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是否可以被認為是真正的恐龍?是的

2020-12-22 太平洋電腦網

1月22日消息,現代鳥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獸腳亞目恐龍,這是恐龍演化樹上一個主要為肉食性種類的分支。

在食火雞等鳥類中,很容易看到它們與已經滅絕的獸腳亞目恐龍的相似之處

從麻雀到大雁,從鴕鳥到貓頭鷹,它們與迅猛龍或強大的霸王龍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所有這些鳥類都可以追溯到一類雙足恐龍,它們主要是肉食性動物,被稱為獸腳亞目恐龍(Theropoda)。獸腳亞目恐龍最早出現於2.31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

最早的鳥類與獸腳亞目恐龍有很多共同之處,包括羽毛和產卵。然而,某些特徵——比如持續的、有動力的飛行——將古代鳥類與其他獸腳亞目恐龍區分開來,並最終定義了現代鳥類的支系(儘管不是所有現代鳥類都會飛行)。

今天,所有非鳥類恐龍早已滅絕,但是鳥類是否可以被認為是真正的恐龍?一句話:是的。

「鳥類是活著的恐龍,就像我們是哺乳動物一樣,」研究飛行進化的古生物學家、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地質科學系教授朱莉婭·克拉克(Julia Clarke)說道。她表示,儘管不同的哺乳動物在生理結構上存在差異,但這個群體中的每一個物種——無論是現存的還是已經滅絕的——都可以從一個共同祖先身上找到某些相同的解剖學特徵,鳥類也是如此。

「它們牢牢地嵌在恐龍家族樹的那一部分裡,」朱莉婭·克拉克說,「我們今天所有的鳥類都是獸腳亞目恐龍的後代。」

鳥何以為鳥?

現代鳥類的尾巴和身體長有羽毛,肩骨不融合,喙沒有牙齒,而且前肢比後肢長得多。它們的尾巴附近還都有一塊骨板,稱為尾綜骨,這塊位於脊椎末端的三角形骨頭起著支持尾羽的作用。日本福井縣立大學恐龍研究所的助理教授今井拓哉(Takuya Imai)表示,其他已經滅絕的獸腳亞目恐龍都有一個或多個這樣的特徵,但只有現代鳥類具備所有這些特徵。

在2019年11月發表於《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雜誌的一項研究中,今井拓哉描述了在日本發現的一種1.2億年前的原始鳥類。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Fukuipteryx prima」,意為「原始福井之翼」。這是目前已知最早具有尾綜骨的鳥類,其化石中保存下來的結構與現代雞的尾綜骨非常相似。換句話說,現代鳥類的一些結構可以追溯到它們最早的祖先。

然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鄒晶梅(Jingmai O『Connor)表示,原始鳥類和非鳥獸腳亞目恐龍仍然有很多共同之處。

事實上,與現代鳥類相比,早期鳥類非常像恐龍。鄒晶梅指出,有些動物具有很長的、和爬行動物一樣的尾巴,長有牙齒,翅膀上還長著爪子。而且,許多非鳥獸腳亞目恐龍都有真正的羽毛,這些羽毛具有中間的羽軸,兩側的羽枝上具有相互鉤節的羽小鉤。

朱莉婭·克拉克表示,古生物學家在區分動物群體時,主要是通過精確測量骨骼和其他化石身體組織的細微變化,包括「與重組不同肌肉群有關的小腫塊和結節(骨頭上的圓形凸起)」。鄒晶梅解釋道,這些形態數據會被轉換成數字,然後通過算法進行處理,以確定動物之間的親緣關係。通過在遺傳分類學系統中使用這些算法,古生物學家們可以區分古代鳥類和它們的獸腳亞目親戚。

最初的鳥兒

始祖鳥(Archaeopteryx)長期被認為是最早和最原始的鳥類,生活在1.5億年前,其化石發現於今天的德國南部。這種動物重約1千克,長約50釐米。化石證據表明,它的尾巴和身體都長有羽毛。前肢和羽毛的形狀都表明始祖鳥有動力飛行的能力,這是大多數現代鳥類的特徵。然而,與今天的鳥類不同的是,始祖鳥保留了獨有特徵,如翅膀尖端的爪子。隨著比始祖鳥更古老、結構上也更加接近現生鳥類的近鳥龍、曉廷龍和曙光鳥等化石相繼發現,始祖鳥在鳥類演化歷史上的地位已經動搖。

在中國東北發現了許多白堊紀早期(1.455億至6550萬年前)的鳥類化石,比如生活在1.25億年前、擁有喙和長尾羽的孔子鳥(Confuciusornis)。2013年的報導稱,一些孔子鳥化石甚至具有髓骨,這是一種在性成熟的雌鳥身上發現的海綿狀組織。

另一件化石證據通過其消化物——已知最早的鳥類食丸——將古代鳥類與現代鳥類聯繫了起來。大約1.2億年前,在中國發現的一種白堊紀鳥類咳出了一大團無法消化的魚骨。

飛吧,鳥兒,飛吧!

鄒晶梅表示,鳥類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它們的飛行能力,這要求它們的大前肢上覆蓋著形狀不對稱的羽毛,並用強有力的肌肉加以約束。「在向鳥類進化的支系中,最可能的是傷齒龍科(Troodontidae,一類近似鳥類的獸腳亞目恐龍)的一支,飛行將鳥類與它們最近的非鳥類恐龍(可能就是傷齒龍科)區分開來,」她說道。

然後,在演化出飛行能力之後,鳥類前肢的小骨頭會「減少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這種支撐翅膀羽毛的加固結構,」茱莉婭·克拉克說道。她指出,在白堊紀末期,非鳥類恐龍滅絕之後,鳥類繼續演化,並越來越多樣,它們發展出了更多與飛行相關的獨有特徵,比如胸骨的細長結構(龍骨),以及強大的胸肌,可以為撲翼飛行提供動力。

「你可以看到越來越大的胸肌與這塊厚龍骨相連。這是在飛行能力演化出來之後出現的,在現存的鳥類中也存在,」克拉克說道。今天,全世界大約有1萬種鳥類。小如蜂鳥,大如鴕鳥;既有展翅飛翔的雄鷹,也有潛遊水底的企鵝。儘管如此,它們仍然與1.5億年前孵出原始鳥類的獸腳亞目恐龍同屬一支。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恐龍在地球上行走時是什麼樣子的話,不用看得太遠,只需要注意一下在海灘上盯著你手裡炸薯條的海鷗,或是公園裡啄食麵包屑的鴿子。(任天)

【來源:新浪科技】

相關焦點

  • 恐龍是鳥類祖先,哪種動物是恐龍的祖先呢?科學家認為是這種動物
    恐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的爬行類動物,曾經雄霸地球約1.6億年,最終在6500萬年前的一場巨大自然災難中被滅絕掉,不過恐龍也有其後裔流傳下來,那就是如今的鳥類了。在6500萬年前,有一些似鳥類恐龍憑藉著飛行技能可接近恆溫的生理功能,在地球上尋找到了可以生存下去的地,而扛過了那場自然災難,之後逐漸發展演變成了如今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的鳥類物種,如今的古生物學也大多認為恐龍就是如今鳥類的祖先。那麼恐龍的祖先又是誰呢?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個問題都有點發懵了,其實恐龍當然也不是在地球上憑空就出現的,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是有其祖先的。
  • 鳥類真的是恐龍的後裔嗎,科學家有全新發現,揭示鳥類為何是鳥類
    現在有一種科學推論,那就是有一部分恐龍演化成了鳥類,因此白堊紀的那一場浩劫,並沒有完全的將恐龍滅絕。這樣的科學發現,對於我們正確的認識白堊紀,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這幾年中國科學家的研究,似乎在進一步的揭示鳥類之謎,不過現在依舊存在很多問題,科學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確認,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明白鳥類和恐龍的情況。
  • 鳥類真的起源於恐龍嗎?
    前不久,有關「鳥類起源於恐龍」這個話題在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有的筆者還說得那麼「斬釘截鐵」,其中也不乏出來湊湊熱鬧的,因為這些人當中的很多作者甚至自始至終就沒有弄清楚過什麼是「生物的起源和演化」,更別提「鳥類的起源與演化」了。為了博人眼球,有的人乾脆說成:「雞起源於恐龍。」當然,雞屬於鳥類這一點毋庸置疑。那麼「鳥類起源於恐龍」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
  • 恐龍滅絕之謎引關注:鳥類是否由恐龍演化而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3日電(記者上官雲)人們對於遠古生物總是懷有無限遐想,其中恐龍是經久不衰的代表。近來,有關恐龍的話題成為網絡熱點,引發許多人關注:恐龍是如何誕生、滅絕的?是否都像霸王龍一樣體型巨大?鳥類真是由恐龍演化來的嗎?
  • 鳥類的祖先是誰?古生物學家給出答案,它們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早
    同樣,通過化石分析,它和鳥類在身體結構上也存在很多區別,簡單來說,始祖鳥的身體結構與恐龍更接近,同時,它也被認為是恐爪龍的祖先。那麼,鳥類真正的祖先是誰呢?在美國,古生物學家又發現了一副古生物化石,通過檢測,它距今大約有2.2億-2.5億年的歷史,最早誕生於三疊紀,如果從時間上推測,它或許要比恐龍還要早上千萬年。
  • 【科技日報】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嗎?
    他認為,「赫氏近鳥龍」化石的發現極大地支持了界內一直存在的鳥類恐龍起源說。一隻火雞引發的假說據徐星介紹,鳥類恐龍起源假說的提出有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1870年的一天,英國著名博物學家赫胥黎在吃晚餐時突然發現啃光了肉的火雞骨架與恐龍的骨骼異常地相似,於是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說:「鳥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
  • 鳥類不認恐龍做祖宗了
    一派是恐龍派,認為鳥類起源於恐龍,最早由英國著名科學家、進化論的提倡者赫胥黎提出,他發現小型的獸腳類恐龍與始祖鳥有許多相似的構造。現在看來,鳥類骨骼中空、構造輕巧,頸椎較長,的確與一些獸腳類恐龍相近。更讓恐龍派大行天下的事情是帶羽毛的恐龍的發現。
  • 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幾十年來的重大發現和研究使研究人員確信,現代鳥類物種與獸腳類恐龍之間存在直接聯繫。曾經有人認為恐龍是按比例放大的蜥蜴,但現在它們被認為是完全不同的物種。Paul Barrett認為:「恐龍總是激發人們的想像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對這些壯觀動物的看法一直在變化。我們的恐龍形象與第一批研究這些動物的古生物學家所提出的形象大不相同。」
  • 鳥類可能屬於恐龍類!
    我們知道,現代鳥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獸腳亞目恐龍,這是恐龍系譜上的一個主要以肉食為食的分支。並且在一些鳥類中,比如食火雞,很容易看到它們與已經滅絕的獸腳亞目恐龍的相似之處。鳥類和恐龍?其實所有這些都可以追溯到兩足恐龍的起源,它們大多以肉食為食,被稱為獸腳亞目恐龍(「獸腳亞目」)。獸腳亞目恐龍最早出現於2.31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最早的鳥類與獸腳亞目恐龍有很多共同之處,包括羽毛和產卵。然而,某些特徵——比如持續的、有動力來源的飛行——將古代鳥類與其他獸腳亞目動物區分開來,並最終定義了現代鳥類的譜系,當然,並不是所有現代鳥類都會飛行。
  • 鳥類:帶毛的恐龍是我們的祖先
    始祖鳥因為它的頭部像鳥,生有翅膀,身上長有羽毛,一度被認為是最早的鳥類,但近年來,科學家已經將它劃定為一種小型的恐龍,很有可能是恐爪龍類的祖先。而與現在鳥類姻緣關係較近的馳龍類,它們身體羽毛的形態就跟現在鳥類更加相似。比如,在我國發現的中國鳥龍,身體羽毛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比較原始的羽毛,主要起保溫作用。
  • 鳥類真是恐龍後裔嗎?如果被證實,恐龍算不算是滅絕動物?
    那麼,恐龍是否還留有後代存活在世界上呢?根據科學家現有的研究成果,恐龍可能真的還有留存於世的後裔,那就是鳥。說起來,很多人可能充滿了疑問:鳥和恐龍一點也不像,怎麼可能有親戚關係?不過,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鳥類的確極有可能就是從恐龍演化過來的生物。1860年,德國索倫霍芬附近出土的化石,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這枚化石裡有一根羽毛,長達60釐米,寬11釐米。我們知道,至少從現代動物身上,我們僅能看到鳥類是帶羽毛的。因此,這枚化石被認為和鳥類很有關係。
  • 被認為是鳥類祖先的始祖鳥,它是如何演化成鳥類的?
    關於現代鳥類的起源,目前流傳範圍最為廣泛的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恐龍,因為曾有考古人員發現了具備飛行能力且長出羽毛的恐龍。而距離我們最近的恐龍至少也有六千多萬年,而始祖鳥被認為生活在距今1.5億年,在這段時間裡恐龍是如何逐漸演化成鳥類的?它們是從何時開始發生演變的?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嗎?是什麼力量讓恐龍離開地面,奔向天空?
    有人認為生命起源於海洋,也有人認為陸地和海洋的生命可能是同時出現的。不管是哪種看法,總沒有人會覺得生命起源於天空吧。於是天空中飛翔的鳥類就成了科學家眼中的謎團。這些鳥類從哪裡來?它們為什麼會進化出翅膀?誰又是它們的祖先呢?科學家追尋生物祖先的方法一般都是通過化石研究。通過化石研究能夠發現更多各種已經滅絕的生物和現存生物的相似之處。也是目前最佳的研究方法。
  • 鳥類起源於恐龍?科學家有新發現,白堊紀小恐龍竟然會「開屏」
    而在發現烏比拉哈拉小恐龍之前,研究者們一直認為這種通過展示自己來吸引伴侶注意的方式,是鳥類後期演化而成的,不過伴隨著這種小恐龍的出現,讓研究者確認,它們的這種本領,或許是從鳥類的祖先——恐龍身上繼承而來的。鳥類起源於恐龍「實錘」?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我國科學家找到證據:恐龍丟失一側卵巢變成鳥
    一直以來,鳥類起源於哪一類古生物是古生物學界頗具爭議的問題,目前主流觀點認為鳥類起源於恐龍,除了因為恐龍中有翼龍這樣擁有飛行能力的恐龍之外,還有其它因素。然而反對這種觀點的聲音也有很多,比如翼龍的體型比一個成年人要大好幾倍,它們又是如何從龐大演化到幼小呢?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
  • 被騙好久:真正的恐龍居然是這個樣子的
    科學家尚未就恐龍滅絕的願意達成一致,但可能的原因包括小行星撞擊、火山噴發排出窒息性化學物質、氣候變化、或其它因素等。「飛」到現代的恐龍只有體型巨大的恐龍不幸滅絕。大多數專家認為,鳥類便是活到現代的恐龍。化石顯示,一些進化程度較高的恐龍體表覆有羽毛或羽毛狀結構,但大多數都不會飛,甚至無法滑翔。
  • 鳥類是恐龍進化而來,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鳥類是恐龍進化而來,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誕生了數十億年了,而在這漫長的時間當中,地球上面也先後出現了大量的生物,甚至有一些生物曾經統治著整個地球,比如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恐龍,恐龍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但是卻依舊由後裔存留了下來,這就是鳥類,嚴格意義上面來說,鳥類是恐龍演化而來的,那麼鳥類既然是恐龍進化而來的,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 恐龍從未滅絕,只是進化成了鳥類和其它動物
    它的發現也許證明了,恐龍從未滅絕,只是進化成了鳥類和其它動物。 有羽毛恐龍對於很多古生物學家而言,是恐龍和鳥之間的過渡物種。 古代鳥類,例如始祖鳥和孔子鳥,有著很多恐龍的特徵,如嘴部的牙齒,手指上的爪,後者的雙顳孔型頭骨。 許多年以來,鳥類被認為是演化自前肢小、 主要用後肢行走的獸腳亞目食肉恐龍。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晚期發現有羽毛恐龍的化石時,才證明兩者之間的關聯,但仍不確定這些物種在演化樹上的關係。大部分的有羽毛恐龍被發現於中國義縣組。
  • 「恐龍獵人」發現史上最小恐龍,刷新人類對鳥類...
    研究團隊表示,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有史以來最小的恐龍,這一成果無疑對理解恐龍與古鳥類的演化(特別是小型化動物的形態演化)有著重要意義。此次,研究團隊發現的琥珀被認為是中生代(大約 2.5 億到 6500 萬年前)白堊紀已知最小的恐龍化石,該化石在緬甸發現,只有 31.5 吋寬,含有完整的鳥(廣義的恐龍包括鳥類)的頭骨。
  • 像鳥類的祖先又不是鳥的恐龍,它的特徵和其他恐龍都不一樣!
    二連地區所產恐龍化石的種類比較豐富。化石保存以獸腳類恐龍(恐龍主要劃分為兩個大的類群,一類是蜥臀類,一類是鳥臀類,而蜥臀類又可以劃分為獸腳類和蜥腳類,獸腳類是恐龍家族中最為繁盛的一個分支)最為豐富,有奔龍類、傷齒龍類、似鳥龍類、暴龍類、鐮刀龍類,加上這次發現的二連巨盜龍(屬於竊蛋龍類),獸腳類恐龍中的幾個大類群幾乎都在這裡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