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上主要有兩大陣營,就是元始天尊所代表的闡教,以及通天教主管轄的截教。元始天尊是封神計劃的主要負責人,門下弟子都自詡是闡門正宗,反觀截教,雖然享有萬仙來朝的美譽,不過多為「異類」修煉得道,闡教諸仙笑話他們是:不分披毛戴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不過截教門徒在通天教主的教導下,精於煉器和陣法,有三大陣法曾經讓闡教諸仙陷入苦戰,一個完勝十二金仙,一個嚇退元始天尊,最強的陣法,驚動「萬仙之祖」鴻鈞老祖親自出手!
封神榜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大先天聖人在碧遊宮共同僉押,因為闡教十二金仙門犯了殺劫,昊天上帝代表的天庭需要大量人才,命仙首十二稱臣,元始天尊不得不籤字畫押,通天教主曾嚴令截教弟子,緊閉洞門,靜誦黃庭叄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嚴令弟子下山,只要安分守己,等到封神大戰結束,實力受損的只會是元始天尊的闡教,這也是通天教主僉押封神榜的最大原因。
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隨著聞太師親徵,越來越多的截教門徒捲入了封神之戰!九龍島四聖陣亡,金鰲島十天君擺下十絕陣,燃燈道人派出多名死士充當炮灰,十絕陣破去六陣,聞太師請來趙公明助戰,陸壓道人施展釘頭七箭書暗害趙公明,當三霄娘娘看到趙公明的遺物後,怒火戰勝了理智,帶著上古神器混元金鬥下山了。
這就引出了封神三大陣法中的九曲黃河陣,堪稱聖人之下的最強陣法,這九曲黃河陣:內按三才,包藏天地之妙;中有惑仙丹,閉仙訣,能失仙之神,消仙之魄,陷仙之形,損仙之氣,喪神仙之原本,損神仙之肢體。神仙入此而成凡,凡人入此而即絕。九曲曲中無直,曲盡造化之奇,抉盡神仙之秘。任他三教聖人,遭此亦難逃脫!三霄娘娘憑混元金鬥的威力,加上陣法的加持,十二金仙被集體俘虜,削去頂上三花,除去胸中五氣,千年道行一朝喪,變成了沒有法力的凡人。號稱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的散仙陸壓,連跑都來不及,燃燈也只能借土遁化清風逃走。
三霄娘娘
驚出一身冷汗的燃燈只好找元始天尊解決困境,元始天尊親自進陣視察,轉了一圈後,要等大師兄太上老君來一同破陣,還美其名曰:此教雖是貧道掌,尚有師長,必當請問過道兄,方才可行……其實是元始天尊根本沒把握破陣,一個不小心,恐怕還會失了面子,於是他只能等大師兄出手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太上老君始終是站隊與元始天尊一方的,他進陣後,一展袍袖沒收金蛟剪,祭出風火蒲團收取混元金鬥,抖開乾坤圖一招制伏雲霄,元始天尊暗中以三寶玉如意偷襲,打死瓊霄,先天玉盒將碧霄化成血水,團滅十二金仙的九曲黃河陣就這麼煙消雲散了。
通天教主
第二個超強陣法來自於通天教主本人。廣成子三謁碧遊宮,通天教主大罵門下弟子,大度的放走了廣成子。可親傳弟子多寶道人煽風點火,激怒了通天教主,他取出當年在分寶崖得到的誅仙劍、戮仙劍、陷仙劍、絕仙劍,大擺誅仙陣,要和元始天尊一較高下!
通天教主一旦親自出手,意味著他對元始天尊不再留情面,封神大戰將一發不可收拾!這誅仙四劍有毀天滅地的威力,此劍倒懸門上,發雷震動,劍光一晃,任從他是萬劫神仙,難逃此難。昔曾有贊,贊此寶劍:「非銅非鐵亦非鋼,曾在須弭山下藏;不用陰陽顛倒煉,豈無水火淬鋒芒?誅神利害戮仙亡,陷仙到處起紅光;絕仙變化無窮妙,大羅神仙血染裳!
元始天尊進了誅仙陣後,轉悠一圈也沒出手,再次強調:雖然吾掌此教,況有師長在前,豈可獨自專擅?候大師兄來,自有道理!元始天尊是不打無把握之仗,沒有必勝的機會絕不輕易出手,這次他故技重施,還是希望藉助大師兄之手,破去這誅仙陣!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進陣後,拉偏架的態度讓通天教主忍無可忍,手持青萍劍大戰大師兄,太上老君不愧是:先天而老後天生的聖人,施展一氣化三清的秘術痛毆通天教主幾扁拐,可太上老君也無力獨自破陣,和元始天尊召開戰前動員會得出一個結論,非得四位先天聖人合力才能破去誅仙陣!
西方教二聖不請自到,上演了一出四聖會破誅仙陣的大戲,太極圖、三寶玉如意、七寶妙樹、加持神杵輪番招呼通天教主,四個打一個,通天教主焉能不敗?不僅破去誅仙陣,還奪走了誅仙四劍,通天教主慘敗而歸!
雖然慘敗,但通天教主煉製六魂幡,號令截教全部精英出戰,擺下萬仙陣,引出了封神榜的終極一戰!文殊、普賢、慈航道人收服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龜靈聖母被蚊道人吸光精血,金靈聖母戰死,無當聖母下落不明,二十八星宿陣亡,負責看守六魂幡的長耳定光仙陣前倒戈,獻出六魂幡,西方教二聖將乾坤袋打開,盡收那三千紅氣之客,有緣往極樂之鄉者,俱收入此袋內。至此,通天教主一敗塗地!
鴻鈞老祖
惱羞成怒的通天教主要重立地火風水,再造世界,引出了萬仙之祖鴻鈞老祖親自出手!鴻鈞老祖教訓三個徒弟一番後,取出三粒「薨聖丹」,告訴三個弟子,此丹煉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是先將念頭改,腹中丹發實時薨!然後帶走通天教主回三十三重天之上的紫霄宮面壁思過去了。
這就是封神榜上的三大陣法,九曲黃河陣完勝十二金仙,誅仙陣嚇退元始天尊,萬仙陣後引出鴻鈞老祖,。每一種陣法都足以改變封神榜的結局,而代表「天道」的元始天尊「順應天意」,自然可以險處又逢險處過,只待封神奏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