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報全媒體訊 夏至邂逅日環食,常州天氣陰雨連綿,大家多是在朋友圈「雲」欣賞這難得一遇的天象奇觀。沒想到吧,在常州新天地花苑小區,竟然有人用相機捕捉到了清晰的日偏食畫面,拍攝者倪嘉舟是省常中高二(11)班的學生。小倪同學兒時被浩瀚的宇宙所吸引,閱讀了大量天文類書籍,上高中後加入了學校天文學社團。
此次他了解到6月21日能在常州觀測到日偏食的消息,用模擬軟體獲取了天寧區觀測日偏食從初虧到食甚再到復圓的時間點和方位。昨天下午2點左右,住在新天地花苑的他和父親來到小區廣場,架設好相機守候。下午3點10分左右,太陽終於短暫地撥開「面紗」。他立刻用相機記錄下精彩瞬間,20多分鐘內拍攝的100多張照片,記錄了日偏食初虧之後到太陽被遮住1/3時的片刻,「輕薄的雲霧掠過形成深淺的光影,有一種『彩雲追月、月逐日華』的詩意之感。」
如此清晰的畫面出自索尼微單,小倪介紹,拍攝焦距為210毫米,光圈6.3,快門速度1/50,「選擇了合適的機位和參數,簡單的器材也能拍出大片。」
「昨天在微博上有一句話:日環食遇上父親節,就像父親總為自己遮擋烈日。」小倪說,這是他聽過的最動人的話,昨天和爸爸觀測日偏食,是最好的過節方式。
常州天文迷趕到廈門拍攝日環食
而作為天文迷完全體,常州有十幾位市民為了追拍到此次日環食,特意到廈門海邊親眼見證了這一天象奇觀,還把日環食的形成過程拍攝了下來。
資深天文迷陸堯在廈門拍攝到的日環食
50歲的陸堯是常州最資深的天文迷之一,他介紹,此次日環食是本世紀我國境內唯一一次在夏至日上演日環食,十分特殊和難得。常州正處於梅雨季節,於是他提前一周就開始密切關注全國各地的天氣,直到6月19日才最終決定把追拍地定在廈門海邊,並於20日抵達目的地。「廈門是晴天,而且天氣穩定,雲層較薄,適合觀測和拍攝。」
陸堯最近兩次追拍日食是在2010年和2012年,時隔8年,再次拍攝日食,心中非常激動。從下午2點左右開始追拍,到下午5點半左右結束追拍,此次廈門之行,他一共拍攝了數百張日環食照片。
據介紹,陸堯是在1986年哈雷彗星回歸時愛上天文的。為了那場76年一次的會面機緣,當時還在讀高中的陸堯足足準備了一年,「啃」下一批天文書籍。「那時候,設備很簡單。我把衛生紙筒、蠟紙筒湊在一起,裝上凸透鏡和凹透鏡,製成簡易單筒天文望遠鏡。現在,我們除了專業的天文望遠鏡,還使用上了赤道儀,追蹤日食軌跡。」陸堯說,見證並記錄下一場場天文奇觀,這是天文迷最幸福的事情。
(毛翠娥 呂洪濤 夏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