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遺址:「中華第一城」走過申遺成功一周年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杭州7月5日電  題:良渚古城遺址:「中華第一城」走過申遺成功一周年

  新華社記者馮源、段菁菁

  良渚古城,曾被多位中國考古學泰鬥譽為「中華第一城」,為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實證。去年7月6日,在世界最大湖泊裏海之濱的亞塞拜然巴庫,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走過申遺成功一周年,距今已經有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遺址,正在續寫新的篇章。

  這一年,他們深入探索良渚

  「良渚是四代考古人一點點挖出來、研究出來的文明,目前我們對它還知之甚少,良渚考古仍需深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說,申遺成功之後,良渚考古正在向更深更廣的範圍拓展。

  在結束了良渚古城城址區的勘探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勘探工作重點轉入了古城以東的郊區聚落,在之前被認為沒有遺址或者遺址分布較稀疏的地方,他們發現了更多遺址,且密度成倍增加。目前,他們已經在古城東北面完成了360萬平方米的勘探工作,共發現良渚時期的臺地近百處,而原先調查僅發現約20處,預計總數將逾600處。

  在浙江德清縣雷甸鎮,長江下遊地區、良渚文化時期規模最大的制玉作坊遺址群中初鳴遺址群近年來現出真容。初夏一個悶熱的上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站長陳明輝的「90後」同事朱葉菲正在遺址群中的王家裡遺址工地工作,其發掘面積已經超過1000平方米。這裡的遺址群位於良渚古城的東北方向,直線距離約18公裡,被專家認為屬於古城腹地的北端。

  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一路向南不遠,是這兩年新發現的北村遺址。「80後」的陳明輝,正在組織人力開展配合基本建設發掘。

  目前,良渚考古正承擔著兩項重大考古課題的重要任務,在持續開展田野考古工作的基礎上,將向著科學化、國際化、理論化和公眾化等4個方向開展。

  這一年,他們精心保護良渚

  良渚古城遺址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申遺成功之後,讓它「延年益壽」是各方面共同的責任。

  「首要任務是保護,其次才是對保護成果的共享。」杭州良渚遺址管理所所長黃莉和她的同事負責聯繫保護區內的24處村落,這一年,為了處理好遺址保護和生活生產的關係,他們的腳步更勤了。

  在杭州良渚遺址遺產監測管理中心的監測大廳,工作人員楊鑫輕點滑鼠,就能實時監測良渚古城遺址不同點位上的即時圖像。中心主任郭青嶺說:「與去年相比,現在的監測指標實現了可視化顯示,這裡要成為遺址保護的『數字駕駛艙』。」

  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真菌會對古城保護有何影響?南開大學、中科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良渚遺址遺產監測管理中心今年4月在《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聯合發表了相關論文。郭青嶺說,中心和國內多所高校院所合作開展了多項課題,通過持續研究和數據積累,運用大數據分析和算法,要建立一個遺產保護的「數字大腦」。

  從去年到今年,在地方政府和電力部門的合作下,一條35千伏線路和一條220千伏線路完成「上改下」,極大改善了公園周邊環境風貌。而在去年10月,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遺址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杭州市良管委規劃建設局副局長於蕾介紹說,《良渚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正在進行修編工作,將更為完善科學。

  這一年,他們努力傳播良渚

  良渚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讓良渚講好中華文明的故事,需要從旅遊、文博、文創、出版等多個維度綜合發力。

  在良渚成功申遺次日,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有限開放,外企高管應杭軍加入了首批志願者。「以前在英國,我經常在大英博物館中國館為遊客作講解。現在,站在五千多年前的古遺址上講述良渚,我由衷感到自豪。」

  與我國5G實現商用同日,這座公園實現了5G全覆蓋。杭州市良管委旅遊開發部副部長、杭州美麗洲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剛說:「遊客一半以上是年輕人,知識面廣、求知慾強,我們要通過『智慧景區』建設,把良渚介紹好。」

  今年5月,杭州良渚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副總經理熊磊介紹說,它重點開發良渚的智慧財產權(IP),推出網絡文學、影視動漫、遊戲等文創產品。而她所在的另一家企業良渚玉文化創意產業有限公司則重點推出良渚主題文創衍生產品。

  在良渚博物院,寬敞、明快、開放、現代的風格基調,傳統和數位化並舉的展示方式,為觀眾提供了沉浸式體驗。在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良博首次推出的雲展覽「在良渚看世界」,線上點擊閱讀量近90萬人次。

  參照我國的水墨動畫,以及敦煌壁畫、漢畫像磚的藝術風格,浙江科技學院動畫系主任曾奇琦為首部良渚主題童書《五千年良渚王國》繪圖,而劉斌則在書中講起了良渚故事。浙江少兒出版社社長邵若愚說,它的英文版計劃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出版,日文版也在翻譯中。

  在去年8月底舉行的北京圖博會上,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浙江多位考古專家執筆的「良渚文明叢書」對外輸出了英語和俄語等多語種版權。英文版的合作者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出版商斯普林格·自然集團。浙大社還將持續出版一系列權威的良渚考古書籍和普及型大眾讀物。

  「申遺最終目的是守住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根和魂。」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俊傑表示,「我們有信心把這一厚重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管理好、傳承好,把良渚好好交予下一代。」

相關焦點

  •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一周年 首個「杭州良渚日」活動開啟
    這座見證了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城,迎來了在世界文明舞臺上的「高光時刻」。為進一步提升良渚文化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激發全市人民了解良渚文化、熱愛良渚文化、保護良渚遺址的濃厚氛圍,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依法作出決定,將每年7月6日定為「杭州良渚日」。
  • 良渚申遺成功一周年:美麗洲渚 探源中華
    第五期,我們帶你去良渚古城遺址。  「莫角山上建殿宇,匯觀瑤山祭昊天。防洪先建塘山壩,禦敵高築大城垣。」  當代史前考古學引領者嚴文明先生賦詩讚美的,便是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實證地——良渚。  良渚古城遺址,坐落於杭州市餘杭區一處面積約1000平方公裡的C形盆地的北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 良渚古城遺址,入選世界遺產,這裡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城
    良渚古城遺址,入選世界遺產,這裡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城,從昨天開始的第43屆世界文化遺產大會,今天下午14點43分,中國浙江省的「良渚古城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另外,隨著昨天中國的海候鳥棲息地被成功選定,韓國的世界遺產目前已達到55處,成為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國家。
  • 成功申遺背後:文旅融合讓浙江良渚文化「活」起來
    7月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浙江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5處、全球第1102項世界遺產。回望良渚83年考古之路,25年申遺之路,人們翹首期待的這一時刻終於到來。
  • 首個「杭州良渚日」 杭州開啟良渚文化周活動|周江勇:全力守護中華...
    田學軍劉玉珠視頻致辭 劉忻主持於躍敏潘家瑋出席杭州日報訊 今天,在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一周年之際,我市舉行「杭州良渚日」暨杭州良渚文化周啟動儀式。現場視頻發布了杭州三大世界遺產精品旅遊線路和旅遊市場推廣合作備忘錄籤訂情況,良渚遺址管委會與高校就合作共建進行電子籤約。周江勇指出,良渚古城遺址是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的聖地,是中華文明「活化石」和世界文化瑰寶。設立「杭州良渚日」,既是對艱辛光榮申遺歷程的紀念,也是奮力當好薪火傳人的鄭重宣示。
  • 單霽翔與你「雲」相見 邀你一同走進美麗的良渚古城 
    2019年7月6日,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昨迎首個「杭州良渚日」首屆杭州良渚文化周啟幕
    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一周年,由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辦的「杭州良渚日」暨首屆杭州良渚文化周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啟動。浙江日報與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共建的「融媒體創作基地」揭牌。申遺成功以來,杭州市餘杭區始終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嚴格落實遺產保護主體責任,努力將良渚古城遺址建成大遺址保護利用典範和文旅融合發展樣板地,打造成中華文明朝聖地和中華文化展示地。
  • 兒童科普繪本《良良的古城世界》帶孩子良渚古城
    時值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一周年,7月12日,良渚博物院大廳內舉辦了「《良良的古城世界》新書發布暨『良良漫遊記』啟動儀式」。《良良的古城世界》是良渚博物院主持編著的第二冊兒童科普繪本,由良渚博物院社會教育團隊經過近半年時間的精心設計、數十次的討論、打磨、修改。本書充分利用手繪本傳播的優勢,以第一冊《良良的陶器世界》為基礎線索,配合緊湊的故事情節、通俗的語言、優美的畫面,加之嚴謹的研究認知,用主人公的視角帶領讀者走進輝煌的良渚古城,感受良渚文明的高度。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良渚古城遺址
    良渚古城是長江下遊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在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年代上限很可能是公元前2600 年,下限是公元前2300年。古城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東西長1500-1700米,南北長1800-1900米,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
  • 良渚古遺址是中國第一城,建築宏偉壯觀,能夠與古埃及文明相媲美
    良渚古遺址是中國第一城,建築宏偉壯觀,能夠與古埃及文明相媲美文 | 笑談眾所周知,杭州是我國六大古都,在這座城市中相繼出土的古物讓我們世人見證了吳越國和南宋時期的歷史文化然而如果我們想把歷史再繼續向前推進一步的話,那就是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良渚街道,北距杭州主城區約20公裡,當時也被譽為「中華第一城」的良渚古城。
  • 良渚古城遺址紀念幣怎麼買?PC商城+微信商城入口公布
    良渚古城遺址紀念幣怎麼買?  1、銷售渠道購買:點擊查看  2、抽籤購買  銷售信息  1.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金銀套幣(非封裝)  銷售價格:¥5410/套  銷售數量:280套  ---------------  2.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30克銀幣(非封裝)  銷售價格
  • 首個「杭州良渚日」暨首屆杭州良渚文化周活動正式啟動
    7月6日,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一周年紀念日,杭州舉辦了首個「杭州良渚日」暨首屆杭州良渚文化周活動。當天,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於躍敏、市政協主席潘家瑋等出席活動。
  • 良渚博物院:走近5000年前的中華文明原點 一起揭示屬於良渚的這些...
    淤泥上竟能建造堅固城牆精妙工藝堪稱中國建築史傑作作為中華大地上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國家都城,良渚古城巍峨壯觀,佔地6.3平方公裡,相當於六個故宮的大小。講解員朱靜靜介紹,「古城是三重向心式布局:最中心為莫角山宮殿區,外圍還有以城牆分隔的內城與外城。
  • Rokid與良渚古城遺址合作,打造全球首個AR眼鏡智慧導覽
    來源:映維網 作者 黃顏來自杭州的AR企業Rokid日前宣布與良渚古城遺址達成合作,雙方將增強現實技術與文物數位化建設相結合,打造全球首個基於 AR 眼鏡的智慧導覽系統。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由Rokid和良渚古城遺址共同打造的「AR智慧導覽」項目,將在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正式上線,並在十一假期內,免費向遊客開放體驗。這不僅是國內首次,也是全球第一次,AR眼鏡真正在博物館投入運營。良渚古城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2019 年 7 月 6 日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一場「賣萌」直播134萬人次觀看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三隻鹿寶寶...
    不出杭州市,就能和梅花鹿親密互動;不用到良渚,線上就能觀察遊客看不到的小鹿寶寶……隨著申遺一周年進入倒計時,這個6月,「良渚小鹿」成為熱搜關鍵詞,良渚古城遺址的關注度也節節攀升。在電視機上看小鹿直播的小朋友 網友「黑貓」供圖 6月3日~25日,天目新聞與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聯合推出24小時慢直播。這期間,三個分別對準鹿舍、產房、戶外草坪的攝像頭,靜悄悄把小鹿們吃飯喝水、散步曬太陽、夜間睡姿記錄了下來,投遞給了全國網友。
  • 良渚古城已美呆,元旦小長假,聽著民謠來遺址公園樂跑吧
    看著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小夥伴,輪番曬著公園冬日美景,自己實在恨不得飛奔去拗造型、拍美圖。新年的第一天,公園的遊客,不畏寒冬,一如既往地熙熙攘攘。今天(2021年1月1日)上午,「聖地第一跑」良渚古城迎新樂跑活動暨2021年旅體產品發布會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行。
  • 浙江將書寫良渚文明壯美新篇章 當好文化遺產的「薪火傳人」
    從1936年首次發掘,到2019年成功申遺,80多年的研究和保護證明,以良渚古城為核心的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申遺成功後,按照『世遺』標準,良渚古城遺址的保護和管理要做的更多,首先便是規劃管控。」  一直以來,從國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視良渚遺址的保護。
  • 良渚遺址管委會深化「三服務」:放大遺址效應 推進屬地發展
    為持續放大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的社會效應,更好服務遊客群眾,今年以來,良渚遺址管理區以破解基層發展難題為重點,以實現鄉村振興為目標,通過組織聯建、陣地聯線、經驗聯學、活動聯辦、全線聯動等方式,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將申遺成果與屬地鎮街共享,共謀後申遺時代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
  • 首個「杭州良渚日」怎麼玩?「線上+線下」11項活動精彩不停
    「良渚文化+科技」——未來科技城走進中華文明聖地良渚古城遺址和未來科技城是餘杭區的兩張「金名片」。為增強文明與科技的互動,共享文明與科技的盛宴,7月上旬組織科技人才走進中華文明聖地。7.「聚賢莫角 共話未來」學術研討會圍繞如何做好「後申遺時代」良渚古城遺址的保護、研究、傳承、利用四篇文章,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於7月10日在良渚國際研學中心開展主題研討。8.
  • 人文讀本丨良渚不是一個靜止的花瓶 這一年考古又發現了什麼
    亞塞拜然落錘現場 世界迎來首個「杭州良渚日」 為良渚點亮「在看」木槌落下的聲音,猶在耳邊。一年前的7月6日,全世界都聽到了一記實錘。北京時間2019年7月6日,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渚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得到全世界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