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鴻燊,出身於何東家族,1961年與葉漢、葉德利、霍英東聯盟出價,競得澳門博彩專利,創辦澳門旅遊娛樂公司,從此,在澳門賭業開啟叱吒風雲的歲月。
後來,隨著事業的擴張,他的野心不再局限於在澳門,而是將事業拓展到香港、葡萄牙、越南、朝鮮和菲律賓,從而一代賭王就此誕生。
因為他的人生太過傳奇,也因為博彩業神秘又刺激,所以在港片繁榮的年代,以「賭」為主題的電影電視劇成為香港影視劇特有的分支題材,不僅備受追捧,還佳片不斷!而且當時在香港娛樂業內,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沒參與過「賭」題材的男神,算不得頂流。
可見「賭王」這個題材在香港影視劇中的江湖地位。
王晶作為香港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不僅一手挖掘出那個時代的多位頂級紅星,還親手打造出最頂尖的幾部以「賭」為主題的電影,也拉開了港片愈發成熟的商業化大幕。
1989年,由王晶指導,周潤發、劉德華、張敏、王祖賢共同出演的《賭神》橫空出世,這部電影一經推出便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當時無論在香港、澳門還是臺灣,都受到熱烈追捧。
這部影片之所以被許多人尊稱為賭片鼻祖,是因為,由它開始之後的《賭神2》以及《賭俠》等一系列電影,都以這部電影的中心人物「高進」作為開端,從而進行故事發展和推演。
而電影主人公「賭神高進」身上,或多或少的就隱含著一代賭王何鴻燊的故事。
電影中由周潤發扮演的「賭神高進」不僅千數頂級,手法精妙,無有敵手,還英俊瀟灑,魅力無邊。其實這個人物在現實中是兩個真實人物的綜合體,一個是千數一流的大亨葉漢,另一個便是何鴻燊。後來,也是他們二人聯手霍英東打下了澳門博彩業的一片江山。
影片中的高進同樣外表英俊瀟灑,風流多情又多金,這與賭王何鴻燊幾乎同出一轍的人設,引得當時觀看此片的人無盡聯想。現實中,21歲的何鴻燊與澳門第一美人黎婉華結婚,可謂青年英俊,人生完美,不是傳奇,也不是虛幻,而是實實在在的人生。
以《賭神》這部電影作為開端,王晶先後推出多部同系列電影,其實所有系列電影的內核主旨,並不是以炫耀「賭技」為主,而是講述了一段那時候的香港所特有的風雲歲月。
那時候的香港,處於各行各業高度繁榮發展的時代,背靠大陸,面向西方,上有經濟騰飛的日本、韓國,下有一水之隔的澳門和臺灣,無論在經濟還是文化層面都佔盡天時地利,使其成為最令人傾羨的光輝歲月。
那時候的港片便是亞洲文化的代名詞,而以《賭神》為開端的系列電影,也成為所有講述黑幫情仇、警匪故事必不可缺的文化符號,共同表達著同一個中心思想,底層要奮鬥,行走江湖要遵守道義、公道自在人心!
一代賭王何鴻燊一生無盡傳奇,歷來是大眾津津樂道的話題,何家家大業大,枝葉繁茂,豪門恩怨,愛恨情仇不僅經常成為八卦頭條,甚至為那個時代的港片提供者源源不斷的話題素材,所有那個時代推出的豪門恩怨情仇,都或多或少帶有何家的影子。
如《大時代》《我本善良》《創世紀》《天地男兒》《笑看風雲》《珠光寶氣》等,幾乎同樣的故事講述方式和發展脈絡,都是根據幾大家族的坊間八卦為藍本,進行加工再造。
這些豪門故事中,都有同樣的故事背景,「商業才俊,徒手締造商業帝國」,但這卻不僅僅是故事,而是真實存在,以3500億美元身家為背景,何鴻燊親手締造的賭業帝國每年創造的商業價值超過了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的六倍,一年繳的賭稅佔澳門財政收入的50%以上,澳門更有三分之一的人直接或間接受僱於他的公司產業。
如果在不知道真相以前,去看那些豪門影視劇時,是不是會感覺很誇張,甚至覺得浮誇做作,但了解賭王的人生以後,只能說,影視劇裡的大佬算不得什麼,毫不誇張的說真正大佬是何鴻燊,他憑一人之力激活了整個澳門經濟命脈。
富毫有新貴和老錢之分,賭王何鴻燊絕對是真真正正靠自己徒手打拼,為祖上贏回貴族之名。
曾經何東家族作為香港的頂貴家族之一,何鴻燊的伯公曾是香港開域劃疆之後的首富,更是東南亞最大的實業家之一,與孫中山蔣介石都是朋友,開過怡和洋行、做過沙宣洋買辦,任過立法會議員,是當時的華商五巨頭之一。
記得港劇《大時代》嗎?股票一夜變作廢紙,所有財富化為泡影,這就是何鴻燊父親經歷的事情,不僅所有錢財化為烏有,還欠下巨債, 13歲何鴻燊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從富人區的清水灣被迫住到棚戶區的現實,選擇繼續學業還是出來做工貼補家用,成為那個時候最難以抉擇的事情。
然而何鴻燊好像開掛一樣,不僅一邊做工一邊繼續學業,還以最優異的成績包攬了那幾年港府所有最高配額獎學金,而考入香港理工大學。光獎學金收入這一項,就足以保證他衣食無憂。
後來,時局動蕩,他選擇只身前往澳門,重新打拼。
他的這段人生經歷,是不是似曾相識,沒錯在港劇《創世紀》裡,便有一模一樣的橋段,劇中由羅嘉良扮演的葉榮添在經歷金融市場動蕩而傾家蕩產之後,同樣也選擇出走澳門,開始新的奮鬥歷程。
並且在《創世紀》那部劇中,曾有過一句著名的臺詞,「貪,是上進的原動力」,沒錯這句名言便來自賭王,一如真實世界裡的他一樣,永不言敗,動能永存。
來到澳門的何鴻燊,如難民一般,當時口袋裡只有10塊錢,但他憑藉流利的英語和驚人的記憶力,很快便找到一份秘書的工作,在這份工作上,他的表現可以用滿分來銘記,他發揮自身日語的精髓優勢,再加上非常流利的葡萄牙語,很快成為老闆的左膀右臂,並且一年之後便成為股東,獲得一百萬紅利的花紅。從一個口袋裡只有10塊錢的難民到最年輕的百萬富翁,他只用了兩年時間。
我想,這段人生傳奇就算是編劇也不敢這麼寫,但他卻可以真正做到。
一個窮人想要變成富豪最難的是什麼?當然是原始資金積累,但用兩年時間便賺得百萬資金的他,之後的人生只能用再次開掛來描述,原來我的詞窮吧,因為太過精彩,真的無法描述。
總之,無論是房地產、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海運倉儲、酒店旅遊、公共服務、還是娛樂博彩,哪裡賺錢哪裡就有他的身影,他的帝國觸角幾乎囊括所有產業。
賭王一生風流多情,共有四方太太,其中二房太太生了兩個異常出名的女兒,一位就是許家公子許晉亨的前任太太,賭王最得力的助手,憑藉自己實力成為香港第一女富豪的何超瓊。
另一個是叛逆成性,活躍在香港娛樂圈的何超儀。
三太太的女兒何超蓮同樣漂亮有名氣,她與竇驍的戀情萬眾矚目。
四太太梁安琪的三子何獻君因與名模奚夢瑤的結合而頻繁登上熱搜。
1992年,以何鴻燊平生故事為藍本,王晶編導的電影《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熱映,故事精彩絕倫,新哥一生華彩絢麗,從白手起家到富可敵國,萬人敬仰,可見在香港人和澳門民眾心中賭王儼然是一位偶像般的存在。
時光冉冉,舊時香江,滾滾紅塵,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何家所上演的各種愛恨情仇,在現實中要比任何一部TVB推出的劇集都要精彩。這一演便是幾十年,如今隨著賭王逝世,江湖回首,故人不再,但傳說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