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2020-12-22 爸媽精讀

作者:時光嶼(爸媽進化論主筆)

孩子拖拉磨蹭一直是最讓父母最頭疼的事。

這不,就連教娃有方的孫儷,也逃不過「孩子磨蹭」這一劫。

翻看孫儷的微博,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道:

昨晚在餐廳吃飯,兩個孩子,我叫了八百遍先去洗手,沒人理我......然後,我又叫了八百遍催他們去洗手了~

許多網友紛紛表示: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老母親。這說的不就是我嗎?

娘娘真有耐心,要是我,早提溜著孩子,拖到洗手間了,哈哈哈……

有人說,尊重孩子的磨蹭,是教育中的一種藝術。

可每當看到孩子慢吞吞的樣子,我們還是忍不住會抓狂。

特別是在每個火急火燎的早晨,他還在慢條斯理的穿鞋、行為藝術一般的繫鞋帶;在急著趕路的當口,他還在路邊看螞蟻、和小狗玩兒。

任你再怎樣急,娃都在那不緊不慢地進行。

那時的他,就像《瘋狂動物城》那個名為「閃電」的樹懶。而我們,就是那個急得發瘋的兔子警官。

在知乎上,關於的孩子問題的排行榜中,「磨蹭」絕對是榮登榜首。

這一頑症,從三、四歲到青春期都存在,橫掃各個年齡段,令無數父母叫苦連天。

更讓人抓狂的是:你越催,他越慢;你再催,他直接「嘎嘣」熄火,制動失靈。

家有這樣的磨蹭娃,老母親可太難了。

在一個節目中,育兒專家蘭海老師說:孩子的磨蹭,其實是掩蓋事實的假象。而其真相,也許會讓你很心疼這個小小的人兒。

你眼中的磨蹭,也許是他暫時能力不足

女兒小時候,有一件特別有趣的事。

我帶她去遊樂場玩,小傢伙看到那麼多好玩兒的東西,興衝衝地問:「媽媽,咱們可以玩多久?」

我看時間還早,就告訴她可以玩一個小時。

誰知她聽了,堅決的搖搖頭說:「媽媽,我想玩十分鐘,你能讓我玩十分鐘嗎?」

「一」小,「十」大,所以她認為十分鐘是一段比一小時還要長的時間。

看她那蠢萌蠢萌的樣子,我忍不住在心裡笑話了她一百遍。

笑完之後,我突然想到個問題:

以前每次告訴他,還有十分鐘,我們就要出發了;

給你十分鐘,把桌子收拾好。

這些他都聽懂了嗎?

回想起來,每次她都不緊不慢,直到我說,只剩下一分鐘的時間了,才開始加快速度。

其實,時間這個「東西」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陌生的。

兒科醫生和科學家聯合研究表明:

2歲半以前,孩子沒有「時間」這個概念;到了2歲半,孩子對「時間」、「先後」這些詞才有了初步認識;2歲半到3歲,孩子能分清「過去」「現在」「將來」 ;4歲的孩子,能描述出自己做了什麼,卻說不出是什麼時間做的,這點要到5歲才能做到;6歲的孩子,對於類似半小時、10分鐘的時間到底有多長,沒什麼感覺;7歲的孩子,能夠分清時間,但他們還沒學會在特定時間內做特定的事情。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周期,父母要耐心等待,而不是看到孩子慢了,就用以自身的角度去評判,卻忘記了他還是個孩子。

在《爸爸去哪兒2》中有一個場景, 陳小春和兒子執行任務,他只看到兒子走的比自己慢,就開始催兒子「快快快」,卻沒有看到他已經很努力的在走了。

媽媽應採兒在微博中氣憤的說:「腿短不是兒子的錯啊,催什麼催嘛!」

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跟大人不一樣,他們走路吃飯比我們慢、穿衣洗漱比我們慢,不是因為故意磨蹭,而是他們的能力就僅此而已。

育兒專家表示:很多時候孩子的磨蹭,只是他暫時能力不足。要想知道孩子是不是磨蹭,真正的評判標準應該是同齡孩子的速度。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在適當的時候等等他。

就像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說的: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孩子的磨蹭,也許是「畏難情緒」在作祟

在一期育兒類節目《放學後》中,我們看到了把磨蹭演繹到極致的翰翰。

從坐到椅子上準備寫作業,到他真正動筆,花去近1個小時的時間。

這期間他是「各種不舒服」:

抓耳撓腮、玩文具、吃筆、咬手指、摳耳朵等各種動作;

吃不完的東西、喝不完的水,上不完的廁所……

在場的教育嘉賓在點評中,圈出問題重點:磨蹭是表象,畏難才是本質。

孩子一想起做作業,想到的不是如何把作業做完,而是:

作業太多了,我不想做;

肯定會遇到難題,我不會做;

這些都是對於學習這件事的畏難表現。

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指出:6到12歲期間,兒童所學的最重要的課程是「體驗以穩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奮來完成工作的樂趣」。

換言之,就要讓孩子體驗成就感。

而成就感正是對抗孩子畏難情緒的良藥。

朋友開了一家琴行, 學員中有個叫涵涵的小朋友。

剛開始學琴時,她非常不愛練琴,每次進門都帶著為難的神色,有時臉上還掛著淚花。

而上琴後,除了聽到鋼琴聲,還有媽媽「你這樣彈不對」的指責聲。

有段時間,媽媽腳崴了,改由爺爺接送。

漸漸的,朋友覺得孩子的狀態變了,每次都能積極的上課,開心的練琴。

朋友問涵涵:

你愛學琴嗎?以前我不愛學,我害怕彈琴,怕彈錯,媽媽說我。現在我特別愛彈琴。悄悄告訴你哦,我下課回家還要給媽媽上課,媽媽誇我是個好老師呢……

原來是媽媽一個不經意間的示弱,給了孩子展示的機會,使她獲得了成就感。

而以往那些對彈對彈錯的糾結、對是否能學會的害怕,對練琴的畏懼,自然也煙消雲散了。

有句話說,不是成功帶來成就感,而是成就感帶來成功。深以為然。

因為成就感會積累,到達一定程度會讓人「上癮」,每天都滿心歡喜的去做它,還怎麼會去磨蹭呢?

孩子磨蹭,是因為對事物失去了熱情

曾經看過一篇小學四年級孩子寫的作文,看了讓人覺得又想笑又心酸。

題目叫《嚮往自由》:

我要快點寫作業。如果我寫完了作業,媽媽一定會讓我出去玩的。於是,我飛快地寫了起來。奇蹟發生了,我居然用很短的時間就全部寫完了,我趕忙向屋外跑去。媽媽,我寫完作業了,可不可以出去玩呀?你的外語作業寫完了嗎?寫了。語文練習冊做完了嗎?做了。我買的卷子寫完了嗎?全都寫完了。那看看動畫片吧。不想看,我要出去玩兒。那去看書。都看了好多遍了,我要出去玩兒。外面太熱,中暑了怎麼辦?多帶點涼水不就行了嗎?怎麼就想著玩,躺床上養養眼睛吧……唉,薑還是老的辣,今天我是沒話了。沒辦法,只能站在陽臺上看著外面小朋友的身影,聽著小鳥的叫聲。我想,為什麼別人可以出去我不能呢?

此時,我多麼希望自己是一隻小鳥,那就不用待在這屋子裡了,就可以在天空中盡情飛翔了,可惜我不是。

隔著屏幕,我都能深深的體會到,孩子此刻的心情有多麼的失落。

滿心期待的寫完作業,得到的結果卻依然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那下次她還會這樣積極的做作業嗎?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孩子寫作業會磨蹭?

有一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

快點寫作業?我為什麼要快呀?寫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我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寫完媽媽的作業,爸爸的作業又來了。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此刻,孩子把「磨蹭」當成了對付父母的一條對策。他們不是沒能力快速完成,而是根本不想寫完。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博士認為,孩子只有感到自己能夠主導生活,並獲得想要的人生方向時,才可真正產生 「自主性」。

沒有自主性的孩子,就不可能有熱情,做任何事情都懷著消極、被動的心態。久而久之,就真得養成磨蹭的壞習慣了。

也許,父母能多幾分思考和反省,孩子就能多幾分進步和提高。

下一次,面對孩子的「磨蹭」,父母可以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是不是他還小,現在做不到?

是不是他遇到了困難,需要我的幫助?

是不是我剝奪了孩子的期待,讓他失去了熱情?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需要我們做的就不再是「催催催」,而是溫柔的站在他身旁等等他,悉心的找到磨蹭原因幫幫他,激發他的熱情點燃他。

父母要堅信「磨蹭」不是「不治之症」。

只要我們付出足夠的耐心和努力,採取合適的方法,一定可以幫助孩子戰勝這個強敵!

作者簡介:時光嶼,富書專欄作者,富書親子寫作營第6期學員,一個家庭關係、親子教育的踐行和愛好者,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相關焦點

  • 「說了多少遍,還這麼磨蹭!」孩子磨蹭的7大原因,第3條太準了!
    這是主持人李小萌因為女兒的磨蹭,生氣時說的話。相信很多父母也跟李小萌一樣,在生活中被孩子的磨蹭折磨到「七竅生煙」,特別是疫情期間,父母指導孩子做作業或者催促孩子上網課的時候,這種感覺可能更為強烈。「孩子做事磨磨蹭蹭,一件小事,都要做很久,我在旁邊看得都快急死了。」孩子做事磨蹭,說了很多次後依然沒有改進,那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孩子磨蹭的真實原因。磨蹭,是家庭教育中常見的頑症,是和諧親子關係的強力殺手。
  • 孩子磨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3個方法改變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沙溢在《未知的餐桌》中,激動地控訴輔導孩子寫作業「難」,並強調:「孩子一看到簡單的題很多,居然寫得更慢了,甚至不會做了,這讓自己瞬間化身噴火龍。」沙溢還特別搞笑地安慰自己說:「這是親生的」。「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 你的孩子是磨蹭大王嗎?父母用什麼方法才能「對付」磨蹭小孩?
    等到開始寫作業了,一會要上廁所,一會要喝水,再過一會又在找筆找橡皮,往往時間過去一大半,作業還沒有寫完一半,結果到了該睡覺的時候還不能睡。最後,上床睡覺磨蹭,寫作業拖延了睡覺的時間,該上床睡覺了,卻東晃西晃,就是不睡覺。
  • 孩子拖拉磨蹭的真實原因竟然是……
    不論是個案諮詢還是家長課堂,被提問最多的就是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辦?我們可以很容易的辨識出這是習慣的問題,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那我們看看從小家裡有沒有出現這些狀況吃飯時間到了,孩子在玩玩具,你喊他一遍,兩遍,三遍,他只是回應:「哦,知道了。」
  • 孩子磨蹭3大原因,找準了才能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制定慣例表
    現在有很多孩子都有磨蹭和拖拉的習慣,尤其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好像不知道著急是什麼,哪怕已經錯過了校車,他們也還要慢吞吞地吃飯。然而家長們都是被工作折磨過的人,看到這樣磨蹭的孩子,難免心中會有一股怒火,恨不得把孩子罵一頓才能解氣。
  •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家長怎麼辦?這3個建議,比催100遍還管用
    文|一凡朋友的兒子5歲,她說自己快要被孩子逼瘋了:擠個牙膏用了五分鐘,又過了五分鐘,還沒開始刷牙!問他在幹什麼呢?孫儷曾發過一條微博,專門寫自己是怎樣催促孩子洗手的。「兩個孩子,我叫了八百遍先去洗手,沒人理我......」,「然後,我又叫了八百遍催他們去洗手了」……孫儷的字裡行間,也充滿了身為老母親的無奈。
  • 睿智燈塔app-孩子太磨蹭怎麼辦,如何應對孩子的磨蹭
    孩子太磨蹭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有時間觀念的孩子,但現實卻是,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拖拖拉拉,明明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非得拖上兩個小時,每天早上起床,家長叫上十幾遍仍然不肯起床,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應對孩子的磨蹭?
  • 睿智燈塔-孩子比較磨蹭怎麼辦,如何改善孩子磨蹭的習慣
    孩子比較磨蹭怎麼辦?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管做什麼都非常磨蹭,吃飯慢,寫作業也慢,要不是家長在一旁催促,孩子真的是一點事都做不了,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家長如何改善孩子磨蹭的習慣呢?歡歡是一名三年級的學生,學習也在班級前幾名,但他最大的壞習慣就是不管幹什麼都比較磨蹭。
  • 孩子做事愛磨蹭,催他不管用,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告別磨蹭
    其實小孩出現磨蹭的原因有很多,家長並不能一概而論,甚至有的小孩出現磨蹭的原因,和做父母的脫不了干係。 育兒專家左飛建議家長,想要解決孩子磨蹭的問題,首先要找到孩子出現磨蹭的真正原因。 所以家長不妨可以思考一下,孩子出現磨蹭的時間和行為,是否有外部因素的影響?
  • 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在家無論幹什麼都是拖拖拉拉的,吃飯吃得慢,做事情慢,明明才小學一年級,做作業卻總要做兩三個小時。總是丟三落四,不是忘記帶作業就是忘記帶鉛筆。這些現象不找到原因,不及時改正,可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3個原因分析,讓你更了解你的孩子
    相信很多家庭孩子都出過這樣的情況:早上鬧鐘響了無數遍,孩子依然不肯起床;吃飯時慢吞吞,飯菜涼了還沒吃幾口;做作業拖拖拉拉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利用孩子自身的能量,就能讓孩子向善向上,自我實現的潛能?不要讓我們家長處處管教,處處操心?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1. 家長反覆催促,包辦代替所謂養成教育,就是家長怎麼養孩子怎麼成。
  • 如何讓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
    「你能不能快點,再磨蹭下去上學就吃到了!」「你怎麼這麼慢,這麼點作業寫了3個小時還沒寫完?」…………你是不是每天都在碎碎念念的嘮叨中度過?孩子為什麼磨蹭?怎樣才能讓他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呢?造成孩子磨蹭的原因通常有兩個:一是孩子的時間觀念差。在他的思想中還沒有形成時間觀念,不知道什麼時間該幹什麼,做事情缺乏緊迫感!二是因為孩子對當前自己所做的事情興趣不夠。比如寫作業磨蹭的孩子,是因為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不夠,寫作業只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已。那麼,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壞習慣呢?
  • 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是什麼原因?我們又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反映過,有時候半小時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能磨蹭到晚上十一點還寫不完。即使家長各種催促,甚至上演全武行對孩子大打出手,這磨蹭的問題也沒有什麼改變。其實,現在的孩子寫作業拖沓、磨蹭已經具有普遍性了,作為父母應理性對待,切不可盲目粗暴的處理,那我們該如何做呢?首先,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先從自身做起,嚴於律己,做好表率。
  •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孩子磨蹭,我們該怎麼辦呢?
    本以為就自己家孩子是這樣的磨蹭,可是和很多家長聊天,幾乎每個孩子都是這樣,特別是男孩。不禁想不通,為何孩子這麼磨蹭呢?最近看了一本好書叫《好孩子,是教出來的》,這本書是由未來教育工作室所著,他們專門邀請了30多位優秀的作者,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解了一些非常靠譜的學習方法。
  • 說教育:看看你家孩子磨蹭的原因是什麼?
    文·艾特27很多孩子在做事時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孩子在幹什麼事都拖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手笨手笨是指孩子還沒有完全成長定型,即做事情動作不協調,同時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所以比較緩慢,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多幾分耐心。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磨蹭真相竟然是這樣……(深度好文)
    孩子小的時候,每次我陪他吃飯都是一場「硬仗」:含著飯在嘴裡用舌頭磨來磨去,硬是不吞進去,還做鬼臉;有時候還要跑,逼著我追著去喂,完全把吃飯當做另外一種遊戲。一小碗飯,他能吃上一個鐘頭。我這麼好脾氣的人,都被他氣得想揍人。心理諮詢師們做過一個調查:「你最不滿意自己孩子的是什麼?」
  • 揭開做事拖拉的3個原因,巧用計時器等辦法,讓孩子告別拖拉磨蹭
    01 揭開孩子拖拉磨蹭的3個原因生活中像雯雯這樣有拖拉磨蹭壞習慣的孩子有不少,常令家長感到頭疼。以上三點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都可通過後天的訓練和引導改正。像雯雯媽媽那樣,為孩子訂立詳細的作息時間表和獎懲制度等就是個非常不錯的辦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改善拖拉磨蹭的壞習慣。
  • 睿智燈塔-小孩拖拉磨蹭怎麼辦?如何改掉孩子磨蹭的習慣
    小孩拖拉磨蹭怎麼辦?孩子開學一個多月了,各位家長還好嗎?你是否在為早上叫孩子起床、刷牙以及催促孩子上學而煩惱?你是否還在為每天督促孩子寫作業而發愁?是不是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家長都得催促一下。不知你是否注意到,當我們不斷提醒孩子追求速度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是以成年人的節奏來給孩子設定時間的。判定孩子是否磨蹭,不應該以家長的節奏為標準,真正的評判標準是同齡孩子的速度。
  • 孩子磨蹭,除了打和罵,我們還需要哪些技巧
    孩子寫作業磨蹭,起床,刷牙,洗臉、吃飯慢、走路也是慢悠悠的,作為父母除了天天催,天天打和罵真的是什麼事情也是做不了嗎?如果孩子的磨蹭,再遇到像我這樣急性子的媽媽,那更是要「瘋」的節奏。通常孩子磨蹭的原因有:011.缺少時間觀念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
  • 孩子磨蹭,比父母嘮叨一百遍管用的是,用這一招
    上周一早晨,我早早起床,準備送孩子到站牌,讓他乘車去寄宿學校,叫他起床,磨蹭半天,問他在家吃早飯還是出去吃,他說出去買著吃,我說行,我說不早了,再磨蹭就遲到了,我收拾好在樓下等他,等的心急如焚,一遍遍看手機的表,不是想著凌晨別人都在睡覺,真想大聲吆喝他趕緊下來,10多分鐘後他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