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醒的城市⑦|海苔餅店第一天才賣出8個餅,卻喚醒了整座臨海古城

2020-12-1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文/圖

早春二月的台州古城臨海,清風拂面而過,已經有了點黏黏的感覺。

一大早,住在椒江的詹阿姨開著車,跑了50多公裡路,在臨海紫陽街買了20個剛出爐的海苔餅。家裡90歲的老父親是臨海人,牙口不好,吃東西挑剔,唯獨對老家的海苔餅情有獨鍾。

吃了幾十年的特色糕餅,就跟長在魂靈裡的鄉愁一樣,時不時讓人魂牽夢繞。為了滿足老人這一口心頭好,孝順的女兒經常不惜來回奔波百裡,跑到臨海來買最新鮮的海苔餅。

最愛的,是紫陽九九海苔餅店。

受疫情影響,這家店已經一個月沒開門做生意了。詹阿姨有些心急,若不滿足父親這點小小的口欲,她便覺得自己有些不孝了。

最近有人告訴她,九九餅店開門了。詹女士衝出門,發動車,一腳油門趕了過來。

還未走近店門,詹女士就聞到了那股久違的味道。

熟悉的海苔味,夾雜著老街的古樸氣息,氤氳散開。

於是,所有古城人心裡就有底了:睡了個懶覺的城市,終於醒了過來。

三代相傳海苔餅,是臨海古城的味道

臨海紫陽街全長只有1080米,卻如海納百川般,將台州當地的精髓和特色都揉在了裡面。無論是民間藝術家張秀娟的剪紙,還是蔡永利家百年歷史的木桿秤,抑或是出了台州就難覓其蹤的蛋清羊尾,都霸道且無可替代地盤踞其間。

管鴻偉的海苔餅店在這裡開了數十年。父親管子欲早在1943年就師從臨海名店「同受和」茶食店,學得一手製作小點心的好手藝。新中國以後,管子欲進入臨海食品廠做了一名主管。

受父親影響,管鴻偉自小也進入食品廠裡做學徒,無論是揉面配料的手感,還是包餡烘烤的技巧,都印在了骨子裡。

上世紀90年代初,食品廠改制解體,管鴻偉出來單幹,創辦了屬於自己的海苔餅小店,靠著獨門的手藝營生。「很多同事也是那時出來自立門戶,一時間城裡糕餅店眾多,有賣蛋糕的,有做綠豆餅的,還有捏馬蹄酥的……」糕餅店百花齊放,「花期」也不盡相同,在不斷競爭和時代淘洗中,這些糕餅店所剩無幾。

管鴻偉鑽研的方向是海苔餅,這是一款相對小眾的糕餅,餡料取材海苔,來自海洋,自帶一股海水和鹽津的味道,別具一格卻又不是那麼容易駕馭,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喜愛海味。

「中間有過很多次的改良和嘗試,也經歷過很多幾近倒閉的壓力,但我都堅持下來了。」憑著不斷摸索,管鴻偉的海苔餡料調得恰到好處,老少鹹宜,最終定格成了老百姓魂牽夢繞的獨特味道。

這小小一隻餅,承載了臨海人太多的夢

匍匐著晨露的青石磚塊還沒來得及幹透,凹凸有致的深色木板門已經被管鴻偉推開了,伴隨著悠揚的一聲「嘎吱」聲,九九海苔餅店的一天開始了。

海苔餅麵皮的酥脆,秘密在於每塊皮都經過管鴻偉的手揉。軟硬適中的粉團壓平,再在上面加上一層油酥,然後反覆摺疊反覆揉搓,最終形成了一層一層的層次感,油酥裡的油在期間膨脹,使得表皮又酥又脆。

海苔餅餡裡的香糯,得益於管鴻偉精準的配料。海苔裡加入香油和各種果仁,反覆揉搓和拍打,最終形成有韌勁的餡料。「我嘗試過不加糖和原味海苔餅,也試過配肉做成鹹味的,但都不盡如人意,唯獨自帶微鹹的海苔配上準確比例的白糖,鹹甜可口,口感最佳。」管鴻偉摸索多年得出的獨門經驗,都是海苔餅引人入勝的秘訣。

等一個已經揉酥了的粉餅嵌進了一塊肥嘟嘟的海苔餡後,壓成扁圓的形狀,上面用磨具印上花紋,再刷上一層雞蛋液,撒一層白芝麻,放進預熱好的烤箱裡,烤上18分鐘左右,就能出爐了。

店門外的路人早已被這香氣牽住了鼻子,在門口排起了長隊,管鴻偉熟練地用包裝紙將海苔餅以5個一組包起來,一氣呵成,只需三秒鐘,就能包好一筒。

管鴻偉的妻子和兒子也都在店裡幫忙,不過關鍵環節,管鴻偉都要親自把關和操作。「幾十年專心做一款糕點,千萬隻餅做下來,才會有那種恰到好處的精準,除了技巧,更多的是積累和感覺。」

毫不誇張地說,很多人都是吃著管鴻偉的海苔餅長大和變老的,海苔餅的味道融在生活的點滴裡,悄無聲息,卻時有癮頭。

「吃著海苔餅,品味溢滿嘴裡的香氣,腦海裡不經意閃過過去的某個片段,讓人味蕾和精神上都獲得極大的滿足,意猶未盡。」

驅車百裡買餅的詹阿姨,雖然不清楚九旬的父親在吃餅的時候都在想些什麼,但從他滿是皺紋的臉上蕩漾開的喜悅神色可以猜到,老人此刻是滿足的。

一樣的海苔餅,咀嚼出的卻是不一樣的回憶。

恢復營業首日才賣出8個餅,卻叫醒了「睡過頭」的古城

數十載裡,九九海苔餅店沒有停歇過,一年裡,只有大年初一上午歇業半天,平時海苔的香味從早晨7點一直飄到晚上9點。而今年的春節是個例外。

因為疫情影響,整座城市被按下了「暫停鍵」,管鴻偉家的海苔餅也暫停營業,海苔的香味斷了一個月,古城在靜謐中「沉睡」。

「因為我們是當地唯一一家獲評『名特優』的食品店,而且因為產業的特殊性,政府允許我們在大年初七以後,在做好防疫工作、滿足相關手續和檢查的情況下,酌情恢復營業。」管鴻偉反覆斟酌,最終沒有急著走出「復工」第一步。

「畢竟當時疫情還比較嚴峻,大家還是呆在家裡安全,如果因為我的海苔餅誘他們出來,結果出了事,那我豈不是罪過大了?」在管鴻偉看來,這些「擁護」他的老客戶們,不單是生意上的關係,更像是老朋友和親人,他也要去呵護,替他們著想。

一直到2月19日,台州當地的疫情已經比較穩定,新增病例也沒有了,管鴻偉才試著打開店門。結果第一天的生意讓他灰心,上午才賣出4個,下午也只賣出了4個,全天總共賣了8個,這創了他們店單日營業額最低的紀錄。「放在以前,平均每天幾千個餅都能賣掉的,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上萬個餅。」

但管鴻偉沒有想到,他店裡重新飄出的海苔香味,卻是給這座城市的甦醒點亮了一盞燈。

接下來的幾天裡,一張張久違的熟悉面孔又出現在了店門口,雖然戴著口罩,但是管鴻偉一眼都認了出來。

「老管,盼你家的餅盼了很久呢!」

「怎麼樣,老李,家人都還健康吧?」管鴻偉關切著。

隔著口罩的寒暄和問候,一點都不生分,依然親切如常。

特殊時期,管鴻偉每天營業前都會多花半小時把店裡的消毒防疫工作做做好。隨著一天天生意的好轉,客流增多,管鴻偉也會不斷提醒排隊的顧客:「間距分開點,不要人擠人,安全第一。」

他甚至會說服住得近的客戶:「現在人有點多,我來不及做,請您下午再來。」

事實上,日產萬餅都難不倒他,怎麼會來不及做呢,這只是管鴻偉配合防疫需要,有意控制出餅的節奏罷了。

咳,這個「滑頭」的老管啊!

相關焦點

  • 浙江臨海有條千年古街,曾上過央視,10年前才真正擁有名字
    浙江台州的臨海古城有這樣的千年古街,不可思議的是,它存在了一千年,直到十年前,它才真正有了名字, 臨海古城紫陽街長1000米左右,是中國最長的古街,被稱為千年古城的縮影,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徵,雖然這座城市已經過了一千年,但是最初沒有名字, 這座古街最初是以古蹟、人名和地名定位的, 例如,街道北端有黃坊橋,南端有秀樓, 中間的一段從北到南有紫陽宮、一洞天、奉仙坊
  • 浙江省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部分不合格海苔餅核查處置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近日,浙江省台州市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公示(2020年第二十六期),涉及王雄製售的海苔餅、臨海市紫陽玖玖糕餅店製售的海苔餅、陳力榕製售的海苔餅、臨海市鹿城興隆糕點房製售的海苔餅、羅月明製售的海苔餅。
  • 浙江臨海百種美食中,這5種小吃讓馬且停最驚喜,關鍵還很便宜
    如果一座城市沒有太多景點,但是卻有著豐富的美食的話,那麼這座城市同樣會成為馬且停喜歡的城市,尤其是那些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尤其會被我列入最喜歡的城市之一。
  • 來這座依山面海的城市,體驗滿滿的幸福感~
    、路橋3個區臨海、溫嶺、玉環3個縣級市天台、仙居、三門3個縣五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在台州,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台州,依山面海的地理特徵,造就了千裡山脈的雄秀、千裡平原的富庶和萬裏海疆的繁榮。旅遊資源豐富,有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天台山和神仙居兩個5A級旅遊區,長嶼硐天、江南長城等13個4A級景區、53個3A級景區,12個2A級景區。有東海風情遊、天仙配之旅、古城文化遊等精品旅遊路線。
  • 古趣盎然有煙火氣 臨海台州府城文化旅遊區「活」了
    近日,記者前往臨海,探尋答案。 重現昔日盛景 既要宜居也要保護傳統 「苔餅出爐啦!」紫陽街王天順苔餅店,香氣四溢,隨著一聲悠長的叫賣聲,遊客簇擁而至,排隊品嘗熱氣騰騰的特色小吃。「國慶期間營收17萬元,較去年增長了25%。這幾年,街上變化大,遊客也多了,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店主感慨。
  • 臨海,到底有多「好吃」
    當我們討論臨海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古老」,作為曾經的台州府城,臨海的街巷裡依舊保留著舊日府城的風貌,而那座威嚴赫赫的台州府城牆
  • 浙江有條千年古街,曾上過中央電視臺,10年前才擁有名字
    現在國內的城市有大小的步行街,無論上海的南京路、哈爾濱的中央路,這些很多歐洲式建築的街道現在都成了中國有名的步行街,但是,除了這些現代化的商業街,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中還殘留著許多千年的古街,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浙江有條千年古街,曾上過中央電視臺,10年前才擁有名字。
  • 臨海人快看!昨晚,臨海夜市美食亮相央視
    美食愛好者王巍:「臨海紫陽街是台州的第一古街,也是浙江省的第一古街,而且在2012年的時候,它被評為了中國歷史文化古街,據說這裡是唐宋期間就形成了。」在台州有二樣小吃,原本都與蝦無關,但名字裡卻帶個「蝦」字。一個是「泡蝦」,一個是「麥蝦」,兩者的共同之處都是用麵粉製作的。
  • 臨海銀泰城預計將於2014年上半年亮相 中影星美入駐
    臨海首席時尚購物天堂——銀泰城   2014年,中國宜居城市、千年文化古城即將啟動全新商業引擎——臨海銀泰城,作為臨海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將助推古城新崛起。   臨海銀泰城位於素有臨海「南京路」之稱的靖江路上,這裡既是臨海老城區和新城區連接的紐帶,更是臨海商業中心、人氣最旺的購物及休閒中心。
  • 天台的國清寺,臨海的龍興寺,哪座千年古剎是台州寺院中的翹楚?
    浙江台州自古以來就素有山海水城,和合聖地的美譽,它雖然不是一座熱門的旅遊城市,但是台州的很多景區都給外地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到台州最著名的景區,很多遊客一定會說,那肯定是那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它不但是國家5A景區,更被遊客譽為浙江最良心的景區之一,那便是中外馳名的天台國清寺。
  • 浙江臨海-古城休閒茶鄉遊
    臨海蟠毫茶外形盤曲重實隱綠,白毫披身,內質慄香濃鬱,滋味鮮濃甘醇,湯色清澈明亮,葉底肥壯嫩綠明亮。「羊巖山」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羊巖勾青茶和臨海蟠毫茶連續被評為浙江省名牌產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標。臨海蟠毫茶被商業部認定為中國名茶。 該市建成浙江省標準化名茶廠2個,擁有全國綠色食品示範基地、中國茶學會科技示範基地、浙江省示範性茶廠等一批示範基地。
  • 吃台州,當地人帶我去了臨海寶藏小鎮,24小時美味不停歇
    官方宣稱有141種小吃的臨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工作日下午去紫陽街,其他店都冷冷清清,唯有美食小店裡滿滿的人流,九九海苔餅前排著的長隊讓人感嘆對美食的執著。@杜橋網阿球吃吃一覽 @BIU BIU而前一陣去三門採編青蟹、宿在臨海的阿球,在當地人的帶領下認識了臨海隱藏的美食寶地——杜橋鎮。
  • 他們的雙12,小店8天賣出牛肉拉麵2400份,米粉800碗,琵琶鴨560隻
    想要在北京開起一家店,沒點經營生意的學問和頭腦可不行。開店的人裡,有從小就在皇城根下長大的北京人,也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北漂,北京這座極具包容性的城市,也築成了他們實現夢想的臺基。8天賣出琵琶鴨560隻,整隻烤雞320隻
  • 浙江「麥餅王子」年銷麥餅8萬個:年輕人俯下身子也可創業
    葉智敏在製作麥餅。永嘉宣傳部供圖從音樂教師到「麥餅王子」走進這家麥餅店,店主葉智敏雙手忙個不停,擀皮,鋪餡料,捏起麵皮按逆時針方向捻成包子狀,擀成餅型,再放入電餅鐺。整個過程看起來輕巧而嫻熟,40秒就可以完成一個麥餅的製作。葉智敏笑著說,他的最高記錄是一天做320個麥餅。
  • 南京和蘇州這兩座城市,綜合來看,哪座城市才是江蘇第一城呢
    江蘇省可以說是我國目前發展最好的省份之一了,雖說廣東省的經濟要於江蘇,又有兩座一線城市坐鎮,但廣東的發展是遠不如江蘇均衡的,江蘇省內發展最好的城市當屬蘇州和南京了,這兩組城市各方面的發展都趨於完善,對整個江蘇的發展起帶頭作用,高空視角下的南京和蘇州,你覺得哪一座能稱得上江蘇第一城呢
  • 利用數位化8天賣出2400碗面!北京小店的雙12成績單令人佩服
    如果有人問,一個城市最具煙火氣的地方是哪裡?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小店多的地方!確實,牛肉拉麵、米粉、炸雞等作為百姓生活中「必需品」的餐館,藏在背街小巷裡的各個角落,小到不甚起眼,卻是人間的煙火,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雙11的餘熱未散,雙12又再次來襲。
  • 陝西黃河岸邊有座千年古城,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
    從西安出發,沿著京昆高速公路行駛,大約3個小時就可以到達韓城,這片土地,位於黃河西岸,關中盆地東北角,充滿了人文故事,對於第一次來的遊客,旅程可以從韓城古城開始,中國有許多著名的古城景點,但韓城古城並不出名,大多數遊客來自陝西周邊,實際上,韓城古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六座明清古城之一
  • 朗成大時代排5月第2周臨海熱搜榜第一 你關注了嗎?
    5月第2周(5.4-5.10)臨海熱搜樓盤排名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搜索排名顯示,5月第2周(5.4-5.10)臨海的熱搜樓盤榜單中排名第一的是朗成大時代,排名第二、第三的是偉星城市之光、臨海湧泉濱江苑,目前價格分別為16800元/平方米、16500元/平方米、56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