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歐洲,我們會聯想到林立華美的高樓尖塔,還有古典莊嚴的幽閉城堡。在歐洲歷史中,有稱為日不落的英帝國,也有以浪漫著稱的法國,他們在那片土地上生長著自己優美的文化。十九世紀末的歐洲,是工業文化逐漸進入到人們生活的年代。而在此時,名為湯音的小女孩被帶來了法國這個獨具魅力的異國。她生著一副嬌小可愛的相貌和身軀,踩著日式的木屐穿著和服,正是如此年幼的孩子,來到了這片異土上。
初來乍到,她有著很多的陌生。而男主克洛德也同樣對爺爺忽然帶來的這個日本小女孩感到棘手難辦,他不覺得湯音能給他帶來什麼助力。相反地,他認為湯音是一個麻煩,是從遙遠的東洋上攜來的麻煩。她不明白法國的風俗,甚至不懂得如何用湯勺品用濃湯。她有的只是溫和、恬靜的脾性還有身上那股子櫻花式的溫柔。她笨拙地努力著想要留在這裡,為此,萬事小心地不想讓克洛德生氣。這樣的努力被克洛德看在眼裡,讓這個外冷內熱的外國小夥的心腸軟化了。
他帶著她走過湖畔,再往下有著歡聲談笑的人們。放眼看去的是充滿生活氣息的商品,櫥窗裡擺放的是精緻華麗的衣裳,拱橋的扶手偶爾會有貓咪跳過。馬車上坐著的是紳士淑女,而街邊翻著垃圾箱的是貧民窟裡跑過來的可憐孩子。文化差異、貧富差距在這座城市裡面處處可見,而在玻璃制的穹頂下各色的人物有著各色的生活,這就是當時歐洲的本來風貌。
這部番劇中精美的畫面和悠揚的小提琴背景音,都吸引著觀眾的感官,仿佛在看著湯音適應著這個城市的時候,自己也身處其間,逐漸融為了長廊中的磚石、落雨、陽光。湯音淳樸、真摯、可愛,她帶著一片柔情加入到了長廊這個大家庭當中,她成為了貴族大小姐的玩伴,也和大家一起看了新奇的電影。她儘可能地付出,而這樣的付出也得到了克洛德的理解與關懷,他愛護著這位自東洋來的女孩,在楓葉下讓她依靠著肩頭,在雨中和她並肩而行,輕緩漫步在法國巴黎的街頭。
異國或許原本不是一片迷宮,困在其間的心靈或許才是真正的迷宮。克洛德自小和愛麗絲的姐姐相識,卻因為階級差異,兩人漸行漸遠。有時候,阻礙著我們心靈相通的是一個小小的誤會,也可能是來自社會的巨大阻力。但是若從來不曾敞開過心扉,主動地去了解、去投入身心地愛一個人的話,那麼傳遞心意就無從談起。
湯音從克洛德那裡學到了法國的風俗知識,而克洛德也從湯音那裡學到了坦率、真誠,他們相互理解、共同前進。湯音和克洛德的溫馨日常,讓人陶醉於異國夕陽的晚風中,注視著日輪沉入河面,感受著這片即使在異域,依舊閃亮的美好心靈。推薦大家去看這部番劇,在有限的休息時間中,享受到來自於歐洲的優雅與日本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