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hihu.com/question/367669751/answer/1288557331
謝邀。
由於這三位各自最擅長的領域不完全重合,在這邊要並列討論的話,就只能集中在腳本部分了。雖然從表面上看起這三位作家的作品天差地別,但鑽到骨子裡的話,其實這三位的差別並不大。
在這個題目的回答中,有很多有才的朋友用舉例的方式表達了三位作家各自作品的特徵,但這某種意義上只停留在表面之上,而且,只看見表面的不同而沒有注意三者的共性,反而會忽略掉他們真正的分歧之處。
要聊這件事情,我們得先從年齡開始盤點。這三位腳本家年紀都差不多,虛淵玄1972出生,新海誠1973出生,麻枝準1975出生,基本就是同年代的人。這代表一件事情,這三位老哥正好是在日本動畫黃金期的80年代長大的,而且,三位作家基本上都很喜歡SF要素,只不過方向性有點微妙的不同。誠哥是最「模板化」的SF愛好者,這從《星之聲》以來的作品中可以看得十分明顯。虛淵玄則是更加雜食的B級片和「FANTASY」愛好者,從奇幻到科幻,從未來反烏託邦到克蘇魯武俠,可以說是毫無禁忌。麻枝準的部分,則更加偏好「氛圍」而非具體的某些事物。
那麼說了這麼多,這三個人的共性到底在哪裡呢?很簡單,只要我們把前面這些優秀回答中的例子混在一起做成牛丸就能看出來了。
同時有著新海和麻枝和虛淵特色的作品應該是這樣的:男主角和妹妹沒有爹媽,和一群小夥伴們被捲入了奇怪的事件中,男主角遇上了一位漂亮的大姊姊,兩人有著曖昧的關係,最後大姊姊在男主的面前悽慘的死了……這聽起來似乎有點耳熟?等等,這不就是ZZ高達的劇情嗎?
沒錯,如果把這三位的劇本融合起來,再加上一點額外的機器人作畫,那麼我們就會發現這基本上就是70、80年代的富野悠由季。要純愛而且最終沒成的情侶?有!不管BG還是BL都隨你挑。要溫馨的家庭?那可太多了。要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庭關係導致的渴求依戀的主角?有!要能夠讓小孩子做一輩子噩夢的死亡場景?贊波特、吉姆王,V高達……請問這位客人你要哪一種?
各位讀者朋友啊,看出來了吧?這三位作家可以說就是那個世代阿宅的縮影啊!他們的血管裡滿滿的都是80年代的眼淚。
那麼,這三位的具體區別又在哪裡呢?答案在形式上。
新海誠靠畫面說話,所以在《星之聲》中,女主角的獨白是在那簡樸三維作畫的空戰馬戲中完成的,《雲之彼端》和《天氣之子》的情緒最高點,則分別是小型飛機穿越雲層來到聯邦塔前,和兩人從天空墜落回地面的鏡頭。他的劇本更多的時候是在為了這個瞬間去鋪墊的。就算是不含有SF成分的段落,《秒速五公分》和《你的名字》最後的電車鏡頭,也是同樣的效果。
而麻枝準更擅長那股無法具體形容的「氛圍」的塑造,這或許和他同時是個音樂人有著關係,他在劇本上的發力點就如同音樂一樣,好像看不見,但卻能夠具體的感受到。
虛淵玄本身是個純粹的文字工作者,這三個人之中,如果有人的作品可以光靠文字就能展現全部魅力,那便只有虛淵玄能夠做到。在圖像,音樂,文字當中,文字是最抽象的形式,但這也代表文字是可塑性最高的形式——畢竟怎麼想都想不出來新海該怎麼用畫面表現沙耶的原本型態,而麻枝又要用什麼樣的音樂來展現開花的場景,但虛淵只需要用最抽象的文字,就能達到匹敵於圖像和聲音的表現力。這是虛淵作品給大眾感覺特別「跳脫」的原因。這也是虛淵玄作品涉及的方向性遠大於另外兩位的原因。
也就是說,新海誠,麻枝準,虛淵玄的虐,本質上都來自於同一個地方,那就是以富野為首的一代經典作品。而這三位作家筆下展現出來的「虐」,看起來並不相同的原因則是在於他們各自擅長的表現手法的差異而已,畢竟說到最後,眾生皆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