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逐漸開放,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強勁的「二孩風潮」,越來越多的家庭在為是否生二胎這個問題而糾結,特別是那些70後80後的中年夫妻們,也想趕上人生的末班車,添上一個可愛的寶寶。
然而實際問題也隨之而來,生二胎絕非如同從菜市場搬棵白菜那樣簡單,覺得不好就扔掉。
二胎的來臨,雖然可以作為大寶成長中的伴侶,讓他們以後能攜手生活不會過於孤單,但另外一方面來說,多一個孩子對任何家庭而言都是一份沉重的負擔,除了種種顯而易見的好處,也有不少艱巨的困難。
中年父母注意了:二胎不能瞎生,一般來說,女性35歲男性40歲已經是生育二胎的末班車,一旦錯過建議別生了。
01不得不考慮的「生育年齡」
理論來講,女性絕經之前都是可以生育的,但是年齡越大,女性所需要承擔的生育風險則越大。
醫學專家普遍認為,女性最佳生育年齡在24至30歲。生育這件人生大事,女性最好在35歲之前完成,生孩子也絕非女性一人能完成的工作,男性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男性與女性的情況略有差異,30至35歲的男性處於生育最佳年齡段,此階段男性的精子較為成熟,且分泌數量較多,男性的最晚生育年齡在35至40歲之間,儘量不要超過40歲。
02難以承受的分娩之痛和危險
關於生孩子到底有多痛,我們聽過這樣的答案:
同時斷了20根肋骨的感覺;像被1萬隻蟲子不停啃噬;比痛經疼上100倍;被人用大錘輪八個小時的小腹;有人從你的鼻孔裡擠出一個西瓜等等。現代醫學將疼痛分為十級,生孩子的疼痛可達9.7級。
各位中年夫妻們,請看這樣一組數據:高齡產婦自然流產率是適齡產婦的3倍;母親生育年齡不超過30歲者,孩子出現缺陷的概率為5.39%;大於30歲者孩子出生缺陷概率為7.71%,大於35歲者,缺陷概率則更高。
生育的時間對女性來說格外重要,高齡產婦較年輕的孕媽相比,面臨各種致命危險的機率更高,數不清未知的危險隱藏在生育之路中,年齡越大的產婦,面對的生育風險則越高。
03經濟狀況決定一切
要不要二胎?除了身體狀況,經濟情況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對象。以前多個孩子就是多雙筷子多個碗的事兒,但是當代的社會卻變成「多子多貧」。
曾經有數據顯示,我國一線城市一個孩子一年的撫養費用在20-30萬元不等;除去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在二三線城市中,一年養娃的費用在十萬塊錢,也屬於稀鬆平常的事。
孩子的奶粉、輔食、紙尿褲、興趣班、繪本玩具、衣服等等,您的錢包厚度能否支撐如此龐雜高昂的費用支出呢,是否準備好了再次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呢?
04精神體力能否達標
是否生育二胎,還有考慮有沒有看護孩子的能力。
半個世紀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簡單,孩子們多數也被放養長大,王大哥李大姐家的孩子,成群結伴一起玩兒,到了飯點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孩子高興,家長放心,孩子們的學業壓力也不大,甚至不需要父母輔導功課。
現在,身處高度發達的都市,奔波於職場的父母,既抽不出身來照顧孩子,可能也付不起高價的育兒費。沒有哪位家長敢完全放養孩子,生怕孩子遇到拐賣兒童的壞蛋或是發生意想不到的情況。
無論你今天的方案多麼緊急,無論你需要加班到幾時,孩子永遠是8點準時到校,下午4點準時放學。除此之外,微信群裡各科老師留下的作業,定期的親子活動,隨時可能布置的手抄報等等,都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應付。
05大寶的感受不能忽略
有了二胎,又一個難題迎面而來: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關係。愛孩子是母親的本能,大寶二寶都是寶,身為母親也會儘量權衡對孩子的付出和關愛,但也不能保證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
有了兩個孩子,父母心中自然會有對比,對一個孩子偏愛也是人之常情,父母的偏心,一定會讓某個孩子會受到難以彌補的傷害。
二胎,並非適合所有家庭,結合自己和家庭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做出抉擇。
討論話題:你生二胎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