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小林
投資理財可以說是一門大學問,即便是在這個領域已經深耕了多年的人,也未必就能把投資理財做好。所以就算是已經學了理財,仍然做不好理財還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在做投資理財時,有些人卻會做出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行為。不知大家是否都見到過呢?
任何一種理財產品,其實都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所以不管是做什麼投資理財,都沒有絕對的對錯。只不過,有一些投資理財方式,明明不適合自己,卻偏偏要那麼做,那就比較讓人難以理解了。
哪些投資理財行為讓人難以理解?
第一個讓人難以理解的投資理財行為,就是把大部分的閒錢都放在銀行活期帳戶裡,或者都換成現金放在家裡自己保管。從投資理財的角度來看,活期存款和持有現金應該算是最傻的投資理財方式。
活期存款雖然有利息,但那點利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現金更是連一丁點利息都沒有。所以不管是拿著活期存款還是現金,那就等著錢不斷貶值吧,而且是貶得最快的那種。把大部分的閒錢都存在銀行活期或換成現金的行為,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如果是真的比較看重錢的流動性,想要錢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用,正確的打開方式就是做一些活期理財,比如貨幣基金、1天期的國債逆回購等等,這些理財的收益率比活期存款不知高了幾倍,而且也比較安全。
第二個讓人難以理解的投資理財行為,就是有些人對那些收益率高得嚇人的理財產品也敢投,而且還要借錢去投。有一位朋友,他的朋友給他介紹了一款高收益理財,據說是只要三個月本金就能翻倍,然後他把自己的5萬積蓄投進去之外,還通過信用卡套現了25萬也全都投了進去,想一把賺筆大的。結果半個月不到,人家就捲款跑路了,30萬全賠了進去。
當希財君聽到這個事時,就覺得該朋友的行為難以理喻。他本身又不是一個理財小白,甚至還是在金融機構上班的,怎麼會覺得一個承諾收益率那麼高的理財會沒有問題?
那些收益率高得離譜的理財,幾乎沒有例外都是有問題的理財,只要稍微有一點理財常識的就應該清楚。投資這些理財,跟在刀尖上跳舞差不多,看起來挺美,但也隨時都可能喪命。
第三個讓人迷惑的投資理財行為,就是明知一款理財已經沒有了希望,可仍就是不肯放手。這種情況在股市裡比較常見。比如一隻股票都快要退市了,可持有它的人仍然不肯賣。如果是那種比較講情懷的,想留著它做紀念,倒還是可以理解。可如果不是為了做紀念,留著它幹嘛呢,難道是跟錢過不去嗎?
那麼,大家在做投資理財的時候,有沒有見到過一些難以理解的迷惑行為呢?
審核:李閏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