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月,由湯淺政明監督的《別對映像研出手!》在ACfun上播出了,其內容圍繞著三位女高中生成立映像研究部製作屬於自己的動畫展開,通過原作作者的離奇腦洞和湯淺政明的動畫天賦,讓這部作品成為了"抽風"版《白箱》,甚至能成為今年的年度最佳動畫。
作者:扶桑·某小銘
編輯:動漫新番工作組
相信不光是我,每一個愛好動畫的人都曾想過在高中和自己動漫社的好夥伴一起製作一部動畫,哪怕未來自己並不能走上這一條道路。雖然都抱著同樣的熱忱,但是都不能逃過被無情的現實將夢想的火焰熄滅的下場,今天我就來為想要在高中製作動畫的你分析一下在高中製作動畫的難點和最適合高中生實行的方案。
我本文的行文思路如下
1、 總結出在校園製作動畫應該注意到的點
2、 簡單總結職業人員製作動畫的流程
3、 根據以上兩點談校園內製作動畫的難點所在
4、 通過分析校園內製作動畫的特點和難點給出適應校園環境的動畫製作方案
【校園動畫的特點】
如果在校園製作動畫,相對於職業來說總共有幾大要素:1、相關人員普遍參與,人均出力高於職業,將製作效率最大化,不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2、製作周期短,製作內容不宜過長,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相應任務;3、作品完成度低,但是推廣力度高;4、製作流程混亂,統籌管理難度大。
【職業動畫的大體製作流程】
而職業動畫人的製作流程在我看來大體可分成三部分,即原畫前、製作原畫和原畫後。
1、 原畫前就是腳本、設定、分鏡和LAYOUT等環節,主要確定的是原畫師畫什麼,監督和腳本家把腳本敲定,然後由分鏡設計或是監督本人將分鏡稿畫好,以分鏡稿和設定為藍本製作LAYOUT,LAYOUT即是原畫師要創作的內容。
2、 而製作原畫就是要把上述的東西畫出來,對LAYOUT的內容進行分析,然後按照分鏡簡單構圖,製作第一原畫和第二原畫,最終由作畫監督修正並確定下來。
3、 原畫後就是對畫出來的原畫進行處理,對原畫進行上色和後期修正,還有就是那些和特效一樣的光線以及粒子效果都沿用了上世紀處理的圖像方法的名稱"攝影"。畫面確定了以後就根據編集合成動畫然後再進行音畫合成(人聲、背景音樂和音效),完成上述所有步驟並進行校對檢查後就宣告動畫製作完成。
PS:由於動畫製作一集的周期大概為一個月,所以這三個部分實際上是同時進行的。
【校園內製作動畫難如登天】
《別對映像研出手!》中的三位主角在動畫製作方面可以說是天才中的天才,淺草在製作中同時擔任設定、背景和大部分LAYOUT的設計;水崎則是人物設計和原畫師;金森同時負責製作人、製作進行和演出,最後三個人一起負責腳本和分鏡的創作。
這三位大仙在高中可是千萬裡挑一的存在,要是那個學校出了這幾個人才不得被吹上天,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三個人的製作也是有一些問題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監督,沒有辦法更好的統一意見,越製作就越容易產生分歧,更何況他們目前製作的動畫只是根據淺草和水崎的本事揉在一起隨便畫的一些東西,很難有統一的意見。
還有就是她們的分鏡是合力完成的,腳本合力完成其實無所謂,但是分鏡這種專業性很強的東西如果不交給擅長的人來會使作品暗淡很多,那種隨性畫的"女高中生大戰戰車"可能體現不出來,但是分鏡也是能夠體現角色的心境的,一個是負責設定和背景、一個是負責動作和表情,最能展現畫面的分鏡工作她們只能合力完成,這也是個毛病。
而在校園中製作動畫難度可就不僅於此了,最大的問題就是找到一起做動畫的人,之前說到的所有環節應該都有所包括,在沒有高度發達的動漫社團的學校是很難湊齊位置的。即便社團規模很大,也可能出現《冰菓》中伊原摩耶花所在漫畫研究部的一個現象,就是有的確實喜歡做,有的則只是喜歡看沒能力做,在動畫相關社團肯定是後者居多。
還有就是製作周期問題,假設製作一部5分鐘的動畫,一秒鐘的24幀以在畫面加上部分靜止畫以平均拍四的節奏來製作動畫,總共需要的原畫張數為2400張左右,通常情況下是要讓動畫能在一定的活動上展演的,所以製作時間預計也就只有兩三個月,而且中國的社團專業度遠不及日本,社團的活動時間以及社團經費方面是肯定不會顧及動漫社的,這也是一大挑戰。
雖然說即便把動畫做成手書甚至用大量靜止畫直接漸變都可以叫做動畫,但是動畫畢竟是"動"畫,如果畫面不能動起來那就沒有嘔心瀝血製作的意義了,在校園製作能夠"動"起來的動畫才是高中生的浪漫,下面講講怎麼製作動畫才可能行得通。
【校園內製作動畫的選擇】
首先在職業的動畫製作在校園的應用中,2D動畫和3D動畫的難度和效果明顯是不同的,我個人的偏向還是製作傳統2D動畫,雖然3D動畫在已有模型時製作周期較短,但對於上手有著很大的難度,首先體現在模型的製作上,未經訓練的學生很難把握人物在空間坐標系中具體的位置和大小,很可能會製作出比例不均勻的粗模,而且不是每個人都具備製作3D動畫的設備,所以製作3D動畫很難行得通。
↑(說句不好聽的,學生的3D作品極可能連這個都比不過)
所以我們的最終選擇在製作傳統2D動畫上,而2D動畫的製作方法中存在手繪和數碼製作兩種方法,但是數碼製作的設備價格昂貴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負擔得起,純鼠繪的難度也高,而且是熟練工種,學校也不可能給社團購置設備,所以只能選擇用傳統的方式紙上作業。
【符合實際情況的分工是成功的一半】
在人員的安排上應該提前花時間全部確定,在職業動畫的製作流程中尤為重要的監督一職在校園中並不能成為"監督一張嘴,下屬跑斷腿"的存在,不過監督在決定整個作品的大致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存在,所以監督不能不會畫畫,雖然可以不是畫的最好的那個,但一定得是最具創意的,畢竟腳本、分鏡、LAYOUT都要有他的參與。
↑(白箱中的木下監督就負責了分鏡創作,但如果有在這方面有專長的可以另行安排)
一定把能夠製作原畫和不能製作原畫的人分開,能製作原畫的按照能力選出3-5名作畫監督,剩下的為原畫師,分為相應的原畫製作組,原畫師如果不夠可以和漫畫社團或者美術社團借人,前提是能借到。而分組的意義在於製作組數量過少會使得製作效率降低,而製作組數量過多就會導致組間溝通和監督與製作組之間的溝通能力下降,導致同一部作品出現了多種不同的畫風。
而不能製作原畫的人則要負責原畫前和原畫後的部分,但是原畫前的設定、分鏡、背景和LAYOUT都要由能力出眾的作畫監督在開始製作原畫前按照腳本和劇情設定完成,監督也必須會畫畫並參與到製作中,同時還要和其他人一起構思腳本並敲定編集(就是每個cut的時間),在一周之內必須完成所有和原畫製作之前相關的內容,並且每確定一部分就應該下發給原畫製作組開始製作。
剩下的人中有一部分要負責原畫後的內容,之前提到了對原畫的處理,但是很多情況下上色是不可能完成的,上色耽誤的時間會異常的多,而且在原畫製作的過程中如果中割的工作沒有做好,在上色環節會有很多的麻煩,不得不退回去重做,又或者是對後期人員施加過大的壓力,如果在紙上作畫的同時上好色又會出現不同的色調的問題,而且還會延誤按照編集合成的工作,導致V編的進度隨之拖慢。
↑(這張圖片就體現了中割工作質量差使得電腦上色出現問題)
其中最後一部分人則是整個動畫製作流程最不可或缺的人,製作進行和演出,製作進行負責管理每個原畫製作組的製作時間和進度,需要在編集確定下來後第一時間把所有的流程確定並交給各組準備完成,而演出則是要將原畫製作組和其他部分進行協同,確保製作出的作品在風格上表現一致,每個組的演出都要讓自己組的內容不脫離製作計劃並在製作進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實際行動直接決定最終品質】
1、準備過程:以上就是每個成員在動畫製作中的分組,而製作流程則是首先監督和大家共同想出作品的主題,然後由所有在製作腳本上比較有經驗的人將腳本確定,然後每個作畫監督和監督按照腳本完成設定、背景和分鏡,然後監督根據分鏡同後期人員協商編集,在拿到編集結果後由作畫監督立即開始製作LAYOUT,準備原畫製作。
要注意,第一步強調的是在開始製作原畫之前完成的準備工作,由於提前給了時間進行準備,所有內容必須以最高的完成度做出來,腳本必須能直接作為分鏡的直接藍本,也就是文字化的分鏡,不確定下來會很容易出現分歧。分鏡的繪製可以相對粗糙,但是需要有準確的設定以及LAYOUT作為參考,確定原畫要畫的內容。
↑(分鏡可以畫成這樣,但是LAYOUT的質量至少和成片一致,甚至高於成片)
2、製作過程:為了提高效率,LAYOUT和原畫是同時開展的,每確認一張LAYOUT就直接發給原畫師將原畫製作出來,關鍵幀交由能力強的,剩下的負責中間幀。然後以周為單位,作畫監督將製作好的原畫收齊並修改訂正,交給後期人員進行合成,以上內容也是同是進行。當LAYOUT全部完成時,作畫監督把所有的內容也會隨之修訂,同時所有原畫也都會合成為視頻。
必須要說的是,因為把原畫的顏色上好難度實在過大,所以製作出的動畫基本是沒有顏色的,但不代表畫出來的東西就是單純的線稿,一切細節都要被考慮到,比如陰影和角色的立體感,要把這些在定稿的時候全部畫上去,而且因為攝影處理的難度比較大,在部分易於繪製的特效方面可以使用顏色來增強效果。
(這個是白箱ED的片段,原畫在製作出來後應該以這個為基礎按照顏色深度分成不同的色區用鉛筆至少畫出陰影和發色,而且要把原畫多餘的線條擦掉)
2.5、過程之中:製作的過程當中,所有的分鏡稿會被拿出來先合成出一個視頻,這個視頻就是給"校園聲優"們發揮自己能力所用的,監督和製作進行以及演出會開始挑選聲優給動畫配音,這一過程是在原畫製作過程中同步進行的,找到合適的聲優就開始配音,然後把所有得到的音頻素材全部交給後期完成AR和DB(就是把要用的一切音頻合成到視頻)的工作。
4、 完成過程:把所有收集到的視頻素材和音頻素材全部整合到一起,把上述過程都完成進行好V編並且認真校對每一個畫面,確保無誤之後就可以宣告這次動畫製作徹底大功告成了,最終製作出的成片可以在校園內的各大活動中進行展演,說不定還可以因此獲得社團經費,最終使得製作動畫成為社團傳統,吸引大量的學生進入社團,並延續製作動畫。
PS:我個人推薦使用的軟體是Adobe發行的Animate CC,但是購置費用相當昂貴,上手難度也很大,不適合集體作業。實在不行就把原畫掃描到電腦上用premiere逐幀處理,最後合成,但是任務相當繁重。
以上就是根據我的個人情況和我學到的動畫製作知識給出的一些看法,希望我的文章能為想要製作動畫的你和你的同好們提供一些幫助,祝願你們也能在高中的這三年中製作出自己滿意的動畫,留下青春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