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哲新聞丨我系副教授康加恩在國際期刊《歷史唯物主義》上發文

2020-12-25 南京大學哲學系

近日,我系康加恩(Kaan Kangal)副教授在著名國際期刊《歷史唯物主義》上發表研究性論文,題目為《文本中的「波恩筆記」——重思卡爾·馬克思和布魯諾·鮑威爾在1839年至1842年間的關係》。

作者簡介

康加恩(Kaan Kangal)於1986年2月26日出生於土耳其安卡拉,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哲學系副教授,精通土耳其文、德文、英文、俄文、拉丁文,主要研究方向為辯證哲學、政治經濟學哲學、科學哲學和數學哲學。於2014年5月起在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和哲學系任教。

文章摘要

本文是對1839年至1842年間鮑威爾與馬克思合作的批判性重構。在這一時期,馬克思的思想產生巨大變化,他與布魯諾·鮑威爾的關係也處在不穩定之中。與之相應,馬克思在這一時期經歷的現實苦難、思想矛盾和未完成的手稿也將成為本文研究的焦點。兩人之間最初的矛盾關係,既蘊含著合作的可能,也埋下了分道揚鑣的伏筆。對這種矛盾關係的分析首先要追溯到1841年之前。當馬克思在博士俱樂部剛認識鮑威爾的時候,鮑威爾還是一位支持教會教義的有神論者。然而到了1839年底或者1840年初,鮑威爾已經轉向到了無神論,當時他正計劃對正統神學進行全面的攻擊,並希望馬克思能夠支持他。這種對正統神學的批判存續於鮑威爾和黑格爾的學說之中。

文章略影

(可滑動閱讀)

刊物簡介

據悉,《歷史唯物主義》是一本成立於1997年的國際性馬克思主義雜誌,每年出版四次,總部設在倫敦。作為一本跨學科的期刊,其致力於探索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批判性和解釋性。它認為,儘管實踐和理論表達各異,但馬克思主義卻將理論與實踐完美融合在一起,建構起分析並改造社會現象最豐富有效的概念框架。馬克思所倡導的批判精神(Merciless criticism of everything that exists)成為其編選文章的立場和原則。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李桂君

相關焦點

  • 恩格斯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與發展
    儘管《論歷史唯物主義》表面上只是恩格斯自己翻譯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英文版導言》的德文譯本,但恩格斯在翻譯過程中做了很多改動和補充,可以說從標題、概念表述、行文段落都有所不同,因而前者可以被視為一個具有獨立研究價值的文本,通過追蹤這一文本,也可以讓我們更好理解恩格斯晚年關於「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貢獻。
  • 我校於巖平副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IJCHM發表科研成果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於巖平與美國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和美國Alabama University 的同行合作,在《國際當代酒店管理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 我校兩位教授論文被國際權威期刊錄用!
    我校兩位教授論文被國際權威期刊錄用!據悉,JBFA期刊發表會計、公司財務、公司治理以及商業和管理等方面高質量的研究論文。該期刊被西南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等財經類院校認定為國際A類期刊。
  • 湘大熊瑞祥副教授合作論文在比較經濟學國際權威期刊發表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1日訊(通訊員 郭川南)近日,湘大商學院博士生導師熊瑞祥副教授與復旦大學陳釗教授、巴黎第一大學Sandra Poncet教授合作的論文《地方金融發展與民營企業出口:來自城市商業銀行的經驗證據》(Loc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 歷史唯物主義讓我們行穩致遠
    恩格斯1883年在馬克思墓前的這個講話十分精闢地闡明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涵。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是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科學的方法論。歷史唯物主義為人們提供了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思想路線,它揭示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揭示了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揭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 南哲課程|南京大學哲學系國際化課程系列——「劉伯明短期講座課程...
    該項目在江蘇省品牌專業項目資助下,每年邀請多位國際知名學者,旨在弘揚我系首位系主任劉伯明先生融貫中西的創系精神,提升南大哲學通識教育和哲學系教學科研的國際化水平。近年來已邀請10位不同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前來我校參與項目交流,完成了11次課程的講授。
  • 科學家解析如何看懂國際期刊投稿規則—新聞—科學網
    英文科技論文編輯公司意得輯 (Editage)日前進行的一項近7000人參與的調查顯示,77%的人認為搞清英文期刊的投稿規則並非易事,還有部分受訪者對剽竊、一稿多投等行為的概念界定感到困惑。 在這項調查中,有七成左右的受訪者來自中國、巴西、日本、韓國等非英語母語國家。如果想要遵守英文期刊的投稿規則及學術規範,投稿人的語言水平是最大的限制因素嗎?
  • 澎湃圓桌︱歷史教師的苦惱①:唯課題論與權威期刊的「槽點」
    「澎湃新聞·私家歷史」邀請在高校歷史系、人文學院等從事歷史教學的四位老師,通過線上圓桌的形式,分享他們的見聞與思考。「吐槽」之外,或許能引起更多共鳴與討論,為解決一些共有的問題提供一定「助推」作用。四位老師以甲乙丙丁代稱。以下為本次圓桌會議上篇,主要討論課題與期刊問題。
  • 好笑的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的歷史觀稱之為歷史唯物主義,這是馬克思研究西方的歷史得出的結論,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點,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也就是說生產關係決定政治制度,這一點用在西方的歷史上也許是正確的,但是把它作為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就讓人覺得好笑了,更把它用來解讀中國歷史,讓人感到本末倒置,啼笑皆非,不但不能正確認識中國歷史,也不能正確認識中華文明。
  • 上海交大電院李秀妍副教授在知名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微納電子學系劉景全團隊李秀妍副教授與日本東京大學Akira Toriumi教授合作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Stepwise internal potential jumps caused by multiple-domain polarization
  • 第七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管理工程學報》如何...
    為客觀認識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水平,支持各期刊的質量提升和國際化發展道路,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製《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對2萬餘種國際學術期刊引文大數據的挖掘,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引證情況,發布我國學術期刊被國際期刊引用的他引總被引頻次(TC)、他引影響因子(IF)和影響力指數(CI)等重要的期刊評價指標。
  • 南哲思享丨周嘉昕:《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形成...
    然而,圍繞馬克思在這部手稿中為制定歷史唯物主義所作的理論準備,學界仍未形成定論。本文嘗試從《手稿》的文本結構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早期專家伊薩克·魯賓的理論闡釋出發,來證明:正是在政治經濟學研究、共產主義思潮評述、黑格爾辯證法批判的過程中,著眼於需要和分工的考察,馬克思開始意識到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局限,走向從生產方式出發把握社會歷史現實的歷史唯物主義新地平。
  • 武漢音樂學院丨何林璇 碩士學位鋼琴獨奏音樂會
    數次獨立完成省級、校級項目課題,所著多篇論文如《蕭邦前奏曲與蕭士塔高維奇前奏曲》、《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方法》、《鋼琴演奏中心理聽覺能力的樹立與培養》,相繼在國家級核心刊物《黃鐘》、及省級期刊《江西省教育學院學報》、《音樂時空》、《黃河之聲》上發表。
  • 新書評介:歷史唯物主義發展的最新成果
    劉卓紅等撰著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創新》(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書,呈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 該書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發展歷程的考察,比較全面地梳理了歷史唯物主義守正創新的歷史脈絡。
  • 中科院預警期刊預測名單出爐,這些期刊很危險!
    12月4日,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分區表發布消息,稱將推出《國際期刊預警名單》,具體名單將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確定。「定性」應該是基於專家評價和口碑之類來定,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強調:本文僅僅是預測,和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分區表官方最終將推出的《國際期刊預警名單》沒有任何直接聯繫。本文所產生的預測名單也僅學術交流分享之用,不作為任何科技評價的依據,由此引發的爭議和糾紛,本公眾號不承擔任何責任。
  • 事業單位公基解析: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
    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辨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題目,今天就來看一下,唯物主義的發展歷程,都有哪幾種派別的唯物主義,以及每個派別之間的區別,來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這部分內容。唯物主義首先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那麼人們根據對物質認識的廣度和深度不同,將其劃分為三種歷史形態,分別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時候,人們認為物質是一種或幾種實物。這裡面的實物指的是物質的具體形態,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永恆燃燒的活火」。
  • 西科大超分子自組裝研究成果登上化學領域國際期刊
    8月20日記者獲悉,近日,西安科技大學在超分子自組裝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西科大化工學院楊再文副教授課題組參與的研究成果在化學領域國際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ACS)發表。該研究成果為離散有機鉑金屬環的層級自組裝及其螢光發射研究。離散有機鉑金屬環的層級自組裝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 這本3分+期刊發文量持續上升,對國人友好,版面費低
    JGRB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3.406。近10年發文量總體保持上升趨勢,雖然總量不算大,但最近3年已突破200篇,2019年241篇,達到歷史最高。2020年已有142篇,預計總量會有所下降。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美國發文量排名第一,達423篇。國人發文188篇排名第二。後面依次是加拿大(81)、德國(60)、英國(45)。
  • 新聞丨《我是大哥大》特別篇首釋預告
    新聞丨《我是大哥大》特別篇首釋預告 2020-07-04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湖北大學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上發表論文!
    7月10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刊發了題為《電場誘導異質界面金屬態構建超質子傳輸》的原創新科研論文,首次通過利用半導體異質結界面的高電導性,為質子搭建快速遷移通道。湖北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副教授黃敏為共同第一作者。這是湖北大學物電學院首次以共同一作在《Science》正刊上發表研究成果,標誌著湖北大學在燃料電池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