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真的是禍水,還是只是政治失敗的理由

2021-01-20 洪軍談娛事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在這裡,貝貝小妹帶你走進歷史上的故事!

文/貝貝小妹【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紅顏,好像在古代的中就不是一個好的詞語。一提到「紅顏」兩個字,人們首先想到「紅顏薄命」「紅顏禍水」。從這兩個詞我們不難看出古時候的人對「紅顏」有一定的偏見。類似於現在的「黑粉」。個人認為古時候的人嫉妒「紅顏」的天生麗質。

所以對「紅顏」部分群體所擁有的一點點通病便加以放大,揪住不放。文人騷客更是如此,對待「紅顏」的態度更是極端。好像自己的政治失意全部都是統治者身邊的「紅顏」所害。將自己不被重用的憤怒化為筆尖的力量,全都發洩到一個柔弱女子身上。那麼「紅顏」群體真的有如傳聞那般不堪嗎?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早在奴隸社會,「紅顏禍水」便出現了。夏桀寵愛妺喜,作為夏朝最後一位天子的寵妃。妺喜的真的是擔得起「紅顏禍水」的稱號,出身於部落的美女。首先顏值能打,是一位紅顏。其次妺喜的行為也擔得起「禍水」這個叫法。喜歡聽絲綢撕裂的聲音也喜歡看人們在巨大的酒池裡面遊泳。

這在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妺喜這般奢侈當真是暴殄天物,而且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勢必當時人們的思想落後封建。在男權社會,妺喜喜歡穿男性的衣服,雖然在現在看來這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在當時這般大逆不道的行為肯定會招來好多人的不滿,夏桀也是暴戾無常。

妺喜與夏桀荒淫無道最終導致了夏朝的氣數將近,商湯滅夏,建立商朝。這樣看來,夏朝的滅亡真的可能是「紅顏」引起的「禍水」導致的。類似的王朝滅亡還有商朝,商朝最後一代天子商紂王,寵幸妲己。聽信奸臣的阿諛奉承,大興樓臺,誅殺比幹,最終商朝滅亡。

後世為了表達對妲己的怨恨,將其身份化作一隻陰險狡詐的狐狸精。後世對商朝商朝的滅亡也是歸因於是商紂王聽了妲己的枕邊風,是狐狸精妲己迷惑了紂王。而除了對紂王好色,暴戾的批判外,再沒有其他的不滿。原始社會的最後一個天子是西周的周幽王,熟悉周幽王是因為他為了博寵妃褒姒一笑。

而「烽火戲諸侯」,最終周天子失去了諸侯對自己的信任,在真正的敵人入侵時,不得不自刎在烽火臺。當然了,後世對褒姒的評價也沒有比褒姒,妺喜好到哪裡。「紅顏禍水」絕不僅僅在原始社會,即使古代中國從原始社會進化到封建社會,「紅顏」即為「禍水」的言論也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漸減少。

典型的朝代有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踐獻上沉魚落雁之貌的西施,曲線救國,打敗吳王闔閭。西漢的漢成帝沉迷於飛燕合德的美色,而荒廢朝政。在王太后賜死飛燕合德後,後人提起飛燕合德便認為她們是禍是亂。唐朝玄宗寵愛楊貴妃而引發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由盛而衰。

唐玄宗以後,文人騷客皆吐槽楊妃,高歌梅妃,認為都是楊貴妃的迷惑使得玄宗失去了原有的明智。清朝的順治帝為了董鄂妃甘願放棄江山,出家為僧。在人們眼中,浪漫的背後也是「禍水」在作怪。清朝詩人曾吟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有「禍水」,必定就有「甘霖」。

秦朝的秦宣太后,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太后,作為一名普通的妃子,卻能夠為六國有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做出奠基的貢獻。西漢皇后陰麗華,一代賢后,制止了自己外戚幹政的局面。西漢著名美女王昭君能夠舍小家顧大家,甘到塞外和親,確保了西漢和匈奴長達百年的和平。

唐朝的長孫皇后,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時,不露懼色,成為皇后後不恃寵而驕。仍然和睦後宮,試想,如果沒有長孫皇后為李世民打理後宮。貞觀之治可能也不會如現在這般,有如此高的評價。更不用說有「媚娘」之稱的武則天那「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的功績了。還有巾幗不讓鬚眉的花木蘭。

綜上可知,「紅顏」可能是禍水,但是不能一見到「紅顏」就「一棒子打死」,全部認為其為禍國殃民的妖怪。其實在我看來「紅顏」真的不是禍水。她們只是帝王為了開罪的犧牲品。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會,這些「紅顏」的命運也是身不由己的。記得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有這樣一句話,繁盛時,她是帝國的象徵,衰敗時,帝國將不再需要她。

這是劇中對楊貴妃的評價,我想這句話也是適用於所有被當做「禍水」的紅顏。在男權社會,一個女子連自己的命運都不能自己做主,何來能夠掌握一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能力。縱觀中國五千年歷史,每一個皇帝身邊都有出挑的美女。但是卻不是每一個皇帝都因為有著這些「紅顏」而使自己的國家滅亡,使自己成為亡國之君。

比如齊宣王喜歡美女夏迎春。卻也沒有冷落頗有才華的鐘無豔,齊國也是各國畏懼的諸侯國。其實,我們不難看出將美人定義為「禍水」的,大都在一個朝代末代,氣數將盡。皇帝自知無能為力,只好放縱自己,他們沉迷於美色,或許他們能夠自己安慰自己。

國家的滅亡不是因為自己的無能,也是因為這些美女使自己迷了心智。這類皇帝大概也是個昏君,本就天資低下,試問,如果不是自身的原因,抵不住誘惑,那麼,縱使眼前美女如雲,也能鎮定自若。時至今日,這些被定義為「禍水」紅顏背負了太多,國家的滅亡與她們無關。

卻與亡國之君一起背負著滅國的罵名,即使她們用自己的生命來為國家獻祭,也阻礙不住死後的偏見。紅顏無罪,她們不是禍水,錯的是統治者,那些不敢承認自己錯誤的統治者。這些紅顏不過是為統治者開罪的可憐人。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貝貝小妹,喜歡歷史,熱愛分享歷史故事。喜歡文字,喜歡創作,喜歡用文字去實現自我的價值。

相關焦點

  • 明朝的四大奇書,為何都把「紅顏」寫成了「禍水」
    在「四大奇書」中較為突出且群體更為龐大的就要算「紅顏禍水」這一類的女性角色了。從《三國演義》裡的貂蟬,到《水滸傳》裡的閻婆惜、潘金蓮,再到《西遊記》裡的白骨精、玉兔精,直至《金瓶梅》幾乎所有的女性角色,「紅顏禍水」們無處不在,時時刻刻在誘惑並禍害著「英雄」們。
  • 「紅顏,如禍水」,99歲老僧人:有這3個特徵的女人,別碰的好
    導語自古紅顏多薄命,其實也是因為紅顏多禍水,無論是商紂王還是唐代的李隆基都是如此,大明的陳圓圓也是禍害了一個時代的女人,中國傳下來的四大美女每一個都是在歷史上攪動過一個時代的女人,當然這當中的王昭君是一人安一隅的功勞所致其餘的都可謂是紅顏禍水。那麼為什麼紅顏禍水會流傳開來呢? 其實原因最早還是周幽王和褒姒之間的烽火戲諸侯引出來的。
  • 自古亡國,為何總用「紅顏禍水」辯解,沒有美女,江山真能傳萬代
    自古亡國,為何總用「紅顏禍水」辯解,沒有美女,江山真能傳萬代紅顏禍水,這是古人的成見。為了證實這個成見,夏有妹喜,商有姐己,周有褒姒。再往下,還有趙飛燕,楊玉環,可以排上一長列。這些個典型,都是狐媚惑主,把丈夫帶壞、教壞、撒嬌壞的樣板。
  • 「紅顏禍水」妲己到底美到什麼程度?劊子手都不忍心下刀
    正如《史記》所記載的那樣,紂王「好酒淫樂,安於現狀,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北來之舞,靡靡之音(荒淫無道);民怨沸騰,諸侯怨聲載道,於是紂乃重刑闢之,並有炮烙之法(致人於死地)」,在《史記》這樣的描寫下,可見妲己的確是紅顏禍水,得到美人妲己之後,十分寵愛她,劇中妲己的許多罪行實際上都是真的,紂王為妲己建了豪華宮殿,玩樂也極奢靡。
  • 是第一位紅顏禍水,還是第一位女版間諜?妺喜簡說
    引言 常言道,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說到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人們往往會想到妲己、褒姒等女子,殊不知在夏朝,有一位「第一」的紅顏禍水,當然這個「第一」也是指歷史年代久遠。這位奇女子就是夏代最後一位君主夏桀的寵妃——妺喜。
  • 男人婆和紅顏禍水:男權社會下,四大奇書中程式化定位的女性形象
    比如,孫權的妹妹,在各式各樣的權力鬥爭中,她斡旋於其中,並始終對自己的兄長、丈夫、國家十分忠心,淪為了自己兄長和丈夫的政治工具,最後劉備放棄了她,她仍要為了劉備殉節。可見,她成為了忠義的符號象徵犧牲。三、四大奇書中的"紅顏禍水":禍害他人、擾亂倫常、欲殺之而後快除了"男人婆",四大奇書中還有"紅顏禍水"的龐大女性群體。而四大奇書中的"紅顏禍水",則被塑造為了禍害他人、擾亂倫常、欲殺之而後快的形象。
  • 《權力的遊戲》裡的萊安娜·史塔克:七國最強禍水紅顏!
    她被國內粉絲冠上「七國最強禍水紅顏」的稱號,堪比我國歷史上的妲己和褒姒!雷加王子和萊安娜部分《權力的遊戲》書迷和劇迷們認為,萊安娜和雷加王子之間的這段挑戰世俗的愛情,在那個政治決定婚姻的社會中,既是驚世駭俗的,又是可歌可泣的。
  • 紅顏禍水趙飛燕和楊玉環,如何摧毀漢唐兩大王朝,給後人什麼啟示
    所謂的紅顏禍水,很多時候是男權社會強加給女人的罪名,趙飛燕和楊玉環就是這樣。如果非要說趙飛燕和楊玉環是紅顏禍水,那麼,我們不妨先看一下兩人的故事。趙飛燕是私生女,生下來就被扔到荒郊野外,哭了三天也沒死,被撿回去後養在貧窮的父親家裡。長大後,因為漂亮,成了陽阿公主家的歌女,被漢成帝看到後帶回宮封了婕妤。
  • 夏朝滅亡,是妺喜紅顏禍水之災,還是夏桀暴虐無道之過
    夏桀關於夏桀夏桀,姓姒,名癸,諡號桀,史稱夏桀,夏朝的最後一位君王。夏桀出戰有施氏戰敗獻出公主妺喜這個叫做有施氏的諸侯國,是一個富饒的地方,現在夏桀帶著大軍來了,他們奮力抵抗,可是畢竟他們只是一個諸侯國,胳膊擰不過大腿,他們戰敗了。
  • 16世紀威尼斯水城的寵妓,電影《紅顏禍水》
    可是在戰爭結束後,她卻被那些仇視她的達官貴人妻子們說成是紅顏禍水,迷惑人心的妖妓,成為眾矢之的,片名《紅顏禍水》由此而來。 但是維諾妮卡並非紅顏禍水,影片的最後,她得到平反,結局也很美好,有點太過於美好,美好的讓人忘了之前女主所受到的不公指責!
  • 女王戰士、紅顏禍水,與被忽略的大多數:早期英格蘭女性面面觀
    她們有的身居高位,卻要走上戰場,在浴血奮戰中死去;有的背負上「紅顏禍水」的罵名,從私生活到政治表現都為世人所詬病;而更多的女性在那個尚未完全實現文明開化的時代裡,尊嚴、乃至生命都可能受到無情的漠視。而「女王戰士」布狄卡的抗爭雖以失敗告終,但她追求獨立、自由的精神,依然被人們所銘記。02 黑暗年代的貴族女性: 「紅顏禍水」與「信仰使者」布狄卡女王的故事發生在公元1世紀,那時羅馬人設置了不列顛尼亞行省,他們在以暴力手段徵服這片古老土地的同時,也帶來了羅馬文明的曙光,如基督教信仰、先進的建築形式、豐富的娛樂活動等。
  • 《聖經》和神話中的女性:女神、女妖和紅顏禍水的真相
    一、紅顏禍水自從學了紅顏禍水這個成語之後,才知道女人的名聲在我國傳統當中並不太好。魯迅借了阿Q的口如是說到:中國的男人都是可以成為聖賢的,可惜因為女人……其實各位看官若是翻翻聖經,便知道紅顏禍水這個說法在猶太人這裡也是頗有傳統的,唆使亞當吃禁果的夏娃是女人,在希伯來人當中引入異教的是女人,殺害施洗者約翰的也是女人。
  • 自古紅顏多薄命:美人西施是如何成為「紅顏禍水論」的受害者?
    「紅顏禍水」論的受害者數不勝數,不管是蘇妲己、褒姒還是喜妹都難以逃脫為男人背負過錯的命運。 似乎是男人在和美女一起之後就什麼都不幹了,二人之間沒有真的感情,我想這既不尊重歷史也不尊重美。 吳王夫差究竟為何退兵呢?
  • 君主一怒為紅顏,罪在君主,其次在紅顏
    歷史上,君主一怒為紅顏一事層出不窮。商紂王為妲己制炮烙之刑,殺忠臣。周幽王想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唐玄宗為寵幸楊貴妃,荒廢國事,重用奸逆之臣,造成安史之亂……自漢武帝開始,歷朝歷代幾乎都是尊儒學。古代的君主不是不可以寵愛某一位妃嬪,只是不能為了寵愛那一位妃嬪而做出有損國家利益、傷害百姓權益之事。君主一怒為紅顏,絕大部分的錯在於君主,但這並不意味著紅顏就沒有一點兒責任。君主偏愛哪一位姬妾,不是由哪一位姬妾決定的,這是由君主的喜好選擇的。然而,這並不能作為紅顏是無辜的理由。在古代,身為一個女子能夠獲得君主的寵愛是其幸也是其不幸。
  • 真妲己並非"紅顏禍水",死後為何不能封神?
    在封神演義中,妲己是公認的"紅顏禍水"。她迷惑商紂王,敗壞成湯江山,成為千夫所指的壞女人。後被姜子牙擒獲,斬首之時還用美色迷惑行刑將士,眾人皆醉,最後姜子牙請出陸壓斬仙飛刀才將其殺死。其魂魄未給予封神,自然是因其壞事做盡,取消了封神資格。
  • 紅顏禍水中國史上十大禍國妖后
    它讓所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容貌在歷史興衰,王朝更迭面前承擔了過重的罪名,抹殺了那些紅顏所有的豔麗色彩,而只剩下禍害的名聲,警示著歷代帝王將相及其他的男人們。這個成語,就是「紅顏禍水」。《辭海》裡給「禍水」下的定義是「禍人敗事的女子」。小編多方搜集查證,整理出中國歷史上的十大紅顏禍水、禍國妖后如下:
  • 國漫《鏡花緣》:從「紅顏禍水」到參政主力,清代女性自立之路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自身,都可能認為性別歧視的根源是自然的性別差異。19世紀著名的女詞人吳藻就常感嘆,「美人翻恨女兒身」。她不僅不恨男人,反而羨慕男人,喜歡把自己打扮成男人,渴望走進男性世界。小說中出現的已婚男性人物,他們的身份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均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兩性在婚姻上是平等的,並且是以感情為紐帶。以《鏡花緣》中唐敖的妻子為例。作者並未交代其妻的具體姓名、相貌。但是,唐敖歸隱而去後,她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這使得她的每一次出場都打動讀者。
  • 武動乾坤:林動多次遇險,竟然和綾清竹有關,真是紅顏禍水
    而這一次的大戰,很顯然就是女人引起的,這就是所謂的紅顏禍水。」綾清竹和林動的相遇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特別是動漫中的綾清竹,所表現出來的熱烈和原著有很大的出入。但這並不能妨礙讀者對她的喜愛,當然大部分人還是喜歡冷冰冰的綾清竹,而不是一開始就對林動那麼友善的綾清竹。其實林動在遇到她之後,便沒有什麼好事情發生,這也許就是冤家吧。
  • 因為紅顏禍水?還是另有原因?
    是因為紅顏禍水,還是這背後另有原因?孫周兩人如何得到大小喬?孫策和周瑜可以說是親如兄弟,而當時孫策準備領兵攻打荊州,於是便讓周瑜擔任中護軍一職,準備攻打宛城。然而在徵戰途中,他們偶然之間看見了大小喬姐妹。兩人都同時被這兩姐妹的美貌所迷住,久久不能自拔。後來孫策便立大喬為妾,而周瑜則娶小喬為妻,兩人也算是得到了兩個傾國傾城的美女,此戰收穫不淺。
  • 這場「紅顏禍水」的戰爭,男女主私奔真的是因為純粹的愛情嗎?
    01 特洛伊戰爭:一場被定義為「紅顏禍水」的戰爭特洛伊戰爭常常被描述為是「一個最美女人引起的戰爭」。可是,往前追溯一下,其實根源是在於三個女神的爭風吃醋。怎麼回事呢?在神界的一場盛大婚宴上,全部的神都被邀請了,只有一位「不和女神」被漏掉了,於是她就到婚宴上來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