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麗塔》中的禁忌,其實只是一種出軌

2020-12-18 澎湃新聞

在小說中,洛麗塔只有 12 歲,她的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影片中的洛麗塔則已經擁有女人的身體,處於青春期,但到了適婚年齡。

1955 年,一位俄羅斯作家發表了一本驚世駭俗的小說。此書的寫作風格幽默又不乏詩意。作者以第一人稱敘事,主人公是一名對於富有挑逗性的未成年少女懷有特殊興趣的教授。

這部小說得到的反響呈兩極化趨勢。一方面人們認為這是一部禁忌之書,另一方面又對其讚賞有加。但是把這本書改編成電影似乎難以實現。事實上,影片《洛麗塔》通過改變女主人公的年齡,講述了另外一個故事。

1962版《洛麗塔》,導演庫布裡克

影片《洛麗塔》中,已經飾演過幾次神經官能症患者的詹姆斯·梅森(James Mason)飾演男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新人蘇·萊恩(Sue Lyon)飾演洛麗塔。

20 世紀 50 年代的影片傾向於選擇晦澀的主題,這與當時電影和電視之間的競爭密切相關——電視上充斥著溫馨的家庭或者宗教和社會的禁忌。於是電影界「進步的」製片人們開始拍攝涉及禁忌主題的作品,儘管對於這些人而言,在影片中探討挑戰世俗成見的成人主題並不是易事。

為了改編成電影,庫布裡克買下了《洛麗塔》原著的版權。原書作者納博科夫同意對其作品進行修改,包括修改女主人公的年齡。

在小說中,洛麗塔只有 12 歲,她的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影片中的洛麗塔則已經擁有女人的身體,處於青春期,但到了適婚年齡。納博科夫原著中的小姑娘按照標準而言是個幼女,因此對於男主角亨伯特而言,兩個洛麗塔具有不同的意義。

詹姆斯·梅森飾演的亨伯特

《洛麗塔》是一部失衡的、奇怪的、情節發展不可預期的影片。庫布裡克認為此片的原創性來自風格的轉變:「我覺得影片慢慢從喜劇轉為悲劇的過程讓這部影片無法被歸類。……《洛麗塔》事實上就像一段樂曲,整個故事是通過一系列態度和情緒演進的特殊方式觸動觀眾。」

因為上述原因,《洛麗塔》獲得了一批擁護者。這些擁護者中包括影迷、製片人以及某些導演,筆者不屬於此類人。

筆者認為此片確實有趣,但是缺乏直接清晰的主題以及明確的情緒。每個演員都十分出色,其中蘇· 萊恩飾演的洛麗塔角色頗有難度,但每次觀看此片,如果我們認真觀察的話,會察覺到她的表演十分成功。她不是一個小女孩,而是一個真正的女人,以至於我們有時都會忘了影片的噱頭在於洛麗塔是個未成年少女。

蘇·萊恩飾演的洛麗塔

但是,筆者不太喜歡影片的前半部分,就是從開頭一直到夏洛特(洛麗塔的母親,亨伯特的妻子)去世。直到她去世之後,影片才開始步入正軌,諷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情景的奇特性。

小說中出現最大膽的情節在夏洛特死後。亨伯特把洛麗塔帶到一家旅館,為了達到在洛麗塔睡覺的時候姦污她的目的,他給她服用了催眠藥物巴比妥酸劑,但藥劑師錯將普通的鎮靜劑當作巴比妥酸劑賣給了亨伯特。敘事者這樣描繪:這個12 歲的小女孩全身赤裸地躺在床上,只剩下襪子和手鐲。除了被遊泳衣遮擋的部分,身體的其他部分都被曬黑。在影片中,情節變成亨伯特想要和穿著睡裙的洛麗塔睡在同一張床上。為了使這個平淡無奇,但是卻被觀眾期待的場景變得有趣,納博科夫和庫布裡克添加了摺疊行軍床的細節。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出現一段有趣的引人遐想的臺詞,然而,這段臺詞也僅僅是個圈套。

事實上,《洛麗塔》是一部奇特的影片,它需要使用各種計謀讓人們接受兩個相悖的事實:一方面,影片並沒有忠於原著小說(這也是無法做到的);另一方面,影片需要製造噱頭吸引觀眾(當時的庫布裡克還不太出名,蘇· 萊恩是個新人,詹姆斯· 梅森也不是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因此,有人建議洛麗塔在亨伯特耳邊說一些觀眾聽不到的話,這些話顯然是關於她和同齡男生之間發生的「調皮的事」,然後轉切為意味深長的黑屏。於是成就了這部「低俗」的影片。

在納博科夫的小說中,通過文字的魔力可以把駭人聽聞的事件描述出來,但是影片做不到這一點;影片需要不時地欺騙觀眾,和他們的預期捉迷藏。

影片中的洛麗塔清麗、年輕,有點兒庸俗,但卻正常。小說反而更多地強調她庸俗的品位,當然這種庸俗也是她的誘人之處。

在影片中,洛麗塔主動勾引亨伯特。我們看到,在觀看恐怖片的時候洛麗塔主動把手放到了亨伯特的手上,她在亨伯特面前轉呼啦圈,她主動上樓留給亨伯特分別之吻……小說中的亨伯特為了能夠觸碰到洛麗塔,需要小心翼翼地算計才能不讓對方起疑心,在影片中則完全不需要。影片開頭部分庫布裡克的設置並無新意:一個庸俗的花季少女挑逗一個老頭子。

洛麗塔在亨伯特面前轉呼啦圈

與此同時,為了消散影片的負面影響,庫布裡克使用了另一個計謀:他將美國社會塑造成一個寬容的對性痴迷的社會。如舞會段落,幾乎所有過來主動和亨伯特搭訕的女性都邀請他、觸碰他,把手或者胳膊曖昧地放在他的肩上。當奎爾蒂(男二號,洛麗塔的「真愛」)喬裝成學校的心理醫生來拜訪亨伯特的時候,他警告這位繼父,他的繼女還沒有受到性啟蒙,她不合群。洛麗塔參加的夏令營的名字叫作「高潮夏令營」,其中也有性暗示。

總而言之,整個國家似乎都在聯合起來挑逗花季少女,而她們也成為性幻想的對象。在這種情形中,亨伯特反而顯得像一個有原則的人。這個社會,就像之後法國作家米歇爾· 維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在小說中揭露的那樣可笑:這是一個強迫人們享樂的幹預性的集權社會。

舞會中的亨伯特、夏洛特夫婦,及洛麗塔和男伴

顯然,《洛麗塔》的悖論在於:影片的主題傷風敗俗,但是裡面關於性的指涉需要小心翼翼地表現出來。正是這個「小心翼翼」讓人覺得銀幕上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這種悖論迫使庫布裡克將此片處理為愛情故事、情侶間的故事。筆者認為影片正是如此,但卻不止於此。

眾所周知,《洛麗塔》這本小說被敘事者講述為一個愛情故事,與性無關。「我一點都不關心人們所謂的『性』,任何人都能想像這種動物性。驅動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小女孩具有的那種致命的誘惑力。」原著小說中,作者在這裡使用「to fix」來指涉寫作。儘管如此,亨伯特的「性」在納博科夫(他兒時的記憶,面對小女孩的身體時表現興奮)的小說中佔有重要位置,但是這些都沒有出現在影片中。

筆者認為,《洛麗塔》一片中的禁忌其實只是一種出軌,和使得《安娜· 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紅與黑》得以成名的推動力毫無區別。《洛麗塔》另一個重要的主題是家庭,這個主題後來也出現在庫布裡克的其他電影作品——《巴裡· 林登》《閃靈》《大開眼戒》中。

導演庫布裡克與女主角蘇·萊恩在片場

「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我的原罪,我的靈魂。我的舌尖在味蕾的王國經歷了三次旅行,每次在它觸碰到牙齒的時候都會發出一個音節,於是,這三次觸碰帶來了三個音節:洛—麗—塔。」納博科夫小說的開頭充滿韻律感,書中那滑稽、精妙、豐富的抒情性由此躍然紙上,也正是這些文字使得大多數讀者接受了這個戀童癖的故事。

庫布裡克說,他喜歡對這種已經存在的小說進行電影改編,因為通讀小說之後讀者會產生一個總體的印象:「在讀完一本小說之後,腦中會留下一些回憶,一些感觸,從這些回憶或者感觸出發,你會決定是否將這部小說改編為電影。」

但問題在於,當庫布裡克買下小說的改編權時,他買下的是什麼?他想要從中得到些什麼?參考一本小說作為電影劇本的來源,做出或多或少的改編,難道不是在掩飾庫布裡克越來越不確定的對於閱讀對象的選擇嗎?法爾塞託便指出影片《洛麗塔》中敘事手法的矛盾性,他說:「影片中的35 個敘事單元中,亨伯特的畫外音只出現五次,而且影片主動製造出一種亨伯特看到的世界和觀眾所看到的世界之間的差異。」

片中亨伯特的獨白

庫布裡克的大部分影片中,觀眾都會預感到結尾處「終極衝突」的出現。但是,這個衝突實際上沒有發生:或者讓人失望,或者草草了事,或者沒有得到解決。這很愚蠢,就像迷宮中並沒有彌諾陶洛斯一樣。與這個逃匿的衝突相關的是米歇爾· 西蒙指出《洛麗塔》一片中出現的偏移現象:「奎爾蒂(男二號,洛麗塔的」真愛「)成為《洛麗塔》一片的中心人物,他其實就是亨伯特的替身,就像亨伯特本人同字重複的名字。」

在影片結尾部分,洛麗塔講述她和她唯一真愛的男人奎爾蒂之間的瘋狂冒險,用言語講述或真實或虛構的兩人之間的戀情與衝動。她假裝去上鋼琴課,但是亨伯特認為她在說謊,於是她回答道:「你想知道真相,好的,我就告訴你真相。開車跟蹤我們的人、拉姆斯戴爾舞臺上的人、旅館中的人、贊夫醫生,都是克萊爾· 奎爾蒂。他和你我不同,他不是常人,他是天才。他是我唯一愛過的人。」

洛麗塔向亨伯特「坦白」

影片中的奎爾蒂以不同的身份出現(他自己、贊夫醫生、旅館裡不戴眼鏡的男人),其中每一個都不是他真正的身份,每次都是戴著面具出現。而且在洛麗塔的講述中,他又以全新的形式出現。

兩人的關係只出現在言語中,沒有畫面能夠證明洛麗塔、奎爾蒂的關係。此處只有言語,且言語已經超越了真相和謊言的範圍。一切都建立在女性脆弱的言語上。

一切,但是這個「一切」意味著什麼呢?

本文節選自

《斯坦利·庫布裡克》

作者: 米歇爾·希翁

譯者:李媛媛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20-8

編輯 | 巴巴羅薩

主編 | 魏冰心

圖片 | 網絡

原標題:《《洛麗塔》中的禁忌,其實只是一種出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穿洛麗塔服飾出門時,需要注意這幾點禁忌,否則很容易留下壞印象
    隨著Lolita文化的日漸興起,Lolita逐漸被大眾所認識和接受,喜歡Lolita的妹子也變得越來越多,走在街上也常常能看到穿洛麗塔服飾的身影,讓人耳目一新。那麼,問題來了,當我們穿著洛麗塔服飾出門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呢?穿洛麗塔服飾的禁忌又有哪些呢?
  • 穿白菜洛麗塔參加茶會被拒?你可能踩到了這些禁忌,別不當回事
    為此,她感到特別苦惱,因為她認為自己只是一個熱愛洛麗塔洋裝的普通女孩,茶會應該是每位lo娘都可以參與的場所,為什麼自己會受到這樣不平等的待遇呢?不了解洛麗塔洋裝的人,常常會說混洛麗塔時尚圈的女生大多都是富二代,一件lo裙至少上千上萬。雖然洛麗塔圈內確實存在富二代,但大部分女生的家庭都是比較普通的。很多人會因為茶會的奇怪規矩而誤以為洛麗塔茶會也有鄙視鏈,但其實並沒有。所謂洛麗塔茶話會,指的就是lo娘的聚會。在這種場合,她們通常會聊聊天,喝喝茶,吃一吃零食,分享一下關於小裙子的知識和資訊等等。
  • 禁忌之戀《洛麗塔》,背後隱藏的骯髒與黑暗,你真的看懂了嗎
    這些臺詞的確足夠優美,對,想當年,小編我也是被這優美的臺詞給吸引了去,可是還有這麼一句:「我唯一怨念的就是我不能掏出我的洛麗塔的心,不能把貪婪的嘴唇伸向她稚嫩的子宮,她隱秘的心,她絢麗的肝臟,她馬尾藻式的肺,她相仿的兩瓣可愛的臀。」這一句又是如此的變態,但是實際上,只有這一句才最好的詮釋了這一段禁忌之戀,這段感情至始至終都是不平等的、都是扭曲的。
  • 洛麗塔洋裝風格介紹:神秘的哥特風洛麗塔專題!
    洛麗塔哥特風其實主要體現在建築文學音樂等方面尚在服裝上還是比較少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人就把它用在了蘿莉塔服裝之上,逐漸發展成了一種服裝風格。哥特相比較於其他洛麗塔風格的甜美和可愛有所不同,哥特洛麗塔,為我們展現出來的是一種恐怖陰暗,華麗唯美的邪惡美感。而在哥特風中,我們最熟悉的一個元素,就是吸血鬼和惡魔了。
  • 這三部不倫出軌禁忌劇,我真的上頭了
    那就是不論國內國外,「三觀不正」的「禁忌」題材劇突然扎堆出現。例如講「婚前出軌」卻又拍得十分唯美,堪稱「未婚版《晝顏》」的韓劇《春夜》。比如《春夜》和《我們不能是朋友》,在「出軌」之前,它們都用了不少功夫,來描寫人在一段長時間的、熱情耗盡的感情中的狀態。《春夜》裡的女主李靜仁,和男友權基碩談了四年戀愛。但兩人之間毫無激情,用朋友的話來說,他們就像是「中年夫婦」。
  • 最近火了一種穿法叫「T恤+洛麗塔」,個性又減齡,少女感十足!
    雖說洛麗塔屬於小眾服飾,但是現在穿洛麗塔的女生越來越多,如今在日常生活中,洛麗塔已經沒有當年那麼罕見了。尤其是在一線城市,走在大街上都能夠遇到穿洛麗塔的lo娘。不過通常情況下,我們看到的洛麗塔都是連衣裙,洛麗塔半身裙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本期我們就來說一說洛麗塔半身裙。
  • 被稱為洛麗塔寶藏的「lo漢」,他們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面對高顏值的洛麗塔小裙子,誰又能忍住不心動呢?不過,當男孩子穿上洛麗塔服飾之後,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lo漢對於lo圈而言,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說到洛麗塔,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華麗的裙子,在大眾的印象中裙子是女孩子們穿著的,怎麼會有男孩子喜歡並穿著呢?
  • 「洛麗塔」是一部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如此唯美卻禁忌
    母親夏洛特最終還是在亨伯特的筆記本中,發現了亨伯特對自己女兒變態的迷戀,她憤怒地衝出家門,卻不幸遭遇車禍,被撞身亡。而後,作為洛麗塔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作為繼父的亨伯特,和洛麗塔之間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 最近火了一種裙子叫「旗袍+洛麗塔」,減齡又耐看,高級感十足
    這個時候就會有一些女生想要看看兩種不同風格的小眾服飾撞在一起是什麼樣的感覺了,本期綿綿就來跟大家分享一種小眾服飾相撞的裙子。最近火了一種裙子叫「旗袍+洛麗塔」,減齡又耐看,高級感十足。旗袍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雖說它現在是一種小眾服飾,但是在很早之前,它也是大多數女生的選擇。
  • 《洛麗塔》:少女被物化、被標籤化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蘇·萊恩的一生讓我想起另外一個讓人愛恨交織的人,她大言不慚地說:「我想要過一種卑鄙無恥的生活,這是我的理想。」她就是薩岡,那個18歲就寫出《你好,憂愁》的天才少女,她的人生一樣無序慌亂,恣意張揚,「生命是一場飆車,我有權自毀。」她們似乎天生都帶著「自毀體質」,一輩子沉浸在自毀中無法自拔。
  • 真正的「洛麗塔」正在消失……是誰「扼殺」了洛麗塔文化?
    但實際上,要說起洛麗塔洋裝的起源,其實可以追溯到17世紀歐洲貴族時期所興起的「維多利亞」風格。真正的洛麗塔服飾,其實受到了維多利亞時代服裝、西方哥特與龐克次文化、洛可可時期的服裝等眾多「浪漫主義」時期的流行影響。
  • 鮑毓明案細節曝光:上演現實版的《洛麗塔》!
    據澎湃新聞消息,鮑毓明與當事女孩在2018年6月17日的通話錄音曝光,兩人在交流中發生不快。錄音中,鮑毓明稱:「我跟你說了我在等你,我等到你畢業,你不要再無理取鬧。」可當亨伯特隱隱察覺洛麗塔和野營時認識的男孩子查理來往頻繁時,他第一次有種被背叛的感覺,他說:「我感到越來越不爽,那種感覺是那麼的特別,一種殘酷的、可怕的壓抑,就像坐在剛剛殺死的人的鬼魂旁邊。」
  • 為什麼大部分lo娘都很推崇日牌洛麗塔,真的只是為滿足虛榮心嗎?
    其實日系的洛麗塔裙子有其自己獨特的特點,大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深入的了解,一起來看一下吧。一:版型從整個大的方面來說日牌的版型要比國牌大部分的店要好,這是很多人的親身體驗所得出的結果。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均碼的洛麗塔裙子,日系洛麗塔裙子穿起來剛好合身,而國牌洛麗塔裙子總是穿起來不舒服,尤其是肩胛處和胸部位置,連抬胳膊都覺得很費勁,這其實很明顯說明了在剪裁方面國牌還沒有做到像日牌那樣的精緻細心。
  • 廣州漫展之後,小尤奈影響的只是JK圈?她還有可能禍害洛麗塔
    但小尤奈禍害的只是JK嗎?從她以前發的視頻來看,她還有可能禍害洛麗塔。小尤奈在漫展不雅行為引起熱議自從廣州漫展事件小尤奈的不雅行為之後,便很快被網友將這件事情發布到網絡上,引起了來自於網絡各個平臺的熱議。
  • 有關制服的「四大禁忌」不要碰,廉價又土氣
    這在許多資深喜愛jk制服的小姐姐的耳中就感覺很怪啦,jk是人,怎麼能穿在身上呢?所以,如果有喜愛jk制服的小姐姐,在平時一定要注意,要說「穿jk制服」,而不能僅僅說「穿jk」。那樣說不僅會引起歧義,而且是一種很不地道的說法哦。
  • 有一種酷颯叫哥特系洛麗塔,神秘又高冷,lo娘上身氣場全開
    而在lo圈中,就有這樣一類酷颯十足的哥特系洛麗塔,暗黑風的獨特設計,一般lo娘很難駕馭。雖然這類哥特系洛麗塔似乎與「日常好穿」並沒有什麼關係,但它依舊受到了無數好評,深受著lo娘的喜愛,那麼它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呢?以表達恐怖、詭異,以及神秘感為主的哥特系洛麗塔,經常會被圈外人誤認為奇裝異服。但實際上,極具有個人藝術色彩的它,在時尚圈當中有著無法替代的一面。
  • 最近火了一種洛麗塔叫「拖把裙」,路人覺得醜,lo娘卻很喜歡
    眾所周知,洛麗塔洋裝的裙擺設計較為單一。常見的Lo裙裙擺設計,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裙邊呈波浪狀設計,裙邊往上20釐米處一般會有褶皺。這樣的話,裙擺的形狀看起來自然而又精緻。第二個特點,就是裙擺往往是單層設計,這樣既日常又可以搭配裙撐。
  • 三種洛麗塔風格,掌握2個細節打造甜美小蘿莉
    一提起洛麗塔這三個字,普遍人的腦海中都會閃現出小蘿莉的形象。卷卷的頭髮,蓬蓬的連衣裙,穿著一雙瑪麗珍鞋的樣子,還有點像洋娃娃一樣。洛麗塔的穿衣並不等於coser, 洛麗塔服飾風格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受到越來越多女性們的歡迎。Lolita有著自己的三大風格,可分為甜美洛麗塔、古典洛麗塔、哥德式洛麗塔,2種注意事項,劃重點了哦。
  • 《洛麗塔》,人性與激情的碰撞,關於時間的妄想和道德形態的批判
    作為美國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最廣為流傳的作品,俄裔美國作家弗拉迪米爾·納博科夫的《洛麗塔》一直處於飽受爭議的漩渦之中,其中關於戀童癖和亂倫的主題出現過兩種評價,其一是站在藝術角度的欣賞,認為通過驚世駭俗的性元素植入引發觀眾對於人類禁忌故事的思考,屬於對人類靈魂大膽而深入的探索,其二是出於道德的角度考慮,認為將人性如此淋漓盡致地呈現其實是一種傷風敗俗的表現,應該給予強烈的譴責
  • 有一種甜系洛麗塔叫「巧克力柄」,穿上它乖巧又可愛,少女感滿滿
    提到甜系洛麗塔小裙子,相信在絕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它都是粉粉嫩嫩的淺色系居多。但實際上,除了我們最常見的款式之外,深色的甜系洛麗塔同樣能夠打造出甜度爆表的效果哦!而在今天的分享中,lo醬要和大家介紹的主人公,就是甜系洛麗塔當中的一種「巧克力柄」,lo娘穿上它乖巧又可愛,少女感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