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以軒是許多人的女神,但是演過的一部電視劇卻給小時候的我留下了心理陰影,至今做惡夢還會夢到當時的情景。在《古今大戰秦俑情》中她分飾三個角色,和杜淳搭檔表演三世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而杜淳在劇中第一世的身份是一位將軍,最後因為搶了秦始皇喜歡的女人被遷怒,澆築成了兵馬俑。
正在接受新知識的我受到了巨大衝擊,本來對兵馬俑是充滿好奇心的,但是看了當時的劇情之後,這個場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懷,幾年之後被朋友科普才知道當時自己錯的多離譜。
現代出土的大多是秦俑,也就是秦朝時期的兵馬俑。而秦始皇一直都是充滿神奇色彩的一位皇帝。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引用自百科)
他的成就不僅是在治理國家方面,提起秦始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大一統,其次就是兵馬俑了,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都學過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情,在印象中這位皇帝就是殘暴的代名詞,影視劇中也大多把他刻畫成壞人的角色,這就不禁聯想出秦始皇用真人澆築兵馬俑的故事。
古代有的朝代有用生人祭祀的傳統,但是秦始皇沒有採用這種方式,部分俑坑採用真人陪葬,但是兵馬俑確實是用泥土或者陶做的,並不像電視劇中那樣真人澆築,如果是真人的話,俑的成分會有人骨頭,迄今為止發現的破裂的秦俑也不少,在碎片中並沒有發現人類的骨頭,內部是空心的,迄今為止在套用身上發現的制陶藝人名字已經超過80個,可見當時的工作量有多大。
秦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享譽全世界。古代人對「視死如生」,人們一般都會把生前的東西複製一份帶到冥界,秦始皇可能也是希望把心愛的軍隊也帶走。
其實人們有這個疑問也是因為兵馬俑做的確實太逼真了,不僅大小跟人類的身高一樣,每個俑的表情動作也各不相同,「千俑千面」這個戲稱也是非常貼切的,在秦朝,每個等級的士兵服飾頭飾都不一樣,輕裝步兵、重裝步兵,各級官吏,服裝、髮髻,都有一定的規矩,因此每個兵馬俑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當時崇尚力量,所以在鬍鬚上也下了大工夫,每個秦俑的鬍鬚都非常逼真漂亮,這也是每個秦俑都不一樣的主要原因。
我們現代社會科技發展,一些工藝製作都是機械化完成,車間生產的都是一個模型,也令手工藝者更加稀有珍貴,而在當時的生產環境,能夠造出大量的精細秦俑,是十分偉大的成就。
中國曾經發現過「真人佛像」,也是傳說中「坐化的高僧」,他們去往極樂世界之後身體不腐爛,依然保持著生前的表情動作,1996年,有人在山中古廟發現保存完整的佛像,有好財之人一位佛像內部有寶貝,沒想到剖開胸膛卻被胸骨嚇得落荒而逃,這就是「肉身泥塑」。
秦俑的表情生動似真人,也不怪產生「肉身泥塑」的想法,但是事實證明,他們確實是泥做的,影視劇也是為了推動情節效果表現張力。
我是浩然,探尋古今經典,分享歷史知識。有關歷史方面的問題,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更多的歷史知識請關注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點個讚或者分享給朋友吧!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