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枝的威力很大,但是如果他離開了子彈也不過是一個空架子,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槍械同子彈合力才能發揮他它最大的效能和殺傷力。戰爭中他是打擊敵人最簡單快捷的工具,沒有坦克的笨重,也沒有飛彈的繁瑣,可以直擊敵人要害,槍法準的更是可以一彈斃命。
無論在什麼時候,子彈都是戰場中消耗最大的一種武器,隨著槍械種類的繁多,子彈的種類也隨之增加。手槍和衝鋒鎗的子彈較為相似,多為圓頭子彈,跟近距離的射程最為吻合;步槍、狙擊槍、輕機槍都使用的箭頭子彈,跟遠距離的射程很匹配;還有用於重型機槍和輕型坦克的子彈等不同類型的子彈。
因為子彈在戰場上消耗大,又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武器,所以各國都有大批量的生產和存儲,以備不時之需。而世界各國很多國家製造子彈都是用黃銅,因為黃銅的材質較軟,氣密性也很好,且銅是過渡元素的一種,它有導熱性、延展性和導電性,加之其活動性較弱,延展性最好,不易發生反應生鏽,便於存儲。因為這些優越的特質使得子彈在使用中可以達到最好的射擊效果和最強威力,所以黃銅成了各國製造子彈的首選。除了高效能外,軟性的子彈可以吸收子彈爆發震蕩的能量,從而使槍的壽命更長,保護了槍,而且可以提高射擊的精準度,然而使用黃銅的成本卻很高。
雖然銅造子彈的優點很多,唯一的缺點就是成本過高,在多數國家都選擇了用銅來造子彈的時候,我國為什麼選擇了鋼?鋼相較於銅來說,缺點格外的突出,他不是單獨的純金屬,有九種元素組成很容易發生反應,不容易大量存儲,還不耐熱,對於子彈來說最怕高溫,再加上鋼造的子彈對於槍枝的磨損度很大。這一系列的缺點都在指向我國不應該用鋼造子彈,可是結果卻恰恰相反。
首先,我國是一個銅礦資源極度短缺的國家,在一段時間內我國是使用了黃銅製造子彈的,但是它的成本太高,當時我國幾乎負擔不起的。子彈的需求量又很大,批量生產,勢必要從國外進口銅礦資源,但是國際的上銅礦價格很高,且掌控在西方,如果我國依賴西方提供這一資源,一旦沒有人提供了,我國就會陷入危險和被動中,與其這樣高耗資的使用銅子彈還不如退而求其次的用鋼,但也不一定鋼就絕對的不好。
其次,我國針對鋼的缺點進行了一系列的研製,最後既選用了低成本的鋼材質,還成功的將其缺點掩蓋,在用鋼製成的子彈外層塗上一層銅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這樣減少了對銅的大量依賴,也減少了生產子彈的成本,同時也達到了好的射擊效果和保護了槍枝的作用。
採用鋼製的子彈,也得到了很多國家的青睞,美國因其成本度每年都會向我國購買子彈,這樣使我國還節省了大量的軍費開支,也保障了我國的武器裝備安全和充足,不用受到別國的限制。如今我國的國產子彈不僅僅是滿足本國的大量需求,也大量的向國外出口。
可見軍事裝備的相對獨立,對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的重要性有大,一旦受制於別國是非常危險的,多虧我國自主研製出了鋼造子彈,使我國不至於處於被動狀態。我國也一直都是在面對難題時,主動出擊,先發制人才能成就今天繁榮富強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