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400名小學生有18個靠溜索過江上學,能有雙鞋就很幸福

2020-12-14 陸興榮頻道

大家好,我是陸興榮。

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是多少人嚮往的旅遊聖地,但你不知道的是,在雲南省福貢縣馬吉鄉布臘村,對400名7到13歲的小學生而言,「走路上學」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因為怒江之隔,雲南布臘村民族小學全校52名族學生中, 有18個孩子每天都靠著一根尼龍繩、一個自製的滑輪,從200米的鋼索上滑過日夜奔騰的怒江,來到學校開始一天的學習,上課的時候,課桌裡除了書包還有滑輪。

怒江兩岸, 這樣的小學生多達400名,而我作為一個雲南羅平大山裡的農村娃,看完《走路上學》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被打動的同時也讓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小山村,艱苦的生活,那段日子似苦實甜。

而怒江旁《走路上學》裡的瓦娃和娜香,為了到江對面學校去上學, 不得不每天命懸一線、溜索過江,一個轉眼就是生離死別,那麼小的年紀,那麼可愛的姐姐,被大江吞噬了生命。

01想走路去上學的故事

電影《走路上學》豆瓣評分8.1,是一部令人感動,頗具人文情懷的電影,它以雲南怒江貧困山區兒童溜索求學為主題的一部勵志兒童影片。

2009年上映後,提名了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並一舉獲得了優秀少兒影片獎、新人編劇獎、優秀少兒男演員、女演員等4項提名,成為13屆華表獎的最大熱門。

這部電影記錄著瓦娃和娜香一家人的生活,日子清苦,但有著無所欲求的幸福,農活、炊飯、遊戲,睡覺前的悄悄話……怒江,一江之隔的「路」,在這個地方幾乎成了夢想,姐姐娜香只能靠危險的滑索遛過江讀書。

7歲的瓦娃也總盼望著終將一日長大,被媽媽允許可以獨自滑去課堂。趁媽媽不注意,偷偷地溜滑索進入學校去聽課的瓦娃,邂逅了來支教的聶老師。

聶老師從深圳長途跋涉來到這所貧困的學校,當她看到那麼冷的天,班級裡的學生都穿著拖鞋上學,她驚呆了。隨後,立馬組織深圳的朋友向這裡捐款鞋子與主動拿著尺子給孩子們測量腳的尺碼,去家訪給了娜香送上了一雙漂亮的紅雨鞋。

在商店裡,聶老師得知娜香非常想要給自己的弟弟買一雙鞋子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幫忙付錢給瓦娃買了一雙新的鞋子。在渡江的時候,姐姐為保護弟弟的新鞋,一個不小心掉進江裡了,就再也沒回來。自此,瓦娃得了抑鬱症,受到打擊不願意說話。

聶老師非常用心地給瓦娃做輔導並開導他,最終說服瓦娃的父母讓孩子上學。後來一座新的橋在娜香掉下去的地方建了起來,只是橋修好了,人卻不在了。

有一種兒童片適合所有成年人觀看,比如《走路上學》,因為它始終圍繞著「希望、理解、愛」等的感情,看似題材幼稚,卻對現實中人的心態做深入觸探,真實又感人。

下面我會結合影片,從真善的視角來解讀這部電影的所承載的夢想和希望。現代都市的豐裕便利與世相繁華都無法企及真善所帶來的溫情,《走路上學》以平實而真實的故事、動人的情感及精美的畫面,還有小狗忠誠與靈性, 以及片中所傳達出的積極向上溫情動人的力量無不令人深深感動。

02久病床前仍有孝,中風阿奶顧兒孫

有一句俗語說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意思是說如果家中的老人長時間患病乃至臥床不起,那麼他的孩子很難做到孝順。

《走路上學》中娜香媽媽自己種菜餵雞、料理家務、照顧2個孩子,伺候臥榻的婆婆,但她對婆婆絲毫沒有嫌惡。

阿奶生病了需要看醫生,瓦娃媽媽走到江邊,看了又看,還是沒敢過去,自告奮勇渡江卻一下子激怒了媽媽,堅決不允許瓦娃。

「姐姐渡江那是要去上學,你不行,瓦娃,你要是敢渡江,我打斷你的腿」。

姐姐娜香放學回到家,二話不說,直接嫻熟地渡江去請醫生,在她的懇求下醫生終於不情願地、冒著生命危險渡江來了,奶奶得救了,醫生回城裡了。

農村俗語「生前厚養,實為孝道」,說出了為人子女應該有的孝道,意思就是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好好的贍養父母,讓他們每天都能夠吃飽穿暖,保持愉悅的心情,盡心盡力的服侍和照顧,是做兒女應盡的義務。

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而娜香媽媽多年如一日,用自己柔弱的雙手書寫了「久病床前仍有孝」的新篇,阿奶榻後,她煮湯煎藥,熬粥請醫生,一點也不怠慢,剛從滾水裡取出的雞蛋, 也要一一擺在拼盤裡, 全部端到婆婆病床邊,她的孝、善、真、美值得我們稱頌並效仿。

那天要雲南評選好媳婦,我個人覺得可以把「久病床前仍有孝」作為比照的第一標準,你同意麼?我想這也是電影要傳達給觀眾的一個思想吧。

娜香出事後,村長一行人到家中看望阿奶:「娜香在學校可乖了, 您老放心好了。」——這個善良的白色謊言闡釋了什麼叫孝道,給觀眾心裡留存更多的是一份感動。

阿奶中風說不了話,卻用無聲的手語細膩地傳達著對兒孫的呵護和關愛,我們能看出此時的阿奶想說:「把煮熟的雞蛋給瓦娃留一個」、「我好久沒見到娜香了,她去哪了」,這一幕幕展現在觀眾眼前,打了一遍又一遍的執著的手勢總是揪疼觀眾的心,令人潸然淚下。

03瓦娃:「學校裡每個人都穿新鞋子,我姐可不能光腳。」

娜香的學校來了新聶老師,來到我們的雲南福貢縣馬吉鄉,給學校的小孩子穿上了好看的水鞋。做家訪時,她和娜香一起渡江,留給了娜香一雙漂亮的紅雨鞋,瓦娃從姐姐手裡要了過來,愛不釋手,抱著入夢。也正是因為這雙紅雨鞋,瓦娃答應了媽媽再也不偷著溜索,留在家裡。

媽媽讓瓦娃把紅色的小鞋還給姐姐, 還揚手要打倔強頂嘴的弟弟時,娜香懇要求把鞋留給弟弟,真是姐妹情深啊。

第二天早上上學的時候,瓦娃把鞋子又還給了姐姐,我想正是因為懂事的他不忍姐姐仍穿著拖鞋溜索,最讓人感動的是:「瓦娃抱著鞋要還給姐姐時, 卻毫無顧忌地先用衣袖給姐姐擦乾淨腳, 然後默默地幫姐姐穿上鞋」,並說:「學校裡每個人都穿新鞋子,我姐可不能光腳」。

一雙雨鞋兩人讓, 卻把髒腳衣袖拭。一雙髒腳,多少人掩鼻向隅,瓦娃用衣袖給姐姐擦乾淨腳,娜香也無數次地打來熱水,幫弟弟輕柔地按摩腳丫,再細緻地擦乾水。

同是一雙腳,導演通過娜香一家人日常的生活經歷和心靈體驗出發,用真實又不乏靈性的鏡頭語言,把姐弟間靜靜流淌著不可言喻的溫暖親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瓦娃和姐姐的感情深厚,非常愛自己的姐姐,姐姐不僅是他生活中的玩伴,更是他的希望。而淳樸善良的娜香,為了保護弟弟的新鞋,不慎摔到江裡去世。所以,姐姐不在了,弟弟心裡的那盞希望的燈也滅了,一句話也不肯說。

說到這裡,從電影中我們還能看到充滿愛的形象,給孩子帶來希望與關懷的聶老師,她和孩子們這一份感情,不是親情,勝似親情。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像聶老師這樣的人,給予學生忘我奉獻的師愛,是前進路上無數個像瓦娃一樣孩子的指路明燈,這種博大無私的真善同樣可以讓自己的衣袖去擦拭另一個人的髒腳,擦拭掉冰冷,傳遞人間溫暖。

04孩子和紙風車:總有一種感動讓你笑著流淚

影片開始的鏡頭裡,瓦娃沒有玩伴,只有一條忠實憨厚的土狗陪伴在他的周圍,常常一個人在自家的房頂上自娛自樂,也許是他望眼欲穿地等著姐姐回來一起玩耍。

這對只發乎真心,道法天然的手足情深,不分彼此小姐弟彼此相互眷顧,用彼此明媚的笑容承受著生活賦予的苦難:

瓦娃只有7歲,本該上學的年紀卻受到了媽媽的阻攔,不能獨自溜索過江。但在如此美好的年紀,也讓觀眾看到、感受到瓦娃矛盾的內心,他很要強,有著自己的小任性,偷偷地過江去學校聽課,偷學唐詩。姐姐背不出詩的窘境下,他,姐姐高興又納悶。從來沒有上過學的瓦娃用數豆子的方法幫姐姐解乘法題,姐弟倆吃飯前要玩跳房子,飯後和姐姐一起玩在學校做手工課的時候做的風車,姐弟憧憬著,能一起手拉手走路去上學,小鳥一般從新修的橋上飛過……

看第二遍的時候,我還注意到:姐姐把聶老師買給弟弟的鞋抱在懷裡的笑,是陽光、幸福的一笑,是晴朗、明媚的笑,仿佛能看到姐姐一秒鐘都不想等的把這雙鞋送到姐姐的腳上。影片的這一特寫,牽動著觀眾的心,洋溢著樸素、溫馨, 縈繞著淡淡的幸福。

但突然的悲劇接踵而來,姐姐娜香為了抓住將要滑落江中的鞋從溜索上墜下……悲愴的雲南安魂曲的一詠三嘆下,最美的轉頭一笑,卻被怒江永遠的定格。

瓦娃很愛姐姐,姐姐更是為了弟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一幕讓人忍不住淚流滿面,讓觀眾感受到了來自內心的悲傷,同時也展現出這份姐弟情難能可貴。

一如活潑的瓦娃封閉了自己,再也沒說過一句話,獨自坐在石壁上懷念和姐姐的往昔,夢裡笑容猶明媚,畫裡風車寫憂傷,石牆上用粉筆畫著風車、橋、還有牽著手的姐姐, 畫外音響起的還是姐弟倆時的笛聲。

瓦娃被帶去溜索上學,不經意看到姐姐掉落在江裡的紅雨鞋,他玩命地衝向了那雙在巖石上的紅雨鞋。

電影鏡頭再次鎖定孤獨的孩子和一支無聲無息旋轉著的紙風車,當瓦娃舉著手裡的紅風車像往常一樣奔跑到滑臺上等姐姐放學回家時,娜香再也見不到弟弟凝視自己的眼神。

風車轉啊轉,像滑索的滑輪似的……但瓦娃會懂,那個「蕩鞦韆」般遊戲的身影,那個溫暖的笑容,已代表不了延續的美好,只代表了永遠。

影片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溫暖,總有一種讓你笑著流淚。

陽光下,希望工程幫助了瓦娃們牽著姐妹們的手, 小鳥一般從橋上飛過……想想那些孩子想上學卻不能上學,實在讓人心酸。

《走路上學》這部電影自然卻又不缺乏溫情,電影很感人,但它不是為了感人而感人,而是以原汁原味的構思、獨特的兒童視角,別有寓意地傳遞一種在艱難生存環境下人們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以及貧苦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嚮往,更是譜寫了一曲人性最純美的愛和真善。

05感慨萬千的結尾,橋在國家的政策下順利落成

影片結束,字幕緩緩浮出,一幀黑白照片的右側幾行說明:「故事取材於國家級貧困縣——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本片具備真實的依據。

這是一部有價值的好電影,是中國近年來最優秀的一部兒童電影,推薦給大家。

最後,請生活在特區優越環境中的我們牽著真善的手,把關愛分給一些貧困山區裡的孩子,雖不能做到人人發展平均,只是希望未來會越來越好,讓更多偏遠山區的孩子實現「走路上學」的願望。

相關焦點

  • 貴州「溜索村」小學生搬進新宿舍,上課不再瞌睡成績提高
    貴州威寧縣花果村因建在峭壁之下,未通公路,村裡小學生上學難的問題引發關注。之後當地啟動易地搬遷工作,增加鎮、村小學寄宿設施。近日,新京報記者回訪花果小學,看到當地政府投資新增的學生宿舍已經投入使用,100名學生入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溜索為證
    新華社昆明9月17日電 「以前,過溜的人一天要打來幾十個電話。現在,除了家人偶爾會打一兩個電話外,電話鈴聲不再響個不停了。」74歲的雲南省巧家縣茂租鎮鸚哥村村民蔣世學說,大橋通了,路也修到了家門口,坐汽車、開摩託方便得很,誰還坐晃晃悠悠的溜索過江呢?近20年間,身形瘦小、面色黝黑的蔣世學幹著一份獨特的「工作」——開溜索。
  • 從「溜索姑娘」到郵政扶貧人,她是藏族群眾心中的格桑花
    每當山谷裡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時,尼瑪拉木都能感受到常人難以體會的孤獨和寂寞,此時,唱山歌就成了她的武器。  「信件背到我肩上  就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尼瑪拉木服務的村寨在洶湧的瀾滄江兩岸,其中一條郵路需要跨江到對岸。以前,過江只能通過一條鏽跡斑斑的溜索,工具就是一個掛鈎和一根麻繩。
  • 徐水區為農村學校配發400雙輪滑鞋
    近日,徐水區農村學校輪滑鞋發放儀式在大王店中心小學舉行。該區按照縣域覆蓋、側重貧困地區、鼓勵先進地區的原則,組織開展輪滑鞋配備申報和發放工作,共為9所農村學校配發輪滑鞋400雙,平均每校達到45雙左右,具備了以班級為單位開設輪滑課教學的條件。至此,該區農村學校冰雪運動器材少、參與冰雪運動難等問題將有效緩解。
  • 保定徐水區為農村學校配發400雙輪滑鞋
    近日,保定徐水區農村學校輪滑鞋發放儀式在大王店中心小學舉行。該區按照縣域覆蓋、側重貧困地區、鼓勵先進地區的原則,組織開展輪滑鞋配備申報和發放工作,共為9所農村學校配發輪滑鞋400雙,平均每校達到45雙左右,具備了以班級為單位開設輪滑課教學的條件。
  • 遵化400雙輪滑鞋到貨!給誰穿?
    遵化400雙輪滑鞋到貨!給誰穿?此次發放的輪滑鞋均為定製輪滑鞋,每雙鞋內都有電子晶片,同時配有一對一的二維碼,能夠起到出入庫「登記」的作用,校方能夠隨時知道這雙鞋所在的位置。
  • 殺害2名小學生的黃一川被處死,死者日記讓人心痛:渴望有雙翅膀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代表了祖國將來的美好發展,他們有著無法預料的未來,但是身邊總是會有一些案件是圍繞著未成年的,有很多的不法之徒想要報復社會,於是他們就將罪惡的雙手伸向了這群沒有反抗能力的孩子們,他們破壞掉的是一個幸福的家庭,還有一個孩子不可估量的未來。
  • 兒童身心教育必看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奇蹟男孩》千萬不可錯過
    影片講述了阿坤決定要參加一次越野比賽,因為他希望能得獎品——一雙精美的鞋子,要送給妹妹的故事,十分的溫情感人。劇情簡介編輯阿坤熱愛足球,常與村裡的其他孩子一起踢足球。他們期待著能有自己的足球與自己的球鞋,為了參加全國的比賽,他們組織起了村裡的足球隊。
  • 跟高鞋重,「暴走鞋」多隱憂□不安全,學校禁止學生穿暴走鞋上學□...
    ,「暴走鞋」多隱憂□不安全,學校禁止學生穿暴走鞋上學□有隱患,醫生稱會影響孩子足弓發育本報見習記者 汪瀧  2012年04月18日  來源:齊魯晚報
  • 江博士小黃人聯名款兒童鞋爆紅的背後
    江博士小黃人聯名款兒童鞋爆紅的背後來源:聯商網2020-06-08 17:29日常關注兒童鞋的家長是不是會聽到江博士聯名款小黃人兒童鞋這個名字,甚至有視頻顯示,小黃人聯名款一開售即引發眾人搶購。在上海門店,這個搶購的風潮更熱,為了搶購第一雙小黃人兒童鞋,一些家長早早在門店外排起長隊。這雙鞋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成為網紅鞋的?
  • 99元3雙的鞋,靠抄襲蘋果、優衣庫,開遍北上廣深
    品牌動態 1 99元3雙的鞋,靠抄襲蘋果、優衣庫,開遍北上廣深 在北上廣深杭等一線城市的商場裡,開出數百平方米甚至1000平方米的大店佔據了一樓核心位置,卻只在貨架上平鋪10來款鞋子。
  • Drake有個雲南後媽、Kanye是南京小學生?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嗎?
    原來這個上熱搜的 Drake 「後媽」,是個雲南人。Drake 的爸爸Dennis Graham順理成章成為了雲南女婿。 雲南繼子德雷克 Hip-Hop 版老司機帶帶我有望?
  • 這個中國小夥有雙鞋,讓「NBA 鞋王」都眼饞!
    ▼ 接受美國球鞋媒體專訪能達到這樣的水平,絕不僅僅靠財力就能輕易辦到!他曾為一雙球鞋連發 200 封郵件,最終賣家被誠意打動。熬夜緊盯拍賣,更是家常便飯!▼ 喬丹親穿雙籤的特別版 AJ1那個賽季飛人只打了 18 場常規賽、3 場季後賽,親穿球鞋的數量少之又少,目前存世曝光的僅有 5 雙,入手難度可想而知。更誇張的是,這雙鞋不僅是親穿還是雙籤名,更可謂是稀有中的稀有了!
  • 雲南會澤多名小學生被猴子咬傷,警方:正在捕捉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針對雲南曲靖會澤縣火紅鄉耳子山村多名小學生被野生猴子咬傷一事,12月4日,曲靖市會澤縣公安局一位值班人員告訴澎湃新聞,昨天縣公安局就已派出相關人員處理此事,現在正在現場捕捉猴子。同日,會澤縣火紅鄉耳子山村一位村民告訴澎湃新聞,4日早上,縣公安局和縣林草局安排森林公安來到村裡捕捉猴子,「上午學校已經讓走讀的小學生不要來學校上課,相關人員正在現場捕捉猴子」。目前,學校周邊區域道路已被封鎖。 前述村民稱,此前他的母親也曾被野生猴子抓傷過。
  • 球鞋圈裡不僅有假AJ,其實這些賣鞋的「大哥」也是假的?
    小學生:大哥不一定是大哥,但小學生一定是小學生。在現在的校園裡,有什麼身份能比做個鞋販子,自稱Sneakerhead來得更光榮呢?在學校裡掌握著球鞋的渠道,那就是掌握了學校的人脈:女同學的簇擁環繞,男同學的倍加關照。試想在這樣的境況下,誰不願意在學校裡做個鞋販子呢?
  • 甘做群眾守護人——記黑水縣雙溜索派出所民警曲斯基
    他是一名退役軍人、一名片區民警、一名共產黨員,他是黑水縣公安局雙溜索派出所所長曲斯基。自2004年10月轉業參加公安工作以來,他一直堅守在基層派出所。隨著黑水縣村鎮建設進程和黑水縣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一系列村寨管理的短板問題顯現。
  • 江博士健康鞋,助孩子健康成長
    由於孩子年齡的特殊性,兒童鞋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很多兒童鞋品牌都講究健康,像江博士健康鞋。說到江博士健康鞋,相信很多爸爸媽媽多有一定的了解。Dr.Kong江博士品牌1999年成立,以教育社會大眾關注足脊健康為企業使命,為顧客提供科學可靠的健康鞋和護足產品。江博士健康鞋根據孩子的足部發育,設計了「兒童配墊ABC」系列產品,適合4歲以上的孩子。4-13歲是兒童足部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小朋友足底脂肪開始減少,足弓逐漸成形。但由於足部發育未成熟,容易出現如扁平足、後足外翻等足部情況。
  • 世界上最貴的10雙鞋 每雙都能在北京換套別墅!
    排名第五的是一雙運動鞋,價值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767萬元。令人驕傲的是,這雙鞋的設計藍本並非採用的歐美品牌,而是中國李寧。 英國設計師黛比·溫漢姆(Debbie Wingham)專門設計和製作奢侈品,這雙高跟鞋上鑲有一些世界上最昂貴和最稀有的寶石,如藍色和粉紅色鑽石,這解釋了為何這雙鞋的價格能夠飛升一個檔次。 鞋子的主體由鉑金製成,而鞋的拉鏈和鞋面是純金的。 此外,這雙鞋還有4顆3克拉無瑕疵的白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