔毫釉是黑釉瓷中的精品之一,以宋代製作的兔毫釉盞最為知名。
  • 原來宋代瓷器,還有這些極為罕見的「款識」
    五代越窯瓷質刻「官」字款匣缽  2、定窯瓷器款識鑑別  定窯瓷器是進奉皇帝的,所以,瓷器款識多與宮廷有關。  宋代「尚食局」款定瓷    另外,定窯瓷中還有底刻「五王府」三字,這是某五王府定燒的器物。  定窯瓷器中有一些銘文是宮廷玉工鐫刻的。  這類款識多為宮殿建築的名稱,有「奉華」、「風華」、「慈福」、「聚秀」、「禁苑」、「德壽」。  定窯瓷器款識除刻劃以外,還有模印和書寫款識。 如一件宋定窯白瓷盤,盤心印陰文:「定州公用」。 這是專門為定州府衙燒制的瓷器。
  • 古代人用什麼瓷器盛放月餅,祭奉月神過中秋
    到了唐代中秋成了固定的節日,到了宋代中秋賞月成為風行雅事,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最早出現在宋代《夢梁錄》,起初月餅不是圓的是菱形花樣的餅型糕點,每個季節都有,元代基本沿襲了宋代的習俗,直到明代月餅和中秋節結合起來,具有團圓美好的寓意,而且把祭祀月亮的瓷器釉色也有了明確的規定。
  • 中國紅釉瓷器知識大全
    一、紅釉瓷器-基本知識最早的紅釉瓷器可以追溯至宋代時期,但是宋代的燒造技術還十分有限,真正呈色穩定的紅釉瓷器多是由明清時期所燒造。紅釉瓷器的種類非常多,除鮮紅之外,還有鈞紅、豇豆紅、礬紅、祭紅、抹紅、郎窯紅、珊瑚紅、金紅、寶石紅等。
  • 宋代黑瓷器的鑑定方法。讀熟了,藏友也可自己鑑定宋代黑瓷器
    有些珍藏界友人,對宋代黑釉瓷器真品甚感興趣。自北宋至南宋,燒制黑釉瓷的窯場著實許多,漫衍各地;燒出來的黑釉瓷各有特色。釉色、造型、紋飾和工藝等方面不大相同,精粗差異亦大。
  • 菊之吉祥——有關菊花的瓷器、首飾和古畫
    ——辛棄疾(宋代)《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有以「菊」表述秋日「清愁」的: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晏殊(宋代)《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北宋,定窯白釉印花纏枝菊紋笠式碗,高4.6釐米,口徑16.6釐米,足徑3.6釐米。故宮博物院藏。碗內外施白釉,口鑲銅釦。外壁光素,碗內印花裝飾,內壁模印纏枝菊紋,近口沿處印回紋一周。
  • 宋代文人空間——大文豪們的品位
    第5期拍賣:宋代文人空間 專場講解,點擊播放 01/宋朝純種賽級犬,帶證書哦 宋 影青瓷塑小狗
  • 秦大樹:瓷器化妝土工藝的產生與發展
    這項考古發現表明洛陽發現的北魏時期的瓷器很有可能是鞏義市白河窯的產品。根據已刊布的照片觀察,可以看到被定為北魏地層出土的青瓷器包括兩種,一種是在淺灰褐胎上施玻璃質感很強、流動性較強的釉的青瓷器,另一種則是在淡淡的青釉之下施有一層很薄的化妝土。
  • 收藏中國瓷器十大要點
    1熟能生巧 中國瓷器仿古已有數百年歷史,早期乃希望向古人致敬,但亦有人魚目混珠,因此買家必須加倍小心。想認識瓷器,便要博覽藏品。不妨善用各地知名拍賣行舉行的拍賣,認識不同類型的中國瓷器,由於拍賣行能讓藏家親身接觸瓷器,因此在很多方面也比博物館更勝一籌。藏家能藉此了解瓷器的觸感、重量與彩繪品質。
  • 河北承德 | 避暑山莊博物館「九重釉色」藏瓷藝術展等你來!
    河北承德 | 避暑山莊博物館「九重釉色」藏瓷藝術展等你來!2020年12月10日,「九重釉色—避暑山莊藏瓷藝術展」在避暑山莊博物館正宮區十九間照房開展。116件宋明遺珍及康雍乾三代官窯精品將帶您走進一場清宮御瓷的饕餮盛宴。清代是我國瓷器史上的黃金時代。
  • 專業收藏知識:中國瓷器歷史上的100個窯口匯總(江西窯口)!
    黑瓷製品較複雜,有黑釉,醬紅釉,醬褐釉,茶青釉,黑釉窯變等。但真正烏黑髮亮的黑釉不多,窯兔毫,玳瑁等斑紋也不太成功;胎呈暗紅或紫灰色。七裡鎮窯生產的器型多為碗、盤、盞、碟、罐、缽、壺等日用器,產品中還有部分外銷瓷。器體厚重,大多為實圈足,施釉不及底,足部露胎。永和窯宋代南方著名民間瓷窯。
  • 歷史上燒制黑釉瓷器的窯口
    黑釉瓷器在現代已經非常少的使用,但在古代東漢時期就開始燒制精美的黑釉瓷器。東晉時期德清窯所燒黑釉釉面滋潤、光亮,色黑如漆,可與漆器媲美。唐宋時期黑釉發展到高峰期,其中宋代建陽窯燒制的黑釉盞最為出名。明清時期黑釉瓷器製作精美,多以黑釉為地施各種低溫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