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東非的蝗災從去年12月開始蔓延,如今,看起來似乎越來越嚴重了,前段時間,聯合國也發布報告,如果蝗災無法在短期內得到控制,那麼當6月份來臨,蝗蟲的數量會增加到180萬億隻,這是什麼概念呢?全球將至少有數千萬甚至更多的人口,將因此面臨一場嚴重的饑荒,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說起來,蝗蟲就是我們最熟悉的螞蚱,在鄉村田間,經常可以它們的身影,很多小孩子也非常喜歡捉它們玩耍,一些膽大的還會烤螞蚱來此。不過,這裡可能很多朋友會感到疑惑,因為我們記憶中的螞蚱,它們往往都是單獨行動的,並不像是螞蟻一般成群出洞,那麼,為何這些獨居的螞蚱會形成蝗災呢?
其實,蝗蟲的確是一種獨居的昆蟲,不過,在它們的後足上卻有個非常敏感的器官,當蝗蟲的數量增多,它們的獨居環境受到威脅,多隻蝗蟲聚集在一起,就會因為不小心觸碰到後足,所以改變了自己獨居的習慣,變成了群居的昆蟲。
那麼,面對形成蝗災的螞蚱,人們該如何治理它?特別是過去科技不發達,沒有殺蟲藥的時候,人們又是如何消滅它們的呢?其實,除了人工捉蟲之外,還有蝗蟲天生的天敵——雞鴨鵝,它們可是自然界中蝗蟲最害怕的生物,絕對算得上相生相剋。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一段有關「珍珠雞治蝗蟲」的紀錄片,當草原出現了大量的蝗蟲,珍珠雞就會立刻大規模出動去消滅蝗蟲,而當蝗災消失,這些「戰功赫赫」的珍珠雞又會送到屠宰場,經過處理後被打上包裝,送上人類的餐桌。而且因為它們是吃蟲子長大的,所以營養價值和口感也要比普通的肉食雞口感更好。
舉個例子來說,在前幾年,在我國多個省市就開展了牧雞治蝗,截止到目前,就為牧民們減少了上億元的經濟損失,而且這些飼養的「治蝗雞」,還為每戶牧民多帶來近萬元的收入,效果非常可觀。
說起來,雞在地球上可是一個神奇的物種,多年來,很多科學家都認為,雞的祖先就是地球上曾經最厲害的遠古生物——霸王龍。可能很多朋友會覺得天方夜譚,不過,科學家通過化驗分析,發現恐龍身上的蛋白質與雞身上的蛋白質高度吻合,這表明,雞的祖先或許真的是恐龍,在6500萬年前的災難之中,恐龍放棄了自己的「身份」,轉而進化成為了如今為人類提供大量肉食的雞。
其實不僅是雞,包括我們如今的鳥類,有觀點認為,它們也是恐龍的後代。在100多年前,科學家證實了雞是由鳥類演化而來的,而鳥類的祖先,可能是一種小型的肉食恐龍,因為身形的優勢,在第五次物種大滅絕之中,它們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最終經過一代代的演化,成為了如今我們熟悉的物種。大家對此有哪些看法?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