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級驅逐艦的引進從短期來看是應急,長期來看對我們的技術升級也是有積極意義的。現在前2艘「現代」級已經進入中期改造階段,大部分設備都已經更換為國產,雖然無法加入中國的航空母艦戰鬥群,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仍然在其他方面繼續發揮重大作用。
1990-2000年對中國海軍來說是一個非常尷尬的時期,因為海上作戰兵器的基礎差距已經達到了幾乎歷史最大值。配備「宙斯盾」作戰系統的「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相繼在1987年和1991年服役,成為當時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的水面艦艇。更為尷尬的是,1990年對岸開工建造「成功」級護衛艦,這是一種以美國「佩裡」級護衛艦為藍本的4000噸級飛彈護衛艦,裝備的美制「標準1」艦空飛彈使其具備一定的區域防空能力。
此時,中國海軍的主力水面艦艇是051型驅逐艦和053型護衛艦。051型驅逐艦排水量3750噸,不足「成功」級護衛艦的噸位。雖名為「飛彈驅逐艦」,但主戰武器仍然以火炮為主,裝備2座三聯裝"海鷹-2"反艦飛彈,這種飛彈不僅無法超音速飛行,而且彈體巨大極易遭到攔截。而防空方面,大部分051型只能依靠37毫米和57毫米防空炮進行防空,在90年代中這種防空水平基本等於沒有。另一種053H1型飛彈護衛艦情況基本和051一樣,反艦飛彈依舊使用"海鷹-2",防空只有防空炮。雖然90年代開始批量生產053H2型護衛艦,但防空依舊還是老樣子,反艦飛彈更換為「鷹擊-8」
直到1994年和1996年,中國服役了052型112艦和113艦,這兩艦當時集成了中國最先進的電子、武器技術,配備「海響尾蛇」艦空飛彈發射裝置、雙機庫搭載2架反潛直升機、綜合作戰指揮系統。即便這樣,仍然和對岸的「成功」級有一定的差距,「成功」級可艦載2架SH-60反潛直升機、配備2座四聯裝「雄風」反艦飛彈發射裝置,但他搭載的「標準1」具備區域防空能力,而052型的「海響尾蛇」只是點防空飛彈。與對岸相比連驅逐艦和護衛艦這種中小型作戰艦艇都不存在技術裝備的優勢,更不用說和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戰鬥群相比了。
1996年的海峽危機更加讓我們認識到了技術裝備的嚴重落後,或者說如果當年爆發海戰美國介入後會發生海戰版的海灣戰爭。而當時,雖然我們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中遠程防空飛彈已經立項,但都是處於紙面狀態,根本沒有實戰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防空能力、反潛能力極弱、反艦能力一般般的中國海軍必須尋求短時間內可以提升實力的辦法,所以將目光放到了俄羅斯。1997年中國採購俄羅斯未完工但無力繼續建造的的2艘956型「現代」級驅逐艦以緩解當時的兩岸實力嚴重不均衡的問題。
956型「現代」級驅逐艦與美國的「宙斯盾」艦相比略顯落後,但勝在火力均衡,裝備2座AK-130艦炮、2座四聯裝3M-80「日炙」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和「施基利」防空系統。特別是「施基利」,他的最大射程達到25公裡,遠遠超過當時射程10公裡的「海響尾蛇」,所以1999年「杭州」艦實際成為當時中國第一艘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水面作戰艦艇。而「日炙」3M-80反艦飛彈屬於超音速重型反艦飛彈,無論在突防還是戰鬥部打擊水平都是優於當時中國海軍的鷹擊系列反艦飛彈。
2001年中國又追加了2艘「現代」級,而且是改進型的956EM,撤掉艦艉主炮改為防空飛彈發射裝置。怎麼說,90年代末-00年代初中國海軍的武器系統比較繁雜,除了「萬國造」的052還有051B、052B,「現代」級的引入在短短幾年時間裡讓中國海軍直接擁有了區域防空和較為先進的反艦水平,其意義和引進Su-27是一樣的,都是短時間內的應急產品,幫助中國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時期。
從長遠角度來看,引進的「現代」級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國解決了一些技術問題。下圖是改造之後的「杭州」艦,他的大部分電子設備都已經更換為國產,但其中的382型對空搜索雷達的技術一定程度上借鑑了原版MR-750MA"頂板"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而366型超視距對海搜索雷達也有"音樂臺"超視距對海搜索雷達的影子。而國產的054A型飛彈護衛艦恰恰將這些電子裝備大規模應用。
雖然現在我們在052C/052D已經大批量服役,「現代」級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技術落後,也不會編入中國的航空母艦戰鬥群。在改裝之後,由於其強大的對艦和對地打擊火力,特別是每分鐘射速達到180發的AK-130艦炮,配合高精度的火控可以定點清除或火力壓制,在兩棲登陸作戰中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