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價格近6個月以來一直在上漲,最近已經逼近歷史最高點一份聯合國的報告指出,新冠疫情的流行很有可能加大糧食供應的不公平狀況。據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於12月3日報告稱,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已經上升至6年來的最高點。
同時,該機構也公布了一份報告,指出某些糧食產品的價格上漲幅度持續走高,平均指數為105點,10月份為101點,平均指數是衡量糧食月度增長的數據指標,這樣的增長值是2012年7月份以來最快的,綜合指數升至6年來的最高水平。
聯合國警告說,2021年將是災難性的
據《今日俄羅斯》報導,糧食計劃署在近期的聯合國會上也做出了最可怕的預測,2021年將會出現災難性的人道主義危機,也可能是本世紀最糟糕的一年。重要原因仍舊是各種糧食產品以及農副產品價格的上漲。其中上漲幅度最大的是棕櫚油價格,由於棕櫚油價格越深使得植物油價格上漲14.5%,這樣的漲幅讓很多國家都喘不過氣來。
同時,大麥小麥糖類奶製品的價格也呈現上升趨勢,在全球產量短缺的背景下,糖類的綜合指數上漲3.3%,重要的產糖國家收成預期不佳,各個國家都加大了糖類的進口量來緩解本國危機。豬肉和奶製品在10月份雙雙上漲0.9%,比去年同期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
世界將迎來「農業危機」,中國情況較為樂觀
這些農業產品的上漲主要影響的是那些由於新冠病毒而收入銳減的群體,新冠病毒的流行讓全球糧食供應變得更加不安全,再加上中美洲屢次爆發颶風以及非洲各地頻繁出現洪水,使得新冠病毒的影響更加明顯,疫情和惡劣氣候互相影響,使得各國糧食供應變得十分脆弱。據統計,包括34個非洲國家在內的45國都需要外國的糧食援助,否則將面臨大範圍的饑荒。
目前,我國的糧食情況較為樂觀,農民和消費者對於現狀普遍認可。我國的秋糧收購已經全面展開。而秋糧行動對於我國來說十分重要,佔糧食比重的70%以上,目前我國秋糧收購已經完成6,803萬噸,比去年同期略快一些,不過價格也均有上漲,玉米價格上漲1.4%,大豆上漲2%,稻米上漲較為平緩。我國在糧食儲備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農業大國,耕地紅線是我們的基本政策,而且我們也在積極和周邊國家展開合作,進口印度碎米可以使得我國糧食儲備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