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28日至5月15日,解放軍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一舉收復雲南邊境重要騎線點老山地區,攻佔大小60多個陣地,重創越軍步兵313師122團,殲敵1300餘人,勝利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作戰任務。
本來,軍委計劃我軍拿下老山之後,如果當面敵情沒有大的變化,昆明軍區可以撤回主力部隊,在6月恢復正常邊防鬥爭狀態。然而越軍總部不甘心失敗,和二軍區共同制定了代號為「MB-84」的戰役反攻計劃,積極調兵遣將,準備奪回老山地區。昆明軍區首長從對面越軍的動向中判斷出其即將發動大的反攻,於是敵變我變,果斷停止撤軍調整,部隊積極進行準備,隨時抗擊敵人的反撲。
果然,6月11日,越軍出動1個加強團兵力,向我那拉和八裡河東山陣地發起了試探性反撲。第14軍守備部隊堅決進行阻擊,將越軍全部擊退,共殲敵500餘人。7月12日,越軍又集結6個團兵力,發動了加強師級規模的反撲,同時猛攻老山、662.6高地、那拉和八裡河東山諸陣地。這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足足激戰了16個小時。第14軍守備部隊頑強奮戰,在炮兵火力支援下,牢牢守住了絕大部分陣地,徹底粉碎了越軍蓄謀已久的大規模反攻,共殲敵3300餘人。此戰後,越軍傷了元氣,一時未再輕舉妄動,而是積極轉入了下一階段的反攻圖謀。
在7月12日大戰前後,軍委鑑於越軍的反攻動向,改變了決策,命令昆明軍區儘快將預備隊第11軍32師調到前線去,並決定從外區調部隊入滇參戰,從而啟動了長達5年多的老山輪戰。根據軍委組織部隊輪戰的指示,昆明軍區首長向第14軍下達了命令,從7月26日開始,第14軍40師與首批輪戰的第11軍32師逐步交接了老山、662.6高地和那拉地區的防務。
為了加強新上來輪戰部隊的力量,並傳授作戰經驗,軍區決定以第14軍41師配屬給第11軍,仍在八裡河東山地區組織防禦。另外,抽調第11軍31師91團作為第11軍和昆明軍區的兩級預備隊,在文山地區休整待命,隨時準備出動作戰。雙方交接陣地完畢後,8月4日,第14軍前指率所屬部隊(欠41師)回撤至雲南馬關地區休整。
第14軍參加老山首戰4個月,一舉收復老山各陣地,並擊退了越軍發動的從加強營到加強師規模的三次大反撲,輪番迎戰越軍精銳部隊步兵313師、356師、312師、316師,均予敵以重創,共計斃傷俘敵副團長以下7200餘人,並繳獲擊毀大量武器裝備,沉重打擊了當面之敵,打出了國威軍威。
第14軍凱旋歸來,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被譽為威武之師、「叢林猛虎」。後來拍了一部電視劇《凱旋在子夜》,就是以第14軍部隊為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