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愛在玉器上雕龍刻鳳?

2021-01-08 新快網
曲體玉龍 西周 陝西省長安縣普渡村出土。器呈黃褐色,造型為「c」字形。頭部較大,長眉,橢圓形長梢眼,口微張,鼻向上勾卷,器身彎曲狀,由粗變細,尾呈尖狀,向上勾卷,器身陰刻勾連雲紋、眼目紋、二字紋等,口部鏤空一小孔。此器造型是商代卷體玉龍的延續,但造型趨於平面化,背少雕脊齒,紋飾中少見重回紋及雷紋。相比商代,周代早期玉龍在雕刻技法和紋飾上有所變化。玉龍的嘴部、唇上翹並有角度。周初龍角也比商代小,但根部較大,軀體比商代瘦長,紋飾也較複雜化。西周中晚期,身軀更細長,無角,代替龍角的是花葉形耳朵,東周時出現捲雲形耳。周代玉龍大多不雕刻腿和足。 夔龍形佩 戰國 河南輝縣趙固村出土。龍作回首屈身狀,雙面雕刻,遍體以隱起手法雕飾勾雲紋,立體感極強。龍身中部偏上鑽一個透孔,頸部鑽兩透孔,可以穿綴,應為組佩的飾件之一。龍身以單卷或雙捲雲紋裝飾,吻、顎、耳等器官及鱗甲等也依捲雲形進行刻畫,形式簡約,頗具動感。 玉龍形飾 春秋 青綠色,薄片體。為長方形,身體捲曲,頭側視,圓形小眼,吻部前伸,下部似有雙足,另一側有一彎尾。一面飾勾雲紋,中部身軀鏤空成渦形孔,器物表面有切割痕。另一面光素無紋。春秋時期琢玉技藝有了很大的進步,制出了更為精美的玉器,紋飾從平面向隱起、從簡單到繁複的方向發展,雕刻技法採用浮雕、鏤空與陰刻相結合。 玉龍 商後期 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器玉質呈墨綠色,間有褐色沁斑。圓雕玉龍,龍首微昂,雙角後伏,「臣」字狀目,眼珠突起,鼻部微凸,張口露齒。龍身於右側盤曲,尾尖內卷,兩短足前屈,各有四趾。中脊飾扉稜,身、尾飾雙線陰勾菱形紋、鱗紋,左足外側飾雲紋。 龍是商代造型藝術中最重要的母題,習見於青銅器、玉器、骨角器的裝飾中。在龍的刻畫中,眼部多作「臣」字狀,身、尾多飾鱗紋、菱形紋,中脊以扉稜表現。這些程式化的紋樣,既反映了商代藝術的成熟,又是時人對於龍的詮釋。 龍形玉飾 西周 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1662號墓出土。玉為淺綠色,半透明,器表有光澤。體扁平,呈「c」字形狀。龍首雕刻寬大,頭上飾一長角,頭頂起尖脊,橢圓形眼,口部大張,上唇向上勾卷,長舌呈長條形向頸下勾卷。龍軀體捲成彎勾形,尾端平齊。龍的邊緣隨器形雕琢單陰線輪廓線,身軀中部刻雙線勾雲紋。此器造型優美別致,特別是龍嘴部形狀特殊。玉質光潤亮澤,紋飾流暢。 鳳鳥形內雙援玉戈 商 青玉,體扁平。鳳鳥冠雕刻一大一小彎弧形援戈,中間有脊鋒,前鋒呈三角形,尖銳,兩側帶刃,大援下部有扉稜和穿孔,可佩系。內為鳳鳥身。鳳鳥頭後有角,稜形眼,尖喙,雙翅併攏,尾部向上捲起,爪呈鉤狀,尾、足各有鏤孔。翅膀用陰線雕刻,羽翎紋,兩面紋飾相同。 玉鳳佩 商後期 197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 黃褐色,鏤空雕刻。形狀為側首回身狀,頭似公雞,頭頂有齒脊狀冠。圓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與尾連成弧線形。短翅長尾,尾翎分開兩叉。爪臥胸下,背中間有一突,突中有一小圓孔,可佩帶。翅膀上雕刻四條陽線以飾翎紋。造型優美,線條流暢,製作精細。此玉鳳翅上雕琢的羽翎紋用的是淺浮雕的方式。而對於冠、翅、尾翎部位的虛實處理則反映出商代工匠已經熟練掌握了鏤空、鑽孔技術。 玉鳳鳥佩 戰國中期 河南省輝縣固圍村二號墓出土。器呈白色,上有黑色沁斑,尾端稍有殘缺。體扁平,兩面透雕成鳳鳥形狀,身成「s」形。俯首,張口,尖喙較長,並向內勾卷。圓圈形目,頭頂有冠,身體較長,胸前部伸出一爪,較鋒利,呈抓握狀。背部雕有翅羽紋,分成兩叉,一長一短,均向上呈捲曲狀。尾部下垂。器身陰刻雲紋、曲線紋等。戰國時期,雕刻有大量的精美龍形佩飾,此器的造型與龍形佩有相似之處,但在喙、冠、翅、爪及紋飾上又有著獨特韻味,更顯生動鮮活。 玉夔龍佩 戰國 河南省洛陽西郊小屯村出土。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雙面雕刻,紋飾基本相同。夔龍為「s」形,下有足,行進狀。低首,有耳,圓眼,上吻較長並向上翹起,嘴張成圓形。龍身向上拱起,長尾,尾部為叉形尾,一尾向上勾卷,另一尾向內部勾卷。身下有一足,向內彎卷。夔龍身和尾部琢刻陰線紋、斜方格紋和勾雲紋等。此龍頭頂到下頷處有一垂直透孔,單面鑽成,可系佩。此器雖小,但是做工精細,紋飾極精。 鳳鳥形玉飾 戰國 河南省輝縣固圍村六號墓出土。器呈黃色,有褐色沁。扁平體,兩面雕刻,刻一鳳紋,昂首,頭頂高冠向後飄舞。圓眼,尖喙,嘴緊閉並鏤空成一圓孔。腹部前挺,三叉長尾向身後捲曲並高高上揚,緊貼於頭、頸背部。鳳身刻勾雲紋,尾刻翎紋,中間長尾尖部呈扇形,上斜刻陰線紋。器正中有一穿孔,器下部有榫。造型優美,紋飾精細,線條流暢,是戰國玉雕珍品。

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龍的傳說等龍文化非常豐富。而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龍和鳳常用來象徵祥瑞。而在古代,人們認為玉是寶貴之物,以玉為祥瑞之器,故禮器、佩飾、信物等多以玉來製作。故此,在古代流傳下來的諸多器物中,我們不難發現雕龍刻鳳的玉器。而不同時代出現的這類玉器又各有特點,從國家博物館藏品中,也許我們可以欣賞到古人的很多想法與技藝。

■收藏周刊記者 曾貴真

(本版文圖來自國家博物館官網)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古人都愛在玉器上雕龍刻鳳?
    身處收藏圈,總是時常能夠看到一些雕龍刻鳳的器物,這些器物常用來象徵祥瑞。
  • 張家口軍分區實戰化野炊比武 拒絕「雕龍刻鳳」
    野炊比武豈能雕龍刻鳳——河北省張家口軍分區按實戰要求組織野炊比武見聞冬月的塞外山城,北風呼嘯,冰封雪飄。2015年12月30日,河北省張家口軍分區全體冬訓官兵踏著皚皚白雪,向著目標地徒步行軍。10時50分,部隊行進至萬全縣某地域時,突然接到導調組指令,中午在國防教育訓練中心靶場組織野炊比武。
  • 陝西榆林有處「豪宅」,偏僻稀荒少有人知,雕龍刻鳳卻堪比喬家
    陝西作為華夏文化的發源地,是一個非常寶藏的地方,在歷史上曾有14個朝代在這裡建都立業,因此在陝西境內,隨處都是各種歷史古遺蹟,有人說陝西是建在古墓上的省份,陝西境內的古墓隨處可見,說不定下一秒在哪片土地下又會挖出來一個古墓,除了悠久古老的文化,陝西境內的美食也非常多,在陝西吃吃逛逛,總會發現這個寶藏省份不一樣的魅力。
  • 玉見吉祥系列之:從古人的闢邪理念看玉器雕刻的形制創意
    古人根據玉石的特點與人文背景的結合,在後來製作的玉器中,完美體現出來,幾乎所有的傳統玉雕題材都包含著吉祥的寓意與美好的祝願。古時「六器」,又稱「六瑞」,即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六種玉器。這也告訴了我們玉器最早的作用,就是用於禮儀和祭祀,後來逐步走下神壇,成為佩戴的物品,因為玉有著與天地神靈溝通的能力,古人相信,佩玉是可以闢邪祈福,降妖除魔的。
  • 古人云:龍配龍!鳳配鳳!老鼠生來打地洞?這句話對嗎?
    古人云:龍配龍!鳳配鳳!老鼠生來打地洞?這句話對嗎?首先要強調,這句話前半句說錯了,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打地洞」;其次,這句話也不是古人說的,古人不會說這麼粗俗的話,這是近代人根據自己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俗語而已,怎麼能強行安到古人身上呢?
  • 商周玉器特點對比介紹
    尤其是玉器的發展更為春秋戰國玉器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商周玉器雖然有共同點,但是也有不同點,可以說各有特色,各有所長。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對比商周玉器特點,使您對商周時期的玉文化特色有更為細緻的了解。一、商周玉器-玉器種類西周玉器主要出土於我國陝西、山西、河南等地,而且數量眾多,品種豐富。但是總體的玉器品種並不如商代豐富,尤其是玉璧、玉琮、玉刀和玉戈等禮儀玉器,數量非常少。
  • 中國傳世古玉-春秋玉器
    春秋時期雖然在歷史上非常短暫,只是一個過渡的時期,但是玉器的發展並沒有停滯不前,而是具有自己的特色,春秋玉器也是中國傳世古玉中的精品。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解讀古玉收藏與鑑賞-春秋篇,使您了解春秋時期古玉各方面的特點。
  • 玉文化禮器之《西漢白玉雕四靈出廓鳳紋壁》鑑賞
    玉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爾雅·釋器》載曰:「肉(周圍的邊)倍好(中間的孔)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故而根據中央孔徑的大小把這種片狀圓形玉器分為玉璧、玉瑗、玉環三種。
  • 中國玉石文化的歷史淵源 玉器的寓意是什麼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當祖先們把那些色澤晶瑩的「美石」,經過耐心細緻的打磨,製成帶有一定意義的形狀,並鑽上一個小孔,甚至還穿上自己捻的小繩,將它套在頸項上或掛在胸前,這是一幅多麼美妙動人的情景,它說明古人在進行美的追求,標誌著人的思想中有了信仰和寄託。
  • 史上最全中國古代玉器,大開眼界
    再到現在,玉在人們心靈深處依舊充滿崇敬和喜愛,恐怕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一個民族對於玉有這樣情愫了······ 那麼,古代如此多玉器,你認識多少呢?一起來開開眼吧~ 古代帝王所執的玉器,用以覆諸侯的圭,覆於圭上,能契合。古代交通不變,帝王和諸侯不一定認識,有瑁、圭,可以證明身份。 4、瑗
  • 揭陽玉器批發中心
    既不是翡翠原產地,以往的經濟也不夠發達的揭陽,為何能夠在翡翠行業內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今天,軒哥就來跟大家聊聊揭陽的故事。而揭陽又以高檔高質量的翡翠為主,揭陽陽美玉都每年翡翠玉器的加工銷售量非常多,佔85%的高檔翡翠都是出自揭陽,就擁有了一手高檔玉石資源的優勢,從而吸引了特別多的翡翠行家玩家還有收藏家。
  • 蚌埠玉器
    蚌埠(光彩)玉器文化城項目,是蚌埠光彩大市場二期重點內容之一,是應政府的要求,結合蚌埠市文化產業發展需求開發建設的。它既是安徽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之一,同時也是蚌埠市3461行動計劃的重點工程。
  • 龍說夜郎丨在「圓滿」上劃一刀,古人這是意欲何為
    中國人講究圓圓滿滿,但偏偏有一種文物,古人要在「圓滿」上劃一刀,這種文物叫「玦(jué)」。作為一種古老的器物,對其形狀的描述,東漢班固《白虎通》言:「玦,環之不周也。」詞典《爾雅》的升級版《廣雅》有云:「如環,缺而不連。」簡單地說,就是器物為圓形,中間有孔,並且在外環上故意製造一個缺口(豁口)。
  • 宋代動物造型玉器玉器,雅俗共賞,有著濃鬱的民俗色彩
    在宋代以前玉器是貴族的專屬,普通百姓想擁有一件玉器除非是富甲一方的家族。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帶動經濟也快速發展起來,到了宋代玉器慢慢地進入了尋常百姓的家中,只要稍微有點經濟實力的家庭就能夠用得起玉器。宋代有商品經濟十分的繁榮,玉器也在其中頻繁地流通,這個時候的玉器就不再屬於官玉而帶有了民玉的屬性。很多因素讓宋代的玉器有了很大的改變,它具有了非常濃鬱的民俗色彩,很多普通元素加入了玉器題材之中像動物造型在宋代玉器就十分常見。
  • 玉器中的瑞獸,極富有生活情趣,且寓意祥瑞
    #玉器收藏所以在中國的許多物器上面,都可以看到瑞獸的圖案,比如祥雲,比如鳳和龍,當然,還有白馬之類的,都是祥瑞的象徵。而在所有的祥瑞當中,尤其與動物相關的造型,更值得收藏。在許多拍賣會上,關於瑞獸的玉器,都能拍得一個不錯的價格。而在2020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面,一個私人珍藏的,有著5個不同動物的玉器,更是拍得了非常高的價格,這被譽為「五瑞納祥」。
  • 古人是怎樣切割玉石的?答案簡單到你想像不到!
    我國出土的玉石玉器有不少都雕刻得很精美,但大部分人都難以想像古人是如何切割玉石的,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古人切割玉石的方式。 解玉砂是玉器切割中最核心的專用材料。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是否可以合理地切割玉料。古人一般挑選強度可達到硬度7之上的石英沙做為解玉砂,因為一般玉料的硬度4-6上下。後來古人發明了繩弓,操作更加便捷,可以迅速地通過牽扯來切割玉料。
  • 中國人佩戴玉器的規矩和禁忌
    玉石是中國人獨特的一種愛好,自古至今我們都有戴玉的習慣,無論男女老少都是這樣,古人講佩玉為美,黃金有價玉無價。玉中含有大量礦物元素,所以人們常說人養玉玉養人,如果人的身體好長期佩玉可以滋潤玉,玉的水頭也就是折光度會越來越好,越來越亮,古今傳說玉逢兇化吉保平安,但是佩戴玉器是有一定的規矩和禁忌的下面就把一些影響比較大,需要注意的事項介紹如下:
  • 琉璃美人煞:司鳳慘死,羅喉計都為何用半顆心救他?愛上司鳳了?
    最後禹司鳳帶著羅喉計都上天界,本來是和柏麟帝君私了恩怨,但柏麟帝君用了卑劣手段,導致了禹司鳳和羅喉計都差點死去。羅喉計都因此恨意大漲,要打翻鴻蒙爐,毀掉三界。好在天帝出手,斥責柏麟,令他自毀神格,散去法力,加上黃粱之弦的作用,羅喉計都這才放棄打翻鴻蒙爐。
  • 細品春秋戰國玉器的特點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變革發展的時代,此時的玉器工藝相當發達,玉器器形、紋飾、選材、禮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時代特點。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研究春秋戰國古玉,細細品味春秋戰國時期古玉的各方面特點。一、春秋戰國玉器-基本概述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玉器發展的一個輝煌歷史時期。此時的玉器在無數能工巧匠的雕琢下更加精妙絕倫,形制上富於變化,紋飾方面繁縟華麗,具備了審美藝術的文化內涵。
  • 「玉」意吉祥,玉器上的吉祥圖案你看懂了嗎?
    吉祥圖案玉器上紋圖表示人們所期盼的吉祥之意,但始於何時,今天已經無法考證了。早在唐代的玉器上顯然有些紋飾圖案與吉祥內容有關。這也就是說,玉器的吉祥圖案最晚在唐代就已經有了,並一直延伸到其後的各代。玉器上出現蓮花與童子、蓮花與魚及牡丹花等其實就是人們求福的反映。蓮花的「蓮」與「蓮」同音來表示連續不斷,以童子表示喜慶和多,以魚與「餘」同音來表示發財。一個童子手持蓮花,便寓意「連生貴子」;一條魚口銜蓮花或遊於蓮池中,便寓意「連年有餘」。此外還以石榴多籽,寓意「多子」,以蝠諧音「福」,裝飾蝙蝠,寓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