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的天燭峰威嚴高聳,氣勢磅礴,山腳下的涓涓溪流綿延不絕。如果說把泰山比作一個人的話,那一定是雄姿英發的英雄,偉岸挺拔,絕無矯揉造作。泰山的美在於其巍峨和大氣,所以一定要到頂峰領略其風光,那連綿數裡的山巒如一條龍一樣在舞動著身軀。不少人會連夜或是起一大早爬泰山日觀峰,為的就是那一抹日出的霞光。溫柔的霞光如同一條絲質的緞帶,讓男人一般的泰山頓時多了一點秀氣,一份柔情。
泰山幽區
泰山幽區也稱中路旅遊區,是泰山最富盛名的旅遊景區,也是古今登泰山最主要的遊覽區域。自泰山山門岱宗坊開始,一直到岱頂南天門,全長6.5公裡,沿途風光秀麗,名勝眾多。這裡的登山道路幾乎都為盤路,有6290級臺階。景區內主要有岱宗坊、鬥母宮、雲步橋等勝景。
雲步橋
雲步橋位於五松亭下,快活三裡北首,原來是木質橋,名為雪花橋,民國年間改建為石橋,因此處林木茂盛山谷幽深,時常被雲霧籠罩,因此楊承訓題名為「雲步橋」。橋北有大片陡峭的石崖,題刻遍布,飛瀑直下,景色絕佳,東有清代建的「酌泉亭」一座,亭為石作,內外鐫滿楹聯和詩文,遊人可從這些石刻中,領略偉大的中華精神,升華心靈世界。
鬥母宮
鬥母宮古名"龍泉觀",它是泰山景區中最為幽靜的所在。鬥母宮位於萬仙樓北,臨溪而建,原為道教宮觀,清康熙初年尼姑主持,祀北鬥眾星之母,遂更名鬥姥宮,又稱妙院。鬥母宮分北、中、南三院,布局疏密,建築沉著莊嚴,宮外青山重疊,幽謐靜心。
十八盤
泰山十八盤是泰山的主要標誌之一,共有1827級石階,也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先險要的一段。十八盤在對松山北,陡峭的盤路鑲嵌在懸崖峭壁之中,延綿不絕。故有〃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攀登中〃的說法。
桃花源
桃花源地處泰山西北,是通往岱頂的西大門。與泰山其他景區不同的是,這裡沒有險峰也沒有天門,在這裡,山水融為一體,靈石異花相諧成趣,儼然一幅江南山水的情調。景區內溪水常年不斷流,處處可聽水聲,步步就是生機盎然的景致。如今,桃花源已成為觀魚、戲水、休閒的理想去處。
南天門
南天門位於十八盤的盡頭,是登山盤道的頂端,又名三天門,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1984年南天門得以重修,並於殿北新闢一處觀景臺,圍以石欄,供遊人欣賞岱陰風光。南天門建立在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雙峰夾峙,仿佛天門自開,所以又有〃天門關〃之名。
天街
天街位於南天門以東,是指南天門向東到碧霞祠的一條街道,整條街道街道約1000米,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街道兩旁布滿了賓館、飯店,商鋪還有各色小店。據記載,天街從清代就開始繁華,一些老闆將實物用作昭幌,比如金牛、鸚鵡、棒槌等,這種實物招幌也逐漸成為了天街的_種特色,如今去天街依然能夠看到。
玉皇頂
玉皇頂是泰山的主峰之巔,海拔1545米,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始建年代已無可考,明成化年間重修。玉皇頂位於碧霞祠北,為泰山絕頂,舊稱太平頂,又名天柱峰。因其地勢的優越,如今玉皇頂已成為泰山觀景的最佳去處。從此處極目望去,才能體會到〃一覽眾山小〃之感。
美食
泰山三美湯
有人說沒嘗過〃泰山三美湯〃就不算真正來過泰山,此話確實有它的道理。泰山三美湯由白菜、豆腐、泰山泉水製成,白菜口味鮮美、通腸利脾、除煩解酒,豆腐富有彈性、久煮不老不糊;泰山泉水低硬度,利於養生。此菜豆腐白,菜葉綠,紫菜紫,湯味鮮,湯汁濃。
泰山赤鱗魚
赤鱗魚為泰山獨有珍品,清朝時期為朝廷貢品是泰山的著名特產,魚類中的稀世珍品,《泰山藥物志》記載「本品因螭頭喜霖而得名」。赤鱗魚魚肉鮮嫩、香而不膩、鮮而不腥、營養價值高。以赤鱗魚入菜,可清氽,可幹炸,最有名的是龍鳳寶珠湯,喻赤鱗魚為龍,魚元或肉丸為珠,此菜色澤亮麗,口味清爽。
泰山煎餅
煎餅是山東人的主食,泰山的煎餅又是來這裡必吃的一種小吃。泰山煎餅以小米為原料,手工烙制而成,做好後抹上特製的醬,卷上大蔥就可以開始吃了。泰山煎餅薄如蟬翼,幾乎透明,吃起來略帶酸味,香軟可口,因其營養豐富、物美價廉、方便易買而廣受喜爰。
泰山燒烤
泰山燒烤有三種主要吃法:一是羊肉切成小塊配上蔥絲,加上佐料放在一個平鐵盤子上煎烤,二是把羊肚切成片,穿成一串一串的,放在架在炭火上的小盆裡煮,三是通常的烤羊肉串。泰山燒烤分量足,味道濃,吃起來頗有山東大漢塊吃肉、大碗暍酒的風格。
創作不易。各位朋友點點關注,為喜愛旅遊的你分享更多美景,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