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自家菜地建微型高鐵走紅網絡
疫情期間,當很多學生宅在家無可事事的時候,有一個大一學生,卻花了三個月時間,在自家菜地裡,建起了一條迷你型的微型高鐵,有基建軌道、高架橋梁、隧道、行駛的火車!你說牛不牛?
這名來自河南的大學生名叫張亞東,是鄭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大一的學生,據他自己講,他的靈感來源於第一次看到飛馳而過的高鐵,覺得特別震撼,從此腦子裡對火車特別感興趣,這次疫情期間,他就開始琢磨在自家菜地裡搭建一個高鐵,於是立即動手鑽研鐵路、橋梁、隧道等建設,說幹就幹,他開始搜集圖紙,購買模型,遇到不解的問題就向老師請教,並且通過看鐵路建設紀錄片尋找方法。例如,遇到高低落差較大的地方,他就效法青藏鐵路的建設,以橋梁代替路。
在基建這方面,開始是直接在泥地上搭建軌道,發現火車行駛過後,很容易就垮掉,於是開始著手用水泥做地基,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
經過3個月的摸索,微型鐵路終於修通!到目前,張亞東已鋪設了70餘米「鐵軌」、建了6座「大橋」模型。他把自己的「高鐵」視頻發到網上,居然有2000多萬的播放量。很多網友點讚,稱他是未來的工程師!
張亞東從小就對電動玩具感興趣,在初中時就開始自己動手做汽車輪船模型,據說幾年前他還造了一艘微型的航空母艦,發到被網上時,被網友看中花了一萬多元買走。 這次的微型高鐵,總共花了幾萬塊,其中基礎就花了一萬多。
在當代社會,學生沉迷網絡,沉迷遊戲的年代,像這樣的學生是非常可貴的,有著超強的動手能力及創造能力。年少有為,想來以後也是有著很好的前途!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及創造能力呢?
我們都意識到,現在的很多孩子不會做家務,自己的事情都不願動手做。小學生不會繫鞋帶的比比皆是,有很多孩子到了初中要住校時才發現,連最起碼的個人內務都不會整理,因為以前在家時,連被子都是家長疊的。
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父母不要做」包辦父母」,什麼都幫孩子幹,家務勞動不讓孩子幹,連學校的手工作業,很多家長都是從小替孩子做了,如果一開始親子一起做,邊教邊做是可以,但是不能包辦掉,甚至不少家長認為手工勞作不重要,能交差就行,讓孩子好好把書讀好,把成績考好就行,其他什麼都不用管,不用做,導致孩子缺乏動手能力。
有時我們寧花高昂的學費去興趣班學手工,學興趣技能,卻忽略了平時最好的動手能力培養——做家務、做手工創作。很多時候,孩子興趣學了四五門,卻沒有一門是精的,東學學西學學,孩子不想學了,又換一種學,最後什麼都沒學會的大有人在。其實,選定一門興趣或技能,堅持下來,持之以恆地練習,你一定就能出彩!
本文原創:小李廣,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配圖來源於網絡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