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記得2018年珠海航展上,那一架讓所有國人倍感自豪的殲10B嗎?時隔兩年多了,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做的那套機尾在前,機頭在後的特技動作到底是啥?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在戰機界被堪稱為傳奇的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其實對於如今的高科技戰機來說,對飛行員在天上做特技動作的要求是遠遠低於以前的,因為根本就不需要依靠肉眼看到對方在及時甚至上百公裡外,就可以依靠機載雷達以及超遠距離的飛彈,讓對方升天,根本不需要像二戰時,飛行員那樣,赤身肉搏。
在上世紀80年代的,冷戰焦灼期,由於蘇聯在雷達航電等技術方面落後於美國,即便是最新款的蘇27,依然要研究在近距離格鬥時的各種動作,當時承擔這項工作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試飛員普加喬夫,用通俗點的話來說,普家樵夫的任務就是駕駛著蘇27用看淡生死的心態,去完成一系列不可思議的極限操作。
比如說在2萬多米的高空把飛機發動機關了,然後不在任何人工幹預的情況下,讓飛機自由落體1萬米,然後讓機載電腦自動重啟發動機,而殲10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飛出的那個驚人的動作,也是普加喬夫在1988年的一次飛行實驗中測出來的。
隨後在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作為飛行表演項目,向世人展示,震驚整個西方的航空界,而因為這套動作的整個飛行路線,像一個蓄勢待發的眼鏡蛇,所以人們形象地把它命名為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當時看過眼鏡蛇機動的歐美飛行員都表達了自己害怕,眼鏡蛇機動不僅可以在近距離空戰中,跟咬住自己屁股後方的,對方交換位置,變成咬住對方尾巴,還能在被飛彈追擊的時候,迅速改變自己的姿態,躲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