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最關鍵的是木工部分,而且他是內在部分,這是確保經久耐用的最關鍵的部分,必須是一絲不苟,每一個環節不可出錯,而且從外觀上根本檢驗不出問題。必須通過漫長的使用過程,才能檢驗。
第一步,木工在製作過程中,有檢驗北方貨烘乾是否到位,還有南方貨烘乾後返潮情況什麼情況,可以做,不能做,在組裝前,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烘乾的重要性,我在以前早已陳述,烘乾是經久耐用的保證。烘乾到位,榫卯到位,可確保百年使用。所以,三道烘乾下來,北方貨必須四個月,南方貨二道烘乾加返潮,必須三個半月。很多客戶急著催,其實是讓廠家減少工緒在做,不利因素在於客戶,難道這麼急嗎?花老錢了,不就是為做好嗎?如果是在半年之九個月訂製,工廠在材料烘乾,返潮,二次,或者三次,就百分百不出問題,還有工廠把貨做好,把最危險的二個月放在工廠裡,如果發生小問題,工廠馬上修復,這樣工廠完全可以判斷產品的問題。慢工出細活,我個人認為就是烘乾這一塊最為主要。
其次,是榫卯結構,榫卯是靈魂,紅木家具不能用釘子,釘子會很容易脫落,而採用木榫,不用膠水,用上個三五月沒有問題,這就是中華古人智慧,但是木材的熱脹冷縮,不上膠水的家俱沒有的,很容易散架。那麼木工各類細節,要確保不出問題,很多很多細節,大致的我說一說,黃油打到位,可防止板面入槽粘膠,拉爆板面,必須全方位打到位;入槽深淺,可決定板面收縮透光,大茶几要求入槽一點五,小板面一點二;穿帶緊松可決定板面起拱,採用手工穿帶耗時花工,這就是怕起拱;腳部必須卡榫,卡榫可防止脫膠,最吃力的地方,要求嚴絲合縫,為何有工廠在運輸過程中掉一個腳,一個扶手,沒有卡榫,才鬧此笑話;拉力榫,因為大幾,長沙發跨度大了,腰線本來不大,加上三個套榫,幾個木釘,容易脫,加上拉力榫,減少跨度。當然還有抽屜的燕尾榫,扁擔榫,抱肩榫等等。
一套外觀一樣的紅木家具,內涵就在於烘乾和榫卯,都是木工部分,而且直接決定了家俱是百分百出問題,還是百分之九十不出問題(百分之十是木性問題)。
注意了,南北方氣候偏差大,沒有共用的家俱,還有訂製至少在三個半月至四個月,小件工廠有烘乾餘料尚可一二個月,大批的不可能的,烘乾程序必須走完,走完都得二個半月至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