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花!山東這4個縣(市、區)被樹成樣板啦!大眾日報記者 方壘
2020-11-24 14:04:4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近日,水利部印發《關於公布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的公告》,山東莒縣、莒南縣、泗水縣、萊西市榜上有名,成為全國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總數位居全國首位。
小型水庫是區域防洪和農業生產的重要基礎設施,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我省深入推進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和示範縣創建,以落實管護主體、管護人員、管護經費為重點,逐步實現小型水庫從「無人管」到「有人管」「專業管」,從沒有經費到有錢辦事的根本性制度變化。
截至2019年底,山東有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任務的94個縣,已全部完成改革,涉及5196座(不含青島)山丘區小型水庫,各地全面建立了權責明確、職能清晰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制度完備、人員到位的管護體系,資金穩定、渠道暢通的經費保障機制,12個縣(市、區)被評為省級示範縣。今年,山東新增24個縣參與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庫體制改革示範縣創建工作,「兩批示範縣共包含小型水庫3614座,佔全省小型水庫總數的62%。」山東省水利廳水利工程運行管理處二級調研員季新民介紹。
一起看看全國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的經驗:
莒縣
針對小型水庫數量多(212座),管理人員不足,鄉鎮技術力量薄弱問題。經縣委研究確定,通過組建國有公司(莒縣清水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公司),對小型水庫進行統一管理和養護,公司設立 6 個分公司,劃片負責小型水庫的日常管護,水庫巡查管護員成為公司「職員」,極大提高了水庫管理效能,形成了「莒縣模式」。
莒南縣
莒南縣在體制改革和示範縣創建中,補工程設施短板,強化運行監管,著力隊伍建設,注重精細化管理,打造精品工程。實現了隊伍建設規範化,維修養護集約化,工程管理標準化。營南縣對巡查管護隊伍實行每年一訓、持證上崗、定期觀摩交流制度,鄉鎮實行月度"例會制",強化人員基本知識和技能培養,不斷提升隊伍素質,創造了"莒南經驗"。
泗水縣
2019年結合全縣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將原6個水庫、大閘管理所改制成7座大中型水庫、閘、壩區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了以大帶小,區域化、流域化管理模式。7個管理服務中心把全縣79座小型水庫按照分布及流域,統籌納入各個服務中心管理,與鄉鎮共同構建起了小水庫的網格化管理格局,打造了「泗水路徑」。
萊西市
明晰產權歸屬,實行小型水庫管理宜採用所有權、管理權、使用權「三權分離」。建立市、鎮(街)和村三級維修養護管理體系。通過「管養分離」,實現專業化、精細化維修養護,鎮(街)村負責對大壩的安全、工程施設運行情況定期進行排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給水利部門,列入維修計劃;水利部門建立小型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管理資料庫,精準指導小型水庫日常維修養護管理工作;市財政每年年底將維修養護資金列入下一年度財政預算;水利部門負責進行統一招標,選取專業維修養護公司。(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壘 報導)
責任編輯: 禹亞寧
打開大眾日報客戶端閱讀全文
網友評論
滑動提交數據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