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壞啦」 身體最不抗凍部位是啥:耳朵高票當選

2021-01-12 新華網江蘇頻道

  1月7日一大早,朋友圈已經被「太冷啦」「凍壞啦」給刷屏,大家忍不住分享「凍透」了的酸爽感。據氣象預報,6-8日江蘇全省氣溫明顯下降,大部分地區降溫幅度達到了10~13℃,而最低氣溫正出現在7日早晨。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冰凍天在南京街頭採訪,你身體的哪個部位最不抗凍?

  街頭小調查

  耳朵、腿、腳是最感到冷的部位

  如此「凍人」的天氣突襲南方,令許多人倍感不適。一方面是對於溫度驟降的不適應,另一方面則是對低溫感到不舒適。7日一大早,剛出門的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就明顯感受到冰凍和6日不是一個量級,雖然裹著厚厚的羽絨服,風卻直往衣服裡鑽。風打在臉上如同刀割,短短幾分鐘,記者臉部裸露的皮膚和蓋不住的耳朵被凍得麻木了。

  早晨9點,記者在新街口地區看到,原本繁華的都市中心,除了辛勤的環衛工人和奔跑的外賣小哥,走在街道上的人並不算多,而此時的氣溫只有零下6度左右。僅有的行人則裹緊大棉襖、羽絨服,貓著身子快速走進商場、寫字樓,仿佛室外多待一秒都是不小的折磨。這樣的低溫天氣或許在北方城市不足為奇,對南京人來說卻實在有些吃不消。那麼對於市民朋友們來說,感覺身體最冷的部位是哪裡?紫牛新聞記者在街頭做了一次現場調查。

  「氣溫這麼低,此時你身體的哪個部位凍得最受不了呢?」記者向路過的行人提出了問題。「耳朵凍得要掉啦」「從腳到腿一直冷到腰」「頭被吹得疼」……採訪中記者發現,耳朵、腿、腳大概算得上是最不抗凍的部位了,這其中小小的耳朵竟當選「凍人」NO.1。說到凍得受不了的部位,第一個提到的往往就是耳朵。有句俗話叫「耳朵凍掉啦」,街頭的市民真切感受到了。「耳朵吧,我幾乎感覺不到耳朵是自己的了。」一位小姐姐說,記者注意到,這個時髦的女孩穿著寬大的羽絨服,戴著帽子,但是耳朵露在了外頭。「沒想到這麼冷,出門沒有戴上耳套。」相比「全副武裝」的女士,男士們對耳朵的冰凍感更加強烈,「特別是耳廓,捏上去完全沒痛感了。臉好像比耳朵的感覺好一些。」一個年輕的男孩停下腳步,不停地搓著耳朵。從清晨起忙碌的清潔工阿姨則是戴上了毛茸茸的耳套,記者看到她的帽子就是普通的單層工作帽,

  「耳朵第一個要保護好,還有就是膝蓋。」在戶外工作多年,憑藉多年的經驗,早晨出門她首先護好耳朵,其次是膝蓋也要小心保護。

  專家解析

  耳朵受凍後會變「麻」有科學依據

  小小的耳朵在寒冷的冬日為何如此敏感?採訪中,耳朵冷起來又是為何令人感到「像針刺一樣」或是「沒有知覺」?為此,記者專門請教了南京鼓樓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錢曉雲。

  錢曉雲主任解釋道,耳廓的血液循環對人體來說是「終末器官」,如果把人體比作大樹,耳朵就是「最後一枝」,因此這裡的血液循環相對比較薄弱。當遇到極冷天氣刺激時,血管劇烈收縮,會處於痙攣的狀態。如果是小動脈的痙攣,則會出現局部的血供變差,皮膚蒼白,而嚴重時則會影響局部的感覺神經末梢,這正是耳朵受凍後出現麻木等等症狀的原因。而當靜脈發生劇烈收縮之後,則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靜脈出現局部淤紫,這種淤血性的改變就是我們俗稱的凍瘡。因此,若是耳朵長時間處於寒冷環境當中,耳廓就容易產生皮膚局限性的炎症和損害。

  不止凍麻,耳朵還可能被凍傷

  耳朵不僅會凍得麻木,還有可能被凍傷。專家介紹說,尤其在北方的極低溫天氣下,如果耳朵長時間暴露在外,出現有針扎的感覺,或出現麻木、失去知覺、皮膚發硬和感覺喪失等症狀,就有可能凍傷了。曾有一位20多歲的小夥子大冬天晨跑,跑步時衣服穿得比較單薄,沒有戴帽子和圍巾,跑了40多分鐘,回家後他發現自己的耳朵變白了。摸上去沒有感覺,硬硬的,用熱水焐了好長時間也沒有變軟。到急診就醫後,醫生發現他的耳朵被凍傷了。專家介紹說,耳朵被凍傷的患者,常常先發現自己的耳朵被「凍白了」。像針扎的一樣疼、發麻發硬,甚至長出了水皰。此時如果處理不當,有可能會發展為耳廓感染、變形、壞死等。所以冰凍天不保護好耳朵,有凍傷的危險。

  護耳妙招

  耳朵凍傷後應局部緩慢升溫

  冰凍天還將持續,未來幾天氣溫都在零下。在戶外的我們如何保護耳朵呢?若是耳朵不幸受凍,應如何正確地護理呢?錢曉雲主任提醒說,天氣寒冷時,在戶外行走活動時應戴上手套、口罩和防風耳罩。如果耳朵出現凍瘡凍傷,和其他部位一樣,需要緩慢回溫,不可以立刻用熱水浸泡。而應該局部緩慢揉搓,通過摩擦生熱。用溫水、溫毛巾擦拭也是不錯的方法,可以使局部緩慢升溫,最終恢復到和室溫一致的狀態。

  腳脖子冷可以踩進軟乎的雪地靴裡,怕腿受寒也可以套上厚實的棉褲;而對於耳朵的禦寒,似乎也妙招不少。記者在現場觀察到,不少市民都選擇直接戴上蓋到耳朵的帽子,保護頭部的同時也可以順帶呵護耳朵。也有不少市民更體貼為耳朵佩戴了專門的加絨耳罩,更輕便也更密不透風。(呂彥霖 蔡蘊琦)

相關焦點

  • 身體最不抗凍部位:耳朵高票當選
    1月7日一大早,朋友圈已經被「太冷啦」「凍壞啦」給刷屏,大家忍不住分享「凍透」了的酸爽感。據氣象預報,6-8日江蘇全省氣溫明顯下降,大部分地區降溫幅度達到了10~13℃,而最低氣溫正出現在7日早晨。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冰凍天在南京街頭採訪,你身體的哪個部位最不抗凍?
  • 人體8大器官最不抗凍 這份「保暖法則」請收好
    但是,除了鼻子、耳朵、雙手這些露在外面的部位,人體8大器官最不抗凍,這些看不見的器官同樣需要保暖。No.1血管:遇冷收縮易變脆,寒冷刺激造成心臟收縮力增強,周圍血管收縮,導致收縮壓及舒張壓上升,易導致腦出血、腦梗塞等。
  • 鍾金勇高票當選,劉國梁親自頒發聘書
    其中國青隊男乒的主教練由鍾金勇高票當選,鍾金勇在本次招聘會上獲得了28票,與第二名的崔慶磊、第三名的劉燚拉開了很大的距離。有很多球迷可能不清楚鍾金勇教練是什麼來歷,筆者簡略科普一下他的過往,鍾金勇教練早先在80年代就在國家隊執教,2000年之後進入國家二隊擔任教練員,他的高光時刻是在08年帶領張繼科在全錦賽奪得男單冠軍!
  • 全國抗凍排行榜發布 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
    昨天(13日),北方大部地區經歷了入冬以來最寒冷的一天,今天,南北方將一起「凍透」,19個省會級城市的最高氣溫或刷新下半年來新低。北方的「天寒地凍」和南方的「溼冷魔法攻擊」正在考驗我們的抗凍能力……中國天氣網獨家推出全國抗凍地圖和省會級城市抗凍排行榜,看看哪裡的人最抗凍。裝備VS屬性 南北方人到底誰更抗凍?
  • 最抗凍的生物,室外零下30度不冬眠,多次「凍死」也能復活
    而最北部的漠河一帶,最低氣溫可以達到零下四五十度,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溫度,可以說是滴水成冰。若室外溫度一旦超過零下40攝氏度,人們即使穿上再厚的衣服也是於事無補的,一樣會被凍傷。那麼對於沒有外衣護體的小動物,就更難了,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動物界裡誰是最不怕冷,最抗凍的。
  • 徐匯區中小學生高票選出最愛吃的校園午餐,食堂大比武開始了
    怎麼才能光碟不浪費?當然要夠好吃!今天中午,五十四中學、徐匯實驗小學、位育初中、徐匯一中心等徐匯區七所中小學的學生迎來了一份特殊的午餐——經過學校的大範圍統計調查,每位學生都勾選出了自己平時校園午餐中最愛吃的食物,學校再結合營養、健康等要素,最終制定出為期一周的「美食節」菜單。
  • 最不抗凍的東北人,冬天是吃啥熬過去的?
    俺們東北人就是這麼不抗凍!不抗凍的東北人,有一萬種為自己保暖的方法:吃酸菜白肉鍋,就是一種。特別注意:①一般情況下,醃製品在被醃製的4-8天內亞硝酸鹽含量最高,第9天後開始下降,20天後開始消失,這個時候就可以食用了。
  • 5個小方法 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
    孩子進行自我認知的第一步就是對自己身體各個部位的認識正確認識身體部位不僅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更能讓他們學會保護和愛惜自己的身體那麼認識身體有哪些簡單易操作的辦法呢一起來看看吧5個小方法 幫助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洗澡可以說是幫助孩子認識身體最好的時機了,在陪孩子洗澡的時候,家長不妨將清潔的動作進行細分,比如洗臉的時候,反覆指認和強調這裡是耳朵、這裡是額頭、這裡是眼睛、鼻子、嘴巴等等,洗身體的時候
  • 北方人比南方人更抗凍?胖人不怕冷?網友吵翻了……
    的話題就會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很多北方人認為南方不冷很多南方人認為北方人更抗凍真的是這樣嗎?但是,僅靠溫度來衡量身體對環境的感受是不準確的。俗話說,北方冷皮,南方凍骨。北方的冬天乾燥,空氣中含有較少的水汽,被稱作「乾冷」;而南方較溼潤,空氣中有大量的水汽,被稱作「溼冷」。
  • 俄官員冰天雪地裡脫帽向總統表尊敬,普京:戴上帽子吧,耳朵會凍壞的
    普京看到後說道:「戴上帽子吧,耳朵會凍壞的。說真的,戴好吧。你們怎麼能這樣,不會生病嗎?」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烏索利耶市市長託羅普金就此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與國家元首直接連線。當時確實很冷,但堅持半個小時還是可以的。」
  • 最不怕冷的4種狗,前三種確實抗凍,最後一種卻令人扎心
    最不怕冷的4種狗,前三種確實抗凍,最後一種卻令人扎心現在已經到了年底了,馬上就要過年了,天氣也越來越冷,許多人都說簡直凍得要死,當然許多人家裡都養著寵物,而狗是許多人的選擇,可是大家知道,在冬天有哪些狗最不怕冷嗎?對於這些狗而言,冬天真的不像我們人所感受到的那樣嗎?
  • 科普|要怎麼讓譜系兒童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
    首先,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具有不同存在意義,孩子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後,就會對自己的眼睛為什麼能看到東西,自己的耳朵為什麼能聽到音樂,自己的鼻子又為何能味道花香,而不再存有疑惑。又或者,孩子平常可能會出現一些生理反應,比如發燒、肚子疼、牙齒疼等,當他們了解自己身體的部位之後,即使出現了不舒服情況下,也能夠準確說出身體器官的名稱,那麼就可以讓我們家長知道如何幫助他。其次,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還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身體清潔習慣。
  • 耳朵容易長凍瘡,其實就是怕冷的表現
    但是,除了鼻子、耳朵、雙手這些露在外面的部位,人體8大器官最不抗凍,這些看不見的器官同樣需要保暖。No.1血管:遇冷收縮易變脆,寒冷刺激造成心臟收縮力增強,周圍血管收縮,導致收縮壓及舒張壓上升,易導致腦出血、腦梗塞等。
  • 人身體哪處部位不能隨便碰?男女都要注意,亂碰只會讓身體吃苦頭
    人是群居動物,每個人都自己的社會關係,在和人交往的過程中,很難避免一些身體接觸,對於關係不親密的人,可能進行的最多的身體接觸就是握手,和關係親密些的朋友或家人,能夠接觸的部位就比較多了。人體結構非常複雜,有些部位很脆弱,不小心的觸碰,可能都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一些傷害。
  • 1991票高票當選,川普最大對手果然是他,這下美國有好戲看了
    根據光明網的相關報導,近日拜登以1991票高票當選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眾所周知,美國大選已經成為了共和民主兩黨的二人轉,近年來在美國政壇這兩黨有著絕對統治力。2020年是美國傳統的大選年,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早已確定,就是現任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而民主黨的候選人近日才得以確定,川普最大對手果然是他,這下美國有好戲看了。
  • 這10種多肉真「抗凍」,-10℃也凍不死,肉嘟嘟的長滿盆!
    冬天一來,花花最害怕的,就是家裡的多肉被凍死了!這咋辦呢?不如養盆抗凍的多肉吧!今天,花花就來給大家推薦幾款抗凍的花,讓你大冬天也能在家裡養出美美的多肉!2、生長期半個月澆1次水即可,冬天低於0℃後直接斷水,就能讓它安穩過冬啦!
  • 身體的各位,介紹身體各個部位的功能,缺一不可
    哇,身體的各位腦袋空空的在路上走,咦,這是什麼,手指忽然發問。哦,這是上次別人給我的糖啦。腦袋想起來了,說,好髒啊,還沾了灰塵什麼的。眼睛仔細看了看,發表意見。對啊,而且有點變形啦,已經不能吃啦,指尖捏了捏。
  • 起風了下雨啦!「BOSS級寒潮」今晚到貨,請收好這份「生存手冊...
    起居時要注意保暖外出時多注意臨近預報保暖的傢伙統統安排上出門時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等裝備別為了風度做「美麗凍人」啦!還有要注意在使熱水袋、暖寶寶、電熱毯…這些「取暖神器」的時候小心低溫燙傷!關好門窗加固好室外的花花草草和搭建物這些家庭「取暖神器」要注意避免火災的發生↓↓↓由於熱脹冷縮雨雪冰凍天氣下水管容易爆裂注意做好防護水管凍裂了、水錶凍壞了自己沒辦法搞定的找物業,找962740!
  • aespa成員私服造型,吉賽爾穿的最實在,東北人寧寧也太抗凍了吧
    要說穿得最實在的,那一定是日本妹妹GISELLE(內永亞繪裡)。看到吉賽爾穿的這麼暖和,粉絲就放心了。吉賽爾不光穿了黑色的打底褲,還有保暖的雪地靴,圍巾、披風一樣都不少。吉賽爾與寧寧的穿搭完全就是極與極的差距,跟隨在吉賽爾身後的是中國成員寧寧(寧藝卓),寧寧的穿搭就很「涼爽」了。
  • 經常按摩身體哪些部位,效果明顯?
    腎臟還能分泌人體活動所需要的激素,對貧血情況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調節人體的電解質平衡,促進身體健康。隨著現代生活壓力的增大,很多人忙於工作和學習,休息的時間減少,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容易引起身體疾病。有些人腎臟功能異常,機體活動出現障礙,體內的垃圾不能及時排出,對身體產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