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北鎮歐美亞社區何文龍:家與單位不到200米 25天堅守一線沒回家

2020-12-15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訊(記者 仲亮)何文龍是哈爾濱市松北區松北鎮歐美亞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自從疫情發生以來,他吃住都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雖然家與工作的社區不到200米,他卻25天堅守一線,沒有回家居住。

回憶這段防控疫情工作經歷,一幕一幕何文龍歷歷在目。何文龍說,2月3日,居民期盼的酒精陸續下發到位,可是酒精發放卻存在多個「殘酷的現實」:社區6名工作人員中,男同志只有一位,其他五位全是女同志,發放難度很大;社區有55棟沒有電梯的多層樓房,工作強度很大。為節省時間,何文龍沒有含糊,一次扛兩箱酒精,一趟分發20多住戶,分發下來,全身汗流浹背,被風一吹透心的涼。全社區共有246個單元,3011戶居民,當「三長一員」(片區長、樓棟長、單元長、物業管理員)接續趕來,大家齊心協力讓每家每戶都按時收到了消殺用的酒精。

疫情就是命令,但不是每家每戶都能那麼自覺的遵守命令,怎麼辦?反覆叮囑成了最好的辦法。何文龍把市、區防指下達的工作指示、指令梳理清楚,按照上級要求,結合社區情況,該貼的貼,該掛的掛,該播的播,要全部宣傳到位。歐美亞社區下轄著歐美亞小區、紅星威尼斯莊園、墅公館、半島首府、有色地質家園5個小區,轄區面積超過1.1平方公裡。何文龍把區鎮對口支援者、物業、保潔等凡是能動員的力量都動員組織起來,每天只睡3到4個小時,打了一場共同參與的宣傳戰!現在的每個小區都做到了樓棟前後有抗擊疫情的語音播報、單元前後有抗擊疫情的通告張貼、小區內外有抗擊疫情的專欄宣傳,實現了從裡到外的輿論宣傳全覆蓋,讓社區居民在家中堅守就能對最新的抗疫要求了如指掌。

肩負這一沉甸甸的使命,何文龍每時每刻過得都不輕鬆。無論是從外地要返回社區的,還是接收轉送的,還是居家隔離觀察到期的,他的原則就是一條:把住關口,一切按照防指要求辦!哪怕因為堅守原則,被當事人誤解投訴也在所不惜。截至目前,歐美亞社區共接收180人,勸返35人,居家隔離觀察157人,解除隔離23人。全社區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0記錄,疑似病人0記錄。2月24日,正是民俗「龍抬頭」的日子,他的工作日程又是安排得滿滿當當。但持續近一個月的高強度工作、緊繃的神經把他擊倒,就在這個早上,何文龍因血糖超高眩暈被送進了醫院。躺在病床上,何文龍的工作狀態也沒有停止,微信、簡訊、電話響個不停,醫生、護士輪番警告也不起作用,他心心念念記掛著他的社區、他的居民。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市松北鎮歐美亞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何文龍:病倒住院不忘...
    與何文龍共事過的人有一個共同的感觸:這個傢伙是個實幹家。他話不多,典型的行動派。從大年初二抗擊疫情開始到他病倒住院,25天沒有回家住過,其實他的家與社區僅僅一道之隔,目測距離直線不超200米。扛不動?我來!
  • 居民反映哈爾濱歐美亞世界陽光小區被強行改水管:沒公示沒審批施工...
    近日,家住哈爾濱市松北區歐美亞世界陽光小區的居民們向記者反映,小區裡突然來了一夥不明身份的施工隊,拿著各單元的門禁卡,進入樓道就開始施工鑽眼,說是政府給老舊小區改造供水管線,將水錶從室內移到樓道內。王女士說:「還沒等我們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11月1日一早,就開始有施工隊進到我們樓道進行施工,我們讓施工方拿出相關的文件和審批手續,施工方稱沒有。」隨後,記者在歐美亞世界陽光小區3號樓1單元內看到,從一樓開始,在外置的煤氣管線旁邊,每層樓板都被鑽出了一個直徑七八釐米的圓眼,並且是通透的。居民李女士說,施工方告訴他們是為了安裝供水管線。
  • 老黨員堅守防疫一線——記阿城區亞溝街道派出所教導員鞠春峰
    這名倔強的老黨員就是阿城區公安局亞溝派出所教導員鞠春峰。疫情發生後,鞠春峰就一直堅守在所裡。同志們勸他回家休息,他說自己雖然年齡大、體力不如年輕人,但是自己熟悉這裡的每一個田間地頭,熟悉這裡的每一個屯村院落。哪家來個外地親戚,哪家出門的還沒回來,哪家的孩子外出打工,只要他去村裡轉轉,情況都能攏上來。
  • 堅守社區「疫」線36天:黃蓉蓉和她的 「守護者聯盟」
    因家離工作單位很近,安排好孩子之後,她便毫無後顧之憂的堅守在抗戰一線長達 36 天,用微笑和汗水,用耐心和真心,豎起守護居民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組建代購小分隊 成為社區首位送菜 " 先鋒官 "" 能不能幫忙買些蔬菜,另外家裡沒有口罩也沒有酒精,還要麻煩你們幫忙採購。
  • 致敬社區工作者 奮戰在基層防疫一線的「逆行者」
    呼北社區黨委書記殷金鳳介紹,「我們社區工作人員還要負責入戶排查、消毒等工作,能夠到社區出入口做摸排管控的人員實在有限。」殷書記動員轄區社會單位力量,共同守牢社區「大門」,做好疫情防控排查工作。 堅守一線,巡查防控點、宣傳防疫措施、為居家隔離家庭和孤寡老人代購生活用品等,殷書記和社區工作者在防疫的路上一刻也不停歇。
  • 社區幹部:帶傷堅守抗「疫」一線
    2020年3月4日,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城關鎮會盟社區黨支部書記段麗玲因腳踝骨折在家休養,但電話卻一個接一個,工作安排絲毫沒有耽誤。1月30日上午,為進一步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澠池縣城關鎮會盟社區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和小區物業人員,在會盟小區發放小區車輛通行證、封閉小區東西側門,確保小區居民從安全通道通行。
  • 政法群英榜|羅明星:救火英雄堅守社區防控一線 幫患病老婆婆聯繫...
    ▲羅明星徒手拖出冒火的煤氣罐 奮不顧身守護社區平安羅明星是廣東省興寧市人,2004 年加入深圳警隊,從警 16 年來,一直紮根社區基層一線。因為一場奮不顧身的救火,這位默默無聞的社區民警"火了"。2017 年 6 月 25 日,羅明星像往常一樣在社區巡邏,和妻子約好下班後帶著兒子到學校玩。下午 5 時,對講機傳來一條警情通播:"下沙村 8 坊 4 號 6 樓出現火情。"他看到信息後,馬上趕往事發地點,衝進著火的廚房。"灶臺下的煤氣罐火焰上噴,接近天花板,高溫之下,天花板上已有電線掉落。"
  • 95後女大學生:44天200小時守護社區、用18幅漫畫記錄一線
    一、97年女生張鑫蕊:44天200小時守護社區44天200多個小時堅守社區居民的「生命線」,她每天工作到凍僵,白淨的面龐被太陽曬成了兩色。未出隔離期的外來人員被她勸回,白髮蒼蒼的老人在寒風中向她鞠躬致謝。她就是濟南市大明湖社區防疫志願者、山東體育學院研究生張鑫蕊。
  • ...不退」,奮戰15天,他暈倒在戰疫一線,單位給他下了「強制休息令」
    「目前正在做後勤工作數據梳理統計,鎮裡還有一個醫學觀察點需要每隔三天送一次物資,全鎮按照防控要求布設的各個村居卡點,還需要調配防護服、消毒液、口罩、手套等物資送往卡點……」   日前,當小編聯繫上省優秀共產黨員,平陽縣水頭鎮政務服務中心主任、防疫工作後勤保障組副組長鍾周蒙時,他正一項項細數當前手頭的工作,同事說:「他又一個多星期沒回家了。」
  • 衝鋒一線是我們的職責
    這讓賈麗坐立不安,她通過114、122等平臺查詢車主電話,無果,又與社區民警取得聯繫,對周邊居民樓逐門逐戶排查,但都沒見到車主本人。這時賈麗想到附近有個洗車行,經過詢問,果然店主說車主大年三十洗過車還修過車,該車主常年太原居住。時間已是晚上6:00,工作人員先回家。但因為沒有得到當面確認,賈麗心裡還是不放心。第二天,賈麗又來到現場,給車主的汽車上張貼了通知,希望他主動聯繫社區。
  • 回家的人順心 堅守的人安心(一線探民生·說說節前暖心事①)
    有的服務農民工,開通高鐵專列,幫著討回工資;有的走訪環衛工人、社區保安,送上慰問金,備好年夜飯;還有的為困難群眾解難題,搬遷戶有了新工作,殘疾人有了新技能。還有堅守崗位的一線勞動者,他們為大家的團圓年、平安年忙碌著,大家也對他們的付出表達著尊重和認可。從今日起,本版推出「一線探民生·說說節前暖心事」系列報導,請您跟著記者的腳步,一道去看看年節下的溫情故事。
  • 澠池縣城關鎮:社區黨員幹部帶傷堅守抗疫一線!
    1月30日下午在澠池縣會盟小區門口,社區工作人員和小區物業人員紛紛關切地詢問著架著拐杖回來的段麗玲。段麗玲是城關鎮會盟社區的支部書記,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依然嚴竣複雜的形勢下,她深知做好社區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 11歲女孩手繪漫畫 看哭防疫一線的爸爸
    荔枝新聞訊 基層疫情防控工作非常艱巨,不少社區工作人員已經連續多日吃住在單位,堅守一線。
  • 社區工作者:堅守最後一道戰「疫」防線
    新華社發(任超 攝)   「你為『大家』戰疫 我為『小家』護航」 一輛4.2米的箱式貨車承載著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東升街道龍橋社區居民捐贈的防護、消毒物資等物品,送到了千裡之外的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八古墩社區。 此次捐贈的物資有醫用手套1.5萬雙、免洗手消毒液540瓶,84消毒液2200升,隔離衣200件等物資,總價值約6.7萬元。
  • 長靴貓攜手歐美亞、綠地西南,打造世界名校留學新通路
    隨著國家大力扶持體育運動發展,擊劍這一貴族運動也開始逐漸得到普及,但更多的是發展在一線城市,部分地區也已經開始將擊劍運動落戶高校及中小學校。擊劍運動作為一項極具國際意味的體育項目,更是得到各國際知名院校的肯定,並且這些國際院校都非常歡迎學習擊劍的青少年去留學。
  • 金鷹集團為堅守防疫一線新聞工作者送美食
    中國江蘇網3月11日泰州訊 熱騰騰的大肉包、麵包、咖啡……3月9日上午,新華報業傳媒集團1號樓的入口被這些美食填滿了,隨著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一袋袋分裝好的愛心美食被送往了報業大樓裡的各個樓層,交到了200多名一線記者、編輯手中。
  • 街口全民戰「疫」:黨員夫妻奔赴一線,退休阿叔堅守後方
    面對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街口街廣大黨員幹部堅守崗位,放棄休假,積極亮身份、當先鋒、做表率,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把黨旗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職黨員夫妻奔赴戰「疫」一線街口街黨工委下屬的街口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就有這樣一對黨員夫妻,堅守在抗「疫」第一線,齊心協力戰勝「疫」魔。這對黨員夫妻,丈夫是街口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疫科負責人、衛生主管醫師王達鴻,妻子是街口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兒保科護士長李雪梅。
  • 援綏醫學專家還沒回家又去舒蘭 101天沒有回過家
    援綏醫學專家還沒回家又去舒蘭 101天沒有回過家原標題:援綏醫學專家還沒回家又去舒蘭 101天沒有回過家 曾逆行支援武漢50多天今日,這支英雄的隊伍再次馳援新冠肺炎抗疫一線,到達吉林市傳染病醫院,有8名隊員已經101天沒有回過家。來不及吃慶功餃子再出發至5月13日,遼寧省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已在綏芬河戰鬥了整整一個月。按照計劃,他們將於14日早上6點出發返回瀋陽。「綏芬河疫情好轉,我們準備在離開前一晚請駐地賓館包些餃子,慶祝一下。
  • 「動畫」警察爸爸堅守國門39天,女兒:我把爸爸借出去打怪獸!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璐瑤漫畫、動畫/通訊員 歐陽文濤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這場戰役中,有一支特殊的隊伍,至今仍堅守在國門一線,他們用一個個24小時的堅守築牢嚴防輸入的防線。6月21日,在父親節這個特別的日子,珠海邊檢總站陽江邊檢站根據該站疫情期間發生的真實故事,改編、製作了動畫《心心和移民管理警察爸爸的故事》和漫畫《我和爸爸》,向每一位堅守在國門一線的「國門衛士」、警察爸爸們致敬。據了解,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珠海邊檢總站陽江邊檢站的邊檢民警們,依然24小時堅守國門一線,全面落實疫情防控。
  • 雷神山「攻堅戰」 方艙醫院「閃電戰」 下沉社區「保衛戰」武漢...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地產集團接到代建雷神山醫院緊急任務,火速組織建設團隊奔赴黃家湖畔,展開大會戰。歷經十晝夜鏖戰,雷神山醫院32個病區、1500張病床陸續投入使用。地產集團旗下東方物業又獨家承擔8萬平方米的物業管理,短短3天內集結400餘名精兵強將進駐現場,為該院高效運轉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