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怒了!捷星連續停飛,超4500人集體訴訟!有乘客錯過母親葬禮

2020-12-18 騰訊網

疫情的各種限制幾乎打亂了今年所有人的計劃

在新冠疫情期間,澳洲各大航空公司面臨著大規模的裁員和資金危機,同時還要與消費者就退款問題進行長時間的僵持。

航班被迫取消,上千人投訴

因捷星航空兩次取消了Trevor Cronin的航班,導致這位布裡斯班男子被困在緬甸,錯過了他母親在澳洲的葬禮。

已經有超過4500人與Slater and Gordon律師事務所籤署了針對航空公司的集體訴訟,而Cronin就是其中之一。

Cronin原定於5月21日返回澳大利亞,為母親去世哀悼。

他預定的機票被取消後,他被重新安排在六月份起飛。

當航班再次被取消時,Cronin要求航空公司退款。

「我真的很需要你把我的錢退給我,因為我需要在其他航空公司有票的時候去買票。」

他想做澳航的飛機回家,但發現退款程序遇到遇難,無法通過電話或電子郵件與捷星航空聯繫。

「唯一可用的選擇就是在線客服系統,但跟我聊天的人就像劇本,你懂的,對我的擔憂沒有多大反應。」

Cronin曾希望澳大利亞政府能夠幫助遣返,但他表示,澳大利亞外交與貿易部宣傳的航班比捷星的貴得多。

墨爾本的準父母Belinda和Ben Taylor預定了一個四月份去峇里島的旅行團,但也被迫取消,他們說要求退款的嘗試讓人筋疲力盡。

住在Queanbeyan的Rebecca Wheeler也在考慮採取法律行動以獲得退款。

她在疫情爆發前經營著一家美容公司,目前已經失業3個月了。

Wheeler說她覺得自己被捷星航空誤導了,在她要求「報銷」後,捷星航空給了她一張信用憑證。

「他們在暗示,人們得到了這些代金券應該感到榮幸,以回應退款一事。」

「但是我有權要回我的錢,家裡的經濟狀況也需要這$8000。」

澳洲航空公司陷入兩難困境

捷星航空表示,已經通過電子郵件聯繫了客戶,讓他們申請信用券,代替航班或退款。

「現在我們的信用券有了更大的靈活性。」他們表示會將信用券的價值分攤到不同的訂單中。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表示,航空公司正處於「適者生存模式」,正在消耗他們的現金儲備。

一位發言人說:「當務之急是儲備現金,以度過這一具有挑戰性的局面,這樣航空公司才能在新冠病毒疫情得到控制時支持經濟復甦。」

本月早些時候,由於乘客的強烈反應和多起針對澳洲航空公司的投訴,澳洲航空公司同意向他們返還費用。

編輯:Hazel

來源:ABC News

相關焦點

  • 澳洲航空和捷星航空宣布採取措施暫時削減亞洲的航線班次
    同時,澳洲航空和捷星航空運營的往來於澳洲和紐西蘭的航班運力也將削減近5%;而對於包括美國、英國在內的其他關鍵市場的國際航線網絡暫未受到波及,因此將維持現狀;集團國內航線下半年約2%的航班調整也在同步進行中,從而應對澳洲國內市場的需求疲軟。  澳航將直接聯繫已經預訂了受運力調整影響班次的乘客,並提供候選解決方案。
  • 推至5月31日 捷星亞洲停飛定期航班狀態再延長
    推至5月31日 捷星亞洲停飛定期航班狀態再延長 2020-05-03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捷星停飛中國三市航線 提供退款
    (路透社圖片)據澳洲廣播公司報導,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全球多地的航空公司已暫停、削減飛往中國大陸部分地區的航班。澳洲目前已確診7例新型病毒病例。衛生當局提醒任何近期去過湖北的人員,都須自我隔離14天。聯邦政府Smart Traveller網頁建議澳人重新考慮有無必要前往中國,並建議澳人勿前往湖北。
  • ...澳航約2萬人短期失業】澳洲航空及旗下捷星航空宣布:2/3的員工...
    2020-03-19 08:57:27來源:FX168 【澳航取消所有國際航班 澳航約2萬人短期失業】澳洲航空及旗下捷星航空宣布
  • 澳洲捷星明年提升國際航班運力 機票價格戰或開打
    捷星航空將提升澳洲國內運力。(《雪梨先驅晨報》圖片)澳洲廉價航空公司捷星(Jetstar)正在考慮將其亞洲子公司的部分飛機調至澳洲,並準備向本地市場投入更多的運力,以應對各州邊界重開及當地旅遊需求的激增。
  • 澳洲航空退出捷星太平洋航空運營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報導:越南廉航(LCC)之一的捷星太平洋航空(Jetstar Pacific Airlines)近日宣布,澳洲航空(Qantas Airways)將退出該公司的運營,公司的名稱將變更為原來的「太平洋航空」(Pacific Airlines)。越南太平洋航空成立於1991年,1992年投入運營。
  • 捷星亞洲定期航班停運再延期至6月底
    6月5日,捷星亞洲航空(Jetstar Asia Airways,簡稱「捷星亞洲」)在其官網更新提示信息,再度延長了公司暫停運營定期航班的狀態至今年6月30日。據民航資源網記者初步統計,這已經是這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航空公司至少第四次發布或更新相關停飛信息。
  • 澳洲捷星航空推19澳元的折扣機票
    (圖源:AAP)因眾多澳人湧入捷星航空官網購買折扣機票,該公司網站目前已堵塞。這些機票包括新南威爾斯州,維多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北領地和昆士蘭州15個目的地的35條路線。有20萬折扣機票可供搶購,包括1萬個座位,售價19澳元。
  • 捷星亞洲定期航班繼續停運至7月底
    圖:捷星航空標識。         近日,捷星亞洲航空(Jetstar Asia Airways,簡稱「捷星亞洲」)又一次在其官網更新提示信息,再度延長了公司暫停運營定期航班的狀態至今年7月31日。據民航資源網記者初步統計,這已經是這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航空公司至少第五次發布或更新相關停飛信息。
  • 遇到飛機停飛 退改有門道
    (圖/視覺中國)近期,由於各國不斷調整出入境政策以及全球乘客人數銳減,國內外航空公司紛紛宣布削減運力,截至發稿時,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超30家航司100%停飛,部分航空公司還宣布從4月起削減九成運力,只保留關鍵航線的運營。
  • 澳洲航空和捷星航空將開始逐步增加國內航線運力!
    澳大利亞澳洲航空集團4日宣布,其旗下的澳洲航空和捷星航空將開始逐步增加國內航線運力,計劃在本月底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15%。澳航集團表示,為保證機場和機上人員安全,這兩家航空公司將從本月12日開始實行一系列措施,包括無接觸值機、強化清潔消毒、為乘客提供免費口罩和消毒溼巾等。
  • 外航停飛中國航班信息最新匯總
    受疫情影響,全球已有多個國家地區(包括歐洲和美國)的航空公司,紛紛調整在華運力,已停飛中國或減少航班。小編從網上整理了截止2月2日的相關停飛信息。北美地區美國航空美國航空宣布自即日起至2020年3月27日,所有中國內地航線暫停運營。
  • 捷星,回來了!2000名紐西蘭人登機!
    歡迎把「小才」設置成星標哦~ /// 經過3個月的沉寂,捷星航空(Jetstar)7月1日再次開放了它在紐西蘭的業務
  • 澳航捷星今起停飛往中國三市航班 提供退款
    (路透社圖片)據澳洲廣播公司報導,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全球多地的航空公司已暫停、削減飛往中國大陸部分地區的航班。澳洲目前已確診7例新型病毒病例。衛生當局提醒任何近期去過湖北的人員,都須自我隔離14天。
  • 捷星航空本周大罷工!澳洲多地機場恐陷混亂
    澳洲的小夥伴們注意啦!  捷星航空又要搞事情!  員工機場大罷工,你的航班可能要被取消了!  本周,捷星的行李搬運工和地勤人員將舉行24小時的罷工,來抗議目前的就業方案。  捷星航空仍在確定他們的服務將如何受到罷工行動的影響,但該公司首席執行長GarethEvans認為,一些航班將被取消!  「我們相信,我們的國際航班業務將相當不受影響,我們正在研究罷工對國內航班業務的影響。」  「當然,重點還是我們的客戶,我們會儘量減少對這些客戶的幹擾,讓他們儘快出行。」
  • 捷星787發動機換向齒輪箱主動錐齒共振引起的空中停車事件
    陳光/文2016年8月6日,捷星航空公司的一架787執行從東京飛往澳大利亞黃金海灣的JQ12航班,機上載有乘客309人、機組9人。飛機飛行2小時後,右側發動機空中停車,飛機用左側發動機飛到關島機場,飛機安全著陸,無人員傷亡。
  • 澳航怒噴雪梨機場:偏愛海外航司!捷星特價機票一天賣出10萬張
    Joyce解釋說,由於國際航班已經暫停,而且沒有其他航空公司飛往澳洲,澳航不可能囤積停機位。相反,他認為目前的國際航班可以忽略不計,而隨著澳洲國內的邊界重新開放,澳洲國內的航班將更快恢復,他呼籲增加更多停機位,以滿足國內航班的需求。
  • 澳航和捷星新規一覽
    (《雪梨先驅晨報》圖片)澳洲航空(Qantas)和捷星航空(Jetstar)將向所有乘客發放口罩,並通過有序的上下機來減少擁擠。為了竭力降低航班上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兩家航空公司還會限制機艙的人員流動。不過,澳航和捷星將不再在乘客之間留出一個空位,以便在機上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交距離。它們表示,這類政策不切實際,且無必要。
  • 捷星航空裁減員工四分之一
    捷星航空裁減員工四分之一 2020-07-06 11:58: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英斌 編譯報導:捷星亞洲航空近日宣布
  • 集體訴訟迎新進展,最高法發文:規範代表人訴訟...
    推動證券集體訴訟的落地實施,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一難題。與單獨訴訟、共同訴訟不同,由投資者保護機構參與的證券集體訴訟,通過代表人機制、專業力量的支持以及訴訟費用減免等制度,能夠大幅度降低受損害投資者的維權成本和訴訟風險,有利於解決受害者眾多分散情況下的起訴難、維權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