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凌晨,SpaceX實現載人首飛!馬斯克曾說要「送100萬人上...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導讀:「馬斯克正在做的那些事情,如果他不做,那麼可能永遠不會有人去做。」

隨著「3、2、1」的倒數,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下午3點22分,獵鷹9號火箭搭載著載人龍飛船在9臺默林(Merlin)發動機的推動下成功發射升空!

據悉,這次載人任務波折不斷,不僅受天氣影響推遲了幾天,而且就在發射前不久,SpaceX的「星際飛船」第4艘原型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研發基地進行測試後發生爆炸,也引起了外界對獵鷹9號載人發射的擔憂。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者:白楊)、中國基金報(chinafundnews;泰勒)、中國航天報(ID:wht_htb;田豐 )、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

1961年

人類首次進入太空

1969年

人類首次登上月球

2000年

人類首次在國際空間站長期駐留

2020年

人類民營航天企業首次將航天員送入太空

Space X載人火箭於北京時間3點22分發射升空。

這是自2011年美國國會和白宮提前取消美國宇航局太空梭以來,美國首次在境內將本國太空人送入太空。

這標誌著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商業航空航天公司將人類帶入地球軌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載人航天非常困難且昂貴。火箭必須可靠,車輛必須配備昂貴的生命支持系統,並具備一定程度的冗餘度。迄今為止,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三個國家實現了這一壯舉。

不過據了解,這次載人任務波折不斷,不僅受天氣影響推遲了幾天,而且就在發射前不久,SpaceX的「星際飛船」第4艘原型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研發基地進行測試後發生爆炸,也引起了外界對獵鷹9號載人發射的擔憂。

此次只是Space X與NASA一系列合作的第一步,之後Space X將會承接更多次太空人往返空間站的任務。

同時,Crew Dragon每次可以乘坐7人,因此Space X甚至計劃商業目的為私人提供飛向太空的超級定製。目前已經有幾位富豪籤約希望能夠前往太空,而這一趟往返的費用將不低於2千萬美元。

美國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

當地時間5月30日下午15:22,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龍飛船發射成功,乘「獵鷹9號」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

本次發射原定於當地時間27日進行,但當日由於天氣原因,擔心接觸雷電,發射在最後時刻取消改期至本次發射時間。

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天發射前天氣狀況「良好」。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

來看看具體過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龍」飛船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研製,分為貨運版和載人版。

在這次發射之前,SpaceX已經使用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運載火箭連續進行過83次成功發射,以確保安全。

馬斯克說:「任何一個有冒險精神的人,都會對此感到很興奮。」

5月21日,兩名太空人貝肯和赫利已經到達甘迺迪航天中心,提前一周來到了發射場地,參加發射前的彩排。

兩名太空人是49歲的羅伯特.貝肯和53歲的赫利。

他們是兩位經驗豐富的太空人:

2008年3月以及2010年2月,本肯曾完成過兩次太空飛行,並進行了六次太空行走,其在太空中度過的時間超過708小時;

而赫爾利也曾於2009年7月和2011年7月完成過兩次太空飛行。

赫爾利(左)和本肯(右)

太空梭時代的落幕,也讓美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告一段落,過去9年,美國本土再也沒有向太空送出過任何一位太空人,期間,NASA只能租用俄羅斯的火箭運送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

然而,當赫爾利和本肯再次站在火箭發射臺面前時,他們的任務是重啟美國的載人航天。這是美國近10年來最重要的一次航天任務,在NASA官網,這項任務被稱作是「發射美國(Launch America)」。

5月30日晚(美國東部時間11點46分),在貝肯和赫利穿好太空衣之後,和家人告別,太空人乘坐專屬「擺渡車」——特斯拉前往發射平臺。

本肯和赫爾利搭乘電梯登上發射臺,在穿過白色的連接廊並完成最後的準備工作後,進入到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

這一次,天公作美。

隨著「3、2、1」的倒數,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下午3點22分,獵鷹9號火箭搭載著載人龍飛船在9臺默林(Merlin)發動機的推動下成功發射升空。

2分33秒後,獵鷹9號的第一級火箭與第二級火箭分離;

9分鐘後,第一級火箭成功海上著陸;

12分鐘後,載人龍飛船與第二級火箭分離,成功進入軌道。

接下來,載人龍飛船經過19個小時的飛行後將抵達國際空間站。

這是美國航天的一個歷史性時刻,同時,它也拉開了商業載人航天的時代序幕。

背後最大的贏家,無疑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他的SpaceX公司,因為這是SpaceX成立18年以來的首次載人任務,同時,也是太空狂人馬斯克「逃離地球」計劃邁出的關鍵一步。

馬斯克曾表示:

「如果我們能帶人和設備去火星,那麼人類變為多行星物種就成為可能,這是SpaceX公司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標。」

載人龍飛船特點鮮明

載人龍飛船,直徑4米,高8.1米,發射重量在9-15噸之間,採用兩艙設計,分為加壓艙(9.3立方米)和非加壓艙(37立方米),上行載荷能力6噸,下行載荷能力3噸。該飛船可獨立飛行工作7天,對接狀態下能工作210天。

豎立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上的載人龍飛船。這也是2011年7月8日,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最後一次飛行使用的發射臺。

為儘可能重複使用飛船設備,飛船大部分設備集中於返回艙,非加壓艙主體由碳纖維製成,僅設置有體裝式太陽能電池板等設備。

黎明時的載人龍飛船。

由於美國宇航局對飛船落水時衝擊的限制,目前飛船設有4個座位,未來最多能承載7名航天員。

同時,飛船採用美國宇航局的通用對接接口,具備自動對接和手動對接能力。為保證安全,飛船採用自備動力逃逸系統,配有8臺超級天龍座逃逸發動機,採用四氧化二氮/甲基肼雙組元推進劑,具備從發射前到入軌的「全程逃逸」能力。

另外, 載人龍飛船的一大亮點是取消了可展開太陽電池翼的設計,而是採用非加壓艙半包圍體裝式太陽能電池板,這是一大創新。這樣可以避免出現電池翼展不開的故障,而且比展開式太陽能電池翼使用率高,效能更好,無論哪個角度,只要有太陽光照,飛船就會吸收光輻射。

載人龍飛船取消了傳統飛船採用的可展開太陽電池翼設計。

商業航天崛起

2010年,在太空梭即將退役之際,NASA便著手推動商業載人計劃(Commercial Crew Program),以鼓勵私營航天公司去開發商業太空飛行器,來運送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

在隨後的三年內,包括波音、藍色起源、SpaceX、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等在內的航天公司均獲得了NASA的資金支持,其中波音和SpaceX獲得的資金最多,均超過5億美元。

2014年9月,經過公開競爭後,波音和SpaceX成功從NASA手裡拿到了兩份合同,金額分別為42億美元和26億美元,它們要完成的任務是,在2017年底之前運送NASA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

目前來看,波音和SpaceX都未按時完成任務,但拿錢更少的SpaceX,進度要遠遠領先于波音。

2019年底,波音的「星際飛船(Starliner)」發射升空,這是其進行載人飛行之前的最後一次測試。但這次,「星際飛船」出現了故障,它甚至都沒有與國際空間站進行對接測試,就提前返回了地球。

而在此之前,SpaceX於2019年3月成功進行了代號為「Demo-1」的無人飛行測試。這是一次完整的端到端試飛,SpaceX也由此創造了多項「第一」,比如首架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美國商業太空飛行器,以及美國太空飛行器首次自動對接至國際空間站等。

2020年1月19日,SpaceX又成功完成了龍飛船的發射逃生測試,這也是SpaceX運送太空人之前的最後一次飛行試驗。在這次實驗中,龍飛船成功展示了它在緊急情況可以安全的與火箭進行分離的能力,而這,也是所有太空人都不希望使用到,但在關鍵時刻卻能夠挽救他們生命的功能。

而前面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5月30日的這一飛。這次載人飛行任務的代號為Demo-2,它是SpaceX履行NASA合同的最終飛行測試。

按照計劃,龍飛船將在美國東部時間5月31日上午10點29分與國際空間站進行自動對接。然後,赫爾利和本肯將加入成為空間站的機組成員,除了進行空間站的各項研究工作外,他們還將對龍飛船進行測試。

目前,龍飛船在空間站停留多長時間還未確定,但根據NASA此前提出的要求,龍飛船至少可以在軌道上停留210天。

任務結束後,赫爾利和本肯將再次進入龍飛船,然後它會自動脫離空間站,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最後從佛羅裡達州的大西洋海岸降落。在那裡,SpaceX救援船將迎接他們重返地球。

因此,成功發射,只能說這項任務成功了三分之一,只有當赫爾利和本肯安全返回地球時,Demo-2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如果這次任務最終能圓滿完成,那意味著SpaceX通過了NASA的測試,也將正式成為美國太空人通往空間站的「太空巴士」。

NASA也已經對外透露,在這次任務成功後,SpaceX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再運送4名太空人到空間站。不僅如此,NASA已經公布的「Artemis」計劃,提出要在2024年之前送一男一女兩位太空人登陸月球,而SpaceX在此次證明自己的實力之後,也有望向太空深處再進一步。

馬斯克的野心:

計劃將100萬人送上火星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星際飛船是馬斯克對SpaceX長期計劃的核心:將人類送入火星,並在火星生活。

據新浪科技,馬斯克今年1月曾表示,SpaceX有能力在2050年之前將100萬人送上火星。他提出了每年建造100艘星際飛船的目標,每當地球和火星軌道同步時,就把大約10萬人從地球送到火星。

當然,在這個大膽的願景和現實之間有很多障礙,但對於SpaceX來說,今天的成功就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

其實,SpaceX 發展到今天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

在初期多次火箭發射失敗,在2008年導致SpaceX幾乎破產。馬斯克自己說,他和工程師曾經抱頭痛哭。最終獵鷹1號火箭在發射失敗3次後,2008年9月28日首次成功。

據英國《泰晤士報》2009年1月4日報導,馬斯克說,他的長遠目標是把人類從地球移居到其他星球,並保證這一過程足夠安全、價格低廉。馬斯克說:

「如果我們把每個人移居火星的成本控制在200萬美元左右,就可以開創一個大市場。預計地球上1萬至2萬人願意移民外星球,人們不用節衣縮食在地球上買房,攢下的錢可以用於移居太空。

而這次發射成功,意味著SpaceX就完成了其「地球軌道-國際空間站-月球-火星」載人航天計劃中的重要一步,馬斯克的移民火星的計劃有了現實依託。

在SpaceX載人航天發射不久前,SpaceX星際飛船原型機剛剛在美國得州研發基地進行測試後發生爆炸。整個過程起初看似很成功,但幾分鐘後發生猛烈爆炸。

發生爆炸的這架星際飛船原型是SpaceX建造的第四艘原型機(SN4),其在開發過程中已通過幾個關鍵的裡程碑,其中包括加壓測試,此前幾代原型機都未能通過這項測試。

截至目前,由於測試過程中出現各種故障,四艘星際飛船原型機已損毀。

太空狂人

出生於1971年的馬斯克,是當下最具故事性及話題性的商業人物之一。

除了特斯拉和SpaceX,馬斯克還是人工智慧公司 OpenAI、太陽能發電系統供應商 SolarCity、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等公司的創始人。

1992年,馬斯克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經濟學和物理學,在此期間,馬斯克就開始思考哪些事物會對人類的未來產生重大的影響,最後,他找到了三個答案,分別是網際網路、清潔能源和太空探索。

馬斯克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當時就覺得這幾件事關乎人類的未來,也將是他未來努力的方向。事實上,馬斯克後來的創業經歷,也從未脫離過這三件事。

馬斯克從小就是一個太空迷,在創辦SpaceX之前,馬斯克就提出了「火星綠洲」(Mars Oasis)的設想,並嘗試從俄羅斯購買火箭,但高昂的價格讓他望而卻步,轉而決定自己製造所需要的火箭,然後才有了SpaceX。

馬斯克做事情總是天馬行空,也經常產生驚豔旁人的效果。2018年2月,SpaceX成功發射了重型獵鷹火箭(Falcon Heavy),當時,和火箭一同發射升空的還有一輛特斯拉紅色敞篷跑車。

讓一個假人在太空中駕駛汽車,有人覺得這是製造噱頭,但也有人覺得這是馬斯克的太空浪漫,可不管怎樣,這件事確實成功吸引了全球的關注,也讓更多人知道了他的太空夢想。

此外,馬斯克還在實施一個星鏈(StarLink)計劃,他打算發射12000顆衛星到地球上空,從而實現全球衛星網際網路的覆蓋。這同樣是一個聽起來很瘋狂的計劃,同時該計劃也備受爭議,但馬斯克已經發射了422顆星鏈衛星,其中在軌運行的有417顆。

還有個小故事,今年5月,馬斯克的第七個孩子,也是和現女友 Grimes 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據馬斯克透露,他給這個兒子取的名字竟然是「 XA-12」,沒錯,一般人是讀不出這個名字的。

網友都調侃馬斯克,這個名字是用臉滾鍵盤起出來的。但事實上,這個名字還頗具深意,孩子母親解釋說,X代表未知,這也是馬斯克很喜歡的字母,比如x.com、SpaceX、Model X等等;而是《魔戒》作者發明的精靈語中「ai」的寫法;A-12 則是馬斯克最喜歡的高空偵察機機型。

有「火星人」之稱的馬斯克確實是一個「怪人」,但若不是如此,他18年前就不會創辦SpaceX,也不會有今天的載人發射。

最後再說一個小細節,SpaceX進行一級火箭海上回收的無人著陸船,馬斯克在它的甲板上印了一句話——「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因此人們也習慣稱它為「我仍然愛你」。

這或許也是馬斯克想對他的太空事業說的話:不管怎麼樣,我仍然愛你。

(圖片來自NASA官網)

相關焦點

  • 凌晨,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送100萬人上火星」,馬斯克吹的...
    公司成立18年來首次載人航天發射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 一枚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發射升空,將SpaceX的「龍飛船」太空艙送入軌道。圖片來源:NASA過了約10分鐘,獵鷹9號也在完成任務後落地,這也是SpaceX成立18年來第一次把人類送上太空!
  • 馬斯克成功把人從太空送回地球,歷時64天,SpaceX首次載人任務圓滿...
    而當時很多人並不看好SpaceX這家初創公司能實現這一任務。如今,馬斯克做到了!此次試飛成功後,NASA將與SpaceX正式籤訂的商業載人合作項目。預計9月龍飛船將正式攜帶四名太空人飛赴國際空間站。星際飛船正在為NASA阿耳忒彌斯計劃打造人類著陸系統,該計劃預計到2024年將兩名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在2028年之前建立「月球門戶」空間站。月球是火星的墊腳石,NASA和馬斯克都把登錄火星作為目標。就在龍飛船準備返回地球的同時,SpaceX建造火星飛船計劃也在同步進行中。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的一大步,人類的……?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搭載著兩名太空人的SpaceX載人龍飛船,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並於北京時間31日晚間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2015年上映的科幻電影《火星救援》中,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在火星上建設溫室種植土2004年,馬斯克談到SpaceX的目標時說:「從根本上說,我們幫助NASA降低進入太空的成本,讓我們在給定的預算內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如果我們要去月球,如果我們要去火星……除非在成本上有顯著的改善,否則我們不可能在目前的預算上達到目標。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的火星夢還遠嗎
    但要知道,載人飛行從一開始就是SpaceX乃至馬斯克的初衷,別忘了,馬斯克的終極目標是火星。馬斯克今年1月還曾提到,SpaceX有能力在2050年之前將100萬人送上火星。他提出了每年建造100艘星際飛船的目標,每當地球和火星軌道同步時,就把大約10萬人從地球送到火星。
  • 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的火星夢還遠嗎?
    據馬斯克之前透露,該公司目前正在研製一種名為「星際飛船」(Starship)的新型巨型火箭,有朝一日可能把人類帶到月球和火星等深太空。Space X實現載人首飛這次歷史性的載人任務可謂是波折重重。馬斯克豪言計劃將100萬人送上火星一個造電動車、玩線上支付的矽谷富豪,怎麼就要接過美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大旗?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在太空競爭中可是舉全國之力,如今,美國載人航天事業,居然要交給一個私營企業。
  • Spacex星際飛船SN8首飛高度已降至12.5km,是什麼原因?
    美國spacex公司的星際飛船SN8首飛時間已經確定,將不晚於美國東部時間12月7日進行測試飛行,但飛行高度卻從15公裡降至12.5公裡,具體原因不太了解,但有業界人士認為,跟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航空管制有關,近期,美國聯邦航空局批准了一份關於星際飛船飛行臨時飛行限制申請。
  • SpaceX發布《星際飛船用戶指南》,馬斯克要將100人送上太空
    SpaceX表示,Starship將能夠從地球運載多達100人,到達低地球軌道以及月球和火星。乘員配置將包括私人艙室,大型公共區域,集中式倉庫,日光庇護所和觀景廊。目前,SpaceX尚未嘗試進行Starship飛船的軌道飛行,但馬斯克近期在社交平臺分享了德克薩斯州正在建造的SN3原型的照片,馬斯克的構想是在未來每年建造出100艘飛船,用以將人類送往火星。
  • SpaceX實現首次載人發射全記錄!馬斯克成功開啟商業航天新時代|鈦...
    《華爾街日報》曾評論指,美國成功研發出太空梭,贏得了技術競賽,但卻輸掉了這場持久的戰爭。過去幾年的經濟負擔,以及美俄關係迅速陷入冰凍期,給NASA施加了更大的壓力,最終,他們決定終止對聯盟號的使用,擺脫對俄航天設施的依賴,由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執行後續的航天任務,為NASA的載人航天計劃提供了更可靠的新選擇。
  • SpaceX 龍飛船正式載人首飛,馬斯克填補美國載人飛行近十年...
    這將是有史以來首次有四名太空人通過商業飛船實現國際空間站乘員輪換任務,對於 NASA 來說這也是有國際夥伴參與的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來看看那些激動人心的瞬間。如果要給獵鷹 9 號火箭貼上幾個標籤,那應該是強大、低成本。說它強大的原因在於,不論是一批又一批星鏈衛星、國際空間站的大量補給,還是機密軍事載荷,都依靠著這艘 SpaceX 最常用的運載火箭上天。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未來會更好就是航天文明的意義
    SpaceX 的獵鷹9號將載人龍飛船送至太空、二者進行分離後,便會返回地球,而載人龍飛船則會繼續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任務。凌晨3點22分,一切檢查完畢的獵鷹9號發射升空。23層高的火箭提供近200萬磅推力,足以讓它進入地球軌道。憋住呼吸緊張的人們也鬆了一口氣,但沒多久又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因為獵鷹9號要與太空艙進行分離。
  • SpaceX星際飛船要在海上發射?馬斯克:怕擾民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證實,旨在將人類送上火星的星際飛船可能從海上發射,這樣做的原因是飛船起飛頻繁且噪音太大。在前幾天一次關於未來太空旅行的對話中,馬斯克表示,從長期來看,星際飛船及其運載火箭將「主要從海洋太空港發射」。他後來澄清說:「偶爾也可從陸地起飛,但每天頻繁的飛行可能需要大約30公裡的淨空區域,才能避免對周圍產生噪音影響。」
  • SpaceX升級版貨運龍飛船首飛,為空間站「送快遞」
    SpaceX升級版貨運龍飛船首飛,為空間站「送快遞」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20-12-07 18:30 來源:澎湃新聞
  • 國際觀察|SpaceX「龍」飛船發射成功開創航天新紀元,馬斯克的...
    首次商業載人試航發射任務,由此宣告成功。NASA數據顯示,逾300萬人在線觀看了直播。而馬斯克本人,也在社交媒體上進行直播。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現場,也有數百人觀看了火箭發射。其中,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和副總統彭斯。
  • 矽谷封面|馬斯克面臨最嚴峻考驗:SpaceX載人航天成敗在此一舉
    要使火箭發射成功,「必須要做好一百萬件事情,」肖特維爾喜歡這麼說。「只要有一件事出了差錯,就會是特別糟糕的一天。」 她在最近新聞發布會上表示,SpaceX的每個人都清楚當中的利害關係。
  • 連本帶利SpaceX首發載人航天成功,馬斯克瘋狂史:活著就要改變人類
    在飛入萬米高空後,人類依然沒有滿足,開始嚮往更浩瀚的宇宙,甚至想像人類未來是否有可能移居到宇宙中其他星球上生活。1969年7月20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阿波羅11號成功實現載人登月任務,人類真的上天了。宇宙那麼大,人類不僅僅是想去看看。狂人埃隆.馬斯克更有一個大膽的想像:有生之年帶領人類搬到火星上去居住。
  • SpaceX載人飛船成功返回,馬斯克設計的太空衣,是星際爭霸的味道
    北京時間3日凌晨,馬斯克旗下SpaceX的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球,兩名太空人安全降落在海面上,完成了SpaceX公司首次載人試飛人物,創造了商業航天歷史。這麼好看的太空衣讓很多小朋友看了都想要,我幾個同事說,家裡小朋友看到這個太空衣之後,紛紛要求爸爸買一套回來穿,我同事也說一籌莫展,只能對著小朋友說:「長大後,等你們成為太空人就可以穿了。」網友說:「這到底是去太空還是拍電影?簡直太帥了!」
  • SpaceX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馬斯克:將在月球建永久基地送...
    美國東部時間3月3日5時51分,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飛船將為空間站太空人補給物資,5天後返回地球。這也成為該公司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及其航天團隊的重要裡程碑。
  • 美國重掌載人航天主動權,SpaceX龍飛船載人首飛倒計時全記錄
    龍飛船首度載人飛進入全面倒計時階段,各種信息撲面而來,讓人眼花繚亂,信息阻塞。現在就讓以時間線為軸,圖文並茂,簡單明了梳理一下,發射前到底有哪些關鍵準備?▲5月21日凌晨2點半,整個火箭已在發射平臺上就位。▲5月21日黎明即起,即將執行龍飛船載人首飛的箭船發射系統迎來第一抹光照。▲5月21日上午9點,啟動液壓系統,將整個火箭從水平位升至垂直位。▲5月21日同天,開始啟動首次飛行準備評估程序,NASA評估委員會例行審查此次載人航天任務準備狀態;5月25日,將再次啟動第二次飛行準備評估程序。
  • SpaceX載人龍飛船發射 未來會更好是航天文明的意義
    SpaceX 的獵鷹9號將載人龍飛船送至太空、二者進行分離後,便會返回地球,而載人龍飛船則會繼續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任務。這是10年以來首次在美國本土進行的載人發射,意味著美國太空飛行新時代的來臨,這一刻NASA和馬斯克都等待了很久。對馬斯克來說,太空夢的實現邁出了重要一步,更多深層次的影響則是美國載人航天新時代的來臨與太空商業化的裡程碑事件。歐巴馬2008年出任美國總統後,將太空探索的目光投向火星,對於服務於近地軌道的太空梭來說已經沒有用武之地。
  • 長九要加油!
    SLS火箭全稱叫做太空發射系統,從太空梭演變而來的超重型火箭(也叫巨型火箭),是美國NASA設計的一款用於替代太空梭,以及應用於未來載人登陸月球甚至登陸火星的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