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

2020-12-15 小星星的情感觀

曾看到一句話說:「你評價別人的樣子,暴露了你的修養。一個人最大的惡意,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一個人最大的善意是真心理解別人的幸福並祝福人家幸福。」

的確如此,可生活中總有不少喜歡挑刺找毛病的人,總喜歡揪著別人的弱點或者不足,以最令人難堪的言語批評和詆毀別人,忽略了別人的本身的閃光點和付出的努力。

而在這種行為的背後,往往會讓人覺得這個人格局很小,沒有教養,不值得深交。

真正有格局的人,常常能夠在指出別人不足的時候,又能提出很好的參考意見,在肯定他人的同時,也肯定了自己的能力。

01你隨意評價別人的樣子,真「醜」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底下有個評論十分刺眼。我是一個絕對接受大家意見的人,可是那一條評論真的讓我很生氣,因為我覺得你可以不贊成我的觀點,可以否定我的創作內容,但請不要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

每個人的思想不同,才會造就不一樣的性格和個性,這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本質。

可當你隨便的把別人的東西貶低的一文不值的時候,真的顯得這個人層次不高,格局很小。如果你對別人有意見,你可以提出你的意見並且給別人一個你認為的好的方法,那麼是可以被接受的,別人也會覺得你很有想法。

而如果你一個方法也沒有就在那裡瞎說,瞎評論,只會讓人覺得這個人沒有教養。

前段時間,網紅主播薇婭在合肥與當地政府領導進行商談,主要是與當地政府合作,不僅準備在合肥建立直播培訓基地、開展直播人才培養,還利用電商直播,計劃幫助當地企業開展網絡營銷,公益助農等等。

這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卻因為薇婭的一張照片而遭到了部分網友的冷嘲熱諷。原因是她穿著短裙並翹著二郎腿,這就引起了一些網友說:「難道你這麼大個網紅連基本的禮儀都不懂?」「一個賣東西的真沒教養.....層次不高」「網紅跟領導不是一個層次的人.....」

他們將矛頭指向薇婭的出身、教養,總之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一個網紅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的意思。

但是我想,薇婭公司一年的銷售額達到上百億,那些嘲諷人家是「一個賣東西的,」「沒見過世面」的那些人你是否能做到她一半的成就?或者說你是否比她見過世面?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承認每個人都有自己說話的權利,但當你帶著一種酸味來罵人,不懷好意的說別人的時候,真的顯得你很沒有教養罷了。

當評價變成了挑剔和苛刻,批評就變成了一種毒藥,你隨便評價別人的方式,暴露了你的教養和層次的高低。

02喜歡隨意評價別人的人,是病得「治」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

「很多愛挑刺的人有深刻的自卑感,自我評價很低、內心怯弱,需要通過挑別人毛病來取得心理上的優勢。」

一個在言行舉止之間都表現出一種要處處凌駕於別人之上的人,真的需要做出一些努力來抵消自卑感的存在。任何試圖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的行為背後,其實都可能隱藏著深深的自卑。

朋友西瓜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西瓜出身在一個偏遠的南方小城,她通過高考來到大城市上大學。因為自己的出身和經歷跟同學們都格格不入,因此她在上大學的時候十分自卑。

她的那種自卑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言行舉止,比如她看到室友買了一件裙子,而那件裙子的價值超乎她的預算,她就會直接說人家沒有品味,衣服跟人一樣醜。

在她內心隱藏的自卑感是如影隨形的,這種自欺欺人、借著言語逞能的做法實在令人討厭,但卻能讓他們的內心獲得愉悅感和力量,以此挽回自己的自尊心。

其實這些做法的背後都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接納自己,想要逃避自己不足,以這種攻擊別人的方式來達到安慰自己心理的目的,卻恰恰讓自己失去了很多。

至於後來我為什麼跟西瓜成了朋友,是因為大學的時候我的第二專業是心理學,平時我會在我們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幫老師整理文件和做一些簡單的心理輔導,西瓜是主動來尋求心理幫助,一來二去我們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後來西瓜也通過學校心理老師以及醫生的幫助下走出自卑,逐漸變得自信起來。每個人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一點自卑,如果你不能學會接納自己,反而是放大那種自卑感,走向一種極端,那麼你遲早都會因為自己的口無遮攔而付出代價。

每一個人在別人評頭論足的時候,請你想想他是否已經努力了;在評價一件事情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了事情的全部;在用語言攻擊別人之前,想想如果是自己被攻擊會是什麼感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可以用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但絕不能在不了解任何事情的情況下隨便說,對別人造成傷害,對你自己也沒有好處。

03欣賞別人、認同別人,是一種教養

你知道為什麼那些有成就、有實力的人,從來不以標榜自我來彰顯自己,反而會以認同別人為習慣嗎?

事實上承認和學習別人優秀的地方,才是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的動力。

朋友丁子曾給我講過一個他的經歷,在他們公司有一個和他同時期入職的同事,他們倆實力相當,學歷也差不多,唯一差別的是那個同事比他多半年的工作經驗,但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在於項目經理要在他們兩個人中間挑選一個做項目組長,也就是說兩個人本質上存在競爭關係。要是換做別人或許早已經針鋒相對,為自己上位使出渾身解數了,可兩個人並沒有對彼此使絆子,反而是互相配合工作,甚至他們倆成為了職場上難得交心的朋友。

丁子說,「我欣賞他在工作上的態度,也知道他的為人,他也一樣。我們倆就像子期和伯牙的關係,我們都不介意誰勝誰輸,如果他當了組長我就乖乖在他手底下做事,他也一樣。」

後來丁子所在項目組擴招,兩個人都成了項目組長,各自帶領項目,一直到現在兩個人都兄弟一樣相處著,的確有競爭,但友誼也是真的。

丁子說:「我們欣賞彼此,是對手也是朋友,他優秀也會讓我變得更優秀。」

欣賞的魅力是無窮盡的,當你能夠欣賞別人,認同別人的時候,你的心胸也將變得寬闊,廣闊的心境也會讓你收穫到無數人的欣賞和敬佩。

學會欣賞別人,也是一種教養。

真正的欣賞決不是生搬硬套的話語,也不是逢場作戲的虛假面容,更不是為了獲取利益的阿諛奉承。真正的欣賞是發自內心的讚美,是心口如一的誇讚,是對別人的優點的肯定和認可。

三毛說:「人活著還真是件美好的事,不在於風景多美多壯觀,而是在於遇見了誰,被溫暖了一下,然後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為小太陽,去溫暖別人。」

欣賞也是如此,我們永遠都不知道自己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或者稱讚的話,就會給別人鼓勵和歡樂。我們也不知道自己在這趟人生路上,被自己善于欣賞別人的品質吸引過來的有多少,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所以,要是你有一天遇上了那種不分青紅皂白,不分是非對錯,不分場合就隨意評價別人的人,請你跟這種人說一聲:「你隨便評價別人的樣子,真醜。」

本文配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相關焦點

  • 有一種修養,叫做不隨意評價別人
    當然,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去隨意評價別人,因為如果對方和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大的交集,對方做什麼事情也不會影響到我們,那麼我們根本沒有立場去評價別人,更不能隨意去嘲笑別人,這是做人的修養。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經營好自己的人生,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因為,當你看著別人的生活時,你的生活也會呈現在別人的眼前,當你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嘲笑或評價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因為同樣的理由嘲笑和評價你。
  • 不隨意評價指責別人,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以前總是聽到有人會這樣安慰另一個人:你現在的心情,我完全能夠理解。包括在得知別人的傷心事時,我也總以為能夠感同身受,但其實不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假如你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或許你還可以領會一二,如果這事情從來沒有發生在你身上,那麼當事人的心情我們壓根不能理解。
  • 細節暴露修養,50個小細節教你如何與人相處!
    作家笛安的回答很貼合:  修養這個東西就像血管一樣,可以盤根錯節地生長在一個人的血肉之軀的最深處,不可分割。  其實,一個人有沒有修養,和年齡、貧富無關,也和美醜、地域無關,它是根植於人的內心,藏於你的每一個細節,在你的舉手投足之間。  細節是很重要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重視,修養是很可貴的,但並非每個人都擁有。
  • 佛說:痛苦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你的修養不夠造成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累,覺得自己很痛苦,這累和痛苦並不是環境或他人造成的,而是由你自己的心境造成的,這說明你自己的內在修養還不夠。如果內在的修養水平到了,放下那些讓你難受的執著,自然就沒有了痛苦和累的感受。有這樣一個小和尚,剛出家的時候,被住持安排做行腳僧。小和尚每天都下山化緣,回來還要念詩誦經,非常辛苦勞累。
  • 千萬別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深度好文)
    1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個體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說「同情這事,與其說是由於看見別人的感情而起的, 還不如說是由於看見引起這種感情的那個情境而起的。」不論老少,都不要試圖將你的人生經驗套在別人的人生中。不輕易評價別人是一種修養。「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並不了解別人生活的全部,不了解一個人的所有,怎能僅憑几個碎片的場景,僅憑隻言片語就對別人定性。人活世上,要學會相互尊重。
  • 不用在意別人的評價,那不是你!
    師父看著白雲的樣子笑的更開心了,對著弟子說到「原來你還比不上一個小丑,小丑不怕人笑話,你卻怕人笑。」白雲聽著師父說的話,自己也笑了起來。有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白雲。我們怕別人嘲笑,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夢想;怕別人負面評價,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事情;怕朋友的閒言碎語,而不敢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對於此我想說「不要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那是他們眼中你,不是你眼中的自己。」
  • 心理學:你的走路姿勢,暴露了你的性格
    一個人說的話,做的事,甚至是臉上的表情,以及身體的一些小動作,都可以暴露一個人的性格。無論行坐均需重厚,就是說無論是走路也好,還是坐下都要給人一種穩重的感覺,因為他認為有一個穩重的走姿是一個人有修養有富貴之相的表現。
  • 薇婭會見領導,一個細節被群嘲:你總是看不慣別人的樣子,真醜
    文 | 何似真誠地欣賞別人,是值得被讚美的修養。前段時間,安徽廬江出身的薇婭現身合肥,與當地政府領導進行商談。她這次來,主要是與當地政府合作,不僅準備在合肥建立直播培訓基地、培養直播人才,還計劃利用電商直播,幫助當地中小企業開展網絡營銷、公益助農活動。
  • 你的微信頭像,暴露了你的真實人品
    也許人發在朋友圈中的文字都是經過處理和加工的,也許能和你聊天的時候也是有所隱瞞的,然而自己的頭像卻暴露了自己最真實的人品。一個人大老遠跑過來就是為了見你,可是你卻走了,這說明你騙了人家。同學這樣做也足以暴露了同學的素質,一個人拿別人的頭像冒充是自己,這樣做已經暴露了這個人的人品不怎麼樣。當這個人發現事情快要敗露的時候,又騙人家,這足以說明這個人是不值得深交的。
  • 活得很累,因為你太在意別人的評價
    不管你做什麼,總會有人對你不滿意,生活的真相是,無論怎麼做,你都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你再好,也有人不喜歡你。怎麼做,都不能讓所有人閉嘴。2. 如果一個人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和評價,自己沒有主見和立場的話,那麼往往就會活得很累,難以成事。
  • 你的朋友圈動態,暴露了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坐在公交上也要發朋友圈,朋友圈發得亂七八糟,把自己每天的生活暴露的一覽無餘。不管是為了什麼發朋友圈,一定要有個度,不要讓過多的信息影響到別人的生活,更不要傳遞負能量的信息。我們從朋友去那就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和自身修養,從朋友圈就能看到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般情況下,發朋友圈的都是這幾種人。
  • 看不慣別人是因為自己修養不夠,那別人看不慣你的時候怎麼辦呢?
    長久以來,我總是搞不懂為什麼自己會看不慣別人,也搞不懂別人為什麼看不慣自己。後來我看到有人說「看不慣別人是因為自己修養不夠」,那,好吧,我自個好好修煉。當我慢慢修煉的時候,我又為被人看不慣而苦惱——我也沒招你惹你啊。
  • 暴露修養
    暴露修養。> 說起娛樂圈中的明星,每一年都有層出不窮的新人出現,所以大家對於明星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不僅會關注他們的作品,更是會注意他們的人品和修養,都說細節見人品,從熱巴參加活動時候的一個細節就看出了她修養。
  • 你的微信頭像,暴露了你的心態
    你的微信頭像,暴露了你的心態。從某種角度來看,微信頭像就是你的「自畫像」,是你對世上的事情的認知,也是你留給別人的印象,成為了你的人生名片。1.渣男渣女的頭像,看起來很有吸引力,給別人一個美女或者帥哥的假象。
  • 你沒教養的樣子,真醜
    最後反過來批評別人:這人什麼素質?看完讓人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你沒教養且狂妄自大的樣子,真醜!什麼是教養?一個人的教養,和所謂的身份其實是兩回事。但教養,是根植在內心的修養和底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一個人的教養,就是一個人靈魂的模樣。
  • 你在別人眼中的樣子,至少比鏡子中醜30%,這是為何?
    由於美顏的過度支撐下,大部分普通人是無法接受在原相機下連毛孔都暴露得很清晰的事實,一旦關閉美顏會感覺自己極其醜陋,但照鏡子時看到的樣子卻會比原相機裡要好看一些,這到底什麼原因呢?據心理學一家研究表明,你在別人眼中的樣子,至少比鏡子中醜30%,這是為何呢?
  • 商業常識43:如何讓別人對你有好的評價
    用戶和產品的第1個接觸點叫做預觸點,就是用戶還沒有使用你的產品,而是從網上或者別人的口中了解到你的產品。如果他從別人那裡了解到的都是不好的、負面的信息,就很難產生信任完成購買,所以要讓客戶通過別人的評價對你有一個比較好的印象。關於預觸點有兩個要點。
  • 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人,沒見過世面」,請不要隨意評價別人
    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將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隨意去評價和猜測別人的生活。同理,很多事,你能看的其實只是冰山一角,你無法感同身受,是因為不曾經歷過,你所謂的真相也只不過是你以為。 不知道你怎麼看待,這種隨意評價別人生活的人呢?
  • 把這些軟肋暴露在你面前的男人,是真的愛你
    別人之所以在外人面前表現得很完美,是因為他們不想暴露自己的軟肋,不想讓別人抓到自己的把柄。軟肋總是我們生活中自己不想被別人觸及的地方,我們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會將自己的軟肋藏得嚴嚴實實,不被人發現,求得更好地生存。
  • 別人瞧不起你,不是因為你的能力,而是輸在這3點
    覺得你活得很窩囊,活成了所有的人都不想要成為的樣子。你身上的負能量太重,驅趕著身邊的人離開你。是的,世界就是這麼的真實,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點。哪怕你沒有實際的對人做什麼,但如果你活得很不好看,那麼就會有人看不起你;心底壞些的人就會欺負你,如果你不反抗,就會被更加欺負;如果你老老實實地,大家就會覺得你很好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