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經常看到有人說李連杰在好萊塢發展不成功的聲音,說這類觀點的人一看就是不懂市場,他們只看表面而不了解內在。李連杰在國外的號召力如果不強大,那他能主演那麼多部好萊塢電影嗎?《木乃伊3》《花木蘭》這樣的大巨製會請他來壓軸保駕護航嗎?不否認李連杰拍的西片都是小製作,但他作品的利潤比很多大製作都高,這也是為什麼好萊塢八大公司董事長都要下跪求他拍片的原因。
李連杰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好萊塢拍戲都是立足於「數據」,他從不包裝炒作,功夫皇帝就是牛到這個地步。在國外華人演員經常被歧視,但只要你有了數據他也得跪求你。李連杰在好萊塢就幹過牛事,剛來美國時候他人生地不熟,電影公司高層根本不給他好臉色看,結果有一天數據出來了,一個八大公司的董事長都要拉下臉面下跪來求他「哎,你幫我拍戲,你是我爺爺」。
李連杰在好萊塢主打的是B級片,他沒主演過什麼大製作,但這不代表他在美國發展的不成功。李連杰剛到好萊塢時候只能去試鏡演大反派,《致命武器4》上映後他的風頭直逼男主角梅爾吉布森,觀眾給他打出了7.5分,隨後他立刻就獲得了當男主角的機會。2000年《致命羅密歐》大獲成功賺翻,這才有了李連杰在法國拍戲華納高層飛過去下跪說「你是我爺爺,來幫我拍電影」這段插曲!
李連杰在好萊塢票房成績是馬馬虎虎,但他厲害的地方是線下碟片市場,他主演的每部電影都是大賺。98年拍《致命武器4》他片酬只有50萬美元,2000年《致命羅密歐》片酬240萬美元,到了2001年《龍之吻》片酬暴漲到750萬美元外加分紅。如果交出這樣的數據都還不算牛的話,那真的就沒有牛人了,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傑森斯坦森那時候都還給他打下手。
李連杰在好萊塢崛起之快超乎想像,要知道他的作品可都是靠自己單扛。成龍在好萊塢票房看似高一些,但他的電影大多是雙核男主角。李連杰的西片大多是B級片,小製作電影在院線上映佔不到優勢,因為電影院都把場次排給大片了,這樣一來收票房肯定吃虧。但到了線下市場沒有限制,它的優勢和威力就發揮出來了,李連杰的電影碟片收入都是票房的好幾倍之多。
就拿《龍之吻》來說,該片北美票房只收3683萬美元,十分平常的數據,但它碟片卻狂轟出了1.1億美元,李連杰再次轟動好萊塢賺翻。通過數據對比碟片收入是票房的2.98倍以上,它還沒算上VHS的銷售收益,單單一個北美就賺到手軟了,功夫皇帝的吸金力強不強一目了然。該片之後華語大片《英雄》又風靡歐美,此時的李連杰更加如日中天,他的片酬也暴漲到千萬美元,那時候有幾個明星能收到這個身價?
《龍之吻》北美碟片具體收入,DVD出租收6410萬美元,DVD銷售3050萬美元,VHS出租1599萬美元,合計收:1.1億美元。需要說明的是,這還沒算上高清DVD以及藍光,付費點播(VOD),VHS銷售的收入,這些缺失的數據保守估計5000萬美元以上。該片投資成本2500萬美元,光是碟片收入就賺到手軟了,看完這些數據還會有人說李連杰在好萊塢不行不成功嗎?
《龍之吻》成本就2500萬美元,他一個人片酬就收走了750萬美元還有分紅,這個佔比很高了,試問華人中還有誰能做到?這部電影的成功讓功夫皇帝徹底站穩腳跟,連續取得大豐收李連杰也成為了大贏家賺翻。後來他又拍了《致命搖籃》《救世主》《遊俠》等作品,這些電影票房都一般,但碟片都很賣座。其實DVD出租銷售火爆更能體現出演員的人氣和號召力,因為這些都是實打實沒有水分,都是靠粉絲去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