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澳大利亞大堡礁狀況「危急」 並不斷惡化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4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一個國際保護組織稱,澳大利亞大堡礁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最壯觀的珊瑚礁生態系統,由於氣候變化使其所在水域變暖,其健康狀況正處於危急狀態,並在不斷惡化。

這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位於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在過去的三十年裡,這裡的珊瑚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一份報告中稱,2016年、2017年和2020年的珊瑚白化進一步損害了大堡礁的健康,影響了大堡礁的動物、鳥類和海洋種群。

該組織將大堡礁的狀態列為危急,並加入觀察名單。

該組織指出,一些威脅大堡礁的活動,例如捕魚和沿海開發,可以由管理當局解決。但例如氣候變化等其他壓力無法在現場解決,這是最大的威脅。

另外,根據一項到2050年的長期可持續性計劃,在保護珊瑚礁方面的進展緩慢,並且不可能阻止其惡化。

相關焦點

  • 雙語|1995年以來,澳大利亞大堡礁珊瑚減少逾50%
    澳大利亞ARC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的科學家對全球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的健康狀況及規模進行研究後發現,自1995年以來,受海洋變暖等氣候因素的影響,大堡礁的珊瑚損失了一半以上。
  • 為強調氣候變化,澳大利亞設計師提議「白化珊瑚色」為明年年度色
    依據設計網站 Dezeen 的報導,澳大利亞的設計工作室 Jack and Huei 提出應該讓「白化珊瑚色(bleached coral)」作為 2020 年的年度顏色,認為這樣可以使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事實,就是由於氣候變暖,澳大利亞的、以及全球的珊瑚面臨嚴重的白化、死亡的威脅。
  • 澳大利亞「大堡礁普查」 發現近30年來珊瑚減少了一半
    澳大利亞「大堡礁普查」 發現近30年來珊瑚減少了一半
  • 大堡礁珊瑚產卵,「海底飛雪」奇景再現
    12月4日至6日,澳大利亞昆士蘭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大堡礁珊瑚產卵旺季,這是自然界生殖繁衍的巔峰奇觀之一,宛如一場海底的「漫天飛雪」般令人震撼。雖然近年來全球變暖威脅著部分淺灘珊瑚礁的生態系統,但那些倖存下來的珊瑚礁都是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基因寶庫,讓我們每年都得以見證珊瑚產卵的生命奇蹟。如果有機會潛入大海親眼目睹美麗的珊瑚礁,大家一定會被這大自然的奇妙所折服,並對如何保護它充滿熱忱。」
  • 雙語閱讀:大堡礁五年內出現第三次大規模珊瑚白化
    澳大利亞政府大堡礁研究的權威科學家表示,五年內大堡礁發生第三次大規模白化現象,這是大堡礁這一海洋奇蹟「呼籲緊急援助」應對氣候變化的明確信號。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首席科學家大衛·瓦肯菲爾德博士告訴《衛報》澳大利亞版說:「我最擔心的是人們會對大堡礁失去希望。沒有希望就沒有行動。」「People need to see these [bleaching] events.
  • 海水溫度升高 大堡礁五年內出現第三次大規模珊瑚白化
    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海水溫度升高,澳大利亞大堡礁在五年內發生第三次大規模白化現象。大堡礁四分之一的區域出現了嚴重白化。氣候變化仍是珊瑚礁面臨的最大挑戰。澳大利亞政府大堡礁研究的權威科學家表示,五年內大堡礁發生第三次大規模白化現象,這是大堡礁這一海洋奇蹟「呼籲緊急援助」應對氣候變化的明確信號。
  •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梅雨」可能成日本「第五季」
    【環球時報記者 方晴】據日本《富士晚報》7日報導,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日本的「梅雨」有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季節。在過去,異常天氣一般每30年才發生1次,而現在,特大降雨、颱風等異常天氣狀況經常發生。此外,以往不應該有梅雨季節的北海道經常迎來梅雨,這都不是正常的氣候狀況。
  • 氣候變暖又出現新標誌,連珠峰都開始變綠,人類該怎麼辦?
    但如果仔細研究珠穆朗瑪峰出現綠色的原因,估計很多人就不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它背後透露出的是全球氣候變暖的日益嚴重趨勢,同時也透露出了人類這十幾年來在應對氣候變暖問題上的作為取得了甚微的效果。起初科學家們從許多方面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後發現罪魁禍首依然是氣候變暖。氣候變暖可以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許多國家一直都致力於應對氣候問題,但是效果並不明顯。根據國際氣象組織發表的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裡2016年的年平均氣溫是最高的,因為那一年裡出現了厄爾尼諾現象,這種自然現象確實會導致極端氣候的產生。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世界遺產展望(第三版)》大堡礁前景不妙
    這份報告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12月2日發布的,指出了氣候變化現在是對世界自然遺產的最大威脅。三分之一(33%)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亞),首次被評估為前景「瀕危」。
  • 世界七大自然景觀之一,大堡礁
    大堡礁地處太平洋珊瑚海西部,北面從託雷斯海峽起,向南直到弗雷澤島附近,沿澳大利亞東北海岸線延伸兩千餘千米,總面積達8萬平方千米。北部排列呈鏈狀,寬16千米至20千米;南部分布面寬達240千米。大堡礁水域總數約有大小島嶼六百多個,其中以綠島、丹客島、磁石島、海倫島、哈米頓島琳德曼島、蜥蜴島、芬瑟島等較為有名。這些各具特色的島嶼現都已開闢成了旅遊區。大堡礁包括三百五十多種絢麗多彩的珊瑚,造型姿態萬千,堡礁大部分處在水裡,低潮時才稍微露出礁頂。
  • 氣候變暖惹的禍!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氣候變暖惹的禍!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時間:2020-10-24 19: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氣候變暖惹的禍!因冰川消融飢餓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近日,網絡流傳著因為飢餓難耐的北極熊打劫垃圾車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很多的關注和心酸。
  • 大堡礁5年內遭受第三次珊瑚白化
    由於海洋溫度升高,澳大利亞東北沿海的大堡礁部分地區再次受到珊瑚白化的打擊,這是過去五年來第三次五彩石珊瑚褪色。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周四表示,空中監視顯示,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的一些南部地區以及先前大部分或大部分為空地的區域已被中度甚至重度漂白。
  • 澳大利亞已發生21起鯊魚襲擊人類事件致7人死亡 專家:或因氣候變化
    據CNN報導,今年澳大利亞發生21起鯊魚襲擊人類的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是自1934年以來鯊魚襲擊造成的最大死亡人數。激增的鯊魚襲擊致人死亡案件令專家們感到擔憂,一些專家認為造成這種悲劇的罪魁禍首可能是氣候危機。
  • 美澳環保團體敦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堡礁列入「瀕危」名錄
    據英國衛報10日報導,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環保組織正敦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大堡礁列入「瀕危」名錄,稱澳大利亞政府沒有盡其所能保護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統。總部設在舊金山的地球正義組織和澳大利亞環境正義組織表示,澳大利亞政府沒有履行《世界遺產公約》規定的義務,即成員國應盡其所能,包括投入「最大的」資源來保護受保護的遺址。
  • 2.3氣候專題
    (3)海陸分布影響到大氣的水熱狀況海陸位置主要影響降水量的多少和溫差大小,沿海地區的氣候海洋性特徵顯著,氣候溼潤;內陸地區的氣候大陸性特徵顯著,氣候乾旱。如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特徵的形成就與地形因素有很大關係;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因地勢高而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阻擋從太平洋來的西風,在山脈東側出現沙漠氣候。
  • 雲旅遊:此生必遊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終極體驗,鯊魚!夜潛!
    提到此生必遊的夢幻旅遊清單,國際公認的世界最大自然奇觀澳大利亞大堡礁向來名列前茅。這片綿延於昆士蘭海岸線、長達2300公裡的廣大珊瑚礁生態系統,孕育著極其瑰麗富饒的海底世界,不但是全球旅客夢寐以求的海底樂園,更是潛水愛好者的天堂。
  • 韓國超市實施無薪休假 樂天瑪特經營狀況不斷惡化
    在2020年,很多企業面臨困境與考驗,有些已經成為過去式,徹底破產倒閉,有些仍在苦苦掙扎,尋求逆風翻盤的機會,為了應對不斷下滑的業績,韓國超市實施無薪休假,因樂天瑪特經營狀況不斷惡化,也只能暫時關店放假了。
  • 科學家: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增強導致!
    科學家: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增強導致!地球作為人類生命的起源之地,人們一直都充滿了優越感,不過隨著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生產排放的各種大氣汙染,導致環境造成的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問題已經發展為了全球人民的困擾。
  • 全球變暖和小冰河誰真誰假,地球未來到底變暖還是變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溫室氣體的排放,讓地球的溫度不斷上升,全球變暖成了人們口中經常談論的話題。最近幾年,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截然相反的結論,認為地球開始進入小冰河期。一個是變暖一個是變冷,到底哪個是真的,這讓人們陷入了困惑。自1979年日內瓦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首次提出全球變暖的說法以來,大量的研究結果證明地球變暖的速度越來越快。從化石燃料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到畜牧業養殖所產生的甲烷,溫室氣體的產生機制也越來越明確。
  • 氣候變化和物種進化,哪個更快一些?
    由於氣候變化所導致的全球性溫度升高,加劇了極端熱浪的出現頻率和嚴重程度。這種變化對地球上的許多生態系統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以世界上最大的活體組織結構——大堡礁為例,其後果就顯而易見。據統計結果顯示,在2020年,由於海水長時間保持在高溫狀況下,大堡礁遭遇了五年內的第三次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科學家最近已將大堡礁的生態系統狀況調至為「危急」。 與無法靠移動來躲避熱浪的大堡礁相比,能夠遊動的魚類等動物在面對這種變化時,情況是否會好一些?