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97年TVB版《天龍八部》中,喬峰的武功是不是被吹過頭了?
大俠喬峰,性格豪爽大氣,為人仗義,一身英雄氣概,是金庸先生筆下最受歡迎的主角之一。
喬峰一出場便已三十餘歲,位居丐幫幫主,武功絕頂。這樣的情況,在金庸先生小說中是比較少見的,因為絕大多數主角,都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很少有出場即滿級的主角。
因為有很多人喜歡喬峰,所以有很多人喜歡誇喬峰,也可以說是吹喬峰。有人喜歡吹喬峰,自然也有人喜歡黑喬峰,這些人可能是不喜歡喬峰,也可能是看不慣吹喬峰的人,故意抬槓。
筆者本人很喜歡喬峰,但不喜歡吹喬峰,更不喜歡黑喬峰,只想說一點個人看法。
97年TVB版《天龍八部》,是迄今為止,影響力最大的金庸武俠劇之一,其中由黃日華飾演的喬峰,更是深入人心,被觀眾譽為無敵戰神,只要音響一開,敵人彈指可滅。
原著小說中,《天龍八部》的第一主角應該是段譽,而不是喬峰,因為段譽的戲份最多,小說開頭和結尾都是他,而且他的成長經歷更像是主角。
只不過因為喬峰這個角色塑造得太好,以致大家都默認他為第一主角。
言歸正傳,97年TVB版《天龍八部》中,是否過於誇大了喬峰的武功呢?
筆者個人認為,在97年TVB版《天龍八部》中,喬峰的武功的確有所誇大。
經常看香港TVB電視臺拍攝的金庸武俠劇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們拍金庸武俠劇,對原著小說改動極大。
最典型就是83版《射鵰英雄傳》與97版《天龍八部》。不過雖然改動極大,但不得不說,拍的是真不錯,影響力也很大。
97年TVB版《天龍八部》中,製片方有意突出喬峰,將其定為第一主角,且將其塑造成了一位無敵戰神,給人的感覺就是背景音樂一開,能打死掃地僧的那種。
而且這版《天龍八部》有意展示喬峰的「擒龍功」,故意讓喬峰使了幾次這門武功,有故意吹捧的嫌疑。
實際上,在原著小說中,喬峰只用過一次「擒龍功」,而且這門武功只是一門擒拿功夫,八成是出自少林寺。
在原著小說中,喬峰雖然厲害,但遇上少林派玄字輩高僧、遊坦之等人時,贏得並不輕鬆,多少也會有點難受。
比如玄慈的「大金剛拳」打得他腿軟,遊坦之附帶寒毒的內力,打得他極其難受。
但在97年TVB版《天龍八部》中,喬峰把鳩摩智打得吐血,以一敵三完虐遊坦之、慕容復、丁春秋三人聯手,少林派玄字輩高手,更是被他完虐。
實際上,鳩摩智並未與喬峰交過手,二人武功不相上下,而喬峰與遊坦之、慕容復、丁春秋三人交手,也僅是堪堪擋住,久戰必敗。
當然,誇大喬峰武功的地方,還不止這些,不過咱們便不細談了。總之,97年TVB版《天龍八部》的確誇大了喬峰的武功,但咱們不能以此來黑喬峰,或貶低喬峰的武功。
因為不管怎麼說,喬峰武功絕頂這個事實是不可否認的,上述那些人,除了鳩摩智,其他的都不是他的對手。
不過話說回來,影視劇就是這樣,武俠劇本就是為了吸引眼球,很多時候就是要神話主角,或加一些特效,做一些漂亮的服裝,以此來吸引觀眾的眼球,讓觀眾感覺到爽。
比如近幾年拍的武俠劇,裡面的人物都是帥哥、美女,服裝也漂漂亮亮,髮型稀奇古怪,對於人物的外貌、年齡都是亂來,與原著小說相差極遠。
最最過分的是,楊過的大雕明明醜的要死,而且還不會飛,但在影視劇中,卻非要把它搞得既能飛,還威武霸氣。
所以說,以小說中描述的標準來規範影視劇,顯然是不可能的,影視劇不是小說,不能混為一談,所以需要「改編」二字。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是卓爾不群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