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絕對的, 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

2020-12-12 高山流水心自如

還記得網易雲那句評論:

什麼時候最孤獨?」「盛世煙火由你而放,他們都在看煙花,無人想起你」

孤獨是絕對的, 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絕望的孤獨與其說是原罪,不如說是原罪的原罪。

每個人都孤獨,卻並未因這相似的孤獨相連,人終究是孤獨的,好像人終歸是要死的。 過去的那些歲月裡, 他總覺得這笑容裡藏著某種微妙和智慧。

如今他覺察到一種狡黠和嘲弄。 天逐漸變暖了, 令人昏昏欲睡。焦慮慢慢地化成疲倦,在他身上可以看見一種深深的平靜。

——卡森·麥卡勒斯 《心是孤獨的獵手》

孤獨這東西!

寫在前面,最近的狀態:沒有特別想維持的關係,沒有特別想努力的動力,走近的人不抗拒,離開的人不挽留。我孤獨,可我並不孤單。

本書作者卡森麥卡勒斯的一生深受病痛折磨,幾度中風終致半身癱瘓,也許身體的不健全是她孤獨的根源,被她影射到小說的人物中。她筆下的故事充斥著「荒誕」、「畸形」的因素,而「孤獨」是他們最大的共性,正如麥卡勒斯所經歷的一生。

這部小說中有五位主要人物:溫柔且紳士的聾啞人辛格、熱愛音樂和自由的少女米克、對客人充滿好奇的餐館老闆比夫、渴望共產主義的白人流浪漢布朗特、渴望種族平等的黑人醫生考普蘭德。

眾人有著各自的生活上或精神上的困境,每個人都定義了一種孤獨,而聾啞人辛格是他們共同的精神歸宿,辛格扮演著眾人心中「沉默的上帝」的角色。正因為辛格是無聲的,每個人都根據自身的想法去賦予辛格不同的形象,使他成為一個理想的傾聽者,他智慧、高大並無所不知。

他們都覺得他能聽懂他們的話語,理解他們的意思,懂得他們內心的渴望。

而事實上是辛格在他去精神病院看望好友安東尼帕羅斯時是這樣說的:他們是很奇怪的人,他們總是在說話。他甚至無法讀懂他們的唇語,所以,與其說他們在與辛格傾訴,實則是在與虛無溝通,一切都是徒勞的,他只是充當了一個禮貌的聆聽者,即使他什麼也聽到不。多麼的諷刺!

事實上辛格與其他人一樣,同樣沉浸在尋求被理解的虛無渴望中,並且更甚,被送去了精神病院的安東尼帕羅斯是辛格的唯一的精神寄託。

說到他們之間的交流,小說裡寫辛格總是快速地向帕羅斯打著手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可帕羅斯並不關心他所說的一切,他只想著儲藏室裡的食物。他們的溝通實則是單向無效的。奇怪的是辛格自己也知道著這一事實,但是他還是忍不住要去跟帕羅斯分享他的一切。

這是一個孤獨到極致的故事,再次探討了人類面臨的終極問題-孤獨。每個人都在述說,卻沒有人傾聽。

連最後一個傾聽的人,也是脆弱的「偽裝者」,在辛格最後一次去精神病院去探望好友而被告知他已離世的時候,辛格用一把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留給人們的是一片錯愕和失去傾聽者的失落。人與人精神的隔絕是人孤獨的來源,無法樂他人所樂,無法痛他人所痛。正是這情感或者意識傳遞過程中的障礙造成了人類的孤獨。

「理解」本身是建立在個人有限的閱歷上。為了達到「感同身受」必須先「經歷」,但又因為經歷的內容、程度的不同以及個體差異等因素,便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個人感受上的偏差。這份感受是個人的,難以言傳的,那私人的、深切的體會與感受也只屬於自己。

我們往往很容易言不盡意,詞不達意。就算把話說的再動聽和感人,別人理解的和你也不會完全一樣。我們無法從根源上消除隔離,解決孤獨。換句話說,孤獨只能對待,而無法被消滅。

米蘭昆德拉曾這樣解釋孤獨這詞:「獨自穿越生命而不用任何人關心,說話不用人傾聽,經受痛苦而不用人憐憫」。

而我卻認為,孤獨是獨自穿越生命而渴望人的關心,說話需要人傾聽,經受痛苦需要人的憐憫的一種心情。對待孤獨反而更應向他在另一本書中所說:「我離你很遠,我沒什麼可以跟你說的,可是我就在這裡,而且我知道你在那裡。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然而因為這世界之大容納了千千萬萬的的孤島,我在這裡感受到的海浪,也曾拂過你的沙灘,捲走了你的沙礫。奇怪的是正因為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反而令人感到不孤獨了。

我去過很多地方,但我只遇到過很少的我們。

相關焦點

  • 《這個殺手不太冷》:孤獨是人的常態,愛讓孤獨變得溫暖
    這個寓言有兩層意思:第一,孤獨是人類的本質;第二,愛是一種向善向美的力量。一、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要經歷一段孤獨我們赤裸裸的來到這個世界,什麼也沒帶來最後什麼也不會帶走。孤獨的來到這個世上,開始自己的孤獨之旅。
  • 《百年孤獨》中最孤獨的句子,看完就能理解孤獨的意義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
  • 孤獨情結:「兩百年的孤獨」與「精神失根的孤獨」
    古希臘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中,普羅米修斯為了世間的光明生活甘願冒險偷盜天火造福人類,自己卻被天父宙斯處以嚴酷的刑罰,一生一世都被束縛在荒無人煙的高加索山上。普羅米修斯心懷人類的幸福未來,不惜以身犯險,失去了自由,最終換來的是永遠的孤獨與寂寞。另一位古希臘戲劇家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便是描繪了一位孤獨的英雄一生孤獨的命運。
  • 百年孤獨與被瘟疫改變的愛情
    雖然後來日本大導演黑澤明一度改變了馬爾克斯的固執,馬爾克斯也表示只有黑澤明能將《百年孤獨》拍成電影,但之後不久黑澤明就不幸去世。電影與《百年孤獨》就此失之交臂。 1996年,何勇因故退出文藝界;張楚則在發表第二張專輯後便離開北京回到西安老家隱居,竇唯漸漸地淡出了人們視野並徹底改變了音樂風格,成為了一個大眾不明覺厲的傳說。何勇有云:「張楚死了,我瘋了,竇唯成仙了」 2014年4月17日,馬爾克斯與世長辭,享年87歲。 人類孤獨依舊。
  • 《夏目友人帳》:人與人之間的每一份愛,都是治癒孤獨的最好良藥
    影片主線還是日漫中最常見裡的「人與妖怪」之間的羈絆,主題依舊是「治癒孤獨」,通過人與人、人與妖怪之間的抱團取暖,讓每一個生靈,都在愛裡找到歸屬感,在溫暖中治癒孤獨的靈魂,而這才是讓我真正感動的地方。只要他離開人類的生活,那些人就會忘記他的存在,當所有記憶消失後,他就好像從未來過,那種感覺太孤獨了。就好像是雨天裡的一幅水彩畫,拼命地與雨水親近,好不容易迸濺出了「彩虹」一般的色彩,卻最終被雨水衝刷的一乾二淨。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最經典十句話,讓你明白孤獨真諦這本書被很多人稱為是,一生至少讀一次的書。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書,我相信你也一定聽過。真正讀這本書的人很多,但真正讀懂的人很少《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 「孤獨至死」的日本社會,為何就連美食中還透著「孤獨美學」?
    但劇中孤獨的他卻沒有表現出讓人同情的可憐的孤獨感,而是熱愛生活,對食物始終抱著虔誠和尊重的態度,似乎這種孤獨也不那麼糟糕。實際上,這種孤獨化的敘述和日本社會的現狀有著深切的關係。日本作家菅野久美子曾說,日本是一個1000萬預備軍的「孤獨死」大國,遍布各年齡層,尤其是青年和中老年間的孤獨感,使日本成為一個孤獨大國。
  • 孤獨總是巧合嗎?每一段孤獨的故事背後,都隱藏著自己的原因
    要認識到孤獨的原因,您需要深刻的誠實內省和足夠的勇氣。究竟什麼是導致孤獨的原因?每個孤獨的故事都隱藏著自己的原因,有時如此隱蔽和不明顯,以至於幾乎找不到它們。母親虛弱,父親堅強斯蘭娜渴望不惜一切代價尋找伴侶,並意識到自己可以讓不願保持長期戀愛交往關係的男人支配這種關係,這是一種愛的類型,這種愛可以有條件地稱為「耐心的愛」。
  • 豆瓣9.4《這個殺手不太冷》,探析人性中的愛與孤獨
    一、孤獨是人類的本質,也是生命圓滿的開始 兩千多年前,柏拉圖在《會飲篇》中寫下了一個寓言:說人其實是被劈成兩半的不完整的個體,所以我們的一生要去尋找另一半,可能找到,也可能找不到。 這個寓言有兩層意思:第一,孤獨是人類的本質;第二,愛是一種向善向美的力量。
  • 《百年孤獨》中第一代阿爾卡蒂奧的孤獨:無法打開通往文明之路
    此時阿爾卡迪奧的孤獨出現了,那便是知道自己無知的孤獨。阿爾卡迪奧曾經認為自己知道天地間的一切,而現在他被外來文明震撼到了,他猛地感到自己正獨自面對著無限的未知。面對這種孤獨,阿爾卡迪奧並沒有畏懼,也沒有退縮,而是以富有探索的精神投身其中。用磁鐵找金子、用放大鏡做日光武器都是其探索過程。
  • 浩瀚星海中人類文明可能是唯一孤獨的存在
    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人類——作為我們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種智慧生命體,已在宇宙中孤獨飄蕩了數千年。人類文明的出其實從概率學來看是一個極難可能發生的事件,並且是由數十個極難發生的事件一連串發生才最終在地球這個行星上孕育出了生命和智慧。我們的出現可能比中彩票的機率還要低得多。
  • 逃避和尖刺都無法化解孤獨,唯有愛才能救贖|《刺蝟的優雅》
    帕洛瑪、勒妮和小津格郎三人進行了深入、真誠的靈魂交流,在一次次充滿愛與溫暖的溝通中,帕洛瑪和勒妮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這部充滿哲思和魅力的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面對心靈困境時,逃避和堅硬的方式都無法化解孤獨,唯有在充滿愛的關懷下,真實面對自我,才能讓靈魂得到救贖。
  • 《鯨背上的少年》: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後是成長
    「我想所謂孤獨,就是你面對的那個人,他的情緒和你自己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道上。」——《十一種孤獨》知道世界上最孤獨的歌聲是什麼嗎?是來自一頭白鯨Alice的吟唱。鯨在海洋中尋找同類、求愛,靠的都是鯨歌。
  • 深夜一個人孤獨的句子,簡短扎心,看哭了
    想像著沒我的日子你是怎樣的孤獨。 6. 總擔心愛會荒蕪卻只能澆灌孤獨。 7. 你孤獨一人流浪街頭,像極了電影裡的小丑。 8. 最大的遺憾是連離開都不能當面說清,或許一個擁抱能解決的事情,最後卻是沒有任何解釋的形同陌路。
  • 孤獨營造心靈的沼澤,因為孤獨本身也能成為你很好的夥伴
    孤獨營造心靈的沼澤孤獨,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有些人在孤獨中離群索居,形單影隻,內心備受煎熬。被孤獨感籠罩的人,精神長期壓抑導致心理失衡,甚至最終喪失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其實在我們人生的河流中,總有那麼一刻,你是孤獨無助的,但不要害怕,因為孤獨本身也能成為你很好的夥伴。
  • 讀懂《小王子》,方能讀懂愛與孤獨的內涵
    《小王子》作者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是法國作家、詩人、飛行先驅者,發表於1943年,在近百年裡,被譯成250多種語言,成為世界最暢銷的書籍之一,更是一部具有治癒力量的作品。同時作者也將自己一生的經歷與情感融入其中,告訴了我們關於愛和孤獨的意義。
  • 愛而不得的孤獨
    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即便最狂亂且堅韌的愛情,歸根結底也只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恆。」阿瑪蘭妲是族長何塞和烏爾蘇拉的第三個孩子。她出生不久,母親烏爾蘇拉拋下她,沿著吉普賽人的蹤跡追尋阿爾卡蒂奧,在她五個多月了才返家。每年至少會看一遍《百年孤獨》,對於阿瑪蘭妲,迷惑之外,更多的無法釋懷。
  • 薦書丨漫步在個體孤獨與群體孤獨之間
    三棵樹以白茫茫為背景三棵樹立出一種孤獨蒼茫和倔強作為一個群體的孤獨在蜚語如流止人腳步的世俗如流的年代三棵樹的靈魂超脫木質的軀體葉與葉 枝與枝纏纏綿綿的團結堅守最後的最小的空間從不屈服目光在追逐三棵樹愈走愈遠愈靠愈近仍以白茫茫為背景三棵樹不留痕跡地消失
  • 《境界的彼方》:愛可以化解孤獨和黑暗,指引我們迎接美好的未來
    身邊沒有能夠分享喜怒哀樂的人,久而久之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能夠拯救孤獨的,只有愛。由人類與妖夢所生出的少年神原秋人,某天在學校的屋頂上邂逅了從天而降的少女慄山未來。 擁有特殊能力的慄山未來,引起了異界士名門望族名瀨家的注意。與秋人同為文藝部高二年級的名瀨美月,囑咐秋人遠離慄山。本該一成不變的世界,從慄山未來和神原秋人相遇起,發生了改變。
  • 《大魚海棠》:人生一世的答案,是孤獨地成長,在愛裡歸零
    半神半人少女「椿」,在不斷地成長,從任性到理智再到成熟,是愛的指引;天神「湫」,在不斷地付出,雖然沒有得到回應,但他卻無悔於自己的選擇,是孤獨的使然;被復活的人類男孩「鯤」,從意外死亡到驚喜重生,是生命的饋贈。無論愛、孤獨還是生命,都是電影反覆強調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