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中的清流派,傳統文化的另類,道家與墨家的起源與發展

2020-12-14 大五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諸侯割據,各個國家為了掠奪土地,戰爭不斷的時期。有人曾經統計過《春秋》中的記載,得出一個駭人聽聞的數據,在242年之間,就發生了300多次戰爭,平均這些諸侯國一年得幹一仗。

在這種戰爭肆虐的情況下,有兩個學派,對當官這件事一點興趣也不感,這兩個學派就是道家和墨家。

01淡泊名利的道家

道家著名的代表之一莊子,就被當時一個強大的諸侯親自招攬,想要讓莊子做他國家的總理,莊子卻不領情,直接戳破了官場的利益糾葛,表示不願意跟他同流合汙。

人都有趨利的本能,哪怕是蠅頭小利都會爭得頭破血流,卻很少有人考慮得到這些利益所需要承擔的後果,而莊子這個道家的思想的傳承者卻深刻明白這個道理,不願踏入利益糾葛之中,道家通過觀察世界的原始現象,比如水流、人體、冷熱交替,樹木繁殖等日常現象,從自然中感悟出一些很樸實的道理。

02清流墨家

那墨家又是什麼情況呢?墨家當時的弟子,雖然在各個國家做官,但是在墨家看來,做官只是宣揚自己學派理念的一種手段,他們不是為了強大某個諸侯國,他們的目的是為了世界和平,和百姓的幸福。

因為按照當時墨家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墨家弟子,必須推行墨家的思想,要是不能夠推行墨家的思想的話,寧可不做官也罷。而且,做官得到的錢財,要統一上交總部,由墨家總部統一支配。用我們現在的觀點來看,墨家就是個外包公司,這些墨家弟子雖然分到各國做官,實際上都是在為墨家這個大公司做事。

這兩家,做事的風格雖然不一樣,但是結果卻相同,一個是我不當官也不給你做事。另一個是我給你當官,但是我還是自幹自己的,也不給你辦事。

那到底這兩家人在想啥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那我們就要看看,這兩個學派的創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03道家的起源與發展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是一個很佔人便宜的名字,這個老子,在年輕的時候呢?也做過官,而且這個官還不是向孔子,李悝他們一樣是諸侯國,諸侯手下的官員,而是周天子手下做圖書館管理員,在這裡老子時常翻閱圖書,看遍了當時皇室所有的藏書,也逐漸懂得了天下的大勢,同時也明白了人的弱小。

於是有了那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感慨,在天地的眼裡,人其實就和萬物一樣,只是草扎的狗,很脆弱罷了。此時的老子想起了早些年間,他的老師給他講過的東西。

老子早年間師從一位對許多問題都有奇特而獨到見解的老師,這個老師對老子的教導都要老子自己去體悟。同時還教會了老子很多道理,他告訴老子,人在經過故鄉時要下車,表示不忘故舊根本;在高大的樹旁經過要彎腰傴背,以示其對長輩的尊敬。

有一天,老子的老師生病了,老子去看望他,老師張開口問老子:「你看,我還有牙齒嗎?」老子看了下說:「沒有了!」老師吐著舌頭問:「那麼,還有舌頭嗎?」老子說:「有,舌頭還在!」於是他的老師問他:「你懂得我的意思嗎?」

老子說:「懂了,就是說,堅硬的已經掉了,柔軟的還在。」他老師非常高興地說:「好,好!是這個意思。」於是,老子在老師的啟發下,提出了「柔弱勝剛強」的思想。

所以老子即使在不可阻擋的大勢面前,也展現出了柔弱的姿態,他沒有像儒家和法家一樣,去改變這個天地,而是在亂世之中隨遇而安,安貧樂道,以求一方淨土生存,直到戰亂頻繁,當時的中國再無一處淨土之後,老子騎著他的青牛從函谷關離去,只留下了《道德經》和他讓後世遐想的傳說。

老子人離開之後,道家的思想卻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被後人繼承。比如說莊子,在道家的經典中有這麼一個故事,說當時的莊子正在四處旅遊,正開著車呢,開著開著,忽然間在車前發現一個骷髏,擋在了路上。

要是普通人遇到這種情況,估計早就躲得遠遠的的了,就是不害怕也覺得晦氣,但是莊子可不是普通人啊,他沒有害怕,而是下了車,拿著手裡的鞭子戳了戳骷髏,然後問道:

「先生您是不明白事兒還貪生怕死,結果沒逃了死了?還是你遇上了亡國的大事,跑也跑不了死的?還是做了壞事,擔心給家裡人丟臉,羞死的?你說嘛,你到底咋死的嘛」?

就這樣莊子這個神經病對著個不會說話的骷髏,來了個靈魂六連問。這也就是骷髏了,這但凡要是個全屍,估計聽了莊子話都能給氣活了。而莊子問完呢,看見這個骷髏沒有回覆,就枕著這個骷髏,躺倒就睡。

睡著了還琢磨,夢到骷髏跟他說:「你之前說的話我都聽見了。看你所說的那些話,全屬於活人的拖累,人死了就沒有這些拖累了。我給你講講人活著不懂的道理吧。」

莊子說:「好吧。」

骷髏說:「人一旦死了,是沒人管的,官吏也不能盤剝你,不用忙忙叨叨刨食種地,想飄哪就飄哪,可快樂了,給我啥官兒我都不換。」

莊子不信啊,說:「那我要是給你原地復活呢?」骷髏琢磨了一下,然後回復莊子說:「你是不是傻,我都說了給大官都不換了,不活不活,你就讓我死透了得了!」

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個人人渴望建功立業的時代,在其他百家諸子,為自己的理念、抱負、利益四處奔波遊走的時代,在人人為了生存而在戰爭中垂死掙扎的時代,道家的人們不得不說是這個時代的一朵奇葩。

他們看透了人間的利益,官場的爾虞我詐,他們明白自己的弱小,明白自己對這個時代的微不足道,也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所以他們更能發現生活中的快樂,路途中調戲下骷髏,看水時詢問魚兒「你幸福嗎?」(子非魚),才能夠在這片大地上詩意地棲居。

講完了追求快樂逍遙的道家,再來看看墨家又是如何呢?這一切還得從墨子的出身說起。

04墨家起源與發展

了解一些諸子百家的人可能都知道,老子也好,孔子也好,或者是其他各家學派的創始人也好,都有同一個身份,那就是貴族身份。

而貴族身份也保證了一點,就是能夠吃飽飯和接受教育,所謂吃飽了你才能胡思亂想啊。而接受了教育你才能想的更深,而不是下一頓吃啥好。

所以儒家也好,法家也好,他們的理念都或多或少在維護著階級和貴族的地位,但是墨子卻和這些人不一樣,墨子出身於一個沒落貴族的家庭。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少年時墨子做過牧童,學過木工。同時家族曾經的輝煌,也給墨子留下了當時下層階級不可能得到的東西,就是知識,也正是知識給了墨子思考的能力。

正逢戰亂時期,最受苦的就應當是在戰爭中掙扎的百姓,墨子也是深受其害,但看過了生死,也見過奇蹟,墨子於是明白了人民群眾是有力量的。雖然一個人不能做出什麼事情,但是一群人就能夠推平一個國家。

於是墨子開始廣收門徒,從基層做起,向農民向工人宣揚自己的反戰思想,要求每個人都互相愛護,不引發戰爭,而飽受戰爭之苦的百姓也早已厭惡戰爭,於是迅速擁戴墨子,形成了當時能夠與流傳已久的儒家抗衡的墨家學派。

在當時就有了「非儒即墨」的名聲,就是說當時人們說到學派思想,想到的不是儒家就是墨家,這兩個學派在當時可以說是深入人心。

光有理念是不夠的,墨子還非常聰明,很早就開始利用物理學去探索這個世界,在那個百姓崇信鬼神的年代,墨子卻根據自己的知識,提出了宇宙,時空等超前的觀念,可以說墨子對世界的看法已經不亞於我們一些現代人的觀念了,因此,墨家繁衍出很多超前的技術,最重要的體現就是打仗經常贏。

有一次,楚國的科學家公輸班幫助強大的楚國建造了雲梯準備攻打當時弱小的宋國。墨子聽說了這件事情,立馬從當時所在的齊國出發,去往楚國打算勸楚國的君主放棄戰爭,當時的條件也不像我們現在一樣有高鐵,有飛機,實在不行還有電話,但是就在這種啥都沒有的情況下,墨子一個人歷經十天,徒步走了一千多裡地。

墨子到楚國的時候已經是不成人樣了,衣衫襤褸,腳下的鞋也磨破了,只是拿布裹著腳,但就是這樣還是不敢休息,怕楚國和宋國打了起來,急忙趕到楚國的皇宮見公輸班和楚王,打算阻止楚王攻打宋國。

墨子先與公輸班講道理,勸服了公輸班,但是公輸班只是個科學家啊,他只負責生產雲梯,但是怎麼用雲梯卻不歸他管的啊,這事需要楚王做決定啊,就像超市雖然賣菜刀,但是刀到了別人手裡,是砍人還是切菜就管不上了。

於是墨子找到楚王去講道理,讓他放棄戰爭,楚王不聽。墨子覺得講道理沒用,於是墨子就讓公輸班作為攻城,自己作為防守方,做了一個小型的戰爭模擬,演示戰爭。公輸班用九種方式攻城,都被墨子瓦解了,公輸班用完全部攻城機械,而墨子的守城器械卻乃有餘。

墨子就用這種實際的演練方式告訴楚王戰爭的不可行,讓他放棄戰爭,而且還和楚王說,就是殺了自己也沒用,一個墨子倒下去,還有千千萬萬個墨家的弟子拿著自己製造的守城器械,幫助宋國守城。

這樣,楚王才被迫放棄掠奪宋的企圖。可以想像,楚國如果攻打宋的話,宋可能會遭受滅國之災,生靈塗炭。但墨子卻不畏生死以一己之力,秉持自己心中的正義,去幫助弱小反抗強大的楚國。

到了秦朝統一時期,墨家這個獨立於國家之外的團體,已經不被當時的統治者所接受,畢竟誰也不想國家內出現一群不聽自己指揮,只聽墨家首領話的人,於是墨家漸漸的走向衰落,而到了漢朝之後,墨家已經不再出現,只剩下一些遊俠,秉持著墨家當初的理念,鋤強扶弱遊走在大地之上。

到了後來,就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心裡都有的俠客夢想,唐朝的李白,近代武俠評書的昌盛,以及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就是墨家曾經存在,最好的證明。

05總結

道家看到了自身面對這個時代的弱小,自己一個人很難改變這個時代,所以他們在做了自己的努力之後,選擇了無為。

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在做完自己所能夠做到的最好之後,不再強求,不再畫蛇添足,就像《老子》中的那句話一樣,功成、名遂、身退。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後,依舊還能夠不忘初心,放棄名利的誘惑,全身而退。

墨家在這個亂世中卻理解了生命的強大,所以他們奉獻出自己,奔走於危險之間,墨子之徒百八十人皆可使之赴湯蹈火。有人可能會問,難道他們就不怕丟掉性命嗎?怕啊,畢竟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是人呢?但是這些墨家的人更明白,每一段成功,都有必要的代價,自己的生命,不過是這一次努力,少許的代價而已。

相關焦點

  • 以墨家為例,透過國漫《秦時明月》,領略諸子百家文化之美!
    大家喜歡的原因定然各不相同,但我相信,有不少粉絲是被它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所吸引。「歷史為骨,藝術為翼;中華文明,宏揚百世」,出現在片頭的這十六個字,在我當初遇見這部動漫的時候,就深深地刻在了腦海裡,這是《秦時明月》的宗旨,也是製作團隊的初心,它不是空洞取寵的口號,而是遍布動漫的周身,深入動漫的骨髓。有多少古典文化愛好者因此而愛上《秦時明月》,又有多少月餅因《秦時明月》而喜歡上我國的傳統文化。
  • 諸子百家的思想與現實意義
    其中流傳中最為廣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法家: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治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法家不是純粹的理論家,而是積極入世的行動派,它的思想也是著眼於法律的實際效用。法家思想包括倫理思想、社會發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諸多方面。
  • 諸子百家都有人成為帝國走狗,包括鬼谷,為何墨家獨善其身
    而道家和儒家,同樣也是諸子百家當中比較有實力的門派雖然道家人宗逍遙子已經公然站在反秦陣營當中,可是天宗掌門曉夢卻和影密衛章邯關係緊密。而其他的門派,包括農家也有帝國妥協的意思,但是墨家卻表示出了堅決要和秦帝國鬥爭到底的決心。
  • 春秋戰國:為什麼說諸子百家中,真正有影響的只有這四家?
    再加上士階層的興起,帶來了思想文化上的空前繁榮。這也就是為什麼,只有在這一時期,才能誕生出諸子百家。首先介紹下所謂的諸子百家,並非真的是一百多家,而是泛指數量多。真正主流的主要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等等。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未著書立說的學派和思想。我們把這些,統稱為諸子百家。
  • 諸子百家指哪十二家學派,它們的創始人和主要思想是什麼?
    春秋時期文化氛圍比較寬鬆,所以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現象,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學術流派,但是從影響範圍和流傳廣度來考慮,真正對社會產生重要影響的,大約只有12家學派,它們分別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和醫家。 一、儒家。
  • 秦時明月:華夏文明,弘揚百世,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結合
    利用現代技術將中國古典文化在此動畫中刻畫的栩栩如生,尤其以武俠文化深受青少年們嚮往,劇中展現出來的積極向上的文化價值觀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時至今日,這種俠義精神一直被我們傳承下來。該部動畫劇細膩地描繪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碰撞,如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 傳統文化的根在道家,這話你怎麼看
    一個區域,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歷史的變遷不斷包容兼併,取長補短,以實用「拿來主義」加以改良,整合成既包含宗教,又包含哲學;既綻放出科技光輝,也散發著原始愚昧氣味的特有文化體系。誰也不能說所有的傳統文化都是糟粕,但誰也不能說所有的傳統文化都是精華。女子裹小腳,男子束長發等等陋習就絕對不是好玩意。
  • 日本人解讀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日本網友表示對墨家很嚮往
    作為歷史上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鄰邦,日本也長期以來熱衷於對中國古籍的整理和挖掘。近日一名日本學者對中國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思想進行解讀引來日本網友深刻點評。其中對墨家的解讀讓日本網友最是嚮往,有網友表示:「從公元前就主張男女平等,果然很厲害啊,中國!」「我非常喜歡墨家,不只空談理想,而為了防禦而戰鬥,智商也很高,聽說還是防禦戰的專家。」
  • 諸子百家中除了儒家,你還知道幾個?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粹精華。大家好,這裡是奇聞書齋,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諸子百家中影響力比較大的六個學派。在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權力越來越小,逐漸失去了對國家的控制。各個諸侯國相互攻伐,社會處於極度動蕩不安的狀態中。長時間的動蕩,使人們渴望安定的生活。
  • 一起認識一下先秦諸子百家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出現了眾多偉大的思想家,流傳下來了諸多思想流派,人們統稱他們為諸子百家,諸子百家在春秋戰國時期達到了鼎盛,眾多學說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形成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百家爭鳴的局面。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各種學術派別的總稱,《漢書·藝文志》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 《秦時明月》中知名的道家人物大盤點,第二更
    請關注(持續更新中)首先是赤松子: 赤松子,是前任道家天宗掌門,與儒家宗師荀子同輩,是現任道家天宗掌門曉夢的師兄。道家天宗掌門赤松子雖年逾七旬,但修為已接近天人合一的境界,已經連續三輪執掌「雪霽」,但最終敗給道家人宗掌門逍遙子,失去「雪霽」,並於第二年去世。
  • 秦時明月中諸子百家戰力排行
    秦時明月諸子百家中至今陸續出場的有縱橫家、墨家、陰陽家、公輸家、道家、儒家、兵家、法家、公孫家、農家,按照秦時明月中的設定來看,這之中的公孫和公輸家沒有具體的武力,公輸家靠的是機關術,公孫家靠的是巧舌如簧。如果單純按戰力對諸子百家進行排榜,那會是怎樣的呢?
  • 秦時明月:諸子百家各派實力盤點,農家憑什麼稱第一?
    大家好 我是陽寶哥,諸子百家是秦時明月中一個非常有趣的設定,今天咱們就來評估一下諸子百家各門派的綜合實力。看看誰才是真正的實力派呢?墨家在最初的設定中,墨家隱匿於深山巨壑之中,擅長機關術,多年以來招攬了不少奇人異士。比如鑄劍大師徐夫子、鏡湖醫仙端木蓉等等,這些人都是各領域的尖端人才,綜合實力也不算弱。
  • 墨家、法家去了哪裡?
    先秦諸子百家,各先進思想層出不窮,為何唯獨儒家傳承下來,貫穿了中國歷史中長達兩千年的「中世紀」呢?為了寫好這篇文章,筆者特地重讀了《資治通鑑》,重點梳理了諸子百家衰落及儒家崛起的過程。在諸子百家發展的過程中,各學派逐漸分裂成支脈,這種現象尤以儒家及墨家最為明顯。
  • 說諸子百家:藉助「外力」發展起來的雜家,為何還能入選九流之家
    提及諸子百家,想必很多人都會有自己所崇拜的學術流派,無論是儒家的內聖外王、道家的清淨逍遙、法家的革故鼎新、縱橫家的霹靂縱橫、陰陽的五行玄一等等。諸子百家的學術理論,都為華夏文明的殿堂奠定了基礎,對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及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中,道家思想如何形成的?原始樸素的辯證思維
    然而,這個時代催生的不僅是一場軍事層面的鬥爭,更是一場思想領域的爭鳴,諸子百家應運而生;那麼,諸子百家到底指的是哪些流派?諸子百家中最早誕生的「道家」有哪些思想主張?當周天子控制力減弱時,各大諸侯割據一方並積極對外發動戰爭;一時間烽火連天,生靈塗炭;春秋時期的動蕩和分裂,打破了固有的上層社會壟斷思想文化的局面;於是乎,諸子百家開始競相宣揚自己的為政思想,希冀得到君主的認可,並得以完成政治實踐。諸子百家的流派何謂諸子百家呢?
  • 法家起源為何?百家思想之融匯大成
    對於法家的起源眾說紛紜,其實一個思想學派的脈絡在最初的發展中本身就不明確。可以肯定的是,法家最初是從儒家體系當中變化而來。而且法家精通儒學,以其為己之所長。在戰國時期,很多法家代表人物,他們的老師和指導者都是出自儒家學派的。比如魏文侯時期的名相李悝。在魏文侯時期,主導變法,富國強兵,他的師承脈絡也直接繼承自孔子一脈。並且寫出了法家最關鍵的法經。
  • 道家造句和解釋_道家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朱自清《「好」與「妙」》:「道家是逃避現實提倡隱逸的,老子和莊子更用詩來寫他們的哲學。」]道家參考例句:1、因經長期戰亂,漢代初年採道家思想,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2、道家學者常有遺世獨立的思想。3、老子、莊子是道家的始祖。4、他對道家的「盈滿之咎」理解得很透闢。5、道家講究溯本求源,且道法自然,你下去想想,自會有解決之道。
  • 精通機關術的墨家,為什麼消失了
    墨家在「秦時明月」和電影「墨攻」裡都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但是墨家卻不是編劇杜撰的,歷史上墨家是中國東周時期的哲學派,諸子百家之一,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墨家在被古代認為是道家系,深受道家影響。
  • 《秦時明月》諸子百家一覽
    秦時明月本著歷史為骨,藝術為翼的創作理念,在戰國時代給我們呈現出了那個時代諸子百家、各爭其鳴的盛況,那麼其中人物角色都屬於哪家哪派呢?且看分解:1 農家農家作為諸子百家最龐大的一派,號稱十萬之眾,成為秦末農民起義的搖籃,成員包括:田光、田猛、田虎、朱家、司徒萬裡、田仲、田蜜、勝七、典慶、田賜、田言、梅三娘、吳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