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育才東區校李治芳:掌心化雪,潤物無聲

2021-01-08 中國江蘇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來自《易經》的名句與百年名校——育才小學的校訓「仁愛求真」正相契合。作為一名育才人,她始終用這句話指導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從教28年,她根植於教學第一線,為孩子們傳道、授業、解惑。用心靈啟迪心靈,用智慧點燃智慧,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教師這份神聖的職業。

  掌心化雪育桃李,潤物無聲做師表

  2012年,李治芳老師來到育才東區校輪崗交流。那一年家中兒子面臨高考,老人也需要照顧,但她克服困難,服從安排,在東區校一待就是四年。而今,那一群群天真淳樸的孩子在李老師的精心哺育下,已然變成了知書達理、溫文爾雅的翩翩美少年。四年時光,李老師付出了很多心血。

  東區校的孩子大多來自近郊,家長忙於生計,鮮少顧及到孩子。許多孩子很單純,很膽小。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膽量,提高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作為班主任,李老師可謂費盡心思。她開動腦筋,為每個小朋友設置了班級義工崗。門窗管理,衛生打掃,副餐發放,收發作業……一段時間的鍛鍊,孩子們的各項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習習慣同樣需要培養。從一年級傻傻地分不清左和右,不知道如何握筆,到如今的洋洋灑灑寫出一大段文字,通順流暢、聲情並茂地朗讀,孩子們的變化著實令人興奮,但個中艱辛可想而知。

  為了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李老師可謂用心,她從指導孩子們的日常學習習慣入手,教授孩子如何預習,如何記筆記,如何複習。而今,翻開孩子們的語文課本,那一頁頁筆記令人賞心悅目:孩子們用記號筆在書上圈圈畫畫,並且適時寫下自己對文字的理解。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李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然養成。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東區校有著自己獨特的環境教育資源,李老師巧妙地利用這些自然資源,校本資源,就地取材,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結合起來,帶領孩子們參觀實踐,體驗感悟。在廖家溝兒童生態公園,她引領孩子們親近自然,為遠道而來的英國校長上了一節生動活潑的戶外作文課。動靜結合的教學方式,孩子們紮實的古詩文功底,令外國客人嘖嘖稱讚。在黃葉飄飛的銀杏林,李老師帶領小記者們實地觀察,現場進行作文指導。校園秋色如畫,枝頭黃葉翩飛。優美的文字都是來源於生活,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在偌大的銀杏林迴蕩,生花的文字也在筆端流淌。正是因為李老師帶領孩子們走進生活,感受美好,才給了孩子們不竭的寫作熱情和動力。

  為了讓孩子們有深厚的積澱,李老師日常教學的每一天都做了精心準備。翻開李老師的教科書,每一課每一頁,娟秀的字跡歷歷在目,那是李老師課前做好的充足的功課。日常教學中,她指導孩子們觀察圖畫,培養想像能力;她引導孩子積累好詞好句,積累成語。李老師喜愛詩詞,每天,她都巧妙地利用一點時間,為孩子們教授一兩首,四年下來,許多孩子有了一定的積澱,說話寫文章,妙語連珠,信手拈來。因為每天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孩子們越來越明事理,越來越智慧。李老師還巧妙利用小記者報這個平臺,鼓勵孩子們積極寫作,展示自我。一開始,家長和孩子們都缺乏自信。李老師一次次鼓勵家長把稿件發送過來,她一篇一篇,一字一句,精心修改。為了保證稿件的質量,,李老師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每一學期,李老師所執教的班級都會出一個小記者專版,從三年級上學期至今,李老師所教的班級共出了4個小記者版面。在小記者專版上,孩子們講述多姿多彩的生活,講述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示學校生活,展示自我風採,自信心在不斷增長,寫作能力也在大大提高。這一舉動,也全方位多角度宣傳了東區校形象,真正可謂收益良多。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李老師的辛勤努力下,孩子們開始嶄露頭角: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孩子們富有詩情畫意,多姿多彩的活動豐富孩子們的閱歷。孩子們像一棵課小樹苗,貪婪地吮吸著甘露,向上,向上,再向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教育教學的田地中辛勤勞作,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對李老師來說,是一件苦事,亦是一件樂事。

  工作之餘,李老師還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幫助青年教師一遍一遍地說課,磨課,為東區校的未來,為東區校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2016年秋學期開始,李老師因身體不適住院手術,因為對孩子的牽掛,因為怕孩子們落下功課,因為體諒同事代課的辛勞,她在家休息不足一個月就匆匆來校上班。後續治療持續了幾個月,但李老師沒有影響一節課,沒有請過一天假,這一切,源於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源於她對孩子們的盡職盡責。

  李老師的辛勤努力沒有白費,她被評為區「愛生模範」、「優秀班主任」、「詩教先進個人」、「優秀輔導員」,被評為校「仁愛求真之星」、東區校「最美教師」,她執教的四(2)班被評為區「優秀中隊」。

  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李老師在教育教學這份田地裡,始終如一,辛勤耕耘。辛勤的付出換來了家長們、孩子們對她的不盡感激之情。

相關焦點

  • 落雪無聲 化雪無痕
    落雪無聲 化雪無痕   □宜賓翠屏棠湖外語學校彭藍萱指導老師彭莉莉  「窗外……是雪嗎?」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雖無北國冰封萬裡,卻處處透露著江南流水般的娟秀清靈。窗外,三千青絲墜白髻,五裡山脈披白衣。
  • 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掌心化雪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掌心化雪》,僅供參考!   掌心化雪     丁立梅     ⑴那個時候,她家裡真窮,父親因病離世,母親下崗,一個家,風雨飄搖。     ⑵大冬天裡,雪花飄得緊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絨服,把自己裹在裡面。可是看看母親愁苦的臉,她把這個欲望,壓進肚子裡。
  • 掌心化雪,是獎勵,不是施捨
    今天帶來的美文是——掌心化雪,是獎勵,不是施捨。你施捨的寂寞,讓我比一無所有更難過。我們喜歡美好,那是因為那時自己爭取,若是別人施捨,便不叫美好,而是繁華的寂寞。我上大學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女孩,我只知道她的家裡很窮很窮,至於到底有多窮,我也很難去說。直到他講了一個故事。
  • 掌心化雪
    掌心化雪,掌心化雪……我一遍遍地品味著這詩般的文字。母親一直有手心發熱的毛病,姥姥說這是遺傳,所以我也是。我知道,在冬天可以當小火爐的手,在夏天,可不會舒服。天氣越來越熱,多希望,自己可以變成一片雪花,落在母親發熱的掌心;融化了,變成一滴水,那是女兒感恩的淚。
  • 讓掌心化雪
    世界太擾攘,我們能做的也相當有限,但至少可以讓掌心化雪,溫暖可以溫暖的人。
  • 館校合作 共繪新景——揚州市少兒圖書館與四季園小學館校合作籤約...
    2020年11月18日上午,揚州市少兒圖書館與揚州市四季園小學「共繪悅讀新美景」合作籤約儀式在四季園小學舉行。揚州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市全民閱讀辦副主任姜師立、邗江區教育局張建軍主任、少兒圖書館館長華斌、副館長孫勇、四季園小學校長陳正斌等領導出席籤約儀式。
  • 天津市科技局引智育才工作處來校調研
    本站訊(通訊員 張燁)12月11日下午,天津市科技局引智育才工作處副處長李健一行來我校就外籍人才引進工作進行調研並舉行座談,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張振、副處長譚超、人事處副處長慄大超及我校外籍教師代表共同參與調研與座談。
  • 潤物無聲!思政課如何講得有滋有味
    清水塘小學二(四)班學生在思政課教師王江玲的帶領下,既領略了祖國的美麗景色,又明白了想要留住青山綠水,應該先學會保護他們……昨日,2020年湖南省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立德樹人」教學風採競賽拉開了序幕,全省有45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相聚長沙,參與本次高中組、中學組、小學組的思政賽課,共同探討如何在課堂上將思政教育做到「潤物無聲」。
  • ...志願服務項目獲評「2019-2020年度揚州市十佳青年志願服務項目...
    交匯點訊 12月4日,揚州海事局「水上安全教育進校園」項目喜獲「2019-2020年度揚州市十佳青年志願服務項目」稱號,這是該項目獲評「2019年度揚州市優秀志願服務項目」後獲得的又一榮譽。揚州海事局青年志願者團隊將繼續加強與相關學校、相關組織的溝通協作,創新主題宣傳教育方式,不斷推進水上安全知識進校園志願服務項目制度化、常態化,為揚州市水上交通文明建設添磚加瓦。
  • 寧波大學:「大美育模式」讓思政教育潤物無聲
    原標題:寧波大學:「大美育模式」讓思政教育潤物無聲   在寧波大學,「大美育模式」讓思政教育潤物無聲。「寧波大學的『大美育模式』實踐,始終致力於讓所有在校學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通過對美的認知、體驗、感受、欣賞、創造,塑造屬於每一個學生對美的理念、情操、品味、格調與素養。」
  • 「潤物細無聲」,綿長溫潤的愛,讀懂時已經淚眼朦朧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每次讀到詩聖杜甫寫的《春夜喜雨》中的那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時,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這種感動隨著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時,常常讓自己淚流滿面,那是幸福的淚水,是愛的享受。轟轟烈烈的愛來得很快,去的也很快。
  • 揚州育才西區校「航空夢想飛行少年」繪畫評選活動圓滿成功
    為慶祝我國嫦娥五號成功返航,探夢回歸,揚州育才西區校為航空科技社團的同學們特別舉行了一次主題為「放飛夢想,探夢宇宙」的繪畫活動,旨在積極引導全校學生好好學習、立志藍天,報效祖國!在育才西區校,有許許多多胸懷報國夢想、立志載譽藍天的同學們。他們把對祖國和藍天的熱愛之情描繪成一幅幅瑰麗壯觀的航天圖卷。
  • 林肯東區歲末購車盛典-揚州站
    林肯東區歲末購車盛典-揚州站 劉坤 2020年12月08日 01:00
  • 「軍旅鏡頭2020」雪海雲天裡的無聲衝鋒
    王述東,西藏軍區某特戰旅特戰隊員,愛好攝影與寫作,也是身邊戰友的「御用攝影師」,訓練之餘,他用鏡頭記錄下高原特戰官兵在雪山深處的無聲衝鋒。最難忘的還是那條無聲無息的雪山路上,定格的每一個瞬間,雪海雲天裡,鐫刻著特戰官兵無聲的衝鋒。此組照片聚焦西藏軍區某特戰旅官兵在一處陌生雪域練兵的場景。他們背著行囊行走在雪山深處,伴隨著海拔的爬升,映入眼帘的實景顏色逐漸變得單調,過了雪線,最後就只剩下黑色、白色,還有天藍色。雪山裡沒了路,官兵們安排一支尖刀小隊前出踏雪探路,一旦走錯了路,只能後退到最初起點重新判別方向。
  • 童功之樹綻芳華,素養之花結碩果——揚州市育才小學西區校核心素養...
    自揚州市邗江區啟動「童子功」修身計劃以來,揚州市育才小學西區校便努力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到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小小舞臺,大大夢想為了推進揚州市「五個一百工程」的建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校開展了課本劇創編和展示活動。
  • 初冬,掌心化雪綻放「溫暖」
    立冬時節,身邊的溫暖雪霽天晴,在烏魯木齊縣閒來小鎮寬窄巷子文旅步行街上,一隊銀髮老人組成的「觀光團」吸引著大家的目光。「書記,泥巴雞就是『叫花雞』吧?」「這個菜式的做法是一回事,來,咱們一起嘗嘗。」「姐姐,我來幫你鏟雪!」4歲的王欣欣小朋友跟著父母一起參與進來。下雪就是通知,雪停就是命令。在水西溝鎮南灘路社區,這句話已經成為志願服務隊員和居民們的共識,人們總是熱情投入到工作隊和社區組織的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的各項活動中。冬日暖陽裡,王欣欣小朋友拿著自己的塑料小鏟子,有模有樣跟著志願服務隊員鏟雪、清掃,他認真的模樣逗樂了大家,人們的歡笑聲也定格了立冬別樣的風景。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感情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然而,編劇還是欲說還羞,猶抱琵琶半遮面,吊觀眾的胃口,更多的是展現王子文這個「傻白甜」對感情的白痴狀態,如同最初她面對自己的工作,惹得一向孤高自負的陳曉直搖頭……同時也惹到了不少網友:有說這一段感情戲太突兀,有的說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也有持相反觀點的:我等到花兒也謝了,這種點到為止的感情戲就像一股清流潤物細無聲,還有的更狠
  • 《光榮時代》大結局:女人的愛情,總是潤物細無聲
    女人的愛情,總是潤物細無聲。在一段愛情當中,女人的情感總是如春雨般細膩,了無痕跡又循環往復。她們堅信的是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不動聲色地喜歡著一個人往往都能體現在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動作裡,拉起的手,她們從未想過要再分開。我希望,每個真心相愛的人都能向對方說出「我喜歡你」,「我愛你」,每個應該浪漫的日子裡,我們都值得因為愛情而露出笑容,因為愛情而更加熱愛生命。
  • 不同於男頻那麼逆天,這本穿越民國文寫出了女主潤物細無聲的力量
    不同於男頻那麼逆天,這本穿越民國文寫出了女主潤物細無聲的力量不知道每年都要看多少的爛片,那些大製作的電影,看起來卻很是讓人失望。總感覺,為什麼我們的電影就是上不去呢?這種遺憾和洩氣,在我最近看的一本小說裡,突然找到了突破口。這本小說就是年影的《穿越之民國影后》。
  • 文化類「綜N代」依舊潤物無聲
    對於文博類節目來說,也許沒有娛樂綜藝那樣聲量巨大的熱搜和討論,但潤物細無聲的文化魅力在吸引更多更年輕的受眾。文博類節目以歷史和文化浸潤觀眾,在潛移默化中凸顯價值,這絕不是一兩次的「收視第一」所能比擬的價值導向功用。文博類綜藝創新不易,觀眾尚有耐心慢慢觀賞,業內觀察不妨也給予更多的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