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士兵都有個「麻袋」,用了70年還在用,它是幹嘛使的?

2020-12-22 騰訊網

人類的影像技術,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已經相當成熟。德軍就有專門的拍攝小隊,專門用來拍攝二戰中的戰爭場面。也正是這些珍貴的資料,讓我們能夠了解到二戰中的真實場景。德軍紀錄片中的蘇軍士兵,都帶了厚厚的棉帽子,身穿棉大衣,手持著如盤彈鼓的衝鋒鎗,身後還都背著一個麻袋一般的背囊。

直到今天,我們在俄羅斯士兵身上依然能夠發現類似的裝備。那麼問題來了,這個「麻袋」究竟是幹什麼用的,讓俄軍士兵能夠用了70年還在用?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這種看上去像是麻袋的背囊,實際上就是一種簡易的行軍包,它看上去很粗糙,但同時也是優點,因為它的製造非常簡單,而且造價便宜,可以在短時間內大規模生產。雖然看上去其貌不揚,但是它容量很大,啥東西都能裝裡面,俄軍士兵經常把一些散裝彈藥,食物,個人生活用品等東西裝在裡面隨身攜帶,這在二戰中幾乎成為了蘇軍的標配。

然而,它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內部沒有分層,所以找東西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我們知道,軍用背囊這玩意兒其實是非常專業的,二戰中德軍就專門研製了一種精良的背包,簡直讓人愛不釋手,但是這種背包的產量非常有限,無法普及到每一位德軍手中,反觀當時經濟實力更差的蘇聯,卻已經為每一位戰士準備了這種「麻袋」一樣的背包。這反映出了俄國的戰爭哲學,那就是貴的東西不一定好用,軍用品的實用性才是最關鍵的,不必過分追求性能。

這種麻袋一樣的背包,只需要一塊麻布,幾個口袋,一根繩子就能製成,看上去很土,但是要多少有多少。這種使用價值很高的背包,到今天依然被俄軍大量使用。想要靈活使用這種麻袋,也並非容易的事情,比如如何讓各種東西在麻袋中保持穩定,不在野外跑動中發出聲響,這需要相當高的技巧,也是俄軍老兵需要向新兵們傳授的經驗。

大家對這種麻袋有什麼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美軍士兵投擲手榴彈63米,俄軍士兵75米,抗戰老兵:都靠邊讓讓
    導語:美軍士兵投擲手榴彈63米,俄軍士兵75米,抗戰老兵:都靠邊讓讓手榴彈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單兵作戰武器,操作十分簡單,只需要拉動保險栓,然後朝著想要投擲的方向猛甩出去即可,時間一到就會引爆,實施範圍性的殺傷。
  • 用實時語音命令戰鬥機器人!俄軍或用智能技術打造超級機器戰士
    俄軍士兵和UGV履帶式無人作戰平臺同框俄羅斯在軍事機器人領域的發展可謂名列前茅,早在2015年俄羅斯就曾將一個成建制的機器人作戰連投入了敘利亞戰場,這些履帶式和輪式機器人在自行火炮和無人機的支援下曾用時僅20分鐘就攻佔了一處防禦堅固的高地。
  • 24小時宣洩怒火70次,土耳其誤判局勢被狠揍,俄軍這次來真的了
    在美國宣布制裁土耳其後,不少人猜測土耳其會倒向俄羅斯,作為美俄中間的「牆頭草」,土方一直在用這種手段在兩國之間周旋,把美俄耍得團團轉。而對於土方會不會倒向俄方的猜測,俄軍也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這是不存在的。據敘利亞媒體16日報導,俄空軍對當地的叛軍發起了大規模空襲,24小時宣洩怒火70次,造成大量叛軍死亡。
  • 納爾瓦之戰:18歲的天才少年,僅用8千人就完勝彼得大帝4萬俄軍...
    這樣的軍隊導致俄軍在戰爭狀態下動員非常耗時。圖註:俄國名將鮑裡斯·謝列梅捷夫三是俄軍的統帥部也問題重重。俄軍的統帥部中確實不乏名將,比如亞歷山大·門希科夫以及鮑裡斯·謝列梅捷夫,然而許多彼得一世偏愛的親信也都在這次隊伍中擔任將領,俄軍存在內部話語權的爭奪。
  • 15歲登基,18歲徵戰,曾以八千士兵擊潰四萬俄軍,瑞典最後的榮耀
    當俄軍發現瑞典軍隊時,瑞軍已經接近他們的戰壕。於是瑞軍從容地將俄軍趕出戰壕,同時用騎兵將他們團團包圍。驚慌失措的俄羅斯人湧向納爾瓦河上唯一的橋梁,希望能夠從那裡逃出戰場。結果這些潰兵將橋梁壓塌,無數的人掉入還沒完全結冰的河流裡被活活凍死。
  • 2660名亞美尼亞士兵被殺,大批戰士失蹤,俄軍走亞塞拜然鐵路
    他們追求一個目標-違反該協議,因為它使這裡已經出現了一種新的安全形勢,這非常令人討厭。聲明規定建立一個土耳其-俄羅斯聯合中心。與此同時,一些人對這裡採取的安全措施和執行聲明的規定感到惱火。但是,在達成的協議中,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我們的事務。它正在執行,必須得到執行。」同時,據他介紹,停火協議必須得到遵守。
  • 俄軍練槍首次用上人工智慧標靶,全地形移動同時還能躲避子彈
    據俄羅斯紅星電視臺報導,這種先進的AI標靶採用了履帶式底盤,主體部分採用人形標靶設計,模擬手持武器的士兵。報導稱,在先進AI系統的加持下,該標靶能夠通過全地形底盤的越野能力繞開障礙物,甚至進一步躲避子彈。
  • 已退役70年的莫辛納甘步槍,為何中東地區還在拿它當狙擊槍用
    雖然已經退役70多年,但莫辛納甘步槍仍是可靠的裝備,就好像印度警察還在用英制恩菲爾德一樣,莫辛納甘在敘利亞出現並不奇怪。莫辛納甘步槍全稱M1891莫辛-納甘步槍,誕生於帝俄時代,曾是沙俄軍隊、蘇聯紅軍的制式步槍。
  • 兩千名士兵暴屍野外,俄軍收屍隊瀕臨崩潰,淪為野獸美餐慘不忍睹
    在這種背景下,俄軍和雙方軍隊開始進行打掃戰場的任務,對這次血腥的衝突進行「收尾」,除了遍布在納卡各處的地雷等爆炸物外,大批暴屍野外開始腐爛的戰死者屍體也成為了俄軍的「噩夢」,由於大批戰死者的遺體遍布在納卡的戰場上,因此收屍工作的挑戰十分艱巨。
  • 數千俄軍擋不住!亞塞拜然士兵割喉斬首,處決不肯搬離亞美尼亞人
    此前亞美尼亞由於在納卡衝突中損失慘重,被迫籤署停火協議割地求和,處於割讓區的居民紛紛逃離,但仍有一些人堅持留了下來。如今這些亞美尼亞人正面臨著來自亞塞拜然軍隊的屠殺威脅。一些阿軍士兵拍攝並上傳至社交媒體的視頻和照片顯示,大批身穿軍裝的亞美尼亞士兵俘虜被阿軍士兵按在地上拳打腳踢,很多人被打得血肉模糊。有的阿軍士兵用匕首將戰俘的耳朵和手指割下來,甚至直接割喉斬首,圍觀的阿軍士兵則一旁歡呼,高喊「奪回納卡」等口號。對於這些視頻和照片,亞塞拜然官方一概不予承認,要麼說是偽造的,要麼說那些人是敘利亞僱傭兵。
  • 從鋼盔到戰術頭盔,淘汰了電焊盔的俄軍,如今頭上戴的都是哪些頭盔?
    上世紀70年阿迪,軍用頭盔的發展進入兩個新的分支,一個是以美國為首的凱夫拉頭盔,另一個是以瑞士為首的鈦合金頭盔。 所以,關於軍用頭盔的改革就擺在了俄軍面前。特種部隊是最先進行軍用頭盔改革的兵種,他們看上來西方的輕量化頭盔概念。
  • 戰鬥在凌晨打響,伊朗士兵在睡夢中被炸死,俄軍感慨:這仗沒法打
    據SANA通訊社消息,此次空襲規模不小,敘軍雖然盡力攔截,但因實力有限,仍有不少飛彈擊中了目標,一些伊朗士兵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就被炸死了。雖說打擊的主要目標是伊朗,但是敘軍也受到了波及。以色列類似的空襲時有發生,每次都是打著打擊伊朗目標的旗號,敘利亞每次都會盡力應對,可惜確實不是對手,有些飛彈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命中目標,這是敘利亞和伊朗共同面臨的難題,雖然俄軍也在敘利亞駐紮,但不可能每一寸土地都讓俄羅斯來保護。
  • 各國軍隊都用啥,這國最牛被打中毫髮無傷
    「三級頭」電焊盔就是俄軍K6-3頭盔在阿富汗戰場上,一名美國士兵在在於敵人時被機槍打中頭盔,居然毫髮無傷,全身而退。頭盔爛了士兵沒事,這頭盔可真是牛啊!這是一款美軍ECH頭盔,2012年開始服役於美軍部隊。
  • 圖說:俄軍RPK-16班用機槍遭遇尷尬「槍族化」在新時代遇到新問題
    卡拉什尼科夫設計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這些年來,以其活塞長行程自動方式為基礎的步槍、機槍一直沒有停止過改進的步伐。最新的AK-12步槍在2012年首次亮相後,四年之後,出現了最新型的班用機槍RPK-16,它將取代現役的RPK-74,並可能佔據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 土耳其撕毀停火協議,一枚飛彈掀翻俄軍裝甲車,多名士兵倒在血泊
    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30日報導稱,俄軍維和部隊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遭到了土耳其聯軍的惡意攻擊,其中土耳其所扶持的武裝分子還對俄軍巡邏裝甲車發射了一枚反坦克飛彈,據知情人描述,當時俄軍的車隊正常在公路上行駛,突然側面高速飛來一枚飛彈,直接將俄軍裝甲車掀翻,導致多名士兵受傷,在經過緊急躲避之後,俄軍直升機前往事發地點將傷員送往醫院
  • 彈鼓成坐墊,槍身成支架,俄軍士兵把波波沙當凳子,衝鋒鎗還有這用途?
    眾所周知,俄羅斯每年都要舉辦很多次閱兵式,參與閱兵的不僅有最先代的武器,也有一些耳熟能詳的老兵器,比如莫辛納甘步槍、波波沙衝鋒鎗等等。 這張照片很有意思,看樣子應該是一隊俄軍士兵剛剛結束了演習彩排,其中一位直接把手中的波波沙當成凳子,一屁股坐在了彈鼓上面,充分展示了蘇式武器結實耐用的特性。
  • 俄軍更新換代先進魚雷,美軍卻仍用老型號,上世紀60年代就有了
    俄軍更新換代世界最先進技術的魚雷,令美國海軍極為擔心俄海軍潛艇部隊實力膨脹,難以應付。美海軍所使用的主力反潛魚雷仍然是年代久遠的MK46,雖然這些年來一直在進行各種改進,堪稱老當益壯,但顯然與俄羅斯技術差距正在拉大。
  • 俄軍公布納卡前線照片,亞美尼亞嚴重謊報戰果,陣亡士兵屍橫遍野
    根據俄軍前線拍下的照片來看,納卡地區的戰鬥要遠比想像中激烈得多,一直以來亞美尼亞都在謊報戰果,陣亡士兵屍橫遍野。 俄羅斯軍隊在清理屍體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亞美尼亞的士兵都身中子彈,甚至戰車的方向都是朝著亞美尼亞,說明他們在整個逃跑的過程中都是慌亂的,而不是有組織的對抗。而且俄軍隊並沒有發現多少亞塞拜然軍隊的屍體,說明就算是他們損失較大,但也能夠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而亞美尼亞連自己人的屍體都管不了,根本沒辦法解釋亞美尼亞方面宣稱的「優勢」。
  • 俄軍:那用核彈給你打下來,美軍:有了天基系統,你幹啥我都知道
    然而巧合的是,三天之前俄軍核潛艇也進行了一次飛彈測試,此次飛彈測試還「無意」觸發到美軍飛彈預警監測系統。據俄羅斯媒體的消息,俄軍核潛艇罕見地在鄂霍次克海海域試射了4枚「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此舉引發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高度關注。據悉,俄軍當天測試核飛彈的發射情況被美軍天基紅外預警系統監測到,而且還觸發了美軍基地飛彈襲擊警報系統。
  • 俄軍調停失敗,亞美尼亞拒絕撤離:大批士兵藏匿山林堅持遊擊戰
    剛剛,俄軍調停失敗,亞美尼亞拒絕撤離交戰區,大批士兵仍然藏匿在山林中堅持打遊擊戰。據亞美尼亞新聞網12月15日報導,亞塞拜然單方面破壞停火協議攻擊亞美尼亞控制的地區之後,導致卡拉巴赫接觸線的局勢持續緊張,儘管俄羅斯的維和部隊重新進駐拉欽走廊多個地區,並要求亞阿兩國的武裝部隊後撤,但仍有大量的亞美尼亞士兵拒絕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