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有錢人可能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夢想,特別是對於創業者來說,靠自己白手起家,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改變命運,創造財富和價值。馬雲、馬化騰、王健林就是我們眼中勵志的例子,他們的成功鼓舞了很多人,讓我們相信我們也可以通過努力像他們一樣賺很多錢。
可是,那些我們熟知的首富們,看看他們的父親,他們真的是「白手起家」嗎?
阿里巴巴馬雲
馬雲創業奮鬥的事跡,在我們印象中是相當艱難和辛酸的。因為經歷高考失利,落榜之後應聘為酒店服務生,為了生計做搬運工,還蹬三輪送書。創業的時候到處演講,還被人家罵是「騙子」「瘋子」,當時馬雲有個項目找到雷軍,雷軍也是認為馬雲就是在忽悠。這樣一看,大家心裡就會認為馬雲家庭背景不太好,才遭受了這麼多挫折和失敗。
其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馬雲的家庭背景還不錯。馬雲的爸爸是馬來法,在藝術領域造詣很高,是浙江省美術和曲藝家協會第四、五屆的主席。在這樣的家庭背景的薰陶之下,在不發達的時代他就能接觸到電腦和網際網路等新鮮事物。
而且馬雲是參加了三次高考才上大學,那個年代普通家庭供孩子上大學比現在難得多,何況他還參加了三次,沒錢家裡的孩子,失敗一次就不敢嘗試了,趕緊外出打工補貼家用了。另外他創業失敗四次,一般人創業失敗一次就負債纍纍翻不了身,再說馬雲當時創立阿里巴巴是拿出了50萬,在當時50萬對於一個家庭是什麼概念?就算放到現在也不是一筆小數目。總的來說,說馬雲白手起家好像不太合適。
騰訊馬化騰
馬雲騰在一次採訪中曾說,我只是普通家庭出身,住的房子稍微大一點。事實上,馬化騰口中的「普通」在我們普通人看來並不「普通」。馬化騰的爸爸是馬陳術,馬陳術還是上市公司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成員。馬陳術為了支持馬化騰創業,會常常開奔馳去幫兒子做帳,騰訊這個名字也是馬陳術取的。
馬陳術和李嘉誠是老鄉,在騰訊遇到資金問題時,李澤楷很及時地拉了騰訊一把,和父輩之間的來往應該也是有關係的。從這些就可以看出,創業初有房有車的馬化騰不就是我們口中的「富二代」嗎?「白手起家」這個詞不適合他。
萬達王健林
我們都知道王思聰是妥妥的「富二代」,像他的父親王健林,我們會稱為「富一代」,感覺王健林就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完成第一代的財富累積。其實王健林的父親王義全來頭也不小,王義全當時是四川省林業學校的副校長。王健林從商,離不開他父親王義全的支持。馬雲也曾調侃過王健林,說他出身富貴,80年代就買得起手錶。
綜上所述,這三位曾經榜上有名的首富能在各自的領域中取得非凡的成就,除了跟個人的能力有關,也離不開家庭的支持。我們普通的創業者,不要盲目效仿和學習別人,大多數人的「白手起家」並非完全是從零開始,我們創業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